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说课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心得体会 篇1

我十分有幸地观摩了全市小学品德语文教师说课竞赛,作为台下的一名听课者亦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先说说观摩说课的感受,每位参赛选手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师很好的综合素质。

一,说教材,做到心中有书,说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说出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同时,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单元章节的要求,课时教学的任务,教学对象的实际,要把这四点结合在一起统盘考虑,再来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从而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二,说学生,做到目中有人,能根据学情来阐述;

三,说方法,做到相得益彰,说明自己选择的教法和学法;

四,说教程,做到布局合理,说清教学思路,说明教学结构,说好教学步骤,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教学过程说清楚了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尤其是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很流畅,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说出设计意图,准确说出对教材的理解,教材的安排及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做到有理有据;五,说板书设计,做到科学实用。

概括

1、说“准”教材,

2、说“明”教法,3、说“会”学法,

4、说“清”教学意图。

这些参赛选手的说课有特色,说课时仪态大方自然,每位老师都能脱稿述说,不能不令人佩服,尤其是五小的李敏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语言十分富有感染力,激情投入,让人如临其境,让人觉得听她们说课是一种享受,再加上呈现的课件非常的精美,更让人心旷神怡。

说课心得体会 篇2

九月,我与“说课”似乎续上了一段不解之缘。由起初的畏惧和慌张,逐渐转变为接受且享受,这段过程对于一个从教不足三年的新手教师而言,着实是难忘的。

记得在市级比赛的专家点评中,金老师提到,说课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思辨”、“预设”、“言说”,细细想来,的确如此,由最初的品读教材,到思考设计,再到最后的表达呈现,这是一个完整的说课过程,更是对于统编教材解读的一条路径所在。

一、静静品,品教材之精。

统编教材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和孩子们普遍觉得有点儿难,那究竟难在何处?在课堂上又该如何带领孩子们解决这些所谓的“难”呢?我想,解读教材是我们的第一步,而且对于统编教材,我们必须有一个大局观,也就是统观教材来进行解读,一方面是统观整个单元,另一方面是统观所有学段。

在对《鸟的天堂》一文进行教学设计时,我翻阅了该文所在的整个单元,每篇课文均是写景文,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为“初步体会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再根据每一课的课后习题及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我们可以发现本单元每篇课文的目标落实是层层递进的。《古诗三首》要求能找出动态与静态描写,《四季之美》中要求学生联系重点句子,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在第三课《鸟的天堂》中需要找出作者两个时间里看到的不同景象,说说其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进行朗读,在最后一课《月迹》中则明确提示学生通过默读说说月迹出现在哪里,并体会作者的细腻感受和动人描写。在对比后我们发现,这是逐步在阅读与表达中落实单元要素,而第三课作为中间篇目,有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更需要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把握重点段落进行设计。

此外,写景文的学习在整个小学语文学习中是一大重点,在梳理了代表性学段的阅读训练要素后,我们也能发现“观察”与“想象”是贯穿始终的,对于“初步体会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有效达成,观察与想象是我们需要在课堂上重点使用的策略,在观察中发现景物特点,在想象中体会作者情感。

本篇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老熟人”,自然有其经久不衰的缘由所在。体会动态与静态描写是我们在统编教材中需要达成的目标,但作为孩子们眼中的传道受业解惑者,我们需要在解读教材中多多提出“为什么”。例如,为什么作者安排了两次经过大榕树,而不是在一次经历中囊括所有的景象?通过阅读样本孩子们可以很快发现,榕树代表了“静”,鸟儿们代表了“动”,倘若两者在一次景中同时出现也能有效达成我们的目的,但作者为何特意安排了两次?真的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我们不妨进一步进行解读,在第一次遇到一株大榕树后,作者感慨榕树之大、之茂盛,同时也无不流露着一丝遗憾和感伤,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是多么失望的现实。带着这份失落经历了一个夜晚,我们是否可以想象作者当晚的心理活动。带着这份失落在第二天竟然看到了期盼已久的群鸟活动景象,这不止是动态的美感,更多的心动的喜悦与兴奋,倘若有了这个解读,我们的课堂也许能在以往的基础上多了一份人情味,这是一种失而复得的人之常情,多么令人动容,在如此的情感渲染下,孩子们与样本的共鸣也许也会更强烈了。

二、深深思,思授课之重。

在多方位解读教材后,我们便需要对教学流程的设计进行深入思考,思考本堂课我的重点是什么,我该如何用相应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落实这些重点。就《鸟的天堂》一课为例,动静态描写的寻找对于学生而言已然不是难题,但如何通过朗读来呈现动静态的变化,又该如何在学习中有所习得去运用于习作中?

