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1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某一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凡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弄清事情真相,交流典型经验,吸取教训,推动工作等都离不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特点:针对性。调查报告的针对性体现在撰写目的上,撰写调查报告,一是为了给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二是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三是为领导机关了解情况,处理实际问题。因此,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提出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调查报告的关键所在。调查报告的针对性越强,社会作用越大。真实性。调查报告的主旨是调查研究后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写调查报告必须是自己亲自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绝不能道听途说、东拼西凑一些虚伪的材料。在调查报告中,不仅主要人物和事实要真实,就是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及各种细节,也要绝对真实,不能有半点浮夸和歪曲。叙议结合。调查报告的表达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地叙述事实。调查报告不追求事件的曲折波澜,只求叙说清楚。调查报告还要对调查材料中得出的结论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但只是画龙点睛式的,点到即止,不作展开,不反复论证,有时甚至观点于事实之中,用事实说话。
调查报告的正文由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前言。
前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通常是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等)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以及采用什么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调查人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前言部分常见的写法有:说明式、概述式、提问式、结论式等,写作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简明扼要,具有吸引力,便于引出下文。
(2)主体。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前言的引申展开,是结论的根据所在。主体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调查到的事实情况,包括事情产生的前因后果、发展经过、具体做法等;
二是研究、分析事实材料所揭示的事物本质及其特点、规律;
三是提出具体建议或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主体部分内容丰富,结构安排力求条理清晰、简洁明快。
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框架有:
一是根据逻辑关系安排结构如: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二是按照内容安排结构如:“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3)结尾。
调查报告可以有结尾部分也可以不写结尾部分。
一般而言,结尾也叫结论。有四种情况需要写结尾:
一是主体报告情况,介绍经验,需要结论;
二是主体中没有提到的问题、希望、要求、建议等,需在结尾中提及;
三是附带说明有关情况,如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情况,主体中没有提及,需在末尾加以说明;
四是有附带材料需要加以说明的,如一些典型材料、专题报告、统计图表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简洁有力,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2
3月30日,社会实践活动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兴奋了一个星期的我们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南沙守礁部队。
一下车,看到的是坑坑洼洼的田野,长了许多树和草,转过头来,两栋大楼映入眼帘,镂空的设计让人感到了一种轻盈的感觉。玻璃折射的太阳光使道路两旁的大王椰更挺拔了。大楼正对着的是一个大操场,青灰色的水泥地板不知道经过了怎样的打扫,似乎映照出天边的云彩。这一切跟远处传来的大海的波涛声交织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只能用庄严肃穆来形容。
经过五分钟的列队,12个班的队伍整齐地出发了。在一面迎风飘扬的z校旗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军营。车库的墙壁用灰水刷得整齐雪白,每个车位的门口上方都有一块铁牌子,详细有序地记录了所属车辆的车牌、型号、编号、驾驶员等信息。有的车辆停在车库里,无论黑车、绿车、白车,都映照出周围荫荫绿草。从玻璃上可以看见明亮的天空。这一般景象,让到场的每一个人都忍不住在心里赞叹。有的人想去摸摸车上的玻璃,感受一下军车的味道,但还是不忍心,毕竟谁都不想破坏这美丽的画面啊!
在林荫道上转了十八个弯,看见每棵树下的土堆都是正梯形的,虽然被雨水淋过,但仍没有变形,棱角分明,才能稍微体会到一点军人的气魄。走进军人俱乐部,从一面写了励志标语的墙的两边的小门穿进去,就来到了一个放映室。
投影机射出光束,介绍南沙守礁部队的'记录片《南沙浩歌》开始放映。
影片记录了清朝以来,我国南沙群岛的发展历程。原来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曾经有外国侵略者想抢夺我们国家的南沙群岛。因为着这不只是一群芝麻大的小岛,而且还包括了周围大面积的领海。当时,南沙部队正在建设,别人的飞机舰船就守在一旁,留下来的,就等于是打一场用脑袋当足球的足球赛。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是不会放弃的。就是这样危险的时候,仍有13人挺身而出,自愿留守。而且,比这更令人惊讶的是:这13人在几天内,每人都承担了好几人的工作量,使建站基地的地基在几天时间内就向前推进了130多米啊!这130多米啊,筑成的不是单纯的地基,还是新的长城!
