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创新、小组合作和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乐于读书和喜欢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
读好文中的问句。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比尾巴》这篇课文。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这些生字,好吗?)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谁能来读一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3、指导朗读三个问句。
二、图文结合,学习新课。
(一)学习一、二小节。
1、(课件出示:猴子、兔子、松鼠三种小动物图)动物王国中的比尾巴活动开始了,瞧,首先出场的是哪些小动物呢?学生说动物名称。
2、它们的尾巴各是什么样的?谁看得最仔细?(学生自由说。)
(1)这三种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呢?(课件出示三个问句)
(2)谁来读一读? 参加比尾巴活动的'是谁?谁来说一说?(板书:猴子 兔子 松鼠)
(3)指导观察:这三个句子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呢?(问号)
(4)读带有问号的句子,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读问句,句尾要上扬。)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5)竖起小耳朵听老师读一读。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
(6)加上动作美美地读一读吧!
4、了解比赛结果。
请大家当当小裁判,来评一评--到底是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指名回答。(板书)
(课件出示比赛结果)(自己试着读一读吧。)学生自读。
5、指导对读。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愿意吗?老师问,你们答。)师生对读--(同桌同学我问你答,然后再换过来读,开始。)同桌对读。
指名对读,学生评议。
(二)学习三、四小节。
1、比尾巴的活动有趣吧!第二组的小动物等着我们去当裁判呢!(出示课件:公鸡、鸭子、孔雀图)看它们来了。参加比赛的有谁?(板书:公鸡 鸭子 孔雀)
2、同桌两个同学一个问,一个答自已读读第三、四小节。
3、谁能来说说比赛结果?到底是谁的尾巴弯……(板书:弯 扁 最好看)
3、展示读:哪一对小朋友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4、比较评议:哪对小朋友读得最好,好在哪里?
5、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6、结合课件理解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一开屏,像一把五彩的大扇子。)
(三)朗读全文,指导背诵。
1、(能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吗?男生问,女生答)男女生对读。
2、这么有趣的文章,让我们试着把它背下来吧!可以看图背,也可以看着板书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开始。
3、谁来试试?(这么多同学想背,让我们来一起背吧!)齐背。
三、添画尾巴。
1、(出示课后作业第三题)这些小动物真贪玩,把尾巴都玩丢了,它们可着急了,你们能帮它们找回来吗?拿出彩笔,给动物们加上尾巴。
2、师生共同评价作业: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的作业投上屏幕上讲评。
四、学唱歌曲《比尾巴》。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比尾巴》这首歌,大家站起来,加上动作一起来唱一唱吧!
五、创编儿歌。
1、作者编得多好啊!我们也来试编几句吧!(出示课件:八种动物图)仔细观察,它们的尾巴各是什么样的?再任选其中的三种或自己平时所看到的动物尾巴来编一首儿歌。
2、交流。
六、课外积累。
像《比尾巴》这样的儿歌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喜欢吗?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问答歌》。跟老师来读一读吧!
七、作业。
把这首儿歌带给你的爸爸妈妈。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部分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读好问句。
深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升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小动物和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读好问句。
难点: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动物图片、尾巴图片、课文朗读音频等)。
生字词卡片。
动物头饰(可选,用于角色扮演)。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约5分钟)
复习生字词:通过抽读卡片、开火车读等方式,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词。
导入新课:用简短的语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约20分钟)
细读课文第三、四小节:
出示第三、四小节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指导学生注意问句的读法,强调重音和语气。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公鸡、鸭子、孔雀尾巴的特点。
角色扮演:学生戴上动物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拓展学习(约10分钟)
创编儿歌: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动物的尾巴特点,尝试创编一首新的儿歌。
课外积累: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动物尾巴的知识,可以制作成小报或PPT进行展示。
4. 总结巩固(约5分钟)
总结本课所学: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物尾巴的特点和朗读技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向家人介绍动物尾巴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和尾巴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
游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创编儿歌等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动物尾巴的特点,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2、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是教学重点;读好问句语气是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奖牌、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板书标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
小朋友真精神,腰板直直的,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1、游戏“摸一摸”:老师说你们做
摸摸你的头发 摸摸你的鼻子 摸摸你的耳朵
摸摸你的眼睛 摸摸你的小手 摸摸你的尾巴
你笑什么?
2、出示课题:我们没有尾巴,可是有一群小动物,它们有尾巴,它们正举行比尾巴大赛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比尾巴
二、复习生字
看比赛是要门票的,这张门票可特殊了,要闯关成功才可以得到。你们有信心吗?
1、复习生字: 小猴子过河(开火车、齐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恭喜同学们顺利拿到门票了,我们赶快到森林里看比赛吧!
请小朋友打开课本82页,带着以下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做好读书的姿势。头正 、身直、脚放平。)
开始吧!
1、自由朗读
2、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小动物有谁?(用 把它的名字圈出来)
同学们,我们一起朗读一遍课文吧
3、学生齐读
4、汇报:说话训练: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小动物有________。(鼓励全部回答)
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猴子、兔子。
四、再读课文,读好问句
下面,狮子大王要宣布比赛项目了
1、读一读:齐读。
2、看一看:仔细观察,这些句子最后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3、认识问句。
每个句子后面都有一个符号叫问号。有这种问号的句子叫问句。
那么这些问句该怎么读呢?
4、引导学生读好问句,读出问的语气。
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注意老师语气的变化
齐读
五、趣读课文,背诵课文
你们可以找出获奖的小动物吗?
