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读后感

多美网

2025-09-02读后感

欢迎阅读《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读后感 篇1

周末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孩子看到画面中出现的“白露”二字,问我这是什么意思。

我回答道,“白露”是秋天的一个节气,表示天气正式转凉了。从这天开始,就该穿长袖衣服,长裤子等,不能露出手肘、膝盖、脚脖子等位置了。

说到这里,我愣了一下,空调和暖气让四季已经不太分明了。

对于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大多数人来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经验也似乎没有什么用处。难怪孩子根本不了解节气哪。

但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只知道万圣节、圣诞节,也要了解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的专家和海豚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将中国传统智慧和现代生活方式巧妙地结合;用孩子喜爱的图画书形式进行展现,既能体现中国的传统智慧,又传递了自然科学知识。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读后感 篇2

当我读完《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后,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了乡村浓厚的氛围,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悠远和博大。

春天,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立春了。立春到来,意味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要过年了。牙牙家的乡村过年更是热闹,瞧,顽皮的`熊孩子们身穿红褐色大衣,嘴唇笑得咧开,露出一排小虎牙,可爱极了。大人们搬来一箱箱鞭炮,一个青年双脚下蹲,双手点燃鞭炮。孩子们激动极了, 个个双手捂着耳朵,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视线却又不想离开天空。过了一会儿,五彩缤纷的烟火从天空绽放,如同天女散花一般,美极了。看到这番情景,我想到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夏天,我最喜欢大暑了,乡村里的夜晚十分宁静,萤火虫从草木中飞出,尾部金光闪闪,如同一个精致小巧的灯笼。萤火虫在空中翩翩起舞,似乎转身就变成了一位位舞者。萤火虫的出现,预示凉爽的秋天不远了。

最丰收的节气,当然就秋天的秋分。火红的石榴,紫红色的葡萄和橙黄的柿子,五颜六色的水果全都成熟了。黄灿灿的麦田里,农民伯伯都在尽心尽力的收割麦子,大雁也结伴而行,飞向遥远的南方。

冬天,最盼望的就是下雪了。最美的“花”莫过于雪。树枝星状雪花从空中飘落,如同一只只晶莹透亮的白蝴蝶,在空中不停地飞舞,美得令人啧啧赞叹!

这套书让我看到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热闹非凡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冰天雪地的冬天,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更喜欢用这样美美的图书写出了对四季的热爱。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读后感 篇3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民数千年的智慧之果,学会用它来观察和体味世界,把自己融入太阳引领的大自然变化节律中,中国的孩子们会更加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是由中国本土作者创作的自然科普图画书。它按照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顺序,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一个小村落为例,讲述二十四节气这项古老发明的历史由来以及它对我们当下生活的影响和启示。这套书共分《春》《夏》《秋》《冬》4卷,每卷6个节气,书中故事以小女孩牙牙在爷爷家的经历为主线,同时分几大知识版块讲述与每个节气有关的天文、气象、物候、农事、民俗活动等知识,并辐射到南北不同地区,为小读者设计了记录节气变化的观察互动内容。每个节气还为孩子甄选出适合读诵记忆的.节气诗词和谚语。小读者们既可以跟随牙牙的脚步,去看看何时种豆子,何时收麦子,何时摘西瓜,又可以参照知识版块图文并茂的演示,自己动手尝试各种好玩的手工技艺、传统游戏,从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掘农耕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读后感 篇4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我从《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知道了:立春的后面跟着善良的春姑娘,春姑娘给大地带来活泼和万紫千红。调皮的夏弟弟正坐在立夏的篮子里吃着冰棒呢!他给大地带来炎热和挂蛋的习俗。随着夏弟弟的离去,人们迎来了丰收的喜讯,秋姑姑笑了。立冬带来了慈祥的冬爷爷,冬爷爷的`一片片美好的记忆散落在人间。

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节气可多了!如春天的节气有雨水,惊蛰,春分等;夏天有小满,芒种,夏至等;秋天有处暑,白露,秋分等;冬天有小雪,大雪,大寒等。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就是新年即将来到。

春天,金黄的迎春花迫不及待打开它那柔软的花瓣,仿佛是想看看,听听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鸟语花香。惊蛰后冬眠的动物逐渐苏醒了。

夏天,争奇斗艳的芍药花慢慢地张开她那五颜六色的花瓣,正在比美呢!

芒种的时候小螳螂出生了。

秋天,金色的葵花是娃娃的脸蛋。她望着太阳公公,太阳公公是她的老师,他们正在上课呢!白露的时候鸿雁南飞了 。

冬天,兰花张开她那娇艳的花瓣,散发出一阵阵清香。大雪的时候鹖旦不鸣,动物冬眠了。

每一个节气都有不同的习俗。如立春的鞭春牛的习俗等。

我在《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这几本书当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地理科学的知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