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最美大学生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美大学生心得体会 篇1
“早一秒拿到抗体,就能多一分战胜新冠病毒的把握!”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单思思一直在科研战疫一线争分夺秒、攻坚克难。
单思思所在的张林琦教授课题组,在疫情暴发初期立刻组建了科研攻关团队,刚放假回家一天的单思思第一个报名,赶回实验室投入工作。“用成果降服病毒,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青年科研工作者责无旁贷!”
加入团队以来,单思思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生产抗体、检测抗体功能、进行动物实验,上千次重复实验操作,每天基本都是连轴转。如今,单思思依然在努力工作,运用科学武器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奋斗。
“我希望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努力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来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单思思说。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海超的志向,则与海洋强国梦紧紧相连。他在科研中紧密围绕国家高端装备及建设需求,依托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学科,深入开展舰船结构振动噪声预报与控制研究。“我要坚定信念,攀登科学高峰,谱写青春的乐章。”他说。
“西部需要我,基层需要我,那我就去往祖国需要的地方!”腾格里沙漠的绿意,见证着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智卓的理想。几年来,他组织近800人参与治沙行动,共制作方格10万余个,固定黄沙2000余亩,植树3000余株,“交大林”开始在大漠扎根。刘智卓还推广治沙新模式,把肉苁蓉种植和防风固沙结合在一起,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我是驻守过西藏的军人,西藏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闻健动情地说。几年前,他主动申请去西藏服役。退役复学后,志愿服务成为闻健新的“战场”:军运会赛场,他是志愿者;征兵入伍,他是宣传员;到乡村支教,他是好老师;无偿献血52次,他挽救生命……“我将时刻准备着,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最美大学生心得体会 篇2
从小就喜欢海洋世界和船舰的李海超,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变成事业,20xx年留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他放弃了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奋斗在实验室十余个小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Jacobi—Ritz法的回转类结构振动声辐射理论。
经过长期深入研究,李海超在导师指导下带领团队所研究的方法,已初步应用于方案设计阶段我国某水下装备振动噪声快速仿真评估,为舰船装备论证决策提供了一定支撑,用自主创新的力量助力国防。
李海超研究大海,闻健服役西藏。闻健来自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1701班,20xx年入学,20xx年就报名参军,携笔从戎,志愿去西藏服役。
那年,国际形势突变,闻健所在的.连接到命令赶赴边境线,他接到的任务是到最前线护卫国旗。接到指令,写好遗书,荷枪实弹,时刻准备上战场。
30多个日夜,他和战友冲在最前,在国境线上挺起脊梁,护卫国旗,保卫家国,他们寸土不让。
高原上寒风凛冽,沙漠里酷热难耐。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xx级硕士研究生刘智卓曾在20xx年夏天带领八个同学来到沙漠,这里远比想象中的荒凉、贫困。白天治沙,顶着烈日,提防沙暴,晚上却只能住在临时扎起的帐篷里。
五年治沙,脚步从未停歇。在治沙过程中,刘智卓还提出了梭梭树嫁接经济作物的治沙循环新模式,把肉苁蓉种植和防风固沙结合在一起,既能防风固沙又可实现经济效益。
不仅治沙,刘智卓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云南洱海,刘智卓传递知识,帮助困难学生,被当地人称为“板扎老师”(“板扎”当地语是“靠谱,能干”的意思)。
和刘智卓一样,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xx届本科毕业生李莎也是一名支教团成员,生前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支教。
“龙胜一对一”爱心助学项目中,她主动请缨,前往最偏远的三门镇。那里路途遥远,从县城到家访学生家中,车程要一个半小时,加上徒步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翻山越岭。在学生和队友眼中,她成为勇担当甘奉献的“莎姐”。
如今,李莎把宝贵的生命留在了她为之奋斗的土地上,但她的事迹却鼓励着更多青年学子参与这场“青春接力”,投身西部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力量。
最美大学生心得体会 篇3
青春是一首歌,唱我们最美好的回忆;青春是一朵正值娇艳的花,散发最迷人的香味;青春是一棵没结果实的树,虽青涩但最为美丽。
现在的我们似乎还不理解青春的意义,几年,几十年后,当我们回首观望时,是遗憾是后悔还是美好是回味?这谁都不清楚,不管结局如何,我们都不应该荒废本应奋斗的青春。
成功之路是一条带着荆棘,坎坷的路,路途中的暴风雨时常发生,这是每个走向成功的人必须要经历的,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过奋斗怎么看见成功的朝阳。
花儿会枯萎,树儿会死亡,没多少时间让我们用来浪费,没多少岁月等我们去后悔。奋斗奋斗奋斗,努力努力努力,我们应该从意识里有这种意念,即使结果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美好,起码再回想,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今天我们正值花季,天是晴的,雨是美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明天我们正努力结果,天一样可以是晴的,雨也一样可以是美的。现实是我们都所预测不到的,但是梦是由我们去幻想的,也是由我们自己去努力实现的,梦都不敢做大的人,怎么为自己编织美好的明天。
只有我们自己清楚,过去的分分秒秒我们付出了多少又浪费了多少,永远不要轻言放弃,我们会失败,因为不只我们一个人在努力,但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要坚持,不中途歇息,要知道,在我们休息的'时候别人依旧在努力前行。不要为自己的一点进步而沾沾自喜,因为比你优秀的人大有人在,你的进步只不过是在努力向别人看齐,当然也不要因此颓废,因为点点进步会变成大大进步,也许有一天你不再向比人看齐,而是别人努力向你看齐。
我们正处于最美好的阶段,不要为自己的记录册添上一笔难为情的黑色,不要荒废了本该奋斗的青春。
最美大学生心得体会 篇4
闪亮的名字最美大学生颁奖典礼上,我看到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深深地被他们所感动,也明白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坚强。
谁说聋哑人不能跳舞?来自郑州师范的聋哑舞蹈者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讲述了不甘平凡、坚韧。即使他们听不见,但是他们的舞蹈不比任何舞团差,这样成功的背后,也是无数的汗水才换来的。
什么是美?美就是为了理想不断地奋斗,即使伤痛,即使辛劳,也不愿停下脚步,持之以恒的向上拼搏。
天赋是努力和不服输,自已的`默默付出总会得到收获,我们要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毅力和不向命运屈服的那股劲,再加之自已的努力,定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的事迹感动人心,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他们的名字最闪亮,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因为他们做到了我们始终没有做到的事情。当代大学生应该向他们学习,以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去拼搏,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遭遇挫折,失败。但正如邓亚萍所说的:当你把挑战看成一种习惯的话,你将无所畏惧。我们应该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攀岩,持之以恒,继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看完闪亮的名字最美大学生颁奖典礼之后,我得感触颇深,往后我要更加努力的向他们学习,以最顽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完成我的理想,做最美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