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农村厕所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厕所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篇1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xx年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的通知》保财农〔20xx〕114号、 《保山市财政局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农村厕所改造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保财农〔20xx〕53号)等文件和绩效管理的有关要求,我县高度重视补助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现将绩效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一、农村“厕所革命”补助资金项目基本情况
(一)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
项目实施单位:施甸县13个乡镇。
项目主管单位:施甸县农业农村局。
项目性质:新建或改造。
建设规模和内容:新建或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450座。
资金投入或来源:实行先建后补的原则,验收合格新建或改造户厕每座补助1000元。
项目建设期限: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二)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实施单位:施甸县11个乡镇。
项目主管单位:施甸县农业农村局。
项目性质:新建或改造。
建设规模和内容:新建29座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
资金投入或来源:实行先建后补的原则,验收合格新建每座补助10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一)产出指标
预期绩效总目标: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新建或改造
3450座,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29座,改厕设施合格率≧95%,农村改厕数据库基本建成,截至20xx年底,资金执行率达100%。
达到的'绩效目标和指标:实际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新建或改造3450座,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29座,完成率100%;改厕设施合格率达100%,农村改厕数据库基本建成,截至20xx年底,资金执行率达67.6%。
(二)效益指标
经县级验收组对全县13个乡镇实施的20xx年农村无害化户厕和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项目进行了验收,户厕抽验345座,合格345座,合格率100%,全县共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新建或改造3450座,合格345座。公厕抽验29座,合格29座,合格率100%。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通过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建项目,降低了农村疾病发生率,节约了农村因病支出的医疗费,经济效益显著。
2.社会效益。通过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建项目,提升了项目区无害化厕所覆盖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有效改善项目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项目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通过实施项目广泛开展培训,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素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推进项目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3.生态效益。通过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建项目,减少了粪便对土壤、水质等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生态效益明显。
(三)满意度指标
无害化卫生户厕抽验服务对象345户,满意340户,满意度99.5%。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抽验服务对象29个村,满意29个村,满意度100%。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1.部分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管护不够到位。管护制度不完善未上墙,未指定专门公厕保洁员,普遍存在清洁程度差现象。在随抽查验收中,发现少部分公厕干净程度差,垃圾清运不及时,多数公厕由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轮流打扫,管护制度未上墙。少部分户厕清扫不及时、不卫生,尤其是沼气联通厕所卫生较差。
2.厕所改建补助资金拨付、兑付不及时。“厕所革命”专项资金只拨付了公厕、户厕的一部分,由于县级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其余都未拨付。
3.尾水排放不规范。普遍存在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直排沟渠现象,对村庄水系造成污染。
(二)改进措施
1.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合力共建美丽家园。持续推动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坚持厕所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的思路。建立保洁制度并上墙,指定1名公厕所在自然村保洁员为公厕专门保洁员,保持公厕长期清洁。加强宣传。组织乡村组干部进家入户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农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厕所长期保洁。
2.多方整合资源,争取资金投入。协调争取厕所改建补助资金拨付充分整合各部门各行业涉农资金,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格局,集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
3.规范尾水收集处理。通过建设尾水收集池资源化利用和逐步完善村庄污水处理系统来解决尾水排放不规范问题。指导督促农户建污水收集池还田还地,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建设村庄污水处理系统或补助农户建污水收集池资源化利用。
农村厕所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篇2
根据省、市旅游局关于厕所革命工作的要求及部署,我局结合上街区实际情况,扎实推进旅游厕所新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厕所的建设管理水平,现将20xx年旅游厕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区承担省市民生实事任务新建旅游厕所1座,按照AAA级标准打造,选址在方顶驿文化旅游项目老村片区方氏祠堂附近,计划投资105万元,规划面积162平方米,计划建设男厕位8个,女厕位12个,第三卫生间厕位3个,并包含4个无障碍厕位。
二、建设进度
今年年初,我局召开了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在认真学习旅游厕所建设标准后,我们对全区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依照旅游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了20xx年旅游厕所建设计划。为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我局积极跟进,督促景区及施工单位做好旅游厕所选点和方案制订工作,要求其严格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进行建设,由于建设位置存在大石块、树木等较多障碍物,目前,正在进行障碍物清理工作,预计8月份之前将完成三通一平工作。同时,我局定期对20xx-20xx年已建成的旅游厕所进行督查,确保其正常开放,专人管理,干净整洁。
