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篇1
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深切感受到了父亲的严爱和母亲的慈爱。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当我看到母亲夸奖巴迪的诗时,我觉得这真是一个慈祥的母亲。后面,父亲说:“这首诗糟糕透了”时,我想:父亲怎么这样呢?这明明是儿子写的第一首诗,应该鼓励呀。最后,我才明白父亲母亲的结论的出发点都是爱。
文中的父亲、母亲的作法都有他们的道理,父亲要提醒和警告子,不让孩子因为母亲的鼓励而过于骄傲,变得不上进;但母亲却恰恰相反,她想赞扬鼓励孩子,给予孩子写作的力量和源泉,不让孩子因为父亲的批评深受打击而自卑。正是因为有母亲与父亲不同的爱融合在一起,巴迪才成为了一名大作家。
而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爱呢?答案是肯定的。爱就是父亲在你写作业时一次次叫你把背挺直;在你成功解题时母亲对你的赞扬。而我们正是伴随着这两样声音——“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点点成长。在挨批的同时,我们要学会理解,理解父母亲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天下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我们更要争气,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批评而失去信心,也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夸奖而骄傲自满。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触颇深,它让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真切的爱。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篇2
今天,我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里面发人
深省的深刻哲理,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文中记叙了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受到了
父母不同的评价——慈爱的母亲不断的鼓励作者写的“精彩极了”,严厉的
父亲却刚刚相反,批评作者写得“糟糕透了”。正是这两种极端的断言,使
作者取得了文学成就,把握着生活的小船谨慎而努力地向前驶去。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的耳边,都会听到赞扬声和批评声,关键是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两种声音,因为这两各声音都有可能是魔鬼,把你引入可怕歧途。
在我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马马虎虎地做完作业,就拿起漫画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妈妈看见了,开始皱起眉头,对我严厉地责备道做作业不能三心两意,快点完成作业!“我漫不以心地答道:“早就做好了,我正看得入迷呢,快走,快走了!”妈妈火冒三丈,过来把我的漫画书抢走了,“做完作业就要认真检查!”妈妈严厉地说。我很不服气:我看书有什么不对吗?做完作业为什么要马上检查,先看看书也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我被妈妈罚写检讨书,但是由于我不服气,那份检讨书我写得很马虎。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心中袭上一阵阵苦涩的悔意。就算看书不会浪费太多时间,但是做完作业就应该认真检查,要知道,只说不做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现在我已经知道错了,我要真诚地对妈妈说声“对不起”!
在生活中,赞扬和批评是少不了的。赞扬,证明了你的进步,但不能说明你会永远进步。我们需要的,是在赞扬中找到鼓励,用这种鼓励使自己不断进步;批评,则说明你存在不足,但很多不足是可以弥补的。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只要我们从批评中寻找自己的缺点,努力去克服、去改正、去不断改善,总有一天,批评会变成赞扬的!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篇3
文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巴迪第一次写诗给母亲看了很高兴,又给父亲看,父亲很严厉。
我生活中也是这样,这不过我的妈妈很严厉,我的爸爸很慈祥。
我记得在我三年级下册数学考了一百分的时候,我高兴地跟妈妈和爸爸说:“我数学考了一百分。”但妈妈说:“你不能太骄傲,你还得去补课,这样你明年都有可能考一百分。“我反驳道:“我数学考了这么好,你还让我去补课,我就偏不去。”妈妈说:“你要是不去,我就打断你的腿。”我心中能体会到妈妈愤怒的心情。此时,我说不过,就含着泪水跑进了房间。在房间里我失声痛哭。刚哭完,爸爸就进来了。爸爸慈祥地说:“你考的好,我和妈妈都很高兴,但妈妈考虑到你下半年期末考试能不能考的这么好,所以让你去补课。下半年你就又可能考得这么好了。”在爸爸的解释下,我终于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爸爸出了我的房间,进了他们的房间。在花费了一个小时左右,妈妈走到我的房间,我先说:“我去补课吧。”妈妈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儿子吗!”
其实我知道,妈妈的爱是严厉的爱,爸爸的爱是慈祥的爱。我不仅需要慈祥的爱,也需要严厉的爱。因为有这样严厉又慈祥的父母,才会有我的明天!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篇4
英国著名哲理家弗兰西斯.培根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但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不仅知识就是力量,爱也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七八岁的巴迪写了一首小诗,母亲念完后兴奋极了,说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却皱着眉头,说那首诗“糟糕透了”。后来,巴迪在他那慈祥的母亲的鼓励下,一直都在写作。有一次,他鼓起勇气把自己写的一篇小说给严厉的父亲看,父亲说他写得不怎么好,但还有希望。在母亲的“精彩极了”和父亲的“糟糕透了”的交织中,巴迪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巴迪长大后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巴迪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有慈祥的母亲,一直鼓励他前进,但这是不全面的。他还有一个严格的父亲,总是皱着眉头,用警告的话来平衡巴迪,使他不误入歧途。读到这儿,我明白了,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只生活在充满表扬的环境里,还需要有一个人时时来提醒你:“小心,注意,提高。”
巴迪有严父慈母,我也不例外。在每次考试来临的前一天晚上,妈妈总是鼓励我说:“做题时认真审题,仔细思考,做好后反复检查,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而爸爸却总是皱着眉头说:“看他平时那马虎的样儿,怎么能考出好成绩?小心,考不到98分以上,要揍你的。”这种鼓励和警告,使我十分认真地做题,结果我数学考了100分。回到家,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十分高兴,做了好吃的来奖励我。可爸爸又警告我说:“不要骄傲,怀着平静的心态去迎接下一次考试,才能考出好的成绩来。”
鼓励的爱和严格的爱都是爱,只是爱的方式不同,但表达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它会使人产生不断进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