《和时间赛跑》优秀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和时间赛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时间赛跑》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收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和生活体验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

2、“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并不断取得成功的。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课前录制好的钟表“嘀嗒、嘀嗒”响的声音,请学生认真听。

2、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听到了钟表走动的声音,感到时间在一直往前走,不断流逝。)

3、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书课文题目)

4、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和时间赛跑》。

二、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学生朗读。

赛sài跑疼ténɡ爱忧yōu伤安慰wèi虽suī然日月如梭suō狂kuánɡ奔暑shǔ假将jiānɡ来假若ruò受益yì无穷qiónɡ

2、指名读,正音。

3、小组“开火车”练读。

4、同桌互相听读,巩固生字、新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

(1)外祖母去世,爸爸和“我”谈话。

(2)观察太阳的变化。

(3)观察小鸟的飞行路线。

(4)和太阳赛跑。

(5)和作业赛跑。(如果学生说不全,引导其他学生充。)

2、默读课文,想想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同桌可讨论交流。

老师在学生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共性问题: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是什么意思?

(2)“我”把什么当作一个谜?

(3)“我”怕什么?

(4)“说不出的滋味”是什么滋味?

(5)“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四、重点探究,解决问题

1、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以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学习,联系外祖母去世时爸爸说的话谈感受,想想这个谜是什么。(这个谜是“我”对爸爸说的“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感到不理解,感到可怕。)

2、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

是啊,就因为“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促使“我”在生活中去有意观察。通过观察,“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1)学生自由朗读第6、7自然段。

(2)出示课件,学生观察,帮助理解。

课件:画面一侧有一个钟表,右边有初升的太阳,随着钟表时间走动,太阳慢慢移动,由东方升到当空,再到日落,天色由暗到明,再逐渐变暗。操作循环两三次,每次太阳的位置及天气可略有不同,让学生观察。进而明白“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这句话。

(3)结合生活体验谈感受。

同学们一起来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或最留恋的某段时间或某件事情。(如:入队仪式、幼儿园的美好时光、生日聚会……)想不想重新来一次?这个愿望能否实现?为什么?(愿望不能实现。因为时间流逝不复返。)

(4)时光一旦过去了,将再不会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心里感到着急,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请同学们读第8自然段,“我”是如何“和时间赛跑”的,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我”为什么快乐?“我”跑胜了太阳,提前回到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些什么?(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赢得时间后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感受“我”的快乐。

《和时间赛跑》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试着把它们背诵下来。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虽然时间一去不复返,但如果我们珍惜时间,就可以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含义。

教学准备:

了解作者,师生共同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读顺文章,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一导入

板书课题,猜猜文章的重点会是什么?用一句话说说你对“时间”的看法?

过度:今天我们就来结识一位和时间赛跑的孩子,听听他对时间的看法。

二交流预习情况。

1、指名领读生字、生词,集体正音。

2、指名读课文,疏通语句。

3、初步回答课后问题,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4、质疑问难,提出自己预习课文时的困惑。

二学习书写本课生字。

赛、奔是指导的重点:“赛”上中下结构,中部稍宽,撇和捺要写舒展,下面的“贝”较窄长。

“奔”上下结构,上面的部分要把下面的部分遮盖住,中间的“十”包藏在里面,写小些。

学生练习书写。

三课后作业。读课文,并找出你没有读懂的句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将收集的关于惜时的格言警句、谚语诗词等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相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研读课文

1、教师和学生交流,导入新课的学习。

2、师生读课文,老师读(1——4)自然段,指名3位同学接着读完。其他同学认真听,体会。

3、请同学说说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时间太宝贵了;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时间太无情了,流去不流回……

4、课文的哪些段落给了你这样的感受?找出来读一读。

5、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爸爸的话:

指名读,想一想这一段话里包含了爸爸怎样的感情?(安慰孩子;为时间的流逝而惋惜;为失去亲人而悲伤。)自己体会读,然后再指名读。

学生在此基础上,回想父亲和自己说话的神态、语气练习读,反馈。

6、孩子听了父亲的话,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这种表现对不对?

