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尝试将物体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列,感受植树中的各种排列乐趣。
2.初步学会小组合作。
3.感受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教学准备】
1.常见树种在不同地方的图片;
2.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树,底衬纸;
3.汉字"树"。
4.背景音乐;散文诗《树真好》。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树。
1.(出示汉字"树")这是"树",你在哪里见过什么树?
小结。
2.刚才你们说了很多树,我这里也有一些树,你们认识吗?(播放PPT)
3.(出示一半的PPT)问:这是什么树?是谁种的?(再出示另一半的PPT)问:这些是什么树?是谁种的?
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左边的这一幅乱七八糟的,我也不喜欢,我觉得你们种的话都比他强,你们愿意尝试一下吗?
二、一起来种树
1.一幼儿进行示范。
(出示操作用具)谁能把这些树种的又整齐又有规律?(请一幼儿示范操作,种在泥土里)
操作完引导其他幼儿对作品进行评价。
我很好奇,其他孩子是不是能种出更好看的树?你们想试一试吗?我喜欢和我种的不一样的。
先说来听听。
2.孩子进行小组第一次合作操作探索。
分发学具
请每个人各拿一种树,两棵树是没有办法排出规律来的?怎么办呢?
只有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合作,把所有的树放在一起排,才能排出一列好看的树。
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然后大家轻声商量排列的规律。
由组长确定一种规律。
请一组先说一说你们组的规律。
幼儿操作
3.交流各自种树的方法。
展示各组的作品。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喜欢这幅作品的请举手。为什么?
教师进行评价。
4.孩子第二次合作操作探索
(增加一种材料投放)
树多了,排列的方式也就更复杂了,你们想挑战一下自己吗?
(出示设计好的图)
请幼儿找规律。
你们想再一次试试吗?
幼儿操作,选定其中一幅,进行按图合作操作。
5.再次交流。
交流,评价。
6.欣赏园林作品。
刚才每组都很棒,种出了有规律的好看的树,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真正的园丁设计出的作品。(播放图片)
三、树真好(为什么要种树)
刚才我们种了许多可好看的树,那么,你想在树下干什么呢?
总结:我们可以在树下做很多事情,是啊,树真好!
树的好处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边放音乐边播放PPT边朗诵散文诗《树真好》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树,尝试了树的很多排列方式,也知道了树有很多好处,春天到了,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带上一棵小树苗,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到野外去种树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的食品,有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2.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活动准备:
木耳、茶叶、饼干、方便面、温水、透明玻璃杯、搅拌棒等。
活动过程:
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手)对,老师的手能做很多事情,它还会变魔术,你们想看吗?现在请你仔细看一二三变,看老师变出什么了?(活动前在大拇指上画出小娃娃)好玩吗?
2.老师还有一个本领,会把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相信吗?现在请你仔细看。
3.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木耳)它们两个一样吗?现在老师要把这两块木耳分别放到两个杯子里,然后在一个杯子里放上水,另一个杯子不放水,你们猜木耳会有什么变化?(幼儿回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木耳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
4.小朋友,我们看了木耳用水泡发后就会变大,这就叫泡发。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经过泡发后会产生变化呢?(幼儿回答)
5.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现在就请你们来试一试看看他们泡发后会有什么变化,我们还可以用搅拌棒来搅拌一下帮助它们泡发。
6.我们的实验做完了,那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泡发的是什么?它和没泡的时候一样吗?它是怎样变大的`?刚才你搅拌的时候他们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请你来学一学它搅拌时的样子。
7.小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变了变了”现在请小朋友当木耳和茶叶,开始的时候木耳和茶叶是什么样子的?(小小的)老师开始加水了,现在木耳和茶叶怎样了?(慢慢变大了,越来越大,变到最大)现在老师开始搅拌了(幼儿翩翩起舞)。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民间结婚贴红双喜的婚庆风俗。
2、初步掌握看图剪双喜的技能,
3、培养幼儿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喜爱之情。
准备:各种双喜的剪纸范例、剪刀、红色方形纸。
过程:
一、欣赏双喜(一)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字?你见过他吗?在什么地方见过的?
教师出示不同的双喜,提问: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这些不同的喜字?
