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采松果》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松果》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通过前几周的一些学习活动,对秋天成熟的植物、水果以及一些动物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小松鼠采松果”的音乐,旋律优美欢快,歌词有重复易理解。中班幼儿乐于在游戏中表现自己喜欢的角色,因此想让幼儿通过在唱唱跳跳、愉快轻松的游戏中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松鼠采松果的情景,来激发对演唱活动的兴趣。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的设计是欣赏感受,通过提问等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为表现打下基础;二环节是鼓励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动作表现松鼠爬树、走路等;三环节在轻松的氛围中尝试游戏,将孩子对歌曲的理解再次提升。
活动目标:
1.歌曲内容,熟悉歌曲节奏,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松鼠采松果的情境。
2.步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并能在游戏中遵守。
活动准备:
歌曲:小松鼠采松果。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歌曲《小松鼠采松果》
2.点讨论
(1)“跐溜,跐溜”是什么意思?想想小松鼠是怎么样爬树的?
(2)小松鼠最喜欢爬什么树?爬上树去干什么?
(3)小松鼠为什么要在秋天采松果?
3.着音乐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词与曲调,学会接着节奏整齐一致地演唱。
小结:小松鼠爬树的时候是跐溜跐溜的,它最喜欢的食物就是松果。
二、模仿动作
1.歌词内容模仿动作。
“跐溜,跐溜”——原地跳,双手模仿松鼠的前爪,想象小松鼠“跐溜”的爬树。
“我是小松鼠“——原地站起,起踵。
“噗噗噗噗爬上树”——拍手踏跳地行进。
“松树爷爷请给我一颗小松果”——立定,双手伸出。
2.握原地跳、起踵和踏跳行进等不同动作的要领,学一学,看谁更像小松鼠。
小结:表演的时候别忘了要原地跳、起踵和踏跳,三种动作是不一样的哦。
三、开展音乐游戏
(一)游戏方法
1.儿围成圈,双手放在身后扮作树爷爷。请各位幼儿扮松鼠站在圈中央,请大家闭上眼睛,教师将10颗松果任意放在10位“松树爷爷”的手里。
2.曲前奏时“松鼠”起立,随歌曲模仿松鼠的动作,“松树”一边起踵一边唱歌。
3.到“松树爷爷请给我一颗小松果”时,小松鼠站在一位“松树”前,伸出双手。
4.果“松树爷爷”手中有松果则把松果送给小松鼠,没有松果就和“松鼠”交换角色。
5.环播放音乐,游戏继续进行。
小结:表演的时候要听清楚歌词、节奏再表演,不要抢节拍。
(二)游戏规则
1.师放松果时,幼儿都闭上眼睛。
2.了小松鼠来采松果的时间外,“松树爷爷”的双手一直要放在身体后面。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在表演的时候真棒,都能遵守游戏规则。
《采松果》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p23—p2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个星期天,小松鼠和妈妈一起采松果,你们想去看看吗?
(出示主题图)
讨论: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一共采了多少个?
(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3)、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
(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
1、这些问题你能设法解决吗?(学生列出算式25+4和25-4)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生:把松鼠妈妈采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加在一起,就是两个人一共采的。(即25+4或4+25)
生:在松鼠妈妈采的25个中减去4个,剩下的就是松鼠妈妈多采的,也就是小松鼠少采的。(即25-4)
二、探索计算方法
重视直观操作与语言表达相结合怎样计算25+4和25-4?
1、用小棒摆一摆,小组内交流
2、说说你的看法
三、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出示第23页第1、第2题)
1、引导看图:你能看懂我们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吗?
2、尝试解答: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吗?试一试。
四、巩固反思
(第23页第3、第4题)
1、独立答题、自我反思
2、集体交流、自主选择:交流各自的想法,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已的方法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拓展延伸
在问题银行里存入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采松果》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用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6是由( )个十和( )一组成的。
2.6个十加3个十,和是()个十。
3.46比40多(),20比54少( )。
4.写出个位是5的数( )( )( )。写出十位是3的数( )( )。
5.先找规律再填数:56、52、48、44、()、( )、32。
6.读数和写数都从( )起。
7.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这个数是( )。
8.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9.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比最小
的两位数多( )。
10.在下面的( )里填数,组成得数是15的算式。
( )+( )=15 ( )-( )=15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果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果,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果”你想提什么问题呢?
