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有感

多美网

2025-08-30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三字经》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三字经》有感 篇1

《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距今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大都采用韵文的方式,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像唱儿歌。别看它篇幅短小,却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大人孩子读来都受益匪浅。

《三字经》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白;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有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的;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这些内容包含了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头悬梁,锥刺骨。”这是《三字经》中激励人勤奋学习,发愤图强的典故。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我们现在的许多孩子家境优越,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却不知知恩图报,孝敬父母,有的还对父母大吵大闹,整天这个不满意,那个不顺心,不是把心思用在学习,而是好逸恶劳,学习不努力,喜欢赶时髦,比吃穿。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能爱他人,爱集体,将来长大才会爱社会,爱祖国。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字经中的榜样比比皆是,只要向他们学习,相信我们的孩子都会有所作为!女儿学校给俺布置的作业。胡乱凑得。

读《三字经》有感 篇2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他教育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近我专心的读了一本书。

我特别喜欢读“孟母三迁”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轲,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十分贫穷,但他的母亲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他的教育。他们最初住在坟地旁边,见多了出殡的,孟轲就模仿着做丧事,孟母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孟轲的学习,就搬到集市上,于一家屠夫为邻,可孟轲又模仿起杀牛宰羊来。为此,孟母又把家搬到学校附近。从此,孟轲就跟着私塾中的先生学习礼仪,学业不断长进。孟母认为这里的环境对儿子的`成长有利,便长期定居下来。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这些小学生,犹如一块璞玉,玉不琢怎成器?我们应立鸿鹄之志,刻苦学习,长大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字经是让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懂得了许多知识。你如果还没有读过这本三字经,我建议你去读一读,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

读《三字经》有感 篇3

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这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诗词歌赋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读过这本被称作“千古一奇书”的古代文化经典,感触很深。

《三字经》这一书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深得世人所珍爱,其中我也是它的忠实支持者。

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朽。”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等,使我明白了为人父母和严格要求子女的重要性,我明白了爸爸妈妈的`用心良苦,也明白了爸爸那次对我不好的原因: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爸爸早已坐在那儿,黑着脸。我便已知大难临头,准备想溜走。爸爸叫住了我,问:“怎么,心虚了吗?“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什,什么?”“老师向我反映了情况,她说你考得不好,还冒充签名,是不是有这一回事?”我结结巴巴地回答:“谁,谁叫,你整天黑着脸,弄得,我不敢向你说签名的事。”那晚,我被狠狠地批了一顿,我很恨我的爸爸。

但现在我总算明白爸爸的苦心了,心中后悔万分。

因此,我们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扎下中华文化的根。同学们,让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做个文雅的东华人!

读《三字经》有感 篇4

我认真学习了《三字经》,感到受益匪浅,它让我学到了许多人生道理。

《三字经》中有句话说到: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学习还不如小动物。做为小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古代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我们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的'重要性,我们要加倍努力学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