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萤窗小语》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萤窗小语》读后感 篇1
读了刘墉的《萤窗小语》感悟颇深,其中有一篇小短文《人就这么一辈子》给我影响特深刻,虽然寥寥数语,但已把人的一生分析的透彻明晰!
“人不就这么一辈子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辈子,春发、夏荣、秋收、冬藏,看来像是一年四季般短暂的一辈子”。
“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不能消受的,不也驮过这短短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好解不开的呢”?
“人不就么一辈子吗?短短数十寒暑,刚起跑便到达终点的一辈子;今天过去,明天还不知道属不属于自己的一辈子;此刻过去便再也追不回的一辈子;白了的头发便再难黒起来,脱了的成齿便再难生出来,错了的事情便已经错了,伤了的心便再难康复的一辈子……”
这三段是我最喜欢的话,前一段他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年的四个季节,用春夏秋冬形容生命的短暂,形容生活的艰难。简短的形容,却意义深远!中间这段句句是真理,看了这段话,久积心中的郁闷之气一扫而空,只有放下过去,把握现在,才有美好未来!怎么样都是一辈子,为什么不轻轻松松友善和美的过一辈子呢?没智慧的人总希望别人给他快乐,有智慧的人是自取快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切唯心,就看你对生活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其实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很多悲剧往往就是无法放下,然而如果你能够领悟放下的道理,将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把握当下!
人生短暂,生命无常,谁也无法预言将来,好好的把握吧!万事随缘,淡定无妄,常思几过,心怀慈悲,多行善事!
《萤窗小语》读后感 篇2
最近新年假期和春节假期前一周在读《萤窗小语》。我的书是新书,但作者刘墉先生却出版了近三十年,是刘墉先生的成名作。我喜欢刘墉先生的这本《萤窗小语》,是因为他们朴实无华,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却讲出了大道理;更从那一个个的故事中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和文字后面给人带来的深思。这本书真是耐人寻味,深入浅出,一读就停不下来,让我从小故事中悟出了各种真谛。
经过研究,刘墉先生的作品百分之九十都以散文、故事的形式呈现,不像我记忆中那种贯穿故事和散文诗中的言情或是肤浅的情节,让人无聊透顶,反倒让人品味出人生或许多事的真谛。其中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有个学生每次在刘墉先生的绘画课时总要带许多的玉兰花分给同学,所以一到上课那天就变得馨香满室。
刘墉先生好奇地问她:“你哪儿来这么多的玉兰花啊?”“我从家里树上摘的。”“每次去摘不是很麻烦吗?”“麻烦也值得。”原来是她家的玉兰每年到这个季节,树上就会开满了玉兰花,家里的客人来访时,总是一进门就赞不绝口,说是浓郁极了!可是她们整天接近,反倒久而不觉其香。有一天祖母要求全家人出去时,只要树上开有玉兰,就摘一些送朋友。当时家人提出反对,“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可祖母说“花总是要谢的,自己有的太多,反不觉得芬芳,何不拿去送给没有花的人,让我们庭院的馨香散布在每个朋友的身旁呢?”
从此全家人就都这样做了,它使她们一家结交了很多朋友,树上的花似乎也开得比以前更盛了!有些东西我们拥有得太多,反而不感觉它的美好,何不将它分给那些需要的人呢?那样我们拥有的快乐就会不断的扩大,也不会因为拥有的太多而烦恼。让我们狭窄的快乐,扩展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让我们家中的炉火,温暖每颗寒冷的心,让我们阶前的灯,照亮每个夜归人的路,让我们从别人的笑脸上,看到自己的笑!
