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篇1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篇2
一年级的第一单元教学已经结束,总结这一周以来的教学。首先的感觉就是识字教学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图——学习情景歌——认识新的生字——游戏识字。在这四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训练了孩子某种习惯和素养。看图是为了引出新的知识,也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细心的观察,有序的观察。看完图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今后的写作也有帮助。学习情景歌是对现在知识的一个总的概括,变换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中认识相同的字。最后就是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快快乐乐的记住这些生字。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从第一节识字课一直到最后基础训练一直这样学习过来。的确有许多的重复,也有点单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缺少了吸引力。就一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说,大部分孩子在小学之前就已经认识了很多字了。因此,能吸引住孩子似乎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听了有经验老师的课,也根据自己上课的感觉来说。要上好一堂一年级的语文课,首先就要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通过游戏带动每个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到各种竞赛游戏中去。其次,老师的精神面貌同样能影响和带动整个班级孩子的情绪,因此老师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另外还要有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在肯定中充满自信。面对各种类型的问题一定得冷静处理,转变心境的经过,回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摆一摆各自的关系,设想一下各种处理办法的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也许这样,我们的会更好一些!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篇3
在11月6日,我在学校上了一节语文研讨课,教学内容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P62~63页《识字3》第一课时。此次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对词串识字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使学生喜欢识字,有识字愿望,提高学生识字率和书写能力。针对我们学校的教研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我给本节课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激情导入—读准字词,感知韵文——通读词串,认识事物——贴图,进一步建立图文联系——指导书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围绕我校教研主题进行设计。
在教学一开始,我利用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既美丽又好玩的地方去,想去吗?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欲望。接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公园全景图,学生眼睛亮起来了,公园,对学生来讲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一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欲望更高了。
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我尽量用儿童话的语言进行教学,如把生字、词语说成“生字宝宝、词语宝宝”以及跟“生字宝宝、词语宝宝”交朋友,把“词语宝宝送回家”等。学生听起来就感觉很亲切,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生字和词。在生字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交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和渠道。如我出示“水”字,问:你认识它吗?你是怎么认识的?从而唤起了学生识字的经验。
词串教学中,通过创设带领学生到公园里游玩这一情境,出示了公园风景图,让学生从图画中体会公园景色之美,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出示相应的词语,教师通过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然后连词成串,我根据词串特点灵活的进行各种形式的指导朗读,并交给学生方法。如:在读第一、二行词串时,在指名读效果不是很好的时候就加以范读,看学生听得那么认真,我趁热打铁把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掌握了方法后比之前读得好多了。但是,由于我指导学生朗读时指导得还不够到位,学生并没能读出词串的韵律美,学生并没能把词串的乐感读出来。在学生读得不够好时,作为老师,应该给学生多几次的范读,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去体会、去感受语境美,进而读出感情。可我本身都没能把词串的韵律美读好,怎么能让学生读好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应该是在学生读之前,自己先读百遍才行。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如:我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把握词串教学的特点,在学习生字时没有引导学生把握好生字的形和义,没有处理好读书、识字与写字的关系等等。上完本次课,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的教学经验有待提高,教学机智有待加强,语文知识有待增加,语文教学理论有待掌握。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篇4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让智力开足马力,让才能闪出光辉,自觉主动地学习。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教材的巨大变化。我们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突出表现在教学中提倡多认少写的识字方法,要求会写的字很少,也很简单,但是识字任务却很重,主要是识字量大。
上《自选商场》这一课之前,我让学生搜集一些各种各样的商品包装盒、包装纸。这在课堂中的便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课堂上不断给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识字的机会,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教室里也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课桌、椅子、讲台、黑板、幻灯机、录音机,学生说,我相机出示相应的词语卡片,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
小学生识字的主渠道是“基于教材识字”,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材,切实提高课堂识字教学效率,学生能够认识所有教材中的认读字,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新课程在识字教学方面所设定的战略性目标——大量识字。但往往学生忘得也很快,这就有必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巩固”字,在大量阅读中去“熟悉”字。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养成到生活中、在大量课外阅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我们老师要充分发掘语文学习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