7、重点学习第八自然段:

指名读第8段,体会这一段里包含了怎样的感情?(跑赢了时间以后高兴的心情)

指导朗读:a有的——有的——有的——b狂奔——喘着气(联系生活经历体会)应该怎样读?

8、语言过渡:

作者在后来的二十年里,因此受益无穷。有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容易被人放弃而又最值得珍惜的就是时间。你们知道珍惜时间对于我们,包括我们周围的人来讲都意味着什么吗?

9、我想此时此刻,在座的同学一定也是感慨颇多,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10、可是你们知道吗?人们往往忽略时间的悄然流逝而留下不尽的悔恨。(老师用流沙河的《揽镜》表达自己的感受。)

揽镜流沙河

偶然揽镜瞧一瞧,啊,我怎么老了!我也知道人会变老的,不过总以为老期遥遥。

从前我看见老者佝背驼腰,觉得他们自来就是这样老;听他们感叹光阴迅速,我心里觉得好笑。

如今我劝少年爱惜光阴,他们也会笑我唠叨。其实我是在提醒自己,生命的烛光别无谓消耗。

11、你们能送给老师几句话吗?(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诗词)

12、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此时此刻,如果你有什么要告诫和勉励自己,你会说——

会有那么一天,你真的为人父母,如果有什么要告诫和勉励自己的孩子,你会说——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你还会说——

二、小练笔

把你想说的这些话,用并列的够段方式,写下来。

《和时间赛跑》优秀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

1.《和时间赛跑》一文,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生字词不多也简单,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2.这篇用简单的语言文字通过作者小时候的故事,表现了希望孩子们珍惜、把握、利用时间的美好想法,给孩子们传达了正确的信念,对他(她)们以后的生活学习都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时间的意义,使之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2.学会课后要求的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3.引导学生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4.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课文中阐述了,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一道理。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并在生活和学习上有所行动,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难点: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并且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并不明白珍惜时间的意义。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时间是什么?时间看得见吗?摸得着吗?和时间赛跑,能跑过时间的脚步吗?

学生开始自由表达各自对时间的看法。并对能与时间赛跑表示怀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时间应足够)

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

生说,并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并提问。

让学生初步熟悉、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对时间有所理解。借机考察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

(三)再次读书,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了解了课文大意。我们知道,学贵有疑,读了这篇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再次认真读书,注意发现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问题?你觉得哪写句子不好理解呢?

生发言,师生共同补充

(四)三读课文,重点探究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好。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得靠我们认真读书解决。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

生读书,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

师:谁来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读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读书,谈感受。师生共评,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通过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试探性去寻找自己所要求的答案,并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与时间赛跑的观念。

(五)一句化总结,升华内涵

这节课,你读了这篇课文,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写出来。

学生写,教师巡视,写完的站起来念给大家听

(六)布置作业与课后拓展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3.学习生字词 生记录

五、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并且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并让语文课回到语文本身;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树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思维的原点和终点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重视阅读与朗读的作用,我在这课教学中,由于本文的内容相对浅显易懂,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学习,让他们在阅读中理解与感悟时间的观念。以往教学中只重视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课文的内容。并且让学生在课堂里充分自主讨论,让学生不仅得到阅读的锻炼,并且得到表达的锻炼,以及课后查找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与分享各自与时间赛跑成功的事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进步,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最大的进步。

《和时间赛跑》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收集、交流、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诗词、歌曲等。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含义。

教学步骤

1、教师和学生交流,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3、你对文章的那些段落感受最深,找出来读一读,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4、结合学生的所学,教师指导相关段落的朗读,体会时间的意义。

5、想一想哪个句子最能表达“我”和时间赛跑的体会。你同意这个说法吗?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说一说,和时间赛跑的重要性。

6、推荐流沙河的《揽镜》。

7、学生交流名言警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