这13人,表现出的坚强不屈,勇敢奋斗的精神,不仅升华了自己,还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不容侵略的!
但是,野狼的本性是难改的。他们似乎是吃定南沙这块肉了,又在1988年春节前后,向我们张开了血盆大口。一艘武装护卫舰,掩护着一只小艇,坐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向华洋礁开来。南沙战士会怕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英勇的战士们马上跃上小艇,向野狼们迎面冲去。这时,一个三丈高的海浪打来,双方都被抛入空中,艇上的战士凭着平时训练有素,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十几人一齐纵身,如火箭一般窜入对方小艇内。当看到这一幕时,感觉从头到脚都麻麻的轻飘飘的,似乎就身临其境地在与敌人拼杀,在与南沙战士一同保卫祖国。
他们的这次腾飞,只是几米,或十几米的距离。但他们却用生命做,把中国的形象在侵略者的脑海中推向了他们所不能触及的高度。我们又一次把野狼打败了!
影片还在放映,我的思绪已随它飞向了几十年前。伟大的中华儿女们一个个矫健的身影,一个个坚强的面庞,一次次英勇地奋战,无不将我的灵魂一次次地震撼。说到战场,我就能想到他们提着枪,举着铁一般的手臂支撑着祖国的边疆的样子。说到建站工地,我脑海里便浮现出他们满脚泥巴,满脸沙子,肩头全是结成块的水泥,手掌全部开裂的形象。无论是坚硬如铁的珊瑚礁,还是三丈高的海浪,或是缺水缺菜的饮食,都不能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
从放映厅出来,明媚的阳光照耀在脸上,感觉暖烘烘的,听见远处传来的海涛声,真像是一曲歌颂南沙守礁战士的赞歌!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3
20xx年3月29日,一中z学校初一级全体师生参观了南沙守礁部队基地以及z戒毒劳教所,我有幸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参与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接受了抗拒毒品、远离毒品的精神教育,并且深入地了解了毒品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性。
〈一〉民族精神
上午九时三十分,我们抵达了目的地:南沙守礁部队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淳朴而宽阔的椭圆形大操场,后面是庄重雄伟的主楼,以及一座颇为可爱的钟楼式建筑。左边是茫然无际的海洋,右边是葱郁的小林。我们的队伍在操场中央小憩了片刻,忽然一阵清脆有力的喊操声把我们从烈日爆烤的昏厥中惊醒——那是部队军人血汗交织而成的呐喊,与撞击在操场四周引起的回音此起彼伏着。这让我很不自然地想起当年抗日时期华军与日寇决一死战的情形。他们的身姿如浴血奋战的骑士无与伦比的毅力赋予了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我不禁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对如此坚韧的民族精神的钦佩与向往。
〈二〉警钟之鸣
队伍离去了,我们紧接着进入了下一行程。一位戒毒劳教所的'成员开始了他的现身说法,洪亮与坚定的声息让人无法想象得出他曾经的辛酸日子,这当然归功于戒毒所的帮助。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这么一句话:“毒品是无形的精神枷锁,毒品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毒品将吞噬你的灵魂,它是一个杀人不偿命的魔鬼,让你成为魔鬼的奴隶。”从160年前始,鸦片贸易就悄然无息地走入中国,走进千千万万朴实农民的家里。它严重打击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的健康状况,让华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每年中国政府就因吸毒损失了400亿人民币,而吸毒给人民带来的则是免疫力的丧失,思维记忆力的衰退和严重的器官溃烂。
“世界有许多条路通向幸福,但决不是走吸毒这条路。无论是对于人民还是政府,毒品的尽头都是死路。”
〈三〉感情升华
听完这番感人肺腑的演说之后,我们又马不停蹄赶到军人俱乐部的一个小展览厅里观看关于南沙群岛的战士奋守祖国最南端的记录片。为了祖国获得更多的国土,他们用水泥和沙石填海,用自己毕生的经理盖起了一座座属于祖国的小岛。不光如此,他们还要每时每刻坚守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他们失去的是青春,挥洒的是汗水,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只为祖国疆域的统一和延伸。从那时起,我彻底改变了以往对军人的看法——那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种模范,一项荣誉,一种崇高的道德与精神!
