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说课稿

欢迎阅读小学音乐说课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两只小象》

背景陈述: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为依据的,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

设计理念: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很强,课堂设计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艺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教材分析:《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创作歌曲,歌曲以有规律的节奏配上亲切的曲调,描绘出小象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玩耍的生动形象,告诉学生要团结友爱。此曲为歌表演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可自由创编动作,体会理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认识各种动物,并说出其名称。

(2)、学会唱《两只小象》,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

(3)、能分辨碰铃、木鱼、双响和铃鼓,并掌握其演奏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模仿动物(如叫声、走路等)

(2)、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

(2)、在歌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即兴表演能力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3)、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初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情感目标:(1)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3)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进一步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一、衬词的演唱要轻巧而有弹性。

二、在多声部节奏练习中,聆听、感受、表现其他声部的节奏及其他声部的和谐美。

活动预案:

一、模仿——激发兴趣,趣中孕情。

二、演唱——感受音乐,歌中悟情。

三、演奏——深化体验,动中渗情。

四、律动——创编表演,舞中抒情。

(一)模仿——激发兴趣,趣中孕情。

①活动一:模仿动物——引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

②活动二:听赏感受——感受并模仿狮子、大象的音乐形象。

(二)演唱——感受音乐,歌中悟情。

①活动一:猜一猜——通过猜手看手,让学生知道每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导入歌曲教学。

②活动二:听一听——感受歌曲,从歌中知道小象的“手”,体会两只小象互相友爱,一同在河边嬉戏玩耍的生动形象。

③活动三:接口唱——通过师生接口唱游戏,学唱新歌,解决教学难点,唱准四句“哟罗罗”,并能跟着琴完整地唱歌。

(三)演奏——深化体验,动中渗情。

①活动一:找找想想——通过藏乐器、找乐器游戏,把观察、思考、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着力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有所悟、有所发、有所得。

②活动二:敲敲打打——引导学生聆听、感受、表现其他声部的节奏及合奏时的和谐美,并能为歌曲伴奏。

(四)律动——创编表演,舞中抒情。

①活动一: 歌表演——师生共同即兴表演《两只小象》,在律动中表现小象之间互相友爱,一同嬉戏玩耍的生动形象。

②活动二: 改歌词——在律动中引导学生将“两只小象”改为“许多小象”,隐喻同学间要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③活动二: 找朋友——师生在《找朋友》的歌声中,一起律动,结束本课。

总结:本课设计预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通过看、听、找、敲、唱、舞等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会学、乐学、敢学,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2

一、说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单元《绿色畅想》,这首歌分两课时完成,我今天说的是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歌曲学习的基础上对歌曲情感演唱的延伸和发展。

教材分析:

这是一堂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音乐课,对前节欣赏《破铜烂铁打击乐》和下节歌唱教学《绿色的歌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述了人类的愿望,点出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植树造林,栽花种草

全曲分为二段式:

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富于弹性、欢快、活泼

第二乐段节奏变化重复,流畅而舒展、优美而欢快,表现出学生们手拉手,共建美丽地球村的欢快心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能用深情并茂的歌声表现歌曲

2、能为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为歌曲的演唱编创动作,抓住重点从力度,节奏方面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3、通过演唱歌曲,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更加关注绿色事业,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大纲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只要有音响就要伴随着感情,学会唱歌不是目的,要把培养情感和审美渗透到音乐之中,而律动教学是为音乐审美活动而服务的,它必须体现审美活动过程中创造性这一规律。

1、培养情感和审美能力2、用律动为歌曲编创节奏。

四、说教法、学法:

依据制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的主要教法、学法有:欣赏法和听唱法,这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歌曲学习中得心应手,将歌曲的重点突出;难点更易掌握。

五、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通过《师生问好歌》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乐趣,并复习巩固了一首刚学的歌曲,使学生不但温故知新而且进行了很好的发声练习。歌曲导入环节我利用北京20xx年成功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为引子,引出“手拉手,地球村”这一课题。通过对歌曲进行两遍欣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初步的认识,然后指导学生自学歌谱,培养学生基本的识谱能力,在学生识谱后进行跟琴正音,训练学生良好的音准。接着通过课件《美丽的大自然》引导学生用深情、优美,发自内心的歌声表现歌曲。二声部教学中采用欣赏法和听唱法相结合,让难点更易突破。最后小节部分让学生畅谈学习心得。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我采用绿叶衬边,课题显著,合唱居中的设计,让学生更方便地突破难点。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热情地讴歌水乡,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方法: 聆听、演唱、律动

教学用具: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内容:

一、聆听《采茶舞曲》

二、表演《采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采茶舞曲》

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是学好本歌的关键。因此要求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3.教师的范唱不仅是唱歌,还要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听唱、学唱曲调一定要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切忌支离破碎。

5. 这句的教学,不要讲解切分节奏而是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能很自然的唱好。同样D.S.的反复记号也不必要求学生去记住掌握。

6.伴奏的加入既是训练节奏感,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是要求: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还可让学生创编节奏谱。

7.小结:水乡一景。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4

精选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十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