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诚与信有感

多美网

2025-08-31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诚与信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诚与信有感 篇1

诚与信是人们优秀品格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做人的美德,是成就事业、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法宝。值得人们去深深地思考与实实在在的践行。

所谓诚,乃诚实也;信,乃守信,信用也。它是一种个人正直的表现。诚则有信,信则有誉,诚实和信用情同手足,密不可分,它们共同构成事业大厦的顶梁之柱。人们应该积极培养这种优秀的品格。

首先,诚实需要坚守我们的人格。人格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普通而又现实的问题,用简单的话来说,人格就是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的总和。它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个概念。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在自己的生命中,人格是第一宝贵的。人格比“名”更崇高,比“利”更伟大,它是一个人的无价之宝,是任何代价都不能换取的。

其次,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要成为一个诚信的人,就应该办事实在,不扯谎言。有道是诚信是金,诚信是宝。一个人如缺少诚信是无法立足的。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诚信美德是通行人间的特别证件。诚信还是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和平相处的基础,也是人性中最宝贵的部分,它与伪君子无缘,与空谈家远离。

再次,不讲诚信的欺骗者往往最后欺骗的是自己。《韩非子》中说:“巧诈不如拙诚。”巧诈的人乍看之下,好象是机灵的策略,但是时间一久,必定会被人怀疑而远离。应知道世界上假的东西很多,它们在一时间也许会蒙蔽不少人,但假的终究是假的,它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如果靠骗术来行事只会让自己遭到惨败的境地。所以做到诚实无欺是赢得众人之心的关键,获得事业成功的基础。

总之,诚与信是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重要利器,天下没有任何一种广告能比诚信的美誉更能取得他人的青睐,善于对诚信做出深入的思考,进行认真地实践,必将使我们的人生更加辉煌。

读诚与信有感 篇2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它锁住人的贪念,人的自私。假如有哪一天有一个修锁的人打开了它,那它将被一切吞没。”我抚摸着散发着淡淡墨香的《诚信故事》,斟酌着自己一点一滴感悟出来的道理,一时心潮澎湃,感念万千。

于是,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心底无私天地宽,人至无求品自高。”不是吗?人的欲壑是难填的,多少人为了心中的那膨胀的私欲,忘记了诚信这一民族精神,尔虞我诈,疯狂敛财,以前赴后继的勇气重蹈“飞蛾扑火”的覆辙。当“大头娃”的悲剧产生,当新建的大桥轰然倒塌,当“飞车贼”流闯于大街小巷,当“医托”让多少爱美女士在轻信下变得“面目全非”……人们在痛心疾首之际,不禁发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哀叹。

“嫩枝易弯也易直”,在种种丑行的狂轰滥炸下,多少青少年迷失了方向,沾染了寡信善欺的陋习。把班级图书角的好书“偷”回家;侥幸地拿假钞交学费;面不改色地编造美丽的谎言;出尔反尔,口是心非,见风使舵,随便毁约,不守时……越来越多的校园问题已成为困扰广大师生、家长的难题。“教之道,德为先”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要塑造真正文明的社会,得从人心抓起。

心锁无价,因此,老锁匠将一生的技艺传给了用多出大师兄15分钟开锁时间却没说出保险柜秘密的二徒弟。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才能够对钱物视而不见。哪一行都有哪一行的职业道德,医生拒收红包,老师不搞有偿家教,学生不能为了谋取高分而作弊。

亲爱的朋友啊,在你还没打开你的心锁之前,来看一看这套《诚信故事》吧。书中那一个个高尚的灵魂会以磁铁般的人格魅力把你牢牢吸住的。她以一百个种类繁多,图文并茂,体裁各异,涉及古今中外的故事,整整的四本书籍,以小见大,以古谏金,韵味隽永,其中既有伟人枭雄,也不乏凡夫俗子,他们共同诠释着一个主题——诚信。他们会让你迷途知返,让心灵的尘埃落地。

她,仿如盛开于烈烈炎日下的一朵白莲,濯清涟而不妖,带来缕缕幽芳,又恰似一处丹碧交晖,红紫争艳的名园,熏陶着万千学子的心灵,荡涤了一颗颗灵魂,把你引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来吧,听韩非子一言吧:“百诈不如拙诚”!因此,《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中那个叫宋金的孩子如实地捧出未能种出鲜花的花盆而成为国王的继承人;中国的博士研究生因为一句谎言而被美国大学开除。谁还说老实人吃亏?因此,明山宾《赔本卖牛》,晏殊在皇帝与百官面前真诚坦言自己不想参加宴饮游乐是因为家贫的缘故;查道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吃枣后在枣树上留下一串钱。多么难能可贵!信誉就是金钱,一诺千金的罕世真情,风雨夜里,一间改变了命运的屋!为了保证货物的完璧归赵,《守信的水手》以坚定的信念承担起死神的考验。这是良心的承诺!这便是无价之宝!曾参为了妻子的一句戏言,竟不惜忍痛杀猪以让孩子明白“言必行,行必果”;一位父亲为了兑现送给孩子的风筝不幸命赴黄泉!这种一言九鼎的做法,将会对孩子的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如何深远的影响啊!这对于以哄小孩作为惯用“伎俩”的许多大人来说,又该有多大的启示?

