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

多美网

2025-09-04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后感的作文(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十课《轮椅上的霍金》,从课题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篇课文描写的是霍金。轮椅上的则可以看出霍金是个残疾人。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霍金。霍金全名史蒂芬·霍金,是英国物理学家。他用毕身的精力研究黑洞的奥秘。他在科学界的研究工作不及他的著作《时间简史》出名,他这本畅销了2500万本的书对量子物理学和相对论做了大量介绍。

这篇课文讲的是被人称为“宇宙之王”的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还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奥秘,为科学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的故事。表现了霍金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和顽强的伟大人格。这篇课文总分三段,第一段是一二两节,介绍霍金是“宇宙之王”。第二段是三到七自然段,写瘫痪的霍金在病魔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进行科学探索。第三段是八到十二自然段,写霍金不断求索的精神和勇敢的人格力量感动了大家。

至于我的感受就是像霍金这样的残疾人都能坚持科学研究,当上像牛顿一样名望的大科学家,那么我这个体格健全的人怎么会比霍金差呢?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名言:“命运压不垮一个人,只会使人坚强起来”。霍金就是这样的一位典型人物。我的命运比霍金好多了,所以我更应该珍惜现在,珍惜未来,努力前进,将来才能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我用5天时间读完了《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这本书是美国的劳拉·英格斯·怀德写的,他1932年开始写书,一共出版39卷系列图书。都很有趣。

《草原上的小木屋》住要讲劳拉一家为了追求梦想的生活,买了以前的房子。坐在马车,离开他们以前的家——威斯康星州大森林去西部定居。

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经历了重重困难。渡水时,帕特和帕蒂差点被冲走,杰克也差点不见了。终于,他们来到了堪萨斯州大草原。爸爸在大草原上盖了一间小木屋,重新过上了温馨甜美的生活。期间他们遇到了狼群的包围;可怕的热病和印地安人放的大火与怒吼等。在一次次努力下,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最后因为政府的政策,他们离开了热爱的大草原。但他们一家人在一起,未来的生活一定会和草原上的生活一样幸福美好!

读了这本书,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们的优秀美德很值得我学习。他们团结一致,顽强奋斗,遇到危险时很沉着勇敢地面对。使我懂得了在生活和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觉得书名好美——《爸爸的木朵》,觉得画面好温馨,目光一下子就被牵引住了,这本书共二十三副图,一副副图画是那么温馨、可爱。虽然是父亲画女儿,也同样让我这个妈妈喜爱和感叹。那躲进大花盆的顽皮、睡着时候踢过来的腿、跷着腿吃奶瓶的样子,都禁不住让我感叹,对每个父亲母亲来说,天下孩子都是一样的可爱啊!一样都是每个父母的心头肉。有一句话,它这样写道:“木朵,在你梦幻的旅程中,上一次回眸,你留在了我身边,我笑了;可再一次的回眸,会有个人把你带走,我一定会哭。” 这句话出自速写本子的《爸爸的木朵》,画的却是爸爸对女儿浓浓的爱意……

《爸爸的木朵》是高级室内建筑师速写本子用画笔一笔一划地记录着女儿木朵成长历程的绘本。作者速写本子用速写画的方式把女儿木朵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画出了木朵的可爱、木朵的调皮、木朵的求知欲和木朵生活中的小故事,赋予了绘画之后的人生感悟,温馨地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女儿含蓄、内敛却浓厚的爱。

有人说,天底下没有最好的爸爸,只有最疼爱女儿的父亲!父爱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爸爸的木朵》画风温馨可爱,很萌很有爱,透着温暖人心的力量。那温暖的画面和简单的语言,都表达着缱绻的父爱,诠释着人们内心永不停止的温暖和美好的童年。在母亲节那天,木朵爸爸在速写画旁边写的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这个称呼解释了什么叫牵挂,什么叫给了生命也给了家。妈妈们,快乐,健康!母亲是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如果可能,给你的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吧。每个妈妈都是美丽的,无论她仍旧年轻还是已然苍老。”看到这,已经成为人母的我,觉得好感动,想着,在母亲节的那天,给我的母亲一个拥抱,任何礼物都替代不了的拥抱。而在《初雪》那篇,木朵爸爸写的是:“冬天里的第一次,纷纷扬扬的都是惊喜。你终于可以在雪地里跑来跑去,咯吱咯吱,脚下的雪变矮了,手里的雪化没了,堆起的雪会笑了。记得爸爸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欣喜,却安静得出奇。”…… 木朵爸爸用他的一支画笔描绘着女儿木朵点滴的成长,有这样一个爸爸无疑是每个女儿最大的幸福。简单的漫画,寻常的生活,每一笔都是父亲对于女儿的浓浓爱意,每一个文字都是心手相连的幸福。看着这可爱的绘画,读着这温馨的语句,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虽然我的父亲没有木朵爸爸的巧手,不能把我的成长都画出来,但是他对我的爱意却一点也不会少,还记得我去上海读师范学校的.点点滴滴,每个周五,爸爸会准时等在朱泾汽车站,无论多晚,父亲总是这样等着,周日,父亲总是带着烧好的我最喜欢吃的菜,送我坐上开往学校的车,三年如一日……我相信,每一个女儿都有一位爱着她的木朵爸爸,而每一位父亲也都有一位可爱的木朵……父爱如山!

