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欢迎阅读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篇1

实践主题:关注留守儿童,情牵山村希望

实践地点:河北省满城县刘家台乡黄龙寺学校

实践时间:7月9号——7月14号

黄龙寺村简介

黄龙寺,位于满城县城城西50公里处,属刘家台乡,是河北省满城县最偏远、最贫困、海拔最高的一个小山村,当地群山环绕,信息闭塞,全村1100多人,大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家。村里唯一一所小学——黄龙寺小学,总共有老师3人,学生23人,其中学前班5人,一年级8人,二年级2人,三年级4人,四年级4人。学校建筑比较好,但内部设施简单,每个班只有六七张桌子,还有一些断了腿的凳子,教具非常缺乏。

实践过程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历时五天。行程如下:

第一天(7月9号)

早上八点钟,我们从学校出发,经过四个小时的颠簸,中午12点我们一行八人顺利到达黄龙寺小学。由于正值农忙时节,且事务繁忙,村干部不能即时为我们安排住宿,热情朴实的刘师傅接待了我们。

由于我们来的时候学校已经放假,我们必须亲自去召集学生。稍事休息后,我们在两个家住学校附近的孩子的带领下,走访了十几个学生的家,一一向他们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并真诚的邀请他们加入进来。对于我们的到来,孩子们很是高兴,争着说“我去,我去,我去……”。家长也很热情,他们早就盼着我们的到来了,希望我们能把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走访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村内的基本情况,对最初制定的活动计划进行了适当调整。

六点钟我们疲惫但很欣慰的回到学校,纷纷猜想着明天会有多少孩子过来,毕竟他们的家都离学校很远,有的甚至要走上半个多小时。

休息片刻后,村干部抽空过来为我们安排了住宿。并很抱歉的告诉我们说最近工作很忙,无暇招待我们,因而饭的问题需要我们自行解决,而这也正是我们最初就决定了的。

队员兵分两路,一部分人负责收拾床铺,另一部分人刷洗许久未用的碗筷,准备晚饭。队员们都很积极,充分发挥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奋斗,九点多我们才吃上了当天的“第一顿正餐”。

第一天就在忙碌而充实中结束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我们被淳朴的民风所深深打动,也为他们艰辛的生活而感到心酸。但愿我们的到来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分色彩。

第二天(7月10号)

我们通知孩子的是九点钟活动开始,但刚过七点,孩子们就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校园里顿时沸腾了起来。我们不得不放下刚吃过一半的早饭,走下楼来迎接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有点儿害羞,聚集在一起小声的交流着什么。我们主动走上前去,跟他们套近乎。没过一会儿,他们就渐渐放开了。这时候,队员马骏提议大家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个建议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纷纷躲到了“鸡妈妈”刘小菲的身后。在老鹰的追逐之下,孩子们玩儿的不亦乐乎。

游戏过后,我们之间的隔阂不见了。于是,联欢会正式开始。我们的节目与孩子们的节目交叉进行。但到后来,孩子们的兴致越来越高涨,纷纷要求表演节目,我们不得不退居二线,变成了他们的观众。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背诵诗歌。虽然节目不够规范,但他们的淳朴和天真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对他们进行了奖励,棒棒糖和果冻让他们更加兴奋。最后,联欢会以孩子们和我们合唱的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结束。

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篇2

这学期的暑假本打算找一份工作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的,正好我刚一回到家初中母校就打电话给我说问我想不想在暑假帮学校代课补习,为母校做一些贡献。我变义无反顾的答应了,利用这次机会来充当我的这次暑假的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第二天我便一大早来到母校打算等待母校的“安排”,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的代课并不是在我的'母校里完成的。而是母校的一下帮助偏远山区的援助活动。我回到家后又考虑了一下,想到那些地方的艰苦条件我打算要放弃而且家里人也不同意。最后,我还是自己拿定了主意,义无反顾的去。第三天我便答应了母校,动身去了。实践前的准备工作要做,联系学生,做好登记工作。这些地方有些远,需要走一段间间,不过为了实践成功,为了自己的目标,这些苦还是要吃的。第二天,开始了我正常的教课工作,我教的课是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在教课中,我体会到了他们对学习的热爱与渴望,看到了他们在学习之中眼神放出的神采,这使我非常感动。我的专业是英语,额外还有兴趣课程,以供学生们在下午课余进行兴趣课程,棋类球类手语演讲话剧。每天中午学生来得都很早,以致我不得不将2点的兴趣课程提前开始。于是每天中午,我都在同学们的"热情"中,不得不放弃午休,哎!苦啊!不过生活还算不错!下午时,我还去摘野菜了,真是体味了一把农村生活!一个字爽!我们一边采,一边有说有笑,可开心了。为了清理这些野菜,可费了我不少功夫呢!不过煮起野菜来,还真是美味,也算值了!

