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课本P14---P15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
2、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1、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5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3、 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5、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后完成填表。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观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6、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7、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
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加深理解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
四、随堂练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
情境图、题卡、小黑板、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并说出算法:
32+6
31+23
51+7
42+35
22+6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课本11页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师:因为到博物馆很远,我们给同学们准备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车,大家想一想,应该哪两个班坐一辆车呢?
如果让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合乘一辆车,二(3)和二(4)合乘一辆车,行吗?
(设计意图:直接引入,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3、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不可以合乘一辆车,请列算式。(板书:35+32)
4、同桌互相商量怎样计算。
5、互相交流,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生1:口算法。
生2:摆小棒法。先摆3捆零5根再摆3捆零2根。最后合计6捆零7根。(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3: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拔3个珠子,个位上拔5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3个珠子个位上加2个珠子,十位上的'6个珠子与个位上的7个珠子合起来表示的数是67。(学生边说边演示。)
设计意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学习,真正做到让不同的学生学的不同的数学。
6、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笔算,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是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
师边讲边板书:
十个
3 5
+ 3 2
十 个
3 5
+ 3 2
7
十 个
3 5
+ 3 2
6 7
7、学生动手摆一摆,看一看,35根小棒加上32根小棒是不是67根。
8、观察讨论: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
(两个加数的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9、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学生多读几遍。
10、练习课本13页做一做,指定学生在黑板演示,其余同学书上做,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结合摆小棒让学生直观发现、理解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道理,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就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运用。
三、拓展练习
1、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二(1)班和二(2)班共有67人,67小于70,所以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那么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可不可以合乘一辆车呢?你们会把这两个班的人数,用竖式的方法计算出来吗?
2、学生自己动手写算式,自己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说竖式的计算步骤,教师板书:35+34=69
十个
3 5
+ 3 4
十 个
3 5
+ 3 4
9
十 个
3 5
+ 3 4
6 9
4、让学生再说一说,竖式加法应注意什么。
5、师小结:二(1)班和二(4)班的共有69人,这样两个班的人数没有超过70人,也可以合乘一辆车。
6、学生练习课本13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有了例2的学习,在这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计算,既可以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又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能锻炼他们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课本第15页第一题在书上做,第二题在练习本上做。
《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
2. 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 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 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
教具准备:
位值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
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始!
(核对答案)
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
1. 口算 38+25
(出示动感画面)
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
(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
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
(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
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
2.计算方法探究
师: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回答)
(1)30+20=50 8+5=13 50+13=63
(2)38+2=40 40+23=63
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
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
(再请两个同学)
(3)38+20=58 58+5=63
(4)35+25=60 60+3=63
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
(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能力,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练习 1
师:我们现在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 38+29 挑的是什么? 34+28 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如果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请2个同学)
2. 学生任意选两样玩具,口算价格,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如果给你两样玩具,你会怎么选,要付多少钱?请你们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学生自由说,教师巡视去听,请两个学生说。)
(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学生在这一节课里将不再是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而是学会了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
四、总结
师:刚才我们学了些什么新本领?
《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以及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班有没有小朋友收集邮票?收集邮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增长知识,可以培养办事认真的习惯和毅力。你们看,有两位小朋友都是集邮爱好者,他们正在数自己的邮票张数呢。(出示情境图)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根据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列式解答吗?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求和的问题:“两人一共有多少张?”并让学生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34+16”
三、实践操作,探索算法。
1.学生尝试计算34+16。
(1)“34+16=?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来讨论一下。同学们可以借助计数器、小棒这些学具,也可以尝试创新用别的方法,看哪个小组讨论的最好。”
(2)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教师巡视,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算法。
反馈方法1:我们组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4个珠子。要加16,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个位上4个加6个是10个珠子。就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把个位上10个珠子拨去。得到50。
反馈方法2:我们组用小棒来摆的。先摆3捆4根,再摆1捆6根。4根加6根是10根,10根可以再捆成1捆。3捆加1捆再加1捆是5捆就是50根。
反馈方法3:列竖式,并引导学生讨论应该从哪一位算起?说说自己的理由。
十个
34先算个位4加6得10,向十位进1
+16位写0;
50十位3加1再加进上的1得5。
全体齐复述后,再指名复述练习。
2.试一试
6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再请几个学生板
+28演,集体评议、订正。
3、结合两道算式,请小组讨论在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四、巩固提高,练习实践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分组练习,指名板演,并选择其中的几道题说说笔算的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看图意,再独立列式解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写上单位名称。
五、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