三、取得成效
通过近年来的一系列努力,我区“厕所革命”工作已初见成效。建成的厕所已全面投入使用,为游客带来极大的`便利与良好的体验,今年新建厕所也正抓紧建设,为我区旅游厕所建设工作添砖加瓦。通过以“小”带“大”,以“面”带“全”,不断提升我区旅xx业整体服务水平,打造配套的旅游要素和高品质的旅游服务,全面推进上街区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建设与完善,提升市民与游客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
由于我区面积较小,旅游资源较少,旅游厕所新建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约性。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挖掘工作,同时着眼全区,整合文化、历史、旅游资源,打造更多优质的旅游厕所,完善公共旅游设施,体现人文关怀,为广大游客提升便捷度及舒适度。
农村厕所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篇3
村在9月21日,向乡人民政府提出对该村20xx年“厕所革命”建设进行验收的申请。乡人民政府于9月21日成立乡村20xx年“厕所革命”建设自查验收领导小组,自查验收小组在20xx年9月21日对村30户新建厕所,对照“厕所革命”实施方案要求逐户进行了自查验收,现将自查验收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新建厕所面积及建设规格
30个新建厕所建设面积均大于等于3平方米。厕所整体结构完整(有墙、有顶、有门、有窗),室内有标准便器、清洁卫生、无蝇蛆、基本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
二、新建厕所粪污处理情况
30个新建厕所贮粪池面积大于等于3立方米,具备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传染性的.设施,处理后的粪污应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能够直接用于农业施肥等资源化利用。
三、后期维护管理机制
30个新建厕所的日常使用、维修维护、清掏清运都由农户自行负责,粪污用于耕地肥料,村“两委”定期对厕所卫生情况进行考核。
四、新建厕所质量
经自查验收,30个新建厕所均按照“厕所革命”实施方案要求进行了修建,建设质量合格,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农村厕所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篇4
根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xx年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县和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川农〔20xx〕75号和《阆中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的要求,现结合我乡示范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xx年,主要完成天宫院村示范村户用厕所改造共235户,其中,新建三格化粪池6户,改建厕所+三格化粪池229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
二、建设内容
重点建设农村户厕粪污管网、粪污池等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建设,粪污池主要建设三格化粪池(玻璃钢成品)或三联通沼气池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责任主体
天宫乡为责任主体,天宫乡天宫院村示范村为实施主体。
四、奖补标准
(一)补助要求
按照政府补助引导、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集改厕资金,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户以自备砖、砂石、水泥建筑材料或以出工等形式参与改厕。重点支持示范村补助户厕粪污管网、粪污池等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内容。以下情形不列入补助范围:一是不按规定标准建设;二是验收不合格的户厕;三是本方案出台之前,已经建成的水冲式厕所和无害化处理厕所。
(二)补助标准
1.新建三格化粪池或沼改厕,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的,财政资金补助1500元/户。
2.改建厕所+三格化粪池或沼改厕,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的',财政资金补助2500元/户。
(三)统筹补助资金
乡根据示范村农户厕所改造任务量,对到户补助资金全村统筹调配。示范村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补助标准,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标。
五、进度安排
1.8月30日前,完成示范村户厕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完成示范村宣传动员、农户自愿申请、户厕改造清单、乡镇村审核、公开公示、示范村实施方案、组建管理队伍、建设方式确定等工作。
2.9月1-11月30日,完成示范村户厕改造任务,乡统筹推进,示范村组织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每月20日前向市农业农村局报送建设进度,11月15日前上报本年度农村改厕工作总结报告。
3.12月1日-12月15日,完成示范村自查及初验工作,形成自查报告报市农业农村局。
4.12月15日-20xx年1月,完成市级考核验收,兑现补助政策,准备迎接省、南充市及阆中市的考核工作。
六、考核验收
(一)验收程序
1.村级自验。由村民委员会成立验收组,以户为单位,组织开展验收,按改造清单逐户填写验收表,上报乡镇申请初验。
2.乡镇初验。由乡成立验收组,以村为单位,逐村逐组逐户进行验收。
3.公开公示。在完成初验的基础上,对初验结果在本村进行公开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接受群众监督。
4.申报验收。乡在公开公示无异议后,形成验收报告,提请本级(阆中市)联合验收组验收。
(二)验收标准
1.卫生厕所标准。独立式厕屋,建筑面积不小于1.2㎡,达到人畜分离,有墙、有顶、有门,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厕所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粪便按规定清出。
2.无害化厕所室内标准。厕屋整体结构完整(有墙、有顶、有门),建筑面积不小于1.2㎡,室内有标准便器、厕所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
3.无害化厕所粪污处理标准。具备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传染性的设施,建三格式化粪池(统一使用玻璃钢成品1.5-2立方)或三联通沼气池,处理后的粪污应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能够直接用于农业施肥等资源化利用。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成立由乡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示范村书记,驻村工作队及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确保顺利推进。
(二)强化项目管理。示范村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狠抓项目进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目标任务。加强农村改厕档案资料管理,做好改厕前、中、后的影像保存(由各工作片负责照相并报镇项目办存档),改厕农户要进行统一编号。
(三)搞好技术培训。我乡将集中组织开展农村改厕业务培训,对项目镇村干部和施工人员系统培训农村三格式化粪池改建技术规范,保证改厕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掌握技术,按规范施工。
(四)加强督查督办。加强现场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