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之道》读后感

多美网

2025-08-26读后感

欢迎阅读《大鱼之道》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鱼之道》读后感 篇1

一直喜欢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没想到今年暑假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里就有一本他的《大鱼之道》。一打开书,我便被它的情节深深吸引,着了魔似的一口气读完了。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个鱼妈妈的故事。爱吃鱼子的作者遇上了一条要去孔雀湖产卵的大鱼。大鱼肚子滚圆滚圆的,这分明就是一肚子鱼子么,看得作者口水直流。

那大鱼的运气可不好,想要进入孔雀湖,就必须一阶一阶地跳过作者站立的梯田式石阶。等它几乎用尽全身力气跳上去的时候,迎接它的便是作者重重的一棍。第一次,这条鱼虽巧妙地躲过了,却从台阶上一路摔了下去,落进了水里,遍体鳞伤,唯有圆滚滚的肚子毫发无损。于是,它又第二次一阶一阶地开始往上跳,跳到作者面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作者,任凭作者一下又一下的重击,头破了,鱼鳞掉了,一丝丝的鲜血渗出来了,可它仍固执地静静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直到作者拎着它经过孔雀湖时,不知它从哪来的力气?也不知是怎样的一种勇气?它挣扎着,拼了命地,用残存的最后一丝力量,把一大片金黄色的鱼子喷射向湖面。发生的这一切简直让作者怀疑自己的眼睛,一条几乎没有什么智商的鱼,一条伤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鱼,居然会为了自己的后代与聪明的人类斗智斗勇,而且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只为肚子里的那一个个未来的小生命。也许它早就知道,凭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到达孔雀湖,也许它早就知道台阶的上面会有棍棒等待着它,也许它本来就是一种聪明的鱼种,聪明到懂得借助他人之手……

读到这里,我愕然,这到底是什么力量能把它逼到置自己生死于不顾?是什么力量能让它激发出这样的潜能?我想,答案只有两个字——母爱!

突然想起妈妈平时总爱念叨的一句话:“生你时那么辛苦,你还不听话,真没良心。”以往,听到这话的时候我总是不屑一顾,而今天,我突然有种特别的.感觉,仔细回想妈妈为我付出的一点一滴,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大鱼之道》读后感 篇2

年前,我买了《大鱼之道》这本书,自从那时候一时兴起读完这本书后,就再也没碰过这本书,它安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一放就是两年。这个学期学习的几篇动物小说让我对动物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又翻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虽说书名是《大鱼之道》,但它其实讲述了许多个带给人深刻印象的故事:鱼道、善举白旗的鱼、朋友白兔等等,而其中,《鱼道》和《善举白旗的鱼》最让我喜欢。先说说《善举白旗的鱼》,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家池塘里红黄白三条鱼的故事,红鱼和黄鱼各占据了池塘的一边,而那条白鱼却被排挤。那条白鱼别无他法,只好待在两界的边界线上,一动不动,肚皮朝上,像是举着白旗一样。而另一边的两条鱼也自顾自,不再管那条可怜的白鱼。读到这里,我觉得白鱼真是懦弱,和那两条鱼争一争,拼死拼活起码可以有一席之地呀!后来,红黄两条鱼爆发了战争,非要斗个你死我活不可,可是白鱼却没有被卷入这场战争,安逸自在地待在那条线上。第二天,红鱼死了,黄鱼也奄奄一息。这时候的白鱼终于猖狂起来了,它四处游走,狠狠咬一口黄鱼,在红鱼旁边转悠……这太不可思议了,我被震惊到了。原来,这是一种“宜斯策略”,当一个群体中鹰派角色过多,会有一些聪明的个体扮演鸽派角色,鹰派角色拼个你死我活后奄奄一息,这时候的鸽派角色就可以肆意妄为了。这是一种很明智的生存手段。我明白了,有的时候,当身边的人发生争斗时,不一定要加入混战,也可以学习这条明智的白鱼,装作群体中懦弱的一个,与世无争,鹬蚌之争,渔翁得利。

