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唱一首歌》教案

欢迎阅读《同唱一首歌》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唱一首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优美的情绪,理解歌词。

2、学习切分音及休止符的唱法,并能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

3、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小朋友要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1、了解活动中四个小朋友的民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以及民族服饰。

2、《同唱一首歌》音乐盒带。

3、教师教学资源。

4、三拍子的节奏卡。

5、歌曲的节拍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喜欢)今天老师就教小朋友们学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同唱一首歌》,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四位少数民族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唱歌,小朋友们欢迎他们吗?(欢迎)

二、引导幼儿观看课件,介绍新朋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引导幼儿猜想这些小朋友是哪个少数民族,从课件中找出他们的民族特点。

小冬木是蒙古族小朋友,小卓玛是藏族小朋友,小古力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小莲花是彝族小朋友。请幼儿说出新朋友的民族。

2、发声练习,练习用三拍子的节奏唱出四位新朋友的名字。

教师出示节奏卡——视觉(大—小—小)的关系,形象的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关系。用声音高低来表现。

三、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欢快优美的.情绪。

2、提问: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有什么人?在做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四、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出示歌曲的节奏图谱,学习三拍子歌曲切分音和顿音的唱法。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一遍,请幼儿说出听完歌曲后的感受。

2、引导幼儿看图谱,幼儿跟随老师进行跟唱,学习歌曲旋律。指导顿音和切分音的唱法,并拍打出歌曲的三拍子节奏。

五、教师指导幼儿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男女对唱,分组对唱,等形式来愉快的唱歌。

2、欣赏同伴演唱:请个别的幼儿到台前来演唱。

六、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是什么民族的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汉族小朋友要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和睦相处,做好朋友。

今天,四位新朋友和我们一起唱歌,觉得很开心,我们小朋友高兴吗?下次我班再学新歌曲时,再请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来一起唱歌,好吗?现在,四位少数民族新朋友要回家了,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送新朋友回家吧!(播放轻音乐,教师带领孩子有秩序地走出活动室)

《同唱一首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让学生用自然的亲切的声音背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欣赏《颂祖国》,感受音乐热烈且欢快的情绪。

3.了解各民族团结一心,增强对祖国妈妈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背唱歌曲,通过声音、律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歌曲《同唱一首歌》第四乐句节奏。

2.编创歌词。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钢琴、歌片、录音带、打击乐器、道具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课本中的图片(大屏幕)。

提问:我们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在图中第几个孩子是汉族的?

学生回答,并在图中指出汉族的娃娃。

提问:图中还有哪几个少数民族的孩子?

学生回答并指出是第几个。

(感受及了解四个民族典型舞蹈动作)

(1)、多媒体展示蒙古风景(出示地图上的蒙古自治区),欣赏蒙古族舞蹈。

(2)、多媒体展示西藏风景(出示地图上西藏自治区),欣赏藏族舞蹈。

(3)、多媒体展示新疆风景(出示地图上维吾尔族自治区),欣赏维吾尔族舞蹈。

(4)、多媒体展示云南风景(出示云南地理位置),欣赏傣族舞蹈。

二、寓教于乐:

1. 初听音乐,熟悉歌曲旋律。

这四个地区的小朋友欢聚一堂,来到这里,为我们《同唱一首歌》。

提问:这些小朋友叫什么名字?

播放范唱。

介绍来自这四个民族的小朋友。

(小冬木、小卓玛、小古力、小莲花)

2.听教师范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伴奏,感受三拍子韵律)。

3.学生跟教师(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认识休止符,重点读准最后一名节奏。

5.先跟琴模唱旋律,现跟琴唱歌词。

6.复唱歌曲,提示重点,解决难点。(注意歌词中的.“像呀”的“呀”轻轻地带出来,“妈妈”两个字要唱的亲切一些,结尾稍慢一些。注意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表达情感)

7. 完整演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歌曲。

8.游戏。随音乐做歌唱接龙,分小组表演。

三、创造表现:

1、小组讨论、创遍歌词,教师指导。(把自己的名字及同学的名字遍入歌曲当中。)

2、分组表演创编歌曲。(以小组形式用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并作评价)

3、聆听《颂祖国》

新疆维吾尔族的人们,在国庆这天,专门为我们祖国母亲献上了热情的舞蹈。

4、播放视频,欣赏《颂祖国》。

5、全体学生随音乐拍手。

四、完美结课:

1.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小结:我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民族的服饰和舞蹈。各民族只有团结一致,我们的国家才会更美好!才会更富强!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用舞蹈引路,让学生知道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了主题。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节奏,歌曲模唱,按节奏朗读歌词并能填词演唱来掌握歌曲。到自己创编动作,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与最后开的一个小型音乐会来加以巩固歌曲。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熟悉它,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和与少数民族的孩子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快乐喜悦的心情。

《同唱一首歌》教案 篇3

课 题:《同唱一首歌》

课 时:一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在歌声表达出团结友爱之情和热爱祖国之情。

2、能根据自己最乐于交往的好朋友的名字或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名字即兴创编歌词,并会演唱和表演。

3、简单了解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并初步懂得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和表演歌曲《同唱一首歌》,并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

教学难点:歌曲的二度创作,并会演唱和表演。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脑、实物投影仪、打击乐器。

课前准备:带好铅笔、橡皮。

教材分析:

《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全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3/4拍,宫调式。这首短小精悍的儿歌节奏舒缓,旋律清醒,用贴近语言的节奏、旋律发展而成。歌曲中唱到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暗示着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共同歌唱祖国妈妈。