这么多的喜字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这些喜字是什么颜色的?看到这么多的喜字,你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为什么人们在结婚的时候到处要贴喜字呢?(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人们结婚的时候贴上喜字表示祝福新娘和新郎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教师:这个双喜还有一个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故事《王安石写双喜》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人叫王安石,在一次回家的途中,无意间回答了一个问题,那户人家见他非常聪明,便把他的女儿嫁给王安石,并且就在当天结婚,这真是一件大喜事。就在他结婚的那一天,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说王安石考试中了状元,做大官了,这又是一件大喜事。这两件喜事在同一天发生了,王安石实在太开心了,于是拿起笔就在大门上接连写了两个大大的“喜”字,表达他现在高兴的心情。于是,双喜就在这个时候传开了,以后人们在结婚的`时候都贴上了许多的双喜,表达美好的祝愿。
二、剪双喜
教师出示老鼠嫁女儿的图片:知道吗?老鼠爸爸要嫁女儿了,老鼠女儿有好多的嫁妆,可上面都没有贴上“喜”字,老鼠爸爸实在太忙了,没有时间去买“喜”字,咱们一起来帮老鼠爸爸剪“喜”字,好吗?
教师出示剪“喜”字的图示,了解折叠方法及阴影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教师示范剪双喜:结婚的那一天桌子上有好多吃的东西,咱们一起来尝一尝。
教师每剪一个口子说一句话:我从右边开始吃,吃一口喜糖开开心心、吃两口吃三口喜糖甜甜蜜蜜,到对面吃一口枣子,早生贵子,回过来吃一口鸡蛋,五子登科,再吃一口百合,百年好合,最后到对面吃一口莲子,连生贵子。
三、幼儿操作,剪双喜
教师提出注意事项:找到开口的地方,不会的可用模型代替等。
四、送“喜”字
教师:咱们一起把“喜”字送给老鼠爸爸,还要说一句祝福的话。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能察觉错句,提高语言的判断能力。
2、学习仔细倾听,辨别错句,并学习改错句的基本方法。
3、能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玩:"找错"游戏,训练幼儿语句词汇的敏感性及良好的语词记忆能力。
2、场地准备:秋天的背景图、磁性板、可操作玩具小鸟、小鸡、公鸡、母鸡等;"糊涂王"头饰;录音机、磁带(录有一段错误连遍的笑话)。
活动过程:
1、以"糊涂王"带小朋友游玩律动入室,让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能察觉错句,提高语言的判断能力。
(1)师扮演"糊涂王"带幼儿搭火车入室,中途要求幼儿跟着"糊涂王"模仿小动物。
如:我是一只小鱼,飞呀飞呀飞(一边念儿歌一边要求动作做小鱼飞的动作);我是一只小猫,咩呀咩呀咩(一边念儿歌一边让幼儿学小猫叫"咩咩咩")等。
我什么地方说错了吗?谁来改正?
2、出示秋天背景图,与幼儿探讨。学习仔细倾听,辨别错句,并学习改错句的基本方法。
(1)出示秋天背景图,让幼儿仔细倾听,找出错句。
"春天来了,大地一片金黄""小鸭在天上飞来飞去""公鸡妈妈和小鸡在草地上玩""母鸡爸爸在一旁喔喔啼"(引导幼儿改错时,教师边演示教具边用语言鼓励引导,如:把"母鸡爸爸"改成"公鸡妈妈"时要边说边用正确的教具演示)。
(2)与幼儿一起讨论和改错,学习改错句的基本方法。
引导幼儿改错时,我们可以用几种方法,一可以改句子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二、可以改掉不合适、不恰当的词等。
3、听录音机错句磁带,引导幼儿要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并找出错句进行改错。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十分有趣的录音带,请小朋友认真听听,录音带中讲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引导幼儿提出错句,并能说出不同的改错方法。
(3)提出思考:
要找出错句,首先我们一定要做什么?(引导幼儿回答:认真倾听)。
(4)教育幼儿要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4、玩改错游戏。
玩法:幼儿自由配对后,相互出错、改错,要求出题的幼儿把句子说清楚,每一句错句只说一遍。
规则:改错的幼儿仔细倾听,清楚地说出错在哪里,尽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改错。
教学反思:
经常开展改错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倾听能力,还能培养幼儿幽默感。在语言区中投放找错图,让幼儿寻找错误的地方,并相互说说改错的方法。请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可不定时的与幼儿一同玩"改错"游戏,提高幼儿对语言词句的敏感力。
小百科:改错是指改动、删节或增添,改正,纠正修改有错误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