在实践中,我也去一次界坑去买菜,走了一个路呢!脚酸了也肿了!哎!终于体会到村民的不容易!我觉得我实践生活部算太苦,。吃得好,有时会有肉,有时会有西瓜和饮料呢 后来的几天我还人去了做了募捐活动,一共募集到700多元人民币。这让我决定无比的欣慰,为贫困的孩子们送去温暖,送去祝福,送去他们所需要的学习用具书包。很快,我的实践生活就要结束了,最后一天晚上,我和孩子们还有些老师开了一场晚会,虽然来看的人不多,有些准备还没有做到位,可我心里还是很开心的,毕竟这是我们的第一次晚会,就算有什么瑕疵,它在我心目中也是完美的。在晚会中,我担任了舞台设计的工作,为了舞台的效果,我们不惜找来了一些绿色植物来设计舞台,还借来了地毯和后台的幕布,还有演讲的桌子,以及音响电脑等。虽说不易,可我们还是做到了。费了一下午的时间设计好舞台,看到他们对舞台的热烈赞美,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也不妄费我们这么用心的设计了。

家访在支教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来支教之前我幻想过无数次这个学校的环境,我以为支教的地方都是相当贫穷相当落后的地方。破旧的教室,破旧的课桌椅。来了之后不免有些失望。峡口虽是江山市内的一个小乡镇,经过几年的发展却已是焕然一新。人们生活也算得上小康,交通也很方便。学校就坐落在公路边。起初我也纳闷,为什么会来这里支教。第一期的家访就让我找到了所有的答案。我记忆最深刻是去一个小学六年级的詹鹦鹏同学家。那是一间低矮的土墙房,略显疲惫的妈妈站在门边接我们。一张木桌,几张木板凳子,一台小电风扇,一张木床,这些就是屋内的家具。来詹同学家家访的原因是因为他是我们13位支教老师都比较喜欢的学生,平时总是很热情地喊我们哥哥姐姐。妈妈很客气的招呼我们进屋坐,这时候是晚上6点半左右,他们竟然没有像一般的农村人家早早吃过饭,而是饭还在锅里烧着。坐下后,我们便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即一本科普知识书和一个篮球送给詹鹦鹏。拿到书他便很开心的开始翻阅,并与当天的地理课内容相结合问了许多问题,这也更让我们觉得他是一位好学的学生。其间我们从***妈的口中得知,原来在詹同学的爸爸常年在天津工作,一年几乎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一趟,平时和爸爸的联系也大多是通过电话,平时就只有在羽毛球厂工作的妈妈照顾着他。妈妈的文化水平也并不高,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并不是十分拔尖,在家也没人辅导,以妈妈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希望孩子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在我们看来,詹鹦鹏平时还是比较活泼的,而且学习态度端正,相比其它调皮的男生而言,他真的是优秀太多了。

所以的东西都会有负面,第一次做一件事不能尽善尽美,也是正常。晚会的演出在最后的环节把合唱中,由于我们的匆忙忘带歌词导致了我们演出的不完美,这令我们很遗憾。当时我们的心里都很难受。可再难受也要勇敢的面对。面对错误,考试吧深思错误的,找出原因,做出决定,在下一次同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会再犯错,再有遗憾了。

