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防诈骗案例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诈骗案例培训心得体会 篇1
骗子无处不在,利用数不胜数的手段处处诈骗,千方百计,步步引诱。随着电信行业的开展,利用电信工具和电信技术实施诈骗的事件越来越多,以前电信网络诈骗对我来说只是出现在新闻播报中的一个词,似乎离我很遥远,直到最近校园里频繁出现有同学遭受网络诈骗,我才意识到原来网络诈骗离我们这么近。
短时间内多名学生被骗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采取了拉横幅、开班会、作宣传等等一系列举措来确保同学们的财产平安,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防范意识,保证我们每个月那点生活费,我们的德育导师又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为主题,为我们开了一场不一样的导师课,更加直观的让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网络诈骗,以及电信诈骗的特点和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法,真真切切的让我们感受到了网络电信诈骗的可怕之处。不可否认,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当今社会,网络平安不得不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网络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网络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我们要善于使用网络,要正确使用网络,学会拒绝网络中是种种不良诱惑,我们应做到“文明上网,上网文明〞,让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帮助我们,为我们所用。
这一次的导师课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电信诈骗的形式、手段、特点和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稳固了我们的思想防线,保障了我们的财产平安。
防诈骗案例培训心得体会 篇2
随着电信业的发展,利用电信工具和电信技术实施欺诈的事件越来越多,我周围朋友的经验是典型的案例,她被欺诈的具体过程如下
有一天下午,她接到陌生的非现场电话,对方主张是某购物网站的呼叫,告诉朋友她在他们网站上购买的某商品尺寸不足,必须退款。朋友当时很担心,但是看到对方说了自己购买的网站和商品的具体信息,放松了警惕,之后追加了对方提供的QQ号码,对方也在QQ上再次发送订单的具体信息,留下了退款的网站。朋友按照订单进入,登录页面和自己当时购买的'网站没有什么区别,但网站不是官方网站,朋友向对方提出了这个疑问。电话里的人说明这是他们临时制作的网站。朋友也不太怀疑。接下来朋友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对方骗我说是安全验证,骗我朋友还填了银行卡密码。之后,认证代码被发送到朋友的手机上。此时,对方要求朋友在电话快速填写认证代码。否则,超时不能退款,朋友在洗脑的状态下填写了95533次发送的认证代码。之后,朋友登录了自己的网上银行,发现银行卡中有近万元的存款被转移,突然意识到被骗了。
通过我的朋友这次的案例,我认为这次欺诈事件的关键是受害者对电信欺诈的防范意识不足。首先,对于陌生电话、网站等,要慎重,不要轻易相信他们。如果确认他们提供的信息是正确的,最好自己打电话给购物网站的官方热线询问信息。其次,对银行卡的理解不够,收款时,无论如何都不需要通知银行卡的密码,如果密码泄露,骗子就能知道银行账户的所有信息。最后,验证码作为银行卡支付的最后屏障,不能泄露给任何人。验证码一旦公开,钱就会立即转移。
如果钱被转走,当事人应在第一时间及时报警,并要求警方联系银行,查询钱汇入的银行卡账户,及时冻结,避免更多损失。对此,我们必须了解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段,在遇到时有效防范,及时发现,尽快纠正错误。
作为银行职员,在为客户开卡、处理电子产品等业务时,必须加强审查本人是否处理,同时向签约电子产品的客户发行风险提示卡,通知客户不要随意点击不明的网站,不要轻易相信不明的信息和电话
防诈骗案例培训心得体会 篇3
通过观看视频,我学习到了很多反诈防骗的知识。
嫌疑人会通过收集拆过的快递盒来了解我们的住址电话个人信息等等。所以我认为,首先,我们应当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例如,拆掉的快递包裹应及时毁掉上面的个人信息,以防泄露。第二点,嫌疑人掌握我们的信息后,会冒充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来获取我们的信任,打消我们的防骗意识。越是关键时刻,我们越不能心急,因为嫌疑人一旦打破我们的心理防线。他们就会根据掌握的个人信息。攻击我们的软肋。
在我观看的反诈微电影中,嫌疑人就是利用了女生的防范心薄弱,这一点来进行诈骗。嫌疑人借口说是女生的出国留学资金出了问题,从而导致无法正常出国留学。而视频中的女生因为过于着急,没有确认信息,就急于的给嫌疑人转了钱,导致了自己上当受骗。所以说,当我们遇到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的头脑时刻保持清醒。理智地处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事情,千万不可以让情绪控制自己。
最重要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反诈,防骗的宣传。多关注这一类的新闻,及时掌握嫌疑人诈骗的新手法,从而能够更好的意识到骗局并保护自己。
防诈骗案例培训心得体会 篇4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频繁利用手机、和互联网施行电信诈骗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让我们小孩子也提高一些警觉性,所以学校给我们播放“防止诈骗案〞的录像光盘。
这张光碟讲述了几个实际的诈骗案件的经过,揭露了几种常见的犯罪手段。
1、冒充法院及相关执法部门,通知市民要出庭应诉。是称当事人有执行案件在法院,涉嫌经济犯罪,名下账户将被冻结,以此为由进行恫吓,最后以提供“公共账户〞为由,要求当事人将名下存款转入其提供的诈骗账户。
2、冒充电信局、公安局工作人员。由一名自称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接听,称当事人名下登记的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确保不受损失,需将本人存款转移至一个“安全账户〞,并且频频催促当事人赶紧通过或就近转账,不然损失更大。
3、冒充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率,要退还税金〞,让当事人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银行ATM机转账获取税款。
4、冒充亲朋熟人诈骗。编造其家人或本人碰到车祸摔伤等谎话让当事人汇钱到指定帐户。
诈骗方式层出不穷,片中还给我们介绍了办理贷款诈骗、婚介、招聘诈骗、低价购物诈骗、敲诈信诈骗、钓鱼网站诈骗、重金求子等等。
看了这个录像以后,我觉得这种既令人恐慌,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眼前。假如我们放松一丁点儿警觉,就会给予嫌犯多一分的时机来进行犯罪活动。在各种诈骗犯罪中骗子的目的是骗钱,而最终将是通过银行转账、银行卡转账的形式到达骗取钱财的.目的。所以无论犯罪分子怎样花言巧语、危言恫吓,我们只要记住“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碰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于做决定,要先和家人联络、沟通,如有疑问直接拨打110进行咨询或报警,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确保本人的财产安全!
我希望大家能提高警觉,擦亮本人的眼睛,明辨是非。更希望我们的犯罪分子能改邪归正,自食其力,还人们、社会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