就是这么一个500字的小故事让我懂得了许多大道理。想要把握好时机不要出错;要懂得分享,分享才是最大的财富;不要盲目的追求,也许当下才是最好的;这本书千千万万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很多大道理。如果我们能像刘墉先生,也许我们也能成为人生的“赢家”。
《萤窗小语》读后感 篇3
著名作家刘墉的文章很多总是短小精悍,他常常从身边的人、事、物等现象谈起,引发出自己的人生思考,让我们读时越咀嚼越有味,读后豁然开朗。前一段读了他的《萤窗小语》,里面的一个个故事也是来自于身边的人、事、物、景等现象,一个个亲切真实的小故事,普通的就好像路上的小石子,一经过先生细腻睿智的解析就展示出它蕴涵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理了。读起来不仅让人警醒,更让我们为生活里的点滴所感动。
他在文中这样写道:“我认为教育也有所谓剪枝与摘心。对于那些心有旁骛的人,要剪其枝,使他们能潜心专志,认定目标。对于那些冲动莽撞的人,则摘其心,使其能按部就班,获得更高的成就。”读了这句话,我很有感触,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每年都要面对许多性格各异的孩子,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每年也下了不少功夫,但从没想过“剪枝”与“摘心”。仔细咀嚼这句话,我认为很有深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的规矩、课堂的纪律、学校的规则、社会生活中的秩序等都需要遵守。小学生正是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时候,他们的成长正是需要修枝剪叶的时候,只有修枝剪叶,磨去自私的自身的棱角,让自己变得象水一样,去适应社会的形形色色。不然社会不收留,杂枝影响他人,社会自然会替你剪枝,不仅剪枝,还会伤根动骨。
读刘庸的书,首先感觉“人就这一辈子”,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会生活。但是追逐到的是物资享受并不是幸福生活,盲目追求生活的享受,不如细细体味一下眼前的生活。刘墉曾说:“黑白的心情,看见黑白的世界;彩色的心情,看见彩色的世界。”如果我们能让心静点,就能听见花开雨落的美好。让心宽一点,就能宽恕自己和别人而展开笑容。让心远一点,就能感觉彼此的亲近。换个美好的心情去看世界,就会少一些苦恼多一点温暖。发现生活,体会生活是为了更有力量去改善生活。面对困境,热爱生活的人总是心怀希望,努力进取,因为他相信闯过去是更美好的风景。“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可能获得新生。”
读刘墉的书,让我们更会生活!
《萤窗小语》读后感 篇4
“每个人都会死,只是不知道时间罢了;它可能还相当遥远,也可能此刻正敲我们的房门。”
坐在绿草丛中,倾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轻轻翻动着薄薄的书页,如诗如画般的语言流进我的心田。《萤窗小语》是刘墉的成名作。书中是一篇又一篇简短优美而蕴含哲理的散文。其中,《计划生命》令我感到好奇。
这篇小散文想告诉我们,人就这么一辈子,要学会珍惜;生命就这么短暂,要学会计划。
生命需要计划吗?答案是:需要!你会吃惊地发现,太阳从东边升起,转眼便躲到西山后边去了。或许你还会发现,你已稀里糊涂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我们不能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我们要学会计划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生命,让每一天都变得精彩而有意义。
你是否计划过生命?
有一位癌症患者,他得知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便制定了一份计划,计划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旅程。他一个人去倾听鸟儿的歌唱,去看溪水哗哗地流淌,去享受雨丝滴落草丛间的美,去享受属于他一个人的幽静,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奇丽。最后的那些日子里,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自在,从未有过的井井有条。是呀,一个人不懂得计划生命,茫然地,匆忙地度过,将会失去许多快乐。
还有一些人,年少时不懂得珍惜,不懂得计划,等长大了,等走到尽头了,再想着去计划,却已经迟了。
他,在少年时代,从不认真读书,只知道虚度光阴。成年了,他也不计划经后的打算,整日流落街头。他不愿去打拼,他永远只肯等待金钱的到来,直到死,都没有一个计划。
计划过的生命是精彩的,是有意义的,它虽然不能如你所望,但必定是充实的,是井井有条的。让我们一起计划生命,计划明年,计划明天,计划下一分,下一秒。有计划的生活,有计划的生命,让计划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