在实践中,类似的困难有很多,比如说,晚上睡不好又热,又有蚊虫咬;有时男生的不合作;队员对队长的不理解;有时个人的任性等等。这些都是实践中的困难和阻碍,可是我们全部都越过了,感到欣慰,开心,坦然。在这之中,我们拥有了很多;坚强,勇敢,宽容,信任,克服了种种困难,越过了种种障碍,延续了我们的友谊,达到了我们即定的目标。实践之所以为实践是因为实践即体验另类生活,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学会对人处事,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生活之中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去体会,去感悟人生的艰辛和美好。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体会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获得别人对你的信任,这在于你能否想到做到。对一件事有自我的见解,能被别人接受,采纳就是成功,这就是实践的成功。不管我们做得是否尽善尽美,只要我们有努力,有思考,有被接受,采纳,就是实践的成功!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实践,虽然我的支教生活很苦。但和那些远离家乡去支教的同学们相比我的条件已经是非常优越的了,但是我还是感觉到了支教的日子很苦很累,每天都是有一大推的事要做几乎没有停下来休息的可能性。虽然苦了点,这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支教经历,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也感觉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坚定了我回校后继续学习深造的信心。这次支教虽然很简单,但是却给予了我无穷的希望,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好教育,为国家尽点自己的责任,而这次的工作得到了母亲的满意,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我要不断的努力 ,加油 。

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篇3

快乐的暑假生活结束了。为了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学校在放假之前围绕我校“自强人生,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对学生提出了“生活能自理、学习能自主、行为能自律、活动能自信”的要求,并拟定了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家庭、社会这个大乐园里培养“自强”意识。新学期的到来,学生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课堂,将自己的暑假生活与同伴畅谈交流。现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以下总结:

1、生活能自理:91%的孩子都能做到整理床铺和房间;能洗袜子、内裤、裙子等简单的衣物;会主动洗碗、扫地、倒垃圾;少数孩子还能煮饭。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2、学习能自主:88%的孩子能自觉、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部分孩子能主动练习书法,并交有大字、小字书法作品;部分孩子能主动阅读健康的书籍,写了作文、读书心得。但家长的总体评价是:孩子自觉学习不够、贪玩。可以看出孩子对老师要求的作业能较好完成,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3、行为能自律:多数孩子安全意识较强,出门能注意交通安全,不和陌生人交谈,不玩水、火、电。多数家长反映孩子最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

4、活动能自信:少部分孩子在假期里参加了各种辅导班,如:跳舞、绘画、钢琴、写作、普通话等。个别孩子还参加了舞蹈比赛,参加了军训。少部分孩子去旅游、回了老家等,体验了生活。但多数孩子都呆在家里,没有参加社区活。

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得到了规范,我校提出的“自理、自主、自律、自信”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强意识。但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区活动较少

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篇4

为切实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和道德体验活动增强德育工作实效,结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十七中小学部利用暑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和道德体验活动。

一、指导思想:

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三、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3—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具体过程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

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四、主要活动内容及成果:

假日小队活动内容广泛化,社会实践活动有实效。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暑假期间,我校开展小队活动100余次,参加人数达700余人,充分发挥了雏鹰假日小队的作用,使孩子们学到了知识,受到了锻炼,增强了了适应社会的能力。4年6班的“开心小队”表现尤为突出。

1、社会参观活动。

参加小队26个,参与人员144人,参观的单位有:消防一中队、武装部、供水队、锅炉队、变压车间、医院、福利厂、采油队。

2、“绿色环保”系列活动。通过“我与自然有缘日志”、“认养一棵树,栽培一种花”、“我的低碳生活”等体验与创意活动,让学生把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简洁、节能、文明的绿色生活理念带回家。结合“低碳行动”,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及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和作用,树立“节能环保,珍爱自然”观念,关注生活中的节约方式,学习和寻找节能的窍门和方法,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等点滴小事做起,让低碳理念从校园延伸家庭,辐射社会,真正让环保成为时尚,让绿色走进家庭,让低碳融入生活。

参加小队21个,参与人员126人。

3、社会公益活动,供水车间、绿化队、养老院义工。参加小队4个,参与人员54人。

4、“好书伴成长”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积极健康的书籍,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让书本引领学生暑期生活,让读书成为学生成长需要。参加小队18个,参与人员213人。三到五年级的学生还写了读书的体会和感受,共600多篇。

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道德体验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担负的责任,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