〈四〉犹意未尽
很快便是下午二时了。我们开开心心地满载而归。疲惫与酷暑抑制不了我们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动与感慨。我坐在大巴上遥望远处的树林,今天发生的一幕幕又在我脑海中浮现开来,心中满是秋后收获的愉悦。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4
调查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也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我们中学生由于课业繁重,用纸量也是居高不下,练习本、草稿纸,讲义等数不胜数。殊不知我们这样的对纸张(即森林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其实很大一部分损失是可以避免的。于是就有了我的调查研究课题。
调查目的:
针对中学生校园内存在的纸张浪费情况,我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调查,以弄清纸张浪费的现状,给人们敲响警钟,也为减少纸张浪费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时间:
20xx.9—20xx.1
调查范围:
江夏一中、实验高中、山坡高中、江夏区第四初级中学部分学生。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72份,回收率91%。
调查结果:
经调查95%以上的被调查者都哟纸张浪费现象,具体表现为:
1、个人学习用纸方面:
在中学中的纸张浪费现象并不想想象的那么严重,绝大多数的同学学习用纸都是属于正常范围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笔记本数量在10本以上的人数占了30%也就是被调查者中有100多人存在较严重的纸张浪费现象,而且与此相对的也有31%的被调查者的草稿纸使用时间在一星期以内,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身边确实存在着不少纸张浪费情况,学习用纸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虽然尚未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应该给予重视。
1、学校用纸方面:
根据我的调查报告显示各校发放的试卷、讲义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纸张浪费的'问题,这也是中学校园内存在纸张浪费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间,大多数同学都反映学校发放的试卷、讲义等书面材料,存在只复印一面,背面空白的情况(各所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为学校本身而言,并没有做到节约用纸的领头人。
2、每学期分发的练习本的使用情况:
众所周知,我们每学期开学时都会分到种类繁多的练习本,而这恰恰是学校纸张浪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在对这个方面调查时发现了较大的问题,首先是选择练习本有剩余的人数占了60%,而据;了解,选择很不够用的同学都是因为联系本被当作草稿纸的大量使用造成的。再看关于草稿纸使用种类的图表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选择把学校发放的练习本当作草稿纸的同学超过了37%,而选择自己购买的仅4%。这说明学校分发的练习本由于数量多,已经成为同学们草稿纸的替代品,时期了其应有的作用。在对接受调查的同学之中把学校分发的练习本用来学家庭作业和摘录笔记的只占到练习本数量的一半左右。
这个方面不同于上述两个方面的情况,应该算是校园纸张浪费的典型代表,最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结论和建议: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我认为校园浪费问题确实存在,而且有慢慢扩大的趋势,在一些方面已经凸现出来,可是我们大多数的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和它所带来的危害。
(1)我们中学生之中,由于一系列的因素影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纸张浪费现象,程度也有所不同,各所学校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但是这个问题却是被停学、老师忽略的一个盲点。
(2)纸张浪费的各个方面发长不一,有的现象,我们传统观念认为比较严重的,其实并没有想象的严重,而恰恰是某些我们不关注的,浪费情况愈加严重。
(3)普遍存在年纪越高,浪费的情况越严重的现象,性别差异所造成的差异也很明显。通过对比,高中生的纸张浪费情况比初中生要严重得多。有土时间仓促,未能列出性别差异对纸张浪费的影响,但是从调查过程来看,女生的浪费现象大大低于男生。
(4)作为学校,并没有很好的防止纸张浪费的出现和扩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种现象的发展。老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通常喜欢用多本练习本交换上交,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我试着提出几点建议作抛砖引玉之用。
(1)在校园内展开节约纸张,避免浪费的宣传活动,提高在校学生和老师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减少纸张浪费。
(2)校谠也应该加强对书面材料印发的监管力度,精良做到物尽其用,这样不仅减少了只好真纳感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开支。
适当减少学校统一分发的练习本数量,在保证常用练习本数量的基础上,减少不常用的练习本,来势也应该尽量减少课堂作业练习本的使用数量。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5
xx世纪90年代出生的90后青少年,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不断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物质环境,中国特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宗耀祖的家教理念,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交融和碰撞,媒体网络的大发展等,使现今90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以前的同龄人已经大不一样了。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就尤为显著。现在,90后青少年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是当今青少年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
一、 实践目的和调查背景
