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案

欢迎阅读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摆筷子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学习编、记、用2的乘法口诀,理解2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能够熟练地运用。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们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吗?小明和大家一样,也是个勤快的孩子,今天小明家来了许多客人,他帮妈妈做什么家务呢?

学生观察回答后,借机教育学生要体会长辈的辛苦,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

二、探究新知。

1、摆一摆,填一填。

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并完成书上的表格。

2、编2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借助筷子图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然后借助编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

3、探究乘法口诀的规律。

小组活动:观察2的乘法口诀,和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请几名学生汇报他们发现的规律,其他学生认真听,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就举手补充。

三、巩固与提高。

1、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乘法口诀,由桌子上有乘法算式的同学将算式将相应的算式举起来,其他同学判断。

2、游戏:摘苹果。

课件出示苹果树: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就快熟了,你想把它摘下来吗?仔细看看哪个苹果长大了,你能解决它身上的问题吗?

学生回答苹果上面算式的得数,并说说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

3、小组比赛:有几只手?

课件示范规则。

4个小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快又好。

4、思考题。

课件出示题目。

同桌谈论、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案 篇2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生活情境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里会帮忙做家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学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家务任务。

展示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家务?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新课学习

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小明在扫地,他先扫了5分钟,然后休息了2分钟,接着又扫了3分钟。小明一共扫了多少分钟?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5 + 3 = 8(分钟)

拓展练习:如果小明又休息了1分钟,然后再扫了4分钟,他现在一共扫了多少分钟?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8 + 4 = 12(分钟)

三、巩固练习

出示类似的`生活情境题目,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

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强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相关题目。

在家中找一个与加减混合运算相关的生活情境,编写一道数学题目并解答。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让他们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巩固。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结合“做家务”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2的乘法口诀。

难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背一背:我们已经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背一背。

说一说: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

二、探索新知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

教师:图中有谁?在做什么?

(2)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仔细观察,有哪些是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4)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5)全班汇报。

学生1:有2个小朋友在擦桌椅,每张桌子配2把椅子,一共有多少把椅子?算式是2×2=4。

学生2:有3个小朋友在扫地,每个小朋友用2把扫帚,一共有多少把扫帚?算式是2×3=6。

学生3:有4个小朋友在浇花,每个小朋友用2个喷壶,一共有多少个喷壶?算式是2×4=8。

……

合作交流,编制口诀。

(1)教师:2×2=4,2×3=6,2×4=8……这些算式都可以用乘法口诀很快地算出结果,那么2的乘法口诀应该怎样编呢?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编制方法。

(3)全班汇报。

学生1:每次加的数都是2,依次编制。

学生2:先编出一句“一二得二”,2乘以几就把几放在“得”字的后面。

(4)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口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二九十八

(5)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并观察乘法口诀,说说发现了什么。

(6)引导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①师生对口令。

②同桌对口令。

③全班齐背乘法口诀。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四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熟记2的乘法口诀。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