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22年五月,我认真阅读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本文是由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廖伯琴教授所著,文中从修订背景、修订思路和主要变化、实施重点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通过学习,不仅让我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增加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为我们今后的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现将学习记录和个人感想总结如下:

1、注重核心素养的提升

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对物理自然观、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2、注重物理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物理学科的价值在于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重大科技成果和科研成就,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使之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3、注重课程基础性和综合性

基础学科知识体系是养成科学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基础性支撑。因此,在强调学生核心价值、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对基础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基础题,有创新题,也必然有区分度较大的综合题。这类题型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能熟练掌握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又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4、注重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在以后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内容与要求,研究高考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变化,探究多种教学方式,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2

2022年7月20日、21日,在学校进行了为期2天的物理新课标培训,由四位专家为我们讲解新版的课程标准,受益良多。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相衔接,与化学、生物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核心素养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物理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做题,更应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会做题,能考高分就行,有时会忽略了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9个测量类必做实验、12个探究探究类必做实验,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这样会给学生留下真实感。尤其是演示实验选用的器材,越贴近生活,教学效果越显著。比如用吹风机和乒乓球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用盐水和鸡蛋演示物体浮沉条件;用水气球演示近视眼、远视眼看不清物体的原因等。

二、加强直观教学。

对于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可以在网络搜索合适的图片、视频来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直观感。比如利用天宫课堂的视频进行教学,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太空中实验的现象,又加强了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加强激趣设疑。

物理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求知好奇的心理,开展有趣的实验,尤其是用玩具做的实验,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进行“机械能及其转化”的教学时,我利用易拉罐和橡皮筋制作“听话的滚筒”,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根据实验现象提出设问,让学生思考,学完本节课后,再进行回扣,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讲解“听话的滚筒”的原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以实验为基础,深入贯彻核心素养,适应时代要求,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而努力。

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一、对新课标的学习及认识

新课标对物理教学的要求要贴近生活,能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课程内容要求具有时代性,紧跟前沿科技发展的脚步。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相关的渗透。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发扬传统文化,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我国科技发展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启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二、对今后自身教学的指导和改进

1、树立教学的整体性,能够创设积极的相关的物理情境,从情境引入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提倡收集与选择切合学习实际的音像资料,展示真实的物理情境,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原理。音像资料的选材可以是多方面的: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现象,以及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实况的录像,如卫星发射、风力发电、山村水磨、激光手术等工作情境的录像;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如用慢录快放展示颜料在液体中的扩散,用快录慢放展示足球受力后的形变及运动方向的变化等;收集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资料,如用水银柱测量大气压等。

2、强化实验探究,注重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合理安排演示实验,如“低压沸腾”、碘的升华和凝华等,让学生在实验情境中提出探究问题。尤其在物态变化特点、规律的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归纳、总结、解释及交流,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3、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知道物理学是对相关自然现象的描述与解释,物理学研究需要观察、实验和推理,体会物理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对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知识的学习兴趣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心我国古代和现代科技成就,为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逐步养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4、合理制订跨学科实践方案,科学引导、循序渐进实施跨学科实践。

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活动的流程和要求,以及所需知识、方法和设备等;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设计、敢于创新,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素养导向,着力推进评价观念、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的改革

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不同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更要关注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收集证据时,既要重视学生在特定任务情境下生成的结果,又要重视在结果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认识、反思和调整。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重复性、持续性的测量和证据收集,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反映学生不断发展的状况。以评导学,以评促学,激励学生进步。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与生产生活实践及时代发展相联系的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物理课程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践行课程标准的理念,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4

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发布意味着新的变化已经开始,一线教师该如何清晰理解并且应用到实践教学已刻不容缓了。新课标相比于以前版本对物理科学的重要性阐释的更加详细,在多学科关联性方面也给予了一些新的建议。尤其把“育人”提升到了物理课程实施的核心地位。

一、课程理念

核心素养相比于科学素养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两点最为突出。从教学应用层面,“主题”教学去构建课程的思想和我最近看的杰伊麦克泰的《为深度学习而教》部分内容比较契合,“大概念构建”,“关于问题的研究”,“单元教学”都可以为自我的课程理念更新提供一些帮助。

二、课程目标

这块内容变化比较明显,三维目标调整为核心素养内涵和目标要求两大方面。核心素养也说得很清楚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新增的目标主要是围绕核心素养设置的。新的核心素养把三维目标会融合的更好。主体的教学思路也更加核心化。

三、课程内容

两大板块更加细化,表述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跨学科实践是新增内容,以后的教学会更加多元化,知识不单单在本学科而是多学科的相互交织。在实验探究中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学生必做实验分为测量实验和探究实验。这样的改变是好的,让实验教学很清楚,哪些是专注测量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哪些是注重探究过程的。不管是新加实验还是替换实验都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性说明,更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课堂实验教学。

新增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分为三个二级主题,“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处理好这几块内容,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和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四、学业质量

主要分为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新增加的目的也是为我们日常教学和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五、课堂实施

这部分内容提出了很多新的建议:

1、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教学目标。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3、确保物理课程实践活动教学质量。同时在课堂实施这块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例如“情景化教学”“问题教学”“学科融合”“资源开发”等等。

以上都是我在看完新课标之后所看到的“新”变化。与此同时也有几个想法:

1、新的改变是从思想上先走还是实践上先走?

2、对于跨学科实践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去落实教学,比重应该放多大?

3、接下来该用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构建来巩固新课标?

新课标给我带来的新东西有很多,需要自己在假期好好想想。新的学期马上也快开始了,也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新课标让自己有新的改变。给课堂带去新颜色,给学生带去新物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