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科学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物体落下来的现象感兴趣,大胆尝试探究。
2、学习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学习记录。
活动准备:
羽毛、塑料积塑、沙包、飞镖、飞盘、纸条、树叶、画有相应物体和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设凝引入,引发幼儿猜测:扔向上一个物体,它会怎么样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材料,摆弄落体,进行感性探索。
请幼儿选择一样物体玩一玩,观察它们是不是都落下来了?
三、第二次探索:比较落体的不同方式。
1、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玩物体,观察物体落下来的情景。
2、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自己的发现。
四、学习用画的方法记录:
1、请幼儿选择一样物体,先观察它落下来的样子,并尝试作画画的.方式记录。
2、让幼儿自己玩玩、试试其它物体,观察不同物体下落时的有趣样子,并用画画的方式记录。
3、逐一出示记录表,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记录的是那一种物体,它落下来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并用动作表示。
五、活动延伸:
玩落体游戏。如“托气球”、“吹羽毛”游戏,启发幼儿观察更多落体现象,并想办法使其落不下来。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魔术技法:“假动作”。
2、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
教学准备:
彩色纸若干、背景音乐、教学课件、幼儿观看过各种魔术表演
活动重难点:撕小兔和探索魔术表演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演示法、操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张纸,看,我把它变成了一只小兔子。我是用什么办法把它变成兔子的?(撕)
2、 请小朋友们也来撕一撕,把它变成这样一只兔子。”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适当帮助操作中有困难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撕兔子耳朵的方法。)
师:先撕完的小朋友可以试一试用什么办法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
3、交流与探索。
师:你用了什么办法使兔子耳朵动起来?(可以吹、用手拨动、跑起来等方法)
小结:你们想了很多办法,可以用风的力量让兔耳朵动起来,还可以用手,真动脑筋!
二、变魔术游戏。
1、教师示范变魔术。
师:今天我要用魔术让小兔子耳朵动起来,(教师假装从空气中抓了一根线)你们猜我手里抓了什么?
师:这是一根神奇的透明的线,(穿到兔子耳朵里),现在我要拉动这根线,你们觉得兔子耳朵会动吗?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提问: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啦,我的魔术厉害吗?请你为我鼓鼓掌。我是怎样让兔子耳朵动起来的?
师:你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这个魔术表演?
2、幼儿初次探索“拉线”,讨论操作结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做出“引线”的动作,感受表演的乐趣)
师:为什么你的兔子耳朵动不了呢?
教师展示小兔子的背面: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除了纸没有全部撕下来,还有一个什么秘密?(拇指在动)。
3、再次操作,探索让小兔耳朵动起来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个魔术的秘密,刚才纸撕掉的可以去换一张纸,看看这一次你的小兔子耳朵能不能动了?
幼儿再次操作,教师观察幼儿表现,收集问题。
师:我看到有个小朋友的也用手去拨中间的纸片,可是兔子耳朵还是不动,可以讨论一下,为什么呢?
小结:原来要往下拉动纸片才能使兔子耳朵动起来。
4、探索控制兔子耳朵的方法。
师:这次我们要让小兔子听话,请你试试让左边耳朵动一动的方法,右边耳朵动一动的方法,两只耳朵一起动。
集体表演:我们学了新魔术,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三、活动延伸。
1、 师:我看到大家都成功了,大家都很棒!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小朋友,为什么老师要说引一根神奇的线呢?
师小结:那个神奇的线是魔术师们经常在变魔术时做的假动作。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个魔术表演,请小朋友也来火眼金睛,找一找魔术中的假动作。
延伸与小结:大家可以回家以后把这个魔术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一组物品的色彩、图案等细节发现相同的物品,并将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2、能按教师的指令操作,并愿意边操作边讲述。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教具:5张小熊的图卡(颜色和装扮各不一样)贴在教师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口袋的围裙(当作一个小熊的家),透明文件袋4个(分别当作其他小熊的家)贴在4张大椅子,幼儿操作大图。
学具:每人2张小熊图卡(1张是大家和教师一样的小熊,还有一张分别和教师的其他小熊图片是一样的),幼儿用书,彩笔一支,人手一个小篓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找小熊
1、教师:"我身上藏了许多小熊,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2、教师念儿歌:"找小熊,找小熊,我的小熊在哪里?"请个别幼儿找出来。
3、教师将找到的小熊图卡展示在展板上,请大家向小熊们问好。
二、问题解决
1、教师戴上贴有小熊标记的围裙,请幼儿找出和围裙上一样的小熊。
教师:"这是小熊的家,请你们找出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小熊。仔细看一看,比一比,它们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教师引导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3、请幼儿在自己的篓子中找出和围裙上相同的小熊并将小熊送回家,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4、出示另外的4只小熊的家,请幼儿仔细看一看小熊家的标记,并将自己的小熊送到和标记相同的家里,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5、集体检查:看一看每个家里的小熊是不是相同的。
三、操作练习
1、出示挂图,介绍操作内容与方法。
教师:"麦斯一家都有自己爱吃的东西,看一看他们手上拿的,再看看桌子上有些什么食物?""请找出和她们手上一样的东西,然后用一条直直的线把它们连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提醒幼儿从点点开始到连线。
3、师幼一起检查操作结果。
教师出示一张正确的操作题,请幼儿检查自己的操作是否和教师展示的一样。
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p77页。
活动反思:
1.此次活动的内容还需要创新,提高难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动的梯次性,要有层层递进的过程,教师要挖掘新的内容,填充活动,使活动变得有创新性。
2.在“住新房”的设计中有问题,每张纸有三间房子,可是小动物却需要住四间,虽然老师发现这一问题,给每个幼儿增添一间房子,仍有幼儿不愿意让小动物住进去,给幼儿找相同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3.教师知道使用浆糊是一个困难,但是担心使用双面胶更难,担心使用胶圈的一次性,在此次活动中没有将幼儿的粘贴问题解决。
4.在观察记录活动中,教师的思路不灵活,认为:找相同的记录要人手一份。其实,分局小小班的特点完全可以采取集体形式的记录,让小动物住进房子。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认识柳树的主要外形特征,知道春天来到时柳树发芽变绿。
活动准备:
选择好有柳树的地方。
活动重点难点:
认真观察柳树的外形特征,知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变绿。
活动地点:
户外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院子里柳树边,请幼儿围拢在柳树边,说:“小朋友,你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树?”
2、观察柳树。
①教师请幼儿摸一摸柳树的树干,说一说柳树的.树干摸上去是怎样的?
②请幼儿观察柳树的颜色,提问:“柳树的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
③请幼儿观察柳树枝上有什么?(柳树发芽了,有嫩绿的小芽孢)请幼儿想一想,小芽会变成什么?(柳树叶)。
④请幼儿想象长长的柳枝在风中飘动像什么?学学柳树枝飘动的样子。
⑤让幼儿抱抱柳树,和柳树做个朋友。
3、讨论柳树什么时候发芽,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教师总结:柳树是在春天的时候开始发芽变绿的。柳树变绿长出绿芽就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