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培训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幼儿园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培训心得体会 篇1

第二次教师培训是由xx学院师范院校xx教师为我们主讲的,主要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方向、核心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相应地列举了很多身边的事例,真是有形有色。

经过一天的培训,使我深深感到了群众赋予我们的职责——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未来,仅有教师不断反思,才能自我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我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我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有人说:一个人经常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对孩子的作用就像国王一样伟大。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构成的最佳时期.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父母都必须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作为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职责。但在平时父母和教师都只注重幼儿道德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道德行为的培养。认知与行为就如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轻重之分。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少年要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团体、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而应当进一步帮忙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构成互相协作、严守纪律,具有团体主义精神的良好行为品德,仅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

在幼儿园经常使用说服、榜样、将故事和奖惩来对幼儿进行德育,他们往往是自上而下,由外到内地把必须的思想、认识或观念赋予幼儿,而不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我实践而得到的正确观念,更不是让幼儿运用智慧和经验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认识,用意动摇,不牢固。

本次培训使我从新认识了幼儿,传统的教育观,把幼儿当作一个接纳知识的“容器”,一个被动的理解者。随着教育观的不断改变,幼儿的一个自主的、又本事的学习者的观点,被我们逐渐认可,而此刻我明白了,幼儿不仅仅使一个学习者,而是一个有本事的思考者、思想者。他们有自我事物的逻辑,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本事,更有我们无可比拟的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新认识幼儿:从一个“容器”到有本事的学习者,到有本事的思考者,在这一过程中我获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灵感和教育智慧

幼儿园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人际关系是所有人力服务的核心和灵魂,幼儿园或者儿童发展中心也不例外,特别是以这个领域中人员的严重短缺情况(看来幼教人才问题是全球问题!)。成功的管理者能够理解人的需要和动机,并能够在日常的互动中和更正式的会面中有效地与个体和小组进行交流。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开始于招聘并且继续直到员工离开。达期间管理者的工作是最有效地利用每名员工的人力资源并且帮助每名员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关于团队建设的论题,我听了一些讲座,包括我们自己也组织了一些相关培训。我觉得,团队建设离不开大环境,或者说上下文(Context)——行业、时代、政策等等。作为幼教行业来说,从业人员的的社会地位、心态、归属感等,决定了团队建设的要素。为什么这么说呢?《幼儿园管理》对于激励员工的职业发展上,提到“儿童发展专业人员离开这个领域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地位低,因为公众通常认为他们只是“婴儿的保姆””。试想,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从心眼里认同这份事业,没有自豪感与成就感,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那么,面对这些缺乏事业心与梦想的人,团队建设将是对牛弹琴。

管理者要在大环境的基础上,营造小环境:获得各种认证与奖励;提供一个支持的、友好的、吸引人的工作条件;建立良好的口碑。

管理者的角色就是

理解员工的需要和愿望

这里让我们重温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了解员工在专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儿童教师发展的4个阶段:生存、巩固、更新和成熟。

善于与员工交流

在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组织中,所有的人都应该掌握和实践沟通的技巧,以促进整体目标的完成。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说,解决纠纷的技巧和使纠纷最小化的技巧是必备的整体技能。

管理者关注员工的需要和愿望的另一个重要的考虑事项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区别。内在动机是自主地去做某事,满足自身的成就感。外在动机则是简为得到什么去做某事。因此,奖励是必要,而不是全部。扩展员工的职责范围可以成为一种激励力量,并且能够给员工们带来更大的满足。提高员工动机水平的一种非正式管理技巧就是巡视管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进班。

激励员工动机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建设团队归属感。团队对某一目标的整体贡献大于团队中任何一个人的贡献。

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或者中心管理者,理解员工的需求很重要。你要要求每名员工积极参与到专业发展活动中,并且要持续不断。你还可以组织各大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让员工通过互动促进专业成长。

幼儿园培训心得体会 篇3

第二次教师培训是由xx老师为我们主讲的,主要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方向、核心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相应地列举了很多身边的事例,真是有形有色。

经过一天的培训,使我深深感到了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未来,只有老师不断反思,才能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有人说:一个人经常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对孩子的作用就象国王一样伟大。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父母都必须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作为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平时父母和教师都只注重幼儿道德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道德行为的培养。认知与行为就如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轻重之分。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少年要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而应该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形成互相协作、严守纪律,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行为品德,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

在幼儿园经常使用说服、榜样、将故事和奖惩来对幼儿进行德育,他们往往是自上而下,由外到内地把一定的思想、认识或观念赋予幼儿,而不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实践而得到的正确观念,更不是让幼儿运用智慧和经验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认识,用意动摇,不牢固。

本次培训使我从新认识了幼儿,传统的教育观,把幼儿当作一个接纳知识的“容器”,一个被动的接受者。随着教育观的不断改变,幼儿的一个自主的、又能力的学习者的观点,被我们逐渐认可,而现在我知道了,幼儿不仅仅使一个学习者,而是一个有能力的思考者、思想者。他们有自己分析事物的逻辑,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我们无可比拟的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新认识幼儿:从一个“容器”到有能力的学习者,到有能力的思考者,在这一过程中我获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灵感和教育智慧。

幼儿园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前几天我们几位教师在赵红红老师的带领下,来黛溪中学参加培训,我们有兴聆听了国秀华园长和丁海东教授的报告,国园长和丁教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幼儿教育。

国园长的报告是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幼儿身边熟悉的生活经验选择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萌发科学兴趣形成科学发展,培养科学思维探究精神与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幼儿科学素质,使幼儿自学和会学,更大限度的实现幼儿主动的发展。国园长还讲到要通过教师梳理幼儿科学实践中实现问题,吸纳“做中学”理念,明晰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挖掘与利用周围蕴涵科学价值的资源,创设丰富适宜的幼儿教育环境,选择与理念吻合的科学内容,探索开展幼儿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原则及策略,形成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指导能力,切实改变教师理想观念与实现行为矛盾的现象,以丰富幼儿园的特色内涵。

丁教授讲的是《游戏在课程实践中融合和运用》,是的,作为3—6岁幼儿所使用的思维游戏课程,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决定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把游戏贯穿始终。游戏策略在本课程中是体现最充分的,也是幼儿教师最擅长使用的。游戏本身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教学采用游戏的方式便有助于吸引幼儿注意、提高活动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游戏需紧密结合一定的教育目标,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独立思考和操作增长知识、提高各种能力。

而在大的游戏策略背景下,我们在思维课程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还运用了一些能够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并使教师获得教育能力的基本策略。如,导入策略、提问策略、支架策略、迁移策略以及教学活动结束时的归纳策略等。游戏是幼教的最基本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着用。但是游戏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运用呢?是不是所有活动都滥用游戏呢?我认为游戏可灵活运用。有时适度而止,有时可运用多种游戏来明辨同一个事理,有时还可以用老游戏变成新玩法来达到活动目的。

短暂的讲座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管我能学以致用多少,我都会尽自己的能力慢慢消化、实践、总结……如国园长所说的:不要一味的羡慕别人,心里总是想着做新的事,也要经常回头看看,想想自己做过的事,其实,慢慢积累的经验就是你身边的金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