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陈土豆的红灯笼》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陈土豆的红灯笼》有感 篇1
暑假,我读了《陈土豆的红灯笼》这本书,主人公陈土豆成长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陈土豆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城里打工,他自己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乡下,把自己的学习、生活照顾的很好。父母生意失败,家庭陷入困境,妈妈带着妹妹回来了,无法承受重压的妈妈,抛下兄妹二人去城里找爸爸,陈土豆毅然担当起了独自照顾妹妹的责任:教妹妹读书、识字、带妹妹赶集、买新衣服新书包等等。妈妈疯了,土豆不得不休学在家照顾妈妈和妹妹;过新年了,土豆把生病的爸爸接回家里照顾。年少的土豆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任。我不得不佩服他这种独立自主,敢于担当,乐观向上的精神。
我也喜欢陈土豆正直勇敢,敢爱敢恨的品质。同学张春妮和班长产生了误会和争执,匆忙赶来的土豆,一怒之下与班长大打出手。读到这里,我特别钦佩他这的勇气和胆量,心里觉得他真正的是个小小男子汉。农闲时间,很多人来家里打麻将消遣,当有人为麻将钱发生争执而愤怒地把桌子掀翻的.时候,土豆站了出来,像个男子汉一样,大声说:这是我的家,我陈土豆的家。过年爸爸把钱给土豆,土豆建议爸爸:“大家过日子不容易,如果你不还这钱,我以后也要替你还!过日子不能让别人戳脊梁骨!”读到这里,我又为土豆的是非分明,正直勇敢默默地喝彩:土豆,你好样的!
我更喜欢陈土豆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的品质。他喜欢毛驴,就像对待家人一样的照顾它,关爱它,允许他偷着乐,更允许它随性地“尥蹶子”,自由地撒欢儿。毛驴不见了,他请假在家,失魂落魄地四处寻找。这样善良的土豆,让我的内心无限温暖。土豆教妹妹和屯里的所有小朋友识字;张豆腐的杨树林,土豆帮忙修剪,帮忙照顾打理……这样热情善良的土豆,得到了乡邻们的好评,也得到了我们的喜欢——好一个温暖的土豆,你的善良和爱心,一定会照亮你人生的长长道路!
与陈土豆相比,我和他还有一段差距。但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也会像土豆一样做一个独立自主,善良勇敢,有责任担当的小小男子汉。
那年春节,土豆家门口挂了一个大大的红灯笼,灯笼红红的映红了每个人的脸,照亮了土豆的人生,也照进了我的心房……
读《陈土豆的红灯笼》有感 篇2
书,已经被我翻到了最后一页,可不知怎么的,我不肯放下,拿着书本,仔细回忆着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还真有些舍不得。也许,是我真正读进这本书中了吧!《陈土豆的红灯笼》别看书名不怎么吸引人,可这内容可是谁看了都会如痴如醉。陈上豆之前独自生活,又给妹妹讲课,还辍学照顾妈妈和妹妹,也要为爸爸还清债务。可见他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朴实、孝顺、任劳任怨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十分少见。
本书贯穿全文的.线索便是毛驴,它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文中张豆腐之前是一个趁人之危、敢做不敢当、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可后来在陈土豆感动下,变成了一个善良、有担当、慈爱的人。可见陈土豆的精神有多伟大!它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
陈上豆是一个留守儿童,而他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做饭、生火、骑驴样样都会,他甚至可以一个人支撑起整个家。而我呢?我不是留守儿童,可我做饭、生火、骑驴一样都不会。要论家庭条件,我比他强多了可要论当家,他比我强十倍。他可以照顾自己的亲人,我得让自己的亲人照顾我。把我放在文中,我感觉自己不是张豆腐就是陈水库,连陈三楞和陈小鱼都算不上。
本文也同样写出了留守儿童的悲哀。当今社会确实有着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很少回家,甚至三年才与孩子见一面。留守儿童外表很坚强,内心却十分脆弱,他们往往特立独行,自己生活,孤独是自然少不了的。这样的孩子,国家只是觉得他们可怜,并没有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改变他们的生活。祝天下所有留守儿童早日与父母团聚,像陈土豆一样,用坚强的内心去战胜与克服生活中的那些种种苦难,健康成长!虽然我不是留守儿童,但我要尽力理解他们、帮助他们。相信吧!你们会早日与父母团聚!
