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师德师风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全体教师:
你们好!
我的演讲题目是《爱,教师的职责》!
朋友,作为教师,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爱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容易——这种爱常常是自然而然地,由衷产生地,而对所谓“差生”就不那么容易爱得起来了。
你是否留心过生活中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获得师生、父母的重视,被爱着;而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则若无其人地被忽略这,爱与他们无缘。
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学生更需要人们的爱,因为他们有苦恼,甚至与自卑。他们的心,有更多需要被人理解的东西。
当然,爱这样的“差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牺牲一些时间,花费一些精力。但是这种爱更有价值,更为人称道。或许这种爱,未必一定能在学习上显出效果来,但是它使人心热,使人不再陷入消沉痛苦,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
听说做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威严”。于是,为了拉开我年龄上与学生过于相近的距离,掩饰我性格上的天真。幼稚,弥补初登教坛在教学上存在的许多不足,一句话,为了叫孩子们信服我,我课内课外板起了我本来友善和蔼的面孔。果然,半学期过后,我的“弟子”们变得服服帖帖了,路上,他们见到我,想笑,但脸上的肌肉扯不开来,因为怕我,想视而不见又不敢,因为我明文规定,见到来时要有礼貌,于是,只好颤着嗓音,挤出一句“老师好”,随即变低下头去,一溜烟地不见了。有时,他们在教室门口嬉耍,只要听说我“驾到”,变吓的鸡飞鼠跳,最后钉在座位上,大气不出。这种场面,虽然多少使我感到某种隐约的失意与不安,但终究制服了学生,并因而获得了纪律优胜流动红旗,期末,还被评为先进班级,我也获得了优秀教师的称号。这些胜利,一下子便将那些阴影一扫而光,我陶醉在自豪于得意之中。
然而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把我击醒了。班上有位男孩子叫小峰,他学习基础差,经常不完成作业,而我对他不是挖苦就是讥讽,要不就是板着的面孔。有一次,他作业没完成,我不问青红皂白,就对他下了“逐客令”:“回家补”。他鼓起勇气,怯生生地说“老师,我在学校补吧”。我冷笑一声,幸灾乐祸地说:“怎么,怕挨打?还是回去好,挨打不要紧,只要记住疼,以后就会写作业了。”他走了,我的心也“宽”了。然而他下午没有来,我的心不安了。我的良心牵着我走到了他家,他并没有回家补作业,只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念书了,我给您放猪。”我形容不出当时听到这句话时自己的感受,只觉得像有一只巨手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自责、忏悔、镂心蚀骨的痛楚阵阵袭来。小峰渴望谅解,渴望温暖,渴望关怀,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孩子的班主任,对他是什么态度?真正把他看作是人民的后代祖国的希望了吗?羞愧啊、羞愧,教师这一神圣的职责,被我亵渎了!
于是,我找回了一度失去了的童心,并将它们跟孩子们的心融汇到了一起。孩子们变的笑了,活跃了,不再怕我了,爱上我了。
当我用爱的火焰融化了学生心里冰块儿的时候,我像是看到了春苗在萌发;当我用智慧的钥匙为学生打开通向理想大门的时候,我仿佛闻到了百花的芳香;当我住进医院醒来看见孩子们围在我床前的时候,我好像飘游在爱的海洋;当我和同学们欢歌笑语的时候,我似乎感到青春的旋律在身上跳荡;当我新年收到孩子们贺年片的时候,我宛如喝着一杯玉液琼浆。朋友,听到这里,您难道不感到作为一个教师的欣慰和幸福吗?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启开孩子们心灵的大门,教师必须付出最大的热情,因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学艺术,都产生在教师对学生的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之中。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是的,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却背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虽然清贫,我们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2
复旦大学的校园BBS上有的学生坦诚地道出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们心目中的好教授必须有高尚的师德教风,而不是世俗的成功”。我们知道声名赫赫的高等学府复旦大学不乏有在社会上有一定名声的教授。某教授虽然平时在校外活动频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颇有名气,但是得票率却极低,因为 “他的课虽然讲得好,但是却经常被手机声打断,他的考试虽然要求不是最严格的,但是他忘记了我们是抱着渴求知识的心态坐在讲台下的。”有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这样说。这次评选给天下所有的教师都提了个醒,师德教风仍然是教师们最重要的品德。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是社会道德传统的继承者和传递者,教师不仅把前人长期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把前人确定的道德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教师还是社会道德新风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在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正是由一批进步教师在反封建的斗争中首先提倡新道德的。可见,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前不久,有一位学者被邀请去讲课。讲课前,他先向学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说,现代社会最缺乏的是什么?"