记得前两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停着一辆自行车,车旁一个爷爷陪着个三四岁的孙儿,在看蚂蚁。这个小孩子多象我家嫣然小时候那稚嫩的样子,还有那清脆的话语声。我笑了,走过去又忍不住回头看这爷俩。自从自己做了母亲,看所有的孩子更觉可亲可爱,也对自己的学生有了更浓的感情,真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翻开《爸爸的木朵》,让我们一起感受浓浓的亲情和平凡的幸福吧!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王朔先生是我一直敬重的作家,可惜在千年之后归于寂静,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06年底王朔先生一鸣惊人,在热烈追捧和激烈谩骂中粉墨登场,给06至07年的文艺界掀起不一样的风波。先不论动机如何,毕竟人家拿出真章来了一书出版了。我以前就读过王朔的自选集,对他的小说水准很是放心。可这次老王写的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也不是整出了宗教加剧本加谈心的大杂烩,也是真正做到了“私人写作”这一好的作家必备的要求。在王朔的大部分人看不懂的狂言和批评者口中的低劣的炒作漫骂中,我买了。是不是被忽悠,看了才知道。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我的千岁寒;宫里的日子;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还有剧本妄想照进现实;谈话:与孙甘露对话;最后一部分是唯物论史纲。我重点讨论前三节,因为我觉得这部分最能反应王朔现在时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精髓。

我的千岁寒讲的是六祖慧能的故事,讲他如何从广东的一獠牙变成中国最伟大的禅宗祖师的过程。故事讲的很有特色。王朔采用的是一种宇宙视角。古今中外,皇朝贵胄。贩夫走卒。统统聚集在宇宙的一条粒子流里。唐朝变成了老李和小李的上下岗,打仗变成了小时候的吹糖人,捏泥人般有趣。没有讴歌,没有唾弃,有的只是一个在空中高速飞翔的脑袋架着一个眼睛在观察。篇中讲到了宿命,轮回,禅机,与了彻。

先讲宿命,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看到以下一段文字的时候,我心有戚戚焉。王朔写到“我朋友。七世也不是连着的。无论何国何地何世。只要我遇到他,他就帮我。甭管我当是什么境况,好还是不好,跟他挨上挨不上。我就欠他。后来七世朋友做完了,他又做我三世妻子,我接着欠她。她就是最早接我的,然后送去我要去的地方,送上岸,卷回来,自己在后面呜咽,这世上必须有一双眼睛让我想起来就亏心。”佛家讲六道轮回,在身体回归宇宙之时也就是重新开始的一刻。我是信佛的,个人认为佛教早已经超出宗教层面,甚至是哲学范畴,已经达到老子所讲的大道。王朔说他在经历生死离别,精神一度崩溃的情形后开悟并写下这些文字的。文字里有互相怜悯有无可奈何也有淡定从容。我看到的是一个智者在和世人微笑着。这和王朔在接受采访时的活灵活现的状态很不一样。他应该见到了自己本性,在经历挚友去世,家庭分崩后。但在世人面前,他是一个狂妄,尖刻的痞子文人。我宁愿相信那是金刚的怒目。王朔从重新出山的那天起就已经不是痞子了,他是金刚。

现在看禅机。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心动等著名偈语早被近现代所谓唯物主义哲学家批臭了。只有尘世的生活中的人才能体味其中淡淡的清香。五祖弘忍叫弟子每人写一偈语以明个人境界体会。大弟子神秀写下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慧能不识字请了个会字儿的写下了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诗文一出高低立现,慧能继承五祖衣钵南下传道。慧能不识字但靠着虔心向佛,时时修持,最终亦以下下人拥有上上智。曾经听过这么一个说法:经文念十万遍就不是在念经了,是一种必须,一种享受了。想来慧能就是在不断的诵读经文中让要义浸入血脉,()终融合一体,得到大智慧的吧。佛说要去得西方极乐世界须得有三条件:一有大智慧二有大誓愿三得有菩提心。一般人总是认为二三容易,一要难得。诚然慧根有天份在其中,但死死守住二三要诀,迟早有一天也能得智慧,即使做不成如来,菩萨也是可以成罗汉,金刚的。这一点得为修佛之人注意。

五祖后来在岭南开宗立派,倡导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宣扬顿悟。而神秀在北方也招揽僧众,提倡渐悟。时称北秀南能。

宫里的日子主要讲的是唐高宗,武则天年间的事儿。虽说主讲的,但其中也穿插了许多政治,人情,抉择的情节。完全是一个上好的剧本,估计拍出来会很火。在这个故事中。讲到武则天,高阳公主这帮女强人也讲到了小李小王这俩个斗争失败的女人。总的可以看出王朔是很同情女的的,这在他现实生活,言语中也可以看出来。算是讨好了女读者女观众吧,反正王朔没缺过女人缘。

最后的金刚经是佛教的经典。当年释迦为了获得无上正觉正悟,发下大誓愿,在恒河边上的菩提树下整整坐了十年,每晚数着和天上繁星一样多的恒河之沙……终成一代宗师。金刚经就是他弟子记录下的他的谈话,有点像论语,都是宗师的语录。上面的经典太多了比如诸相非相,尔之皆是虚妄。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家有个经典的说辞叫:不可说,不可说。讲究的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待经典亦只能如此,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人读了金刚经只会看到什么是真实,善良,美好。千岁寒算是王朔转型的力作,写小说的王朔的不见了,留下了一个对现实生活非常热爱又不愿为其所役的老王.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王朔从一个游戏人间的“痞子”转变成一个虔诚的宗教信仰者,我们应为他高兴。同时也寄望这本书的广泛流传为佛教的传播立下新的功德,当然老王也是功德的受惠者。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