读《陈土豆的红灯笼》有感 篇3
《陈土豆的红灯笼》讲述了15岁的乡村男孩陈土豆在和一头毛驴分分合合之间,以他的善良和纯真,书写了最美的成长之歌。他照看年幼的妹妹,照顾发疯的妈妈,他把生病的爸爸接回家。他和女生春妮的感情朦胧纯净,用他稚嫩的.肩膀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他是一个“留守”儿童,他“留守”的是千百年来中国民间最传统、最美好的道德。作品一问世就引来很多评论家评论并高度评价。有的评论家认为谢华良塑造的“好男孩”形象非常可贵,我们的孩子需要从小培养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倡导阳刚精神的回归和弘扬。
“全国优秀少年儿童文学奖”的授奖辞说:谢华良的《陈土豆的红灯笼》让勤劳好学、淳朴正直的“陈土豆”来到我们面前。当代乡村少年面对艰难勇毅向前,他的生活和道路展现着乡土中国的美好传统与道德力量。谢华良发表获奖感言说:“我的文学创作一直没有离开家乡,没有离开家乡那片土地。多年以来,我始终想写一个乡村好男孩,他的模样、性格和身世都与土豆很像。这个男孩与我的童年有关,与家乡那片土地上的世道人心有关,与当下少年儿童的成长有关……陈土豆的理想就像雪天里的红灯笼,鲜艳、明丽、不屈不挠。他因为心中有了这盏红灯笼,艰苦的生活不再艰苦,困难的境遇不再困难……”
读《陈土豆的红灯笼》有感 篇4
今天,我读完了《陈土豆的红灯笼》的最后一个篇章。我捧着书迟迟不愿放下。我被陈土豆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所有的感悟都告诉给我可亲可敬的老师还有我亲密无间的同学们。
《陈土豆的红灯笼》书名是寻常的,故事是感人的。打开书本,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村男孩。他有一个纯真质朴、裹挟着乡野气息的标签式的名字一一陈土豆。他的父母带着妹妹进城去打工。他成了留守儿童。开始独立生活。刚刚看到这里,我已经对陈土豆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小小年纪就过起了自主自力更生的日子,着实让我这棵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感到汗颜呐!
“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陈土豆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独立生活的时候,他父亲的工地出事了。为了避风头,他父亲和包工头远走他乡跑路了。工人们找上家门向陈土豆的母亲索要工钱。他的母亲顶不住这么大的压力也离家出走了。刚刚稳定的生活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读到这里我的心开始忐忑不安。我担心陈土豆的命运,我忧虑陈土豆的前途,我牵挂陈土豆的生活……我真怕陈土豆从此崩溃,从此放弃这个家。可是陈土豆远非我所想象的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他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变故而消沉而一蹶不振,依旧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支撑着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呵护着幼小稚嫩的妹妹,在贫穷艰苦缺爹少娘的日子里把自己和妹妹的童年生活过得尽可能美好。陈土豆这种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呀!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陈土豆就像一株蓬勃的野草,他有资格骄傲地嗤笑我们这些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生活像要考验这个勇敢的小男孩似的。时隔不久,土豆的母亲得了精神病被土豆的同学张春妮发现了并送回了家。紧接着逃亡在外的父亲也因贫病交加回到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父母双双患病使这个本来就冰冻三尺的家更加雪上加霜。土豆拉扯着妹妹,照料着父母,家庭的'重担像山一样压在陈土豆的身上。看到这里,我在内心大喊:陈土豆,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我乞求上苍,愿你的父母早日好起来,愿你的家庭早日好起来,愿你早日返回可爱的校园,愿你考上一个好大学一一愿你有一个美好的前程。我想会的,一定会的。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呐。在陈土豆的悉心照料下,他母亲的病好了,他的家庭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春节的时候,陈土豆的家门口寸挂上了大红灯笼,那鲜红的光亮,映红了人们的笑脸,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是陈土豆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给他的家庭开创了美好的新局面。也给他自己和他的妹妹燃起了新的希望。我放下书本,掩卷遐想,和陈土豆相比,我是多么惭愧呀!父母从来不用我做家务,我的生活基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上个学就像有多大功劳似的,父母一督促学习就一肚子怨气,写点作业动不动就哭叽尿嚎的。总之,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太少了,对父母的孝心太少了,对学习用功太少了,写作业用心太少了。从今以后陈土豆就是我的榜样。今后我一定要像陈土豆学习。家务劳动多干点儿,对父母孝心多一点儿,对待学习多用功点儿,书写作业多用心点,对待老师多尊敬点儿,争取学习成绩更好点儿。
让陈土豆的红灯笼把我前进的道路照得更亮,愿我的未来和陈土豆的未来一样,是光辉灿烂色彩斑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