再来说说《鱼道》。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我”抓野鸭一无所获,在河里冲凉时,无意中瞧见一条怀孕的黑鱼,在石阶上奋力跳着——它正马不停蹄地赶向山上的湖中产卵生子。“我”拿着棒子,打算将它敲死带回家中,弥补野鸭的错失。黑鱼很灵活,虽然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是躲过了那一棒,不料自己往山下跌去。它又一次跳上来,已经伤横累累,奄奄一息,一棒敲下去,它一动不动了。“我”拎着它沿着河往山下走去,在路上,一根树枝却挡住了“我”的去路,令人不敢相信的是黑鱼咬住了树枝。当我看到这里时,被深深震惊到了,一条伤痕累累的黑鱼被狠狠敲了一棒,毋庸置疑,一定死去了,这条鱼却能咬住树枝,死也不松口,是什么力量在驱使着它呢?正当“我”纳闷时,黑鱼猛地一甩,将尾巴对准河里,射出一股金黄的鱼子,鱼子散尽,黑鱼也不动了。

“我”把黑鱼带回了家,它再也没有动过。这或许就是动物的情感,一条黑鱼,为了孩子忍受巨大的痛苦,只要能产下鱼子,无论怎样它也在所不惜。想想自己的母亲吧,她怀胎十月,一天天忍受着自己带来的痛苦,直到产下你那一天,冰冷的刀锋从母亲温暖的腹部划下,有时我们会被刀片划出小小的伤口,都是那样的痛,而母亲的伤口,我们能忍受得了吗?每一位母亲,都是一位英雄。这,就是母爱!没有什么能让我们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我们只能替她们分担压力疲劳:做饭,洗碗,洗衣,擦地……看着她一点点变老,白发一根根增多,这种感觉,谁都知道。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都明白报答这份来之不易,求之不得的母爱,我们应该更加明白。从今天起,我们做些家务,从今天起,我们学会点自理,从今天起,我们不再和她们闹小脾气……虽然这些只是甚微的举动,却带给了她们无限的感动。妈妈,我爱你。

《大鱼之道》读后感 篇3

近来,我读了沈石溪写的一本动物小说:《大鱼之道》,我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感动着。

书中,沈石溪去瀑布边洗澡,发现一个黑影在瀑布中晃动。沈石溪见是一条有一米半长,大约有一百五十斤的大黑鯇,十分兴奋,便准备捉鱼。可鱼儿从石坎上一层一层地跳了上来。眼看要跳到最后一层了,沈石溪立即用棍子来打它。可黑鯇跳了起来,只跳了半米又滑了下去,一层一层地摔下去,摔得昏天黑地,晕头转向,落到了大水潭中,黑鯇不放弃重新开始跳。不知过了多久,鱼儿终于跳到了沈石溪的面前。他的尾巴砸碎了,背鳍也折断了,鳞片掀得七零八落。鱼尾、鱼背、鱼嘴、鱼鳃、鱼眼都渗着血丝,可肚皮却完好无损。在沈石溪那里有个习俗:逮到产卵期的大肚子鲩鱼,打死后,要让它把卵产到孔雀湖边,不然鱼儿死不瞑目。沈石溪不信,没有放,直接拖了回去,可是大鱼挣扎着也要把卵产在水中......

在动物的世界中,都如此爱护后代,如此顽强不屈,我们的母亲不也是如此?都说母爱是无边的,是伟大的,是不朽的,是永不凋零的。文中的母鲩鱼有时那么顽强的保护孩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与父母的幸福时光。

《大鱼之道》读后感 篇4

在元旦假期里,我趁着空闲读了沈石溪的《大鱼之道》。其中,有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善举白旗的鱼”,讲的是三条鱼在水塘中“争夺领地”,一条白尾巴鱼最先“投降”,其余两条“红鳃盖”、“黄嘴壳”频频争斗,最后相继死亡,而白尾巴,最终拥有了水塘。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最先感叹白尾巴的聪明。它面对两个强大的敌手,并没有硬碰硬,而是先假意投降,等到对手互相残杀后,坐享渔翁之利。就算是人,也未必会想到,真是只“神鱼”。

细想一下,又觉得平淡无奇。大自然本就十分神奇,这条鱼只是巧妙地适应了自然而且这也有规律可循:强悍虽然扬眉吐气,却很容易在频繁的争斗中受伤或死亡;怯懦者虽然窝囊憋气,却因避免了争斗而得以存活。

若是搬到人类社会中来,这个规律也同样适用。的确,在社会中,太过强悍的人,总会被群起而攻之,落得两败俱伤。而在此前,示弱者往往能蓄精养锐,平安无事,从而在此时获得利益。一个人,只有“愿举白旗”、“善举白旗”,才能获得较大的利益。

读了这篇文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