教学过程:

一、体现引入部分: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着歌曲《拉钩钩》的音乐,边唱边作自由律动。(复习歌曲,同时拉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团结、友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二、提问引入:

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拉钩钩》的歌曲。小朋友们想想看,你除了和老师、同学“拉钩钩”,还可以和谁“拉钩钩”?(自由回答,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三、感受新课部分:

①悬念引入新课:请四位小朋友协助老师,其余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事先让这位小朋友穿上蒙古、藏、新疆、朝鲜各族的.衣服和头饰,不让孩子们看见,其他孩子闭上眼睛,老师说:“一二三,快快来”,四个小朋友从教室外合着歌曲《同唱一首歌》的音乐边唱边表演地跳进来。

②老师引导其余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唱。

③四位小朋友作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其余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来自那里。其余小朋友也可以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新奇、好胜心理,整合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

④教师电脑展示一系列少数民族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⑤教师作一定的小结: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一起生活在祖国妈妈的怀抱。

四、用听唱、模唱法学会歌曲:

1、教师范唱或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原声带。(以完整的、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愿望。)

2、采用适合学生演唱的调高进行听唱教学。(听唱教学中可提示学生在呼唤姓名处唱得轻松、亲切,唱到祖国时声音可大些,表现心中的激动——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五、二度创作歌曲:

㈠分小组自由即兴表演《同唱一首歌》:跟着音乐作自由律动,编创动作,表达团结友爱的情感。

方法:每组分别推荐几名小朋友敲碰铃和铃鼓,为歌曲伴奏(节奏由学生自由打击——让学生自由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奏韵律),其余小朋友手拉手或自由表演,角色可以轮换。

㈡分小组进行编创歌词:

每个小朋友把自己好朋友的名字编入歌曲《同唱一首歌》中进行演唱,也可为课本图片上少数民族的小朋友起个名字编入歌曲中进行演唱。(小组讨论后,由各小组长确定一种方案,共同练唱并排练。教师巡视、协调。)

分小组展示成果——表演改编的歌曲《同唱一首歌》(唱、奏 、演结合,培养学生自信地唱歌、与同学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思维)。

方法:以表演赛的形式,每组推荐几名小朋友分别敲碰铃和铃鼓,为歌曲伴奏,其余小朋友围着本组自由表演自己创编的歌,大家可唱的不一样,让小朋友尽情地表现自我。同时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和他评。

六、结束小结,课题延伸:

⒈教师小结本课内容与思想。

用多媒体展示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共同歌唱祖国妈妈。

⒉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边欣赏歌曲《爱我中华》边合着音乐跟着教师自由舞蹈,渐渐走出教室。(让学生感受除今天学习的《同唱一首歌》外,还有许多关于民族团结的歌曲。)

附:

《同唱一首歌》歌词:

小冬木小卓玛,小古力小莲花,

从小同唱一首歌,亲爱的祖国像呀像妈妈。

《同唱一首歌》教案 篇4

理论依据:

从古到今,爱国教育一直是永恒的主题。热爱祖国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一种深厚情感,将爱国主义教育寓教于乐,大班幼儿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3/4拍,宫调式,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歌中唱到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喻示着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歌唱祖国“妈妈”。通过演唱、感受歌曲,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实施策略:

根据孩子比较活泼、善于表演的特点,在活动中,通过看——看图片;听——听音乐;说——说知识、说体会;唱——唱歌曲;跳——跳舞蹈的综合活动,让小朋友们多角度、多渠道地感受和表现各民族的特点,巩固知识、探索未知,并以此激发孩子对祖国和人们的热爱,增进民族大团结。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优美的情绪,理解歌词,记住歌曲中任务的顺序。

2、学习切分音及休止符的演唱,并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三拍子。

3、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活动准备:

1、课前了解本次教学活动中四个小朋友所属的少数民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以及这些民族的服饰、歌舞等。

2、《同唱一首歌》教师教学资源、课件、钢琴。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记住歌曲中人物的顺序,并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

难点:学会切分音及休止符的唱法。

活动过程:

一、随《同唱一首歌》进活动室。“咱们的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我们在这个大家庭里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也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

(1)认识四个少数民族。逐个出示图片,按节奏说出四个小朋友的名字。

(2)用好听的'声音唱出4个小朋友的名字,并处理空拍。

二、学习歌曲:

(1)完整欣赏音乐,让幼儿说出对歌曲的感受。

(2)分段欣赏,教师清唱,处理歌词,提问:“歌声里都有谁?都唱了什么?”

(3)出示图谱。

(4)拍打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拍手表示强拍,尝试用拍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弱拍。用拍手拍肩的形式演唱。

(5)处理切分节奏,在图谱中找出切分节奏。

(6)看图谱演唱歌曲,注意空拍及切分音的演唱。

(7)小朋友做小小歌唱家,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老师指挥。

(8)教师弹琴,小朋友跟唱两遍。

三、为歌曲创编动作,老师给予帮助。

老师演唱,小朋友自由伴舞。

四、认识56个民族,进一步感受歌曲。

(1)“咱们中国除了这四个民族以外还有什么民族?小朋友是哪个民族的?班里还有什么民族的小朋友?认识其他民族。

(2)播放《爱我中华》音乐,教师与小朋友一起舞蹈。

(3)随音乐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播放三拍子乐曲,利用区域内的民族服饰及民族乐器,进一步巩固三拍子节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