台下学生异口同声地喊成一片:"缺德!"这位学者顿时泪流满面……
据有关部门不久前进行的民意调查,教师在所调查的二十一种全民所有制的行业中,被认为是社会形象最佳的;也就是说,其职业道德状况是最好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否就没有问题了呢?有,而且相当普遍,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曾经被人们称之为"最后一片净土"的教育界,如今也不那么干净了。
最近我国揭露的多起老师殴打、侮辱、摧残学生的暴力事件,就性质而言,我认为没有比这种现象更深刻地揭露出教师素质的变异和教育品质的恶化。"见死不救"是医务工作者的最大的"缺德";"以权 谋私"是国家干部最大的"缺德";"公款"是财务工作者最大的"缺德";"知法犯法"是执法工作者最大的"缺德",而"体罚学生"则是教师最大的"缺德"!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在学校,教师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年幼纯洁的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像那些打骂并侮辱学生的老师,自己为师不尊,又怎能教育好学生呢?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师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学习的革命》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很发人深省: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有时我总是这样问自己:"我教的学生们生活在什么之中呢?"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的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
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3
儿时的选择,我从事了教育事业。不经意间,几年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支,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但我依然还坚守在这里。我不敢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更不敢说为之付也了多少,但正是在这平凡和朴实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个普通教师存在的价值!
说到教师的职业笔,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但我觉的新时期的教师还应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集体的团队精神。
一切师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师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我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孩子在我的带领下玩的很开心,我觉的这就是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轻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孩子像刚出士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我也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作为母亲,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关怀着他的成长,这种情怀是无私的、投入的,每当儿子在生活中的一点小事上有进步我都会非常高兴,这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以消除一严厉打击劳累。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在工作中我也如同对自己的儿子那样对一切孩子,这样你就会感到有意义,幼儿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会喜悦,就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当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新新鲜、好奇。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师,您早。” 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
有人也许会说“教小孩子能有什么出息?没有一点成就感。”可当你看到一个个哭喊着要“妈妈”的小家伙在您的关心鼓舞下,成长为一个个懂礼貌、讲文明、
有个性的幼儿园毕业生时,我坚信,你会相信这世间真的有“点金术”的存在,这个“点金术”便是教师高尚、细腻的爱心。在操场上,我同孩子们玩起了小鸡找妈妈的游戏;在活动室里,我让孩子们围坐在身边,听我讲熊宝宝的故事。当悦耳的琴声从教室里传出,优美的歌声在这里回旋的时候;当顽皮的男孩摇响手中的铃鼓,活泼的女孩学着跳起欢快的舞蹈时,我正用一颗真诚、火热的爱心,悄悄地开启着他们的天真、无私的心扉。是这爱,使我对这项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得心应手,孩子们也在爱中溶化了,多少时光我们共同努力。久而久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音符,孩子们都和我有了默契,能心领神会。当我辛勤的汗水浇灌在孩子身上时,当我汗流颊背,口干舌燥时,我发现孩子们忽然长大了,懂事了,聪明了。猛然间,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神圣、伟大。只要我们用心走进这座神秘的“儿童公园”,用我们博大的爱心温暖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会发现在我们踏进的那一瞬间便得到了许多快乐和幸福。
看,平凡的岗位给了我多么丰厚的回报啊!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爱是滋润孩子心灵的甘露;是哺育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只有爱,才能化解孩子心中的烦恼;只有爱,才能缩短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爱,让我耐心地面对每一个孩子,一往情深。
因为爱,所以爱!愿所有以教师为职业的人在付出工作辛劳的同时,更能体验到教育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在教育事业中,体现自己绚丽的生命存在。
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与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做一个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发言,我苦思冥想总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太平凡,太平常,也太平淡,根本无经验可谈,实乃有些为难和惭愧!下面我结合09年四月兰州班主任培训和自己短暂几年班主任生涯的切身经历谈一些感受,以其抛砖引玉与各位前辈和同仁共勉。
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做个有人性化魅力的班主任》
著名教育家韩玲老师说:“班级稳定了,学校也就办好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上去了,学校的品牌也就打出来了。学校管理的好不好,关键在于班主任。”的确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可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大事小事,层出不穷,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优秀的有人性化魅力的班主任呢?我认为应做到“三会三忌”就足够了:即(会人性化的教学忌罗嗦;会人性化的管理忌粗暴;会人性化的生活忌庸俗)
一、会人性化的教学忌罗嗦:简单的说即一名好的班主任必然是一名好的教师:
作为教师如果你的课上的不好,再怎么忽悠也白搭,因此班主任必须尽快成为教学高手或教学能手。我认为教师一旦进入课堂,就应做到“五像”:即:
一、教师上课时的感情应像京剧演员一样,生旦净末丑,精气神十足,教师一定要以饱满的激情去充分的感染和征服学生,要让教育的激情永荡课堂!我认为这是课堂教学成功先入为主的一步(例:)
二、教师讲课应像讲故事一样精彩不断,教师应通过跌荡起伏、精彩纷呈的教学过程和趣味横生、妙笔生辉的教学艺术设计去充分的吸引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我认为这是课堂教学成功关键性的一步(反问:咱们当老师的经常为学生上课不听课而生气,试想一下如果你的课上的像讲故事一样精彩,能有学生不听吗?请记住这样一句话:最失败的教学是使学生厌学,最成功的教学是使学生乐学);