中国,作为源远流长的礼仪之邦,已有多少古圣先贤留下了诚实守信的千古佳话。诚信乃为人行事的基本原则。“人无信而不立,事寡信而难成”,“一言为重百金轻”……《诚信故事》这套丛书让我如引甘霖,获益匪浅,他以榜样的无穷力量,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诚信两字重千斤。一定要做到“有诺必践,言出必行。”

心里拥有一把锁,永远也别把它打开。拥抱诚信,便拥有了无价之宝!

读诚与信有感 篇3

读《播撒诚信的种子》有感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播撒诚信的种子》的书。

里面有两个与诚信有关的故事最令我难忘。第一个故事是《一千棵樱桃树》。它说的是乔治·华盛顿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天,他的父亲递给他一把斧头,让他把自家庄园里影响果树生长的杂树砍了。还嘱咐他不要到自己的脚,也别砍伤果树。可是华盛顿一不小心,砍倒了一棵樱桃树。他怕父亲生气,就用杂树把樱桃树盖起来。傍晚,他父亲来到果园,看见了地上的樱桃,就知道华盛顿把果树砍断了。但他装作不知道,还夸华盛顿能干。华盛顿听了父亲的夸奖,脸一下子红了,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还请父亲责备他。可他父亲听了之后,却哈哈大笑起来,还对华盛顿说自己宁可损失掉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意听到华盛顿说谎。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文中的华盛顿是个有诚信的孩子。在生活中,不诚实的的人有很多。通常自己犯了错误没有勇气去承认,就撒个谎。这些人面对错误都有一种胆怯的心理,总觉得承认后会挨骂、挨打,或者有人会看不起你。其实他不承认,就等于错上加错,比做错了事更加严重。做错了事只要改正就好,但如果做错了事用撒谎的方式去隐瞒,那不等于告诉自己:做错了事不要紧,可以用撒谎去隐瞒。那么从此以后,你不就养成了撒谎的习惯。要知道,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失去了诚实这个最起码的品质,那么没有一个人会跟这种人交朋友。

第二个故事是《保证要考第一名》。它说的是我国的女科学家林兰英小时候的一件事:在林兰英小学毕业后的一天晚上,母亲对她说:“兰英,家里经济困难,女孩子念那么多书也没用。你下学期就别念了。”林兰英知道家里不宽裕,就对妈妈说自己听说中学里有规定,考试得第一就可以免去学杂费。她就向妈妈保证要考第一名。母亲看她这么想读书,就答应了。于是,林兰英为了实现她对母亲许下的诺言,付出了别人想象不到的刻苦与勤奋,。在整个中学六年中,她一共得了十二个第一。后来,她终于学业有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会成功。诚信是成功的种子。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后来人、新世纪的小学生,更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为有用的人才能融入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需。

读诚与信有感 篇4

高尔基曾经说过:“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今年寒假,我阅读了《播撒诚信的种子》一书,明白了诚信无价这个道理,并在心中播下了诚信的种子。使诚信之花的幼芽在我精心的呵护下,勇敢接受挫折的磨砺,逐渐成长、开化。

《播撒诚信的种子》这书分十章节,是由“用诚信擦试学业的镜台”、“用诚信校正成长的脚步”、“用诚信守护良知的天空”等十个章节组成的。每个章节都有两则小故事,令我读后受益非浅;一则美女,让我反复品味;一个小招术和活动让我学以致用。读完这本收,我不禁赞叹:“诚信无价!”

诚信无价。从《苏武牧羊》到《童年的宋庆龄》,从《神童晏殊》以《一千棵樱桃树》,多少诚信的故事与人穿越时空的隧道,跨过地区的障碍,传得甚远,并一直流传至今。可见,诚信无价,无论古今中外,都不例外。 日记

如今,诚信成为了每个人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我就是用诚信攀登知识的高峰,获得了优良成绩;用诚信校正了成长的脚步;用诚实守护良知的天空;用真诚待人结下了真挚的友情……诚信无价,我就遇到那么一件记忆犹心的事。

一次,我去上英语兴趣课。老师来收作业了,我才骤然想起作业忘做了。怎么办?说没做吧,可就评不上优秀学生;如果说忘带了吧,老师看我平时还挺认真,从不漏做,倒还能混过一次。可我转念一想,想起了妈妈常教育我:“做人犯错没关系,而犯了错却又隐瞒,这才是不可宽恕的。”于是,我打算保住诚实而放弃名誉。老师来了,我便答道:“忘做了”。同学们一听,都惊讶了。他们有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还不时奇怪地看我两眼。几个平时要好的朋友都凑过来说我傻,说如果我说没带就万事大吉了,他们平时都是这样一混再混的。

回到家,我沮丧地把这件事告诉妈妈,而妈妈却开心地夸奖我:“孩子,诚实无价,做得好!”

一次又一次,在长辈不懈地教导下,我逐渐变得越来越诚实守信,让更多人称赞。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信无价。愿诚信之花灿烂开放,伴我一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