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欢迎阅读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和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它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师生互动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2

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3

教学赏析

“略”意为“简单、略微”;顾名思义,“略读”就是简单地读一读、略微知道大意即可。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略读课文教学之“略”就是指简单、粗略吗?它的应有之义是什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怎样体现《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呢?近日,在网络视频上观看了一名师执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后,我对如何渗透《学记》原理,教好略读课文又产生了一些想法。

一、略,略在目标

教学片断: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跟我们学第一课《观潮》不一样。略读课文怎么学呢?谁来读一读,告诉大家。(出示学习要求)请读。

生:认真默读课文,想像描写的景象,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师:请坐下,让我们完成几个任务?这位同学,请说!”

生:第一件事是能够读课文。

师:不过读的时候要?

生:不过读的时候要认真想描写的景象。(师强调:想景象)

师:第二件事?来,你说!

生: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师:对了!那我们就接着默读课文二到最后一个自然段,一边默读,一边想象你眼前看到的景象。开始了!

略读课文前面的提示就像学习伙伴,是十分有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明晰的示意,提示了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指引着略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学记》反复强调:“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课始不久,老师就抓住导读提示,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目标:“认真默读课文,想像描写的景象,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做到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同时又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掌握了分寸,把握了限度,不至于过度而强制,真正体现了“喻”的作用,隐含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的原理。接下来的教学就紧紧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显得纲举目张,浑然天成。

二、略,略在环节

有名家就如何进行略读教学时曾指出:“略读课文不要只在单一的人文意义的渲染,略读课文略读什么,一定要精心确定要点,突出主干、突出文本特点,其他可删;精讲课文的品读品读、感悟感悟可以缩减;要特别注意学习方法迁移,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文章读懂,为言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用简单的方式把复杂的东西教好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这位名师这堂课极巧妙地达到了这种境界。她“删繁就简”,抓住重点、难点,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教学过程体现了“略读”教学特征。学记中指出的“开而弗达则思”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他先借助图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围绕主线提炼出“山异”“水异”和“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再以第二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出画面感,“开而弗达”。然后举一反三让学生边读边想,反复练习介绍某一方面,从把学生引到了“思”的境界。这位老师在深入钻研文本和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舍得“忍痛割爱”,教略而学丰,尽显略读课教学删繁就简、以简驭繁之美。

三、略,略中有详

虽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详略结合、层次鲜明,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学记》中提出了“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敬孙”,反对“杂施而不孙”、“及于数进”等教学中杂乱无章,急于求成的做法;主张“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重视“先河后海”,求其本末。只有循序渐进,教学才会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认真默读课文,想像描写的景象,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本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这位名师在处理好“略读”与“精读”之关系、“敬孙”与“不孙”之利弊方面把握得恰到好处,游刃有余。切实做到了“略读”之中融“细品”,循序渐进以导学,环环相扣,富有“领异标新”之效能。

第一,匠心独运地以图文开场。不仅激发了兴趣,还化抽象为形象,为学生接下来展开想象做好铺垫。而老师说画面让学生猜生词的环节,也是为后来学生的想象服务的。

第二,以第二自然段作示范,指导学生想象出画面感,再读一读,品一品。

第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水异”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后,让学生从“山异”、“水异”和“生物多样性”中自主选择一个方面引导学生反复想象,进行介绍。

就这样,“先河后海”,“步步为营”,教学的重难点成功突破了,阅读写景文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和训练略读课文的方法也“润物细无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节课明确地启示我们: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把握好“略”与“详”的矛盾,略当略之处,详当详之时;同时,用《学记》中的教学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发挥略读课文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方面的应有作用,进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之佳境。”

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读11个字(包含两个多音字"藏")

2。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

3。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异在哪些地方,产生热爱雅鲁藏布大峡谷并为之骄傲自豪及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异在哪些地方,产生热爱雅鲁藏布大峡谷并为之骄傲自豪及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异在哪些地方,产生热爱雅鲁藏布大峡谷并为之骄傲自豪及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的情感。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介绍文体

1.创设情境导入

你知道吗?在我们国家有许多的世界之最,谁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我国的一个世界之最——雅鲁藏布大峡谷。齐读课题

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资料,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课件出示: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堪称世界之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风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特别是搜集资料的能力,以便丰富学生的知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回忆文体:说明文

说明文,主要是通过朴实、准确的语言来介绍科学知识,运用一系列的.说明方法,说明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让人信服。

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等。

【设计意图】回忆说明文的特点,利于学生接下来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学。

3。介绍作者:

杨逸畴,江苏人,水资源专家,地理地貌学家,科学探险家。主要作品有《海港寻踪》、《峡谷瀚海不了情》等等。

(二)诊断预习,排除障碍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青藏 珠穆朗玛峰 咫尺 马蹄 秘鲁 科尔卡大峡谷

涓涓细流 滔滔江水 山脉 人迹罕至 美誉

纠正字音:多音字“藏”

藏(zàng) ( ) ( )

(cáng) ( ) ( )

2.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检测,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字词教学,排除学习障碍,为学生深刻的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给课文划分部分。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相关内容可以用笔画一画。

2。讨论交流

课文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所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2—4)介绍奇异的大峡谷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河流峡谷。

第三部分:(5)大峡谷的发现终将引起人民的注意。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从而感知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总揽全局。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与美丽。

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四)细致品味,体会感情

1。读了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世界闻名、景色奇异…)(追问:景色奇异在哪些地方?

2。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划出重点地词句,标注自己的理解: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大峡谷的奇异?

3。学生自学,同桌交流

4。师生交流:

⑴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河流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千米,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

⑵雅鲁藏布大峡谷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主要体现在雪山冰川、原始森林神秘莫测;水不同形态的美;山的美

⑶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以读代讲)

5。围绕课文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或段落回答。

⑴独立编题。

⑵小组提问题,抢答。

⑶集体提问题,抢答。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比如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围绕课文提问,并让学生回答,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等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课堂小结

雅鲁藏布大峡谷多么令我们骄傲和自豪呀!你能用一句话来赞美它吗?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和文中的好词佳句,制作一期手抄报。

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