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方帽子店》小学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帽子店》小学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认识7个生字,其中认识一个多音字“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刚从慢性子裁缝店里走出来,眨眼又迈入了方帽子店。这里的帽子好奇怪,全是方形的。(板书课题:方帽子店,学生齐读课题。)
2.鼓励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1)方帽子店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2)哪些地方是意想不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检查生字新词。
重点强调“浸、在、脑、袋、膝、盖”的读音。
橱窗改变香蕉扣在头上嚷嚷圆筒古董
2.同桌互相指读生字。注意读准:翘舌音“橱嚷”,后鼻音“筒董”。
另外,一个多音字“嚷”在这里读“rng”,还有一个读音是“rng”,组词是“吵嚷”。
3.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1)形声字识字:橱蕉扣嚷筒董
(2)组词巩固:改革改变改正
4.“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5.让学生默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在文中圈出来。引导学生找出多音字“兴舍”,并组词区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请同学开火车读一读。每人读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0个自然段)按什么顺序进行描写?(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2)本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又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方帽子和方帽子店的`情况。
第二部分(5~14自然段):方帽子不舒服,孩子们创造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
第三部分(15~20自然段):方帽子店终于被新式的帽子店打垮,淘汰了。
2.同桌轮读课文,体会方帽子店的变迁。
四、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再次读读这个故事,哪些地方是你感兴趣的,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出来和大家交流。
1.“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大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这里是写什么?(方帽子戴在头上一点儿也不舒服)
哪些地方不舒服了?(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
2.“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孩子们想到要造出什么样的帽子?为什么要造这样的帽子?
预设:孩子们想造圆形的帽子。
预设:因为圆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预设:又舒服又漂亮的帽子谁不想戴呀,这也是圆形帽子最终战胜了方形帽子,在市面上流行开来的原因。
3.再读课文,复述课文。
可以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也可以复述全文。
《方帽子店》小学教案 篇2
【课前解析】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讲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们觉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尝试着做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再后来在方帽子店的对面开了一家各式各样的帽子店,人们逐渐进入新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
关注略读: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教学目标指向“粗知文章大意”。呈现方式也不同,在文前有“学习提示”。本文中“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是对前面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复述方法的迁移运用。
关注课文插图:插图中,在方帽子店门口,两个扣着方帽子的大人,看到戴着圆帽子的小孩时一脸惊讶。课文插图与故事内容相对应,有助于图文对照,理解故事内容,感悟故事主旨——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
关注写作特点:课文能对比的手法表现新旧事物的不同与更替的原因。如:方帽子与圆帽子,大人与孩子对待方帽子、圆帽子的态度,两家帽子店,人们戴上不同帽子的感受。对比在文中处处可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关注课后拓展:
有关创新的名言:
苟日新,日日新。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合理的,尤其是有效的管理。
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教学目标】
1.认识“橱、改”等6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旧事物被新事物淘汰的规律。
3.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
1.懂得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的道理。
2.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橱、改”等6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旧事物被新事物淘汰的规律。
3.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一、生活入手,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说到帽子,大家都很熟悉。你们喜欢戴什么样的帽子呢?可以从质地、形状、款式等方面说一说。
学生交流。
预设:舒服的.、流行的、漂亮的等等。
出示课件1:
2.各式各样的帽子,同学们是各有所爱。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顶奇特的帽子,你们瞧!这样的帽子戴起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出示课件2:
学生交流。
预设:看上去硬邦邦的,戴着不太舒服。
3.想一想如果有一家只卖方帽子的店,你觉得这家店的生意会怎么样?
集体交流。
4.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到方帽子店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从生活谈帽子、谈感受入手导入新课,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一遍。教师提出读书要求。
出示课件4:
2.认读词语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词语宝宝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
(1)带拼音,男女对读词语
(2)去掉拼音,指名读
出示课件5.6:
(3)理解词义
理解“橱窗、古董、一溜烟”的词义。
出示课件7.8.9:
3.识记生字
(1)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强调“橱”是翘舌音,“筒、董”是后鼻音。
出示课件10:
(2)学习多音字“嚷、溜”
出示课件11.12:
(3)说说识字方法
①熟字加偏旁
出示课件13:
②开火车组一组
出示课件14:
(设计意图:先解决生字新词问题,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默读课文,厘清脉络。
出示课件15:
2.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出示课件16: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层层深入,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好文本。)
四、默读课文,细读感悟
1.说说你最意想不到的内容
出示课件17:
预设1:大人们明明戴着方帽子不舒服却不肯改变。
点拨:从“总是”“一直”我们可以看出大人们的思想保守,不愿改变。
出示课件18:
预设2:方帽子店的主人看到自己儿子戴圆帽子时恼羞成怒。
点拨:从对方帽子店主人和儿子的语言、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固执己见,对于新生事物不能接受。而他的儿子则不同,适应时代的发展。
出示课件19:
预设3:方帽子店不肯改变,还和新帽子店互相较劲。
点拨:从不同的广告词中可以看出新帽子店顺应潮流,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方帽子店
却仍然坚持。
出示课件20:
2.人们最终选择了什么帽子?方帽子的结局如何呢?