1、实践目的: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们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形式确定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为课题的社会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分析,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2、调查背景:大学生,自古以来都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的 朝代称呼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是群众关注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估计掌握好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及维持合理的消费水平何其重要。
二、 实践内容
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2.调查方式:有纸质资料发放和网上答做,网上资料为49份,纸质资料发出11xx份,有效回收1xx0份。
3.调查意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中的一个非凡群体,有自身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并在参与消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治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其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之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4.调查时间:xx1xx年xx月xx日至xx1xx年xx月xx日
xx.分工:首先由顺宜和丽珠将问卷打印出1xx0份出来,拿给我们班的同学以及其它班的同学做。另外,由水妹与梅浪将问卷发到网上,邀请同学与好友做,其中网上有效答卷时间为xx天,xx后,嘉欣和美梅将纸质的问卷和网上的问卷进行汇合,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最后我们全体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与总结。
6.调查内容:(1)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2)是否有记账习惯;(3)大学生的消费观念(4)大学生的消费方式;(xx)大学生的消费行为;(xx)大学生的消费倾向;(6)对品牌的观念。
7.问卷样式:见附件一
8.统计结果:见附件一
9. 调查过程:活动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三、 调查情况
总体情况:根据附录一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是属于中等小康水平的,他 们的消费会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生活需求而进行的,理性度较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个人消费主要包括:伙食、学习用品、日常用品等带来的消费及恋爱中的开销。大家购物时,总会选择实惠的小店选购,对于流行新产品,会在自己的消费水平限度内选择性购物,并没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另外,同学们对名牌产品的消费普遍较理性,不会盲目跟风或者攀比。同学们在伙食方面的消费较高,大多数集中在每月xx0400元左右,而学习、恋爱、旅游、送礼和装饰等方面的支出较少。而且大部分同学并不支持追求潮流、时尚和名牌。绝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是来源于父母,少部分同学会选择打工、做兼职或创业等自主方式换取生活费用。 但是,根据调查结果可知,较少部分90后大学生的消费具有无计划性、冲动性,观念矛盾且不成熟,消费状况中存在攒钱观念淡薄、经济独立意识较弱、过分追求名牌和时尚、消费的选择力较强、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不协调等问题。
四、 调查结果分析
1、 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原因分析:
(1)消费来源单一。根据调查结果得知,87%以上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造成此结果的因素有二:一方面是受到现阶段我国的封闭性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对父母过于依赖的因素。
(2)理性消费是主流。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在购物时,首先考虑的是商品的价格。多大87%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这些大学生大多数来自贫穷家庭;而6.1%的大学生则是通过兼职等形式换取生活费和2%的大学生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奖学金来补助生活。
(3)消费无计划性。仅有xx.2%的大学生能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进行消费,同时,40.8%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14.3%的大学生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
(4)储蓄观念淡薄。
2、大学生消费心理及原因分析:总体健康,部分异常。当前大学消费心理主体是健康的,但其中出现部分消极消费心理,主要表现在:
(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2)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
(3)社会原因:
①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其他一些消费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事事讲排场讲面子,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甚至有些人把节俭视为见不得人的事,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新潮,节俭实惠等传统的消费取向在他们的头脑中存留很少。
②媒体的不良诱导。大众媒体是现代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其特有的轻易让人理解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导向的作用。现代的广告大多只注重物质文明宣传,不重视精神文明引导,这种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③家庭原因。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