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的说课稿

欢迎阅读《用字母表示数》的说课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字母表示数》的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数学规律的意义

难点:探索一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游戏:如果你能把你想到的一个数扩大2倍后再减去2的差的一半告诉我,我就能猜到你想到的是什么数,信吗?试试看。

老师为什么能猜到你想到的数呢?(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从而引入课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用字母表示数,非常方便

例1 中科院院士袁隆平研究的“y两优2号”超级杂交水稻,以百亩单季亩产926.6千克创

例2 2002年3约25日22时1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这艘飞船7天(约163小时)绕地球飞行了540万千米,于2002年4月1号16时15分返回地面,

(1)你能求出:“神舟三号”飞船平均每小时绕地球飞行了多少万千米?

(2)2小时、2.5小时飞船分别飞行了多少万千米?

(3)如果飞行t小时,那么飞船飞行了多少万千米?

2 用字母表示规律,一目了然。

例3 如图是小欢用火柴棍围成的6个正六边形组成的.花边图案:

(1)按如图方式,围5个、100个分别要_____、_______根火柴棍。

(2) 围m个正六边形需要火柴棍_____根。

做完后大家交流讨论

3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简单明了。

例4 请用字母表示

(1)加法交换律:__________,

(2)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

(3)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

(4)三角形底边为a,高为h,面积为s,则s=_______,

(5) 梯形的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面积为s,则s=____________

(6) 圆的半径为r,面积为s ,周长为L,则S=_______,L=____.

4 用字母表示数在书写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呢?请你读一读。

(1)数与字母相乘或者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通常写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如:a×b写作:_______

(2) 数字与字母相乘一般数字写在前面,如:x×6,写作:______;

(3)除法形式一般写成分数形式,如:m÷n写作:_____;

(4)因数是带分数写成假分数形式,如22×a写成:______,

(5)一个式子要带单位时,把式子括起来,单位写在后面,如a米+b米写成:________

(6)相同的因式相乘,写成幂的形式。如:(a+b)(a+b)(a+b)写成__________

三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P 57 1、2

补充:

1 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多1,个位数字为x,则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

2 (2007湘潭)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

② ③ ①

按照上面的规律,摆n个“金鱼”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 )

A.26n

B.86n C.44n D.8n

3.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用有序实数对(n,m)表示第n排,从左到右

9,则(7,2)表示的实数是。

四 反思小结 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你知道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吗?

《用字母表示数》的说课稿 篇2

教学内容:

第61—6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1、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课件出示四张扑克牌,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扑克牌吗?

2、反馈后,要求学生用这四张牌算出24点。

3、反馈后问:刚才算时的11、12、1是哪里来的?

4、反馈后板书:A=1J=11Q=12K=13

5、大家都知道,像刚才牌上的字母A、J、Q、K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数。想一想,这些字母如果用在别的地方,可不可以表示其他的数?那如果一个数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生活中,有些数字我们不知道它具体是多少,但需要表示出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

二、教学新知

(一)

1、郭老师想知道通过两个多月的相处,同学们对老师有多少了解。猜猜老师今年有多大?

2、反馈后不予评价正确与否。

3、要想知道朱老师的年龄,先请个同学说说你今年几岁啦?

4、反馈后说:如果我比他大20岁,那我今年多大?你怎么知道的。反馈后继续问,并板书。

当他1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

当他2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

当他12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

当他A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

在这,A表示什么?A+20表示的`是谁的年龄?还体现出朱老师和他年龄间什么关系?

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一举两得。使问题即简单又明确。

在这里,A可以是几呀?(任何一个自然数)

如果,用b表示老师的年龄,那么,该同学的年龄又该怎样表示?当老师60岁时,该同学几岁?

(二)、看班班通,学习“X只青蛙,X张嘴,X×2只眼睛,X×4条腿”。

(三)练习“试一试”。

1、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2、生活中你还遇到哪些能用4A表示的问题?

3、你能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定律吗?

(四)完成“练一练”第1、2、3、4题。(独立完成)

三、课堂总结: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字母表示数

A=1J=11Q=12K=13

AA+20表示老师的年龄

XX张嘴X×2只眼睛X×4条腿

“X×4”还可以表示为“4—X”或4X

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用字母表示数》的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儿歌引入:

学生初步体会字母具有的概括性。

同学们都熟悉这样一首儿歌吧:

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学生汇报: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

1、妈妈和淘气比年龄:

学生初步体会妈妈年龄和淘气年龄的关系:

淘气1岁,妈妈比你大26岁,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

淘气2岁,妈妈比你大26岁,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

如果淘气的年龄为a岁,那么妈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怎么表示:

2、摆图形:

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

出示图形: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10个呢?摆a个呢?

生发现寻找规律能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寻求规律的必要性。为了简洁、清晰地表示规律,需要引入字母,用a代表摆任意的三角形。

生列式:师强调a×3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练习:试一试:

第一题:回到刚开始的儿歌,老师再添两句。

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首儿歌吗?为什么?

第二题:哈雷彗星这道题是难点,学生容易错,让学生说出为什么。

用字母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什么?(计算公式)你能举例说明吗?

练习第三题:

还可以表示什么?(运算定律)你能举例说明吗?

练习第四题:

四、总结: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什么地方用到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的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他们,会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数量关系,请同学们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以下题目:(用字母表示课件出示)

二、新授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这个寒假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又运来了一些新书,现在这些新书已经上架了并被老师们贴上了精美的标签想不想一起去看看?生:想。

2.自主探索

师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和我们数学有关系的信息?生1:科技书有475本。生2:故事书有282。生3:文艺书有225本。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问题1: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2:故事书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3:科技术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4:科技书比故事书多几本?

方法一:(475+225)+282

方法二: 475+(282+225)

师生共同分析两种方法在计算方法、结果、解题思路上的相同点不同点。

指生回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在加法算式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这个规律在其他算式里是不是也适用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写几个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把它表示出来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板书:加法结合律) (a+b)+c=a+(b+c)师:学习了加法的结合律,

第七个问题解决了。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做到自己的练习本上。生:它们的加数交换了一下位置,和没变。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规律------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三、总结

谈谈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本自主练习第5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