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说课稿(精选7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四、说学法:说课稿 篇2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
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并逐步成为音乐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首先解读教材:《这是什么》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五声宫调式,四乐句构成一段体结构。
其次分析教材:此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从前一节聆听《调皮的小闹钟》发现特点,在展开联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并为下节《时间像小马车》歌曲的学习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三、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二年级,有5% 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多次鼓励,让孩子们得到自信后,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另外,有30%的学生会弹钢琴,识别五线谱能力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会给孩子们展示钢琴演奏的机会,并配合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有65%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实践活动中,那么在最后的创编伴奏中,我会给孩子们多次表现机会。
四、设计思路
首先,利用身边的'事物引导、发现音乐要素的存在。再通过节奏训练,让学生体验音有高低、长短、强弱。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
其次,利用谜语导入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利用听唱的方式,学习歌曲。并在学会歌曲后为歌曲创编伴奏。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本课以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知音乐要素。并运用听唱的技术手段完成本课教学。
六、教学资源:
三角铁、双向筒、碰钟、钢琴、
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演唱歌曲《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认识时间的宝贵,懂的珍惜时间。
依据大纲,音乐教育本身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能有效的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的方法揭示音乐要素,用听唱方式完成歌曲学习。
依据大纲,兴趣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功能,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乃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道音乐中音有高低、音有长短、音有强弱。
依据大纲,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既是认得整体素质中的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八、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这是什么》
教学难点:感受并分辨歌曲中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九、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约5分钟)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约5分钟)
主体参与,学习歌曲(约25分钟)
拓展延伸,即兴表演(约5 分钟)
说课稿 篇3
教材简析:《称象》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讲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教育我们应该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课的设计我是在学生通过快两年的语文学习基础上,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句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基础,以继续抓好词句教学、落实训练重点为目的进行教学设计的。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知道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生活中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生活中问题。
教法:由于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我利用了简单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多层次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在以读代讲中理解词句,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以“见过别人称东西吗?”的谈话方式导入新课,并相机指导写“称”字,目的是使学生“无意识”地进入的学习情境中,再说生字教学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地读课文,并借助拼音解决不认识的字词,然后教师出示生词和生字,指名认读,并正音,我觉得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字词教学落到了实处。接着再读课文,并提出要求: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这一步,我按照阅读教学从“整体---部份---整体”的程序进行设计,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激发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三)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由于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课文教学我直奔重点,通过让学生默读,说曹冲称象的步骤,找动词和表示先后顺序的词,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逐步加深,同时活跃学生思维。接着再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口述曹冲的称象方法,老师演示操作过程。电脑形象地表现课文内容,课文的文字表达是反映图中的事物。这一操作过程就是突破难点的过程。以读为主,我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增长词汇的作用,也是突出本节课教学重点的手段。接着抛出:“曹操有什么反应?”引出对第五自然段的学习,同时引出“果然”一词。帮助学生理解。
(四)了解曹冲称象的原因。
用曹冲为什么要去称象呢引出描写大象大的句子,进而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五) 比较曹冲和官员们称象的方法。
这一环节我启发学生把官员们提出的称像方法与曹冲提出的称像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便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结。
(六)课堂作业
我设计了连线的练习,对量词和名词的恰当搭配进行巩固。
课后,我觉得对于指导学生的感情朗读方面还很不到位,以及多次朗读之间是否具有层次性和一定的深度,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