三、教师上课时的眼神应像雄鹰盯住野兔一样,炯炯有神,教师应学会并善于时刻运用犀利的眼神暗示并提醒学生,绝对不能让学生在课堂走神,从而达到调控课堂教学的目的。我认为这是课堂教学妙手回春的一步(另外,教师可通过后排走动,特别站位,3分静默等有效方法来调控课堂和威慑不听课的学生,总之一句话:上课只要跟着老师走,教师就是学生成绩的救世主);
四、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像科学家搞科学研究一样注重方法,以方法促效率,用方法出质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我认为这是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一步(举例1:河姆渡远古居民的农耕生活知识的记忆口诀);
五、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追求应像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重视一样,教师要真正向40分钟要质量,尽可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学最多的东西,争取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认为这是课堂教学效果成功画龙点睛的决定性一步(概括:总之,过去那种离开课堂教学效果,以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强劳动强度去抓的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一句话:要让学生会也要会,不会也要会,争取最大限度的当堂会!那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学,傻瓜都不会这么干)
二、会人性化的管理忌粗暴:简单的说即方法出效率,激励出质量:
美国著名军事家小埃德加·普里尔说过:“由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将战胜由一只羊带领一群狮子”。我看这话用在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方面再合适不过了。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会管理或管理的不好,大家在堡垒中苦苦挣扎,这时的集体犹如一把散沙,握的越紧就越分散;当然管理的好,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每个人的潜能被最大的激发出来,这样的班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才是优秀的班集体。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必须注重教育管理方法,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用热情感染学生,为此应具体做到“四用”:(用人性化的赞赏激励学生;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精细化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军事化的思维要求学生)
1、用人性化的赞赏激励学生:我们都知道只要是人,他总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因此,教师要学会用称赞的魔棒指挥学生、用赏识的神奇果激励学生。有这样一句话:“赞美仇人,仇人成为朋友;赞美朋友,朋友成为知己;赞美学生,夸出一批优生;学生好比花朵,赞美犹如阳光,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因此,对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因为人是靠优点活着的,也因为优秀是夸出来的。同样一个孩子,你把他看作坏孩子,他会和你对着干,你把他看成好孩子,他会跟着你去干”愿我们每个老师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别把学生想的那么坏,毕竟他只是一个孩子,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
2、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理念办教育。陶行知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可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灯泡、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记住:每一朵玫瑰都有不同的花期,落后的学生只不过是那一朵迟开的玫瑰,只要爱心的浇灌,耐心的等待,就一定能等到那绽放的花蕊。其次请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和衡量孩子(例子:崔永元患上“数学恐怖症”)
3、用精细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咱们做老师的谁也比谁高不到那里去,要说优秀,只能是看谁比别人“更勤,更细,更精,更新”。但无论怎样,教育方法应是第一位的。成功管理学生的关键是要会攻心,而尊重学生是以情攻心的起点。从小事着手,温暖学生的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总之,教育是有规律的,教育是重方法的,但没有一条规律和方法适合于所有学生。学生不是不可能教好,或许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更适合他的方法。请记住:越是野性难驯的马儿,越要合适的加以训练,就越能驯成千里马。
4、用军事化的思维要求学生: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但绝对要尊重学生。爱的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爱。但绝不要借爱的名义伤害学生。我们应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严格要求学生就必须做到遇事冷静要“四有”:即“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例子:打学生)
三、会人性化的生活忌庸俗:简单的说即:细节影响成败,精细产生成效,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便是绝招。
精细化的教育,首先要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先是一个终身学习理念的引领者。京剧大师梅兰芳老师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我想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因此,班主任应学会给自己充电,尤其是多读教育名著;当然也要最大限度的引领学生学习和阅读。总之,愿我们的校园真正是书香校园!
其次,精细化的教育要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还应是一个现代文明生活的倡导者和“快乐理念活动”的组织者:往往越细小的地方,越能显现教育的品质。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越来越关注学生生活的全部。从这个角度来说,高雅的生活情趣即孩子的“玩”决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小问题。童真活泼、生性好动、喜爱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在多样而全面的活动中实现的。教育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科学、规范、精心地组织,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那些健康、活泼的活动,成为孩子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班主任应创新性的组织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做到:“周周有活动,周周有特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活动育人的目的。让我们的校园真正充满欢声笑语!
总之,人性化教育的“三会三忌”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离开课堂谈教学是舍本逐末之举、离开方法谈效率是事倍功半之拙、离开人文谈管理是自欺欺人之混,只能是一滩越来越浑浊的死水!
各位老师:媒体开放了,社会多元了,学生不和从前了,这就要求我们更注重人性化管理方法了。最后,我要用三句话来概括今天的发言了:
1、(领导):人性化时代呼吁人性化管理:别拿班主任不当主任!
2、(班主任):不要着急,只要你想干就一定能干好。当咱们的班主任,让别人去说吧!
3、(教师):把工作看成乐趣,人生即天堂;把工作看做负担,人生即地狱;把身边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之中;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之中
最后,值此20xx年的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真心的祝愿各位同仁春节快乐,合家幸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