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果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
2.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果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该怎么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3.列出算式:25+4=29 4+25=29
计算方法:
方法一: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方法二:摆小棒。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方法三:口算。5+4=9,再加上20就是29。
四、从生活中体验
1.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1)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
五、巩固应用
1. “练一练1”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集体订正,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
2. “练一练3”。图中已告诉了我们什么?①知道了大恐龙和小恐龙的身长,就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求“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或小恐龙比大恐龙短多少米”用什么方法?
课堂小结:谈收获
第二课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3﹑还剩下多少个?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
二﹑拓展练习
1.我是数学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28。( )
(2、十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3、一个数里面有9个一,8个十,这个数读作89。 ( )
(4、45与54都有数字4和5,所以它们一样大。( )
(5、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1。 ()
2、我做得最仔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和80相邻的两个数是:( )
A.81和82 B.79和81 C.78和79
(2)从76到82之间有几个数。( )
A.5个 B.6个 C.7个
(3)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少几?( )
A.10 B.89 C.1
(4)下面的数中,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的数是()。
A.61 B.38 C.25
作业布置:回家把所学的知识向父母亲介绍!
《采松果》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在《小松鼠采松果》的音乐中,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节奏,初步学唱歌曲。
知道有些动物在秋天就需要贮存粮食,为冬天过冬做准备。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小松鼠,知道小松鼠的习性以及爱吃的东西。
(材料准备)歌曲《小松鼠找松果》、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歌曲
1、《秋天》
秋天即是一个丰收、又是个金灿灿的季节。连小树叶也想要在这个美丽的秋天去玩一玩,来吧,让我们又好听的声音来唱唱秋天、唱唱树叶。
二、学唱歌曲
1、 音乐律动
这颗金黄色的树上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它有着毛茸茸的大尾巴,爬起树来哧溜哧溜特别快,是谁呢?(松鼠)
小松鼠平时最爱做什么?它动起来是什么样的呢?(幼儿泛谈)
——(熟悉歌曲旋律)那请你们跟着音乐的节奏,用动作告诉我,你这只小松鼠这是在做什么吧?
2、欣赏歌曲《小松鼠找松果》
小松鼠爬到了大树上,到底准备做什么呢?和你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一起 仔细听听音乐中的歌词,它会告诉你答案。
第一遍——
重点讨论:“小松鼠爬上树去这是要去干嘛?”(找呀找松果)
“是不是所有的树都能找到松果呢?”(只有在松树爷爷的身上才能找到松鼠爱吃的松果,所以它说松树爷爷,请给我一颗小松果。)
小结:原来小松鼠,在找松果,它爬上了松树,请松树爷爷给他一颗小松果。
第二遍——
“歌曲里面还有一些有趣的声音,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让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听一听,小松鼠发出了哪些声音?”
重点讨论:“哧溜、哧溜”是什么意思?(就是小松鼠爬树得时候发出的声音,想想小松鼠爬树特别快、一下子,像箭一样就到达了树顶)
第三遍——(教师范唱、做动作)
“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这是一首欢快的歌曲,它也有一个名字就叫作《小松鼠找松果》,我也想来唱一唱,感觉一下可爱的小松鼠,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可以和我一起轻轻的唱唱
2、 幼儿学唱
“ 开始唱歌词前有一段音乐,这个叫作前奏,就是告诉我们要做好准备。荣老师会提醒你们哦。”
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词与曲调,学会接着前奏整齐一致的演唱。
三、动物过冬
小松鼠为什么要在秋天里采松果?还有哪些动物和小松鼠一样呢 ?(幼儿讲讲)
小结:因为有些动物在寒冷的冬天需要过冬、冬眠,所以他们要提前在秋天的时候贮备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