1、出示第一、二小节。
2、指导朗读
开两火车读(一人一句)-----师生合作拍手读-----男女同学一问一答拍手读
3、理解“长、短、好像一把伞”(引导观察图画-----拓展)
4、拍手齐读
4、出示第三、四小节
5、指导朗读
开两列火车读(一人一句)----全班起立动作读---同桌合作一问一答拍手读
6、理解“弯、扁、最好看”(观察图画-----拓展)
8、做动作齐读
9、全班起立拍手齐读全文
10、背一背
1、挖空背诵
2、借助黑板图片
六、拓展延伸,续编儿歌
刚才,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了小动物们举行的“比尾巴”比赛,都当了一回最棒的小裁判。你们觉得有趣吗?
龙老师这还带了许多小动物来报名参赛,你们瞧!这是什么?
(恐龙)
恐龙尾巴的特点是什么?
我编的儿歌是“谁的尾巴大,恐龙的尾巴大” 这是什么?
老鼠
老鼠尾巴的尾巴特点是什么?
我编的儿歌是“谁的尾巴小,老鼠的尾巴小” 这是什么?(燕子)
对了,是燕子。燕子尾巴的特点是形状像?
(剪刀)
我编的儿歌是“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请大家以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像龙老师这样编一句儿歌好吗?
1、“编儿歌”
(PPT:小猪、老虎、金鱼、)
2、汇报:
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最美丽?
七、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还学会创作儿歌了。而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你还想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特点吗?请同学
八、作业布置:
通过课外书或者网络了解更多动物尾巴的特点,与家长分享,尝试用“谁的尾巴怎样?”问一问,让家长猜一猜。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通过比尾巴,让同学们了解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形式】
寓教于游戏之中,采用和谐开放的教学,以小表演、小演讲为主要形式。培养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组织他们在宽松环境中学习知识。
【课前实践】
1、参观动物园;
2、看有关电视节目;
3、听爸爸妈妈讲有关动物的知识;
4、收集有关动物的儿歌或者自编儿歌。
【教具准备】
《动物王国》多媒体课件、 动物图片、 动物尾巴图片、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动物园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要开展“比尾巴”的活动,邀请每个小朋友都去参加,大家愿意吗?让我们都当一名裁判员,去看看它们怎样比尾巴。
2、要当好裁判员,就得会说动物的名字。请大家读一读老师手上的音节词。
(kong que ya zi hou zi tu zi song shu gong ji)
指名读;再齐读;把六个音节词贴出来。
3、出示课题:比尾巴。
齐读;解释:“比”在这里是比较、对比的意思。 看到课题,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
(谁比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小动物们知道我们要参加它们的活动,可高兴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比尾巴的。
二、学文识字
1、感知全文。
(多媒体出示课件)请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生答: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过渡:小动物们分成两个组比尾巴,你们想先参加哪一组的活动呢?(一、二节的动物为一组,三、四节的动物为一组)
2、新授:出示图一(hou zi)
⑴ 要当好裁判员,就得认识动物。(出示图一):你认识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吗?
⑵ 看图:猴子的尾巴是怎么样的?(长长的)
⑶ 对了:(出示课件)谁的尾巴长?(齐读)
① “?”是什么标点符号?应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疑问)
② 学生练读:指名读、范读。
③ 那么谁的尾巴长呢?(猴子)
⑷ (出示课件)猴子的尾巴长。(照应:指上行,这个问人家的,这个是回答的,两个句子刚好是一问一答。)
⑸ 指导学生朗读:自由找朋友读。
3、出示图二、图三。(tu zi song shu)
⑴ 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tu zi song shu)
⑵ tu zi和song shu的尾巴是怎么样的? (板书:短 一把伞)
⑶ “伞”是指什么?
⑷ (出示课件):一、二节课文。(自由找朋友读:你们喜欢读哪里?请向大家展示。小组对读、男女比赛读)
⑸ 头饰表演三种动物。
4、现在,大家跟着音乐唱儿歌,做动作,轻轻松松,好不好?
5、学习课文三、四小节。
⑴ 刚才,大家学习第一、二小节的时候,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板书:看 读)
过渡:对了,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我们继续学习三、四小节。
⑵ 出示三幅图:(gong ji ya zi kong que )
① 图上画了什么动物?
② 它们的尾巴是怎么样的?(板书:弯、扁、好看)“好看”是什么意思?
⑶对了,我们一起打开书本读一读三、四小节。(男问女答,师问生答)
三、游戏巩固
1、全班加动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课件):播放几种动物的叫声:哪些小动物的.尾巴不见啦?(小组比赛:贴图)动物们可着急了,你们说说怎么办呢?
4、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动物们找尾巴,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5、前几天,老师布置了同学们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观察,收集动物图片、儿歌、玩具等。现在请小朋友把收集到的资料给你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再到班上交流。(要求:你收集到了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6、现在我们一起来猜猜动作。(小组比赛:一个组的代表做动作,请另一个组的同学猜,并说出尾巴的特点。)
7、学生做动作唱《比尾巴》儿歌。
8、学生画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画,并想办法写上动物的名字。(可以是一种动物,也可以是多种动物。不会写的字可请家长帮忙。)在四人小组中出示自己准备好的自己画的动物画,带领小组同学认读名称,并讲动物尾巴的特点。再交换画,互相边认字,边说尾巴的特点。
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并领大家读动物的名字。再把画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把动物的名称读一读,讲一讲尾巴的特点。
四、总结
动物的尾巴多种多样!这有待大家多观察、多看书、掌握更加丰富的动物知识。人和动物共同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今天,我们认识动物,就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要知道,关心动物就是关心我们自己,保护动物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