在教学设计时,我有意识地请学生进行重点词句的圈画,学会寻找关键。例如,在处理动态描写的朗读中,我们可以找到“真绿得可爱”、“真是”、“那么多”等表示感叹的词语,以及“直垂”、“伸进”、“垂到”等带有画面感的词语,从捕捉到品析再到朗读,由表及里进行落实目标。

朗读的形式多样丰富,在落实关键词句后,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强化训练,例如通过对比的形式,扩写鸟儿的动态场景,虽然画面丰满了,但在朗读对比后会发现,小短句的错落出现更易表达作者心中的喜悦与激动,联系生活实际情况,共鸣也就不言而喻了。

本文作为第3篇课文,需要有意识地落实“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一表达要素。样本内容中的动静态景象是极其容易捕捉的,但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带领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呈现动静态变化的,通过引导及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的两次观察角度发生了变化,第一次的乘船由远及近地观察榕树,第二次是泊船后在榕树下定点观察,动中看静,静中看动,不同的角度自然会观察到不同的景象,由此提示学生是否可以运用在自己的观察中,课堂设计小练笔即可适时牛刀小试,学以致用。

三、浅浅说,说育人之理。

在经过深度的“思辨”和“预设”后,我们就需要将心之所想准确且生动地进行表达。“言说”,这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所以这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风格,对于教师而言,我想这更多是我们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的一种输出。

《鸟的天堂》之所以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我想这背后的主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就是——生命。生命,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可深可浅,教师则需要用浅显的表达传递其间的深度。榕树的茂盛为鸟儿的生活提供了温馨的家园,鸟儿的活泼快乐为榕树的存在诠释了价值,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更是如今大力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念。因此,我由世间万物的遇见引入话题,又由世间万物相互守护这份遇见收题,并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及话题帮助学生引发共鸣,更是引起各位听众与叙述者的共鸣。

说课是一个头脑风暴的过程,更是一个挑战自我、审视自我的过程。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教书与育人是并行存在的。课文是我们的依托和载体,我们需要通过已有的学识剖析样本,更需要结合学情特点、课程目标将解读后的样本进行拼接,以此呈现出最符合、最值得给孩子们授课的内容。我希望,能始终保持着这份热忱,和孩子们在语文的课堂上静静品,深深思,浅浅说,让语文的魅力愈发动人、真实!

说课心得体会 篇3

三月的春风吹绿了整个校园,花池里的草绿了,树青了,白玉兰怒放了,牡丹也挂上了花骨朵,新教学楼也奠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春风的滋润下,学校也开始了“软件建设”——说课比赛。这是我们学校十年来第一次举行的全体参与的说课锻炼,因此,也觉得正好趁这次的机会让自己好好的学习学习,在提高说课能力的同时,也能利用这个机会向其他的教师请教,更好地确定自己今后前进的方向,不断的迈上新的台阶。实际证明,收获还是蛮多的。

一、外在的表现。

因为是说课,与平时的教学和教学设计的评比有了一定的区别,所以,之前虽然也在积极的.准备着,背着,想象着自己如何表现的更加出色,但是,实际上场的时候,还是发现自己不够成熟与老练,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外在表现。如在表情上、说的速度上等等都应该进行修炼。其中,像王小兵老师、魏洁老师、孙静利老师、袁伟老师、陈晨老师、尚楠老师等等说话不紧不慢,有条有理,真的是让人佩服,值得学习。

二、内在的修养

自己一直在本着一颗谦虚谨慎,像别人学习的心态去不断的努力,哪怕每天只是进步一点点。这是我对于自己的一点思考。我觉得,我的内心应该更加的积极,也更加的平静一些,任何时候都应该做一个踏实勤奋的人,做一个虚心求教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修养,从心灵上看得更高,想得更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这次说课中,我觉得和说一样重要甚至更加甚之的,是说课稿的设计。这也是考验一个老师功夫的地方。通过听老师们的说课,我感觉到每个人都尽其所能的突显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正是这样,我们才能从中比较出真正的功底。

三、收获

(1)这次说课锻炼了胆量和口才。

(2)说课使我更深的体会到我们的语文教学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现在正在进入的是一个“实”的阶段,要求课堂教学要扎实,语文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说实话,我觉得这真是一种回归。

(3)我们语文教学缺乏了一些创意在里面。应针对孩子们的需要来设计教法、学法。

(4)说课要自信,把握好重难点及教学策略。说课时应既要神采飞扬的感染听众,也要针对自身扬长避短,体现个性。

说课心得体会 篇4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的讲述自己对某一章或某一课时的教学方案设计及其指导思想、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

说课要说的内容较多,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说课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有较强的口头表述能力和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外,还要有较强的科学知识传授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能力,从而使说课内容层次、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才会说出深度,说得精彩。

尤其是重难点部分,它是教材处理的主要内容,教材处理是否恰当,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反应。教材处理(结合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是整个教材分析的重点,教材处理如能得当,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

另外教法和学法是指说怎样教的问题,是说课的关键内容。具体说课时,可合在一起说,也可不论先后说,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教为学服务,教法由学法决定。教授学法是常常被忽视的地方,在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会学什么。说教法必须说明本课题准备选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为了丰富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选用演示法、分组实验法、观察法;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规律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发现法等。教学手段包括语言和教具两大类,教具有普通教具(挂图、扳画、模型)和现代教具(录音、投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利用多种多样的教法不仅可以使你的说课丰富多彩,而且也可以让你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提供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理解。

在说课之前可以精心查阅、搜集和选择说课材料,再者说课需要充分的理论分析,否则便没有说课的价值(没有了为什么就成为备课材料)。但是,说课的最终目的还是讲课、讲好课,在如何把理论通过操作变为实际上下功夫说清楚。这样会使你的说课变得更加精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