指名交流。
出示课件21:
3.师小结,引导学生明白道理: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板书: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
出示课件22: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来解决提示中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启发思维、分析
理解课文,轻松掌握内容、明白事理。)
五、迁移学法,练习复述
1.借助表格、复述内容
请同学们回想25课,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的方法,来复述课文中你最意想不到的内容。
出示课件23:
2.练习复述11——16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出示课件24:
3.集体交流、教师点评。
出示课件25:
(设计意图:借助25课学习的借助表格复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到本课的复述中,学以致用。)
六、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26课,明白了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的道理。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下关于“墨守成规、不思变通”的故事,与大家交流分享。
出示课件26:
(设计意图:在收集资料和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26,方帽子店
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
【课后反思】
《方帽子店》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们觉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人们尝试着做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人们逐渐的进入新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首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解决生字词,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为学习课文内容打好基础。接着根据学习提示的要求,让学生自主交流哪部分内容是让人“最意想不到的”。让学生在自读思考中明白事理。最后进行方法迁移,练习复述。通过借助25课的表格法进行复述,不但让学生对新知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复述的一种方法程序结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中只有真正地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才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的教学还应加强以生为本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读中感悟”,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注意让学生适时地进行拓展训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方帽子店》小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帽子和鸟窝》
教材与学情分析
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翔翔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痛痛快快地玩耍,把帽子丢在了草地上,结果帽子被松鼠带到了高高的松树上。他们发现鸟儿要在帽子里做窝,就决定把帽子送给鸟儿做窝。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年级学生知识量逐渐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采取多读多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嚷、绸”等7个生字,会写“帽、坡”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设悬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帽子和鸟窝。
2、齐读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思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勇于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学生可能会问:鸟窝与帽子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教师检查生字认读及课文朗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卡片。注意“耍”“坡”的读音。强调易错字:慌:右边容易加点。耍:与“要”区分。学生练写这两个字。
(2)指名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学生再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1)自读
(2)小组交流
(3)汇报
【设计意图】
以字词学习为基点,以朗读为学习方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翔翔把自己的帽子留给小鸟做窝的故事,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基础。
4、解答问题:现在知道为什么题目叫做“帽子和鸟窝了吗”?
三、巧设疑问悬念结尾
翔翔为什么要把帽子留给鸟儿做窝呢?希望大家寻找答案,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
以悬念结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课外学习创设了情境,为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创造了契机,也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二课时
一、自主探究勾画标记
翔翔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默读课文,把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的语句画出来。把自己的感想写在书的空白处。
【设计意图】
以帽子为中心,展开学习活动。先让学生自学,采用勾画,批注的读书方式,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二、合作交流朗读感悟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帽子——(丢、找、追、挑、送)——鸟窝
(1)丢帽子。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A、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B、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
C、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找帽子。朗读“松鼠!一只大松鼠!”
A、讨论:连用了两个感叹号,请你说说翔翔他们当时的心情。
B、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追帽子。
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
孩子们追到松树林里。
A、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
B、指名朗读、评议。
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
A、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
B、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当时的样子,表演体会。用“无可奈何”说一句话。
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4)挑帽子。理解“七嘴八舌”。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
(5)送帽子
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听翔翔的,我们听听翔翔的!
A、合作朗读,感受心情。
B、总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
C、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如果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D、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设计意图】
以帽子为中心,通过丢帽子、找帽子、追帽子、挑帽子、送帽子这5件事展开教学活动,层次比较清楚,学生易于理清条理。对于文章的情感,主要通过孩子们爱帽子,却送帽子这一矛盾入手,感受孩子们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中,通过朗读、比较、讨论的方式来领悟情感、抒发情感。其中加入基础知识训练,使教学落在实处。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写一条爱护动物的小标语
《方帽子店》小学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方帽子店》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与《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不同,本课人物对话比较少,主要通过作者的讲述,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本课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结尾部分充分体现了故事的精彩性和深刻性。
(二)教学目标。
1.自习生字,掌握7个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感受故事的深刻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结局的精彩性。
难点:学生能自己复述课文,能通过故事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这篇课文语言平时易懂,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几个重点段落上面,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在朗读过程中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这篇课文的主旨。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方帽子店》这篇课文主要是叙述性语言,作者将故事的寓意通过这些叙述性语言表达出来,对于学生来说,从这些叙述性语言中找准课文的寓意有难度,要向学生解读这些语句的含义,并能让学生在领会课文主旨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复述出来。
三、说学法。
学生在充分预习、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以下学法:
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了解课文内容,对不认识的生字学会自己查字典,对不熟悉的词语自己标记出来,在课堂上提出来集体讨论。对课后习题在预习中要有自己的思考。
朗读法
这篇课文语言平实但是有些语句含义深刻。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过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的主旨,并在弄通故事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一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紧扣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课件提出问题,大家都戴过帽子,那大家有没有发现是方帽子戴着舒服还是圆帽子戴着舒服呢?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引出课题。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生字词:橱 改 蕉 扣 嚷 筒 董
词语:橱窗 香蕉 扣在 嚷嚷 圆筒 古董
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主要是掌握几个会认的字,注意拼音要准。
第三部分:整体诵读。1.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领会到课文的大意。
第四部分:学习课文文段内容,归纳总结主旨大意。
第五部分:总结归纳。再次回归课文,提炼课文主旨。
五、说课小结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重点是掌握课文中会认的字以及课文主要内容和主旨。
本文讲述了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作者主要通过叙述性语言来逐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了解课文的主旨。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自己体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点拨,从而让学生准确的把握课文的主旨。
《方帽子店》小学教案 篇5
《方帽子店》小学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方帽子店》小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