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自评抽查复核报告

欢迎阅读绩效自评抽查复核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绩效自评抽查复核报告 篇1

预算绩效评价是从绩效目标到反馈应用的关键环节,是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准确性,强化目标管理,加强预算约束的重要抓手。为切实抓好绩效自评质量监督,市财政局创新思路,开展“云评审(线上+现场)”,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效。

引智建库制定方案。

市财政局于今年4月份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预算绩效专家,初步建立了涵盖13个行业36人的绩效管理专家库,为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智力支持,针对评价质量复核出台了《巢湖市绩效评价质量复核“云评审”工作方案(试行)》,详细明确专家“云评审”组织形式和实施步骤,从确定评审对象到结果反馈应用都作了系统的规范,同时印发《巢湖市绩效评价专家评审须知》,使专家在评审中有严谨的评审标准和尺度,并通过建立“云评审”工作流程图,增强操作的程序性。

科学遴选复核对象。

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全面覆盖、比例控制”的原则,从20xx年度已完成的自评报告中选取出62个项目支出单位自评、5个部门评价、2个部门整体自评及1个一级财政支出评价共70份报告作为质量“云评审”复核对象,涵盖财政资金96831.42万元,占年度项目预算总额16.4%。

精心组织专家评审。

本着“绩效工作讲绩效”的宗旨,对抽取的70份报告按项目特征合理分组,按每组两名专家要求,从专家库中抽取8名专家,同一组别的两名专家对自评报告质量开展线上“背靠背”评审,同步做好相应线上评审记录;召开现场评审会,由同组专家针对初步评审分值差异较大的打分项现场进行交流论证,分析评审差异原因,形成共识后,以专家小组名义出具最终评审结论底稿,汇总所有组别的专家评审意见,形成整体报告。

严格反馈应用机制。

抽查的70份自评报告复核结果显示:分值在90分及以上“优”的1份,占比1.43%;80(含)-90分“良”的16份,占比22.86%;60(含)-80分“中”的'48份,占比68.57%;60分以下“差”的5份,占比7.14%,总体自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提高预算绩效管理透明度,对所有自评质量复核结果进行公开,针对专家组指出自评报告质量问题和相关建议反馈给部门和单位,压实整改责任,为以后的绩效评价提供良好工作指引,总体结果纳入年度绩效管理考核,关联到下年度财政预算资金安排,强化“谁支出、谁自评”的刚性意识,并注重提高自评质量,实现由“任务型自评”到“实效型自评”的根本转变。

绩效自评抽查复核报告 篇2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绩效目标情况。

绵阳市科学技术局主要有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专项预算支出二类支出,项目资金总预算为2455.5万元,其中部门预算项目支出87.5万元,专项预算支出2350万元。

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主要用于积极引进、培养人才,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品性能、促进企业发展,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深化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加强与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在全市开展“拨、贷、投、保、贴”等科技金融联动工作,积极探索技术、资本、市场、产品相融合的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专项预算主要用于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发展,为我市创新主体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工程化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提供研究基地,激励和引导各创新主体积极参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绵阳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科技力量。

(二)资金安排情况。

2021年部门预算项目支出87.5万元,分别是科技活动交流经费5万元,科技项目评审及系统维护费18万元,绵阳市外国专家工作经费2.5万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工作经费16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办公室(双创办)工作经费18万元,科技项目监管和科技项目组织经费9万元,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经费4万元,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及高企认定工作经费5万元,“招院引所”专项经费10万元。

2021年专项预算支出预算2350万元,实际支出2139.6345万元,分别是2021年科技计划创新发展保障类项目资金779.6345万元,其中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00万元,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支撑项目60万元,科技创新服务示范项目270万元,孵化机构项目70万元,科技创新券79.6345万元;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瞪羚企业备案市级专项资金奖励1210万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资金1010万元,瞪羚企业备案奖励资金200万元。科普活动经费150万元。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分析。

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按照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审批,会计核算统一正确保证了项目任务的顺利实施。部门预算项目支出预算金额87.5万元,支付87.5,预算执行率100%。

专项预算严格按照《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绵财规[2018]2号)文件要求,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资金支付经过与市财政局会商、网上公示、报请市政府审批等环节,确定单位及金额,经市财政局拨付各县市区、园区,由各县市区、园区拨付至企业。专项预算支出预算2350万元,实际支付2139.6345万元。预算执行率91.05%,主要是因为项目征集未达到预期目标,未安排预算资金。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两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绵阳国防军工科技优势,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驶入发展“快车道”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7.14%,居全国城市前列,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74%,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2326亿元,居全省第二。累计荣获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64项。加快推进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截止2021年,全市国省技术转移中心达11家,备案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达102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达到21.18亿元。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20家,主营收入达到2326亿元,国家认定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653家,瞪羚企业达到14家,2021年科技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预计超过40亿元。推动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放射性核素及药物研发转化创新平台、中电科九所磁微纳技术基地成功创建省级军民融合人才创新创业基地。624科创中心建成运营,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成功揭牌,九洲集团国防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完成,国省级各类创新平台达到209个。国省级孵化机构达49家,国省级高新区达到4个,国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园区)4家。

(2)时效指标

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进度安排,及时拨付相关资金,所有项目资金拨付及时率均为100%。

(3)经济效益指标

2021年,全市524家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100亿元,缴纳税费总额44亿元;科技保险险种由10个增加到22个。22个险种按照“重点引导类+一般引导类+首台套、新材料、新软件类”分为三类,分类给予补贴支持。科技型企业参保66家,同比增长65%,累计227家(次)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科技保险,累计保费补贴超过1100万元。全市23户高企进入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1户高新技术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吸引市内外9家创投机构投资5家科技型企业、投资6亿元,兑现创投补贴103万元。2021年3月,我中心牵头承办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对接会,吸引4.16万人次网上观看直播,共促成合作(意向)项目26项,签约金额4.71亿元。其中,银行授信23项,金额3.84亿元。6个路演项目中的3个获得创投机构的青睐。

(4)社会效益指标

创新平台申请知识产权144件、获得授权知识产权129件,累计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1264件,开展行业技术服务130115项,面向社会开放开放实验室27个,服务2428小时;开放设备297台,服务3737小时。2021年,全市524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就业岗位91256个;获得授权专利2409件。

(5)可持续影响指标

科技企业注册累计292家,创新券政策实施,发挥了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企业创新积极性。2021年创新券支持研发设计约22万元,技术转移约25万元,检验检测约31万元。相比2020年度,支持的项目数大幅度增加、涉及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券政策的效用正逐步显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正日益彰显。开发推广“高企贷”“设备仪器贷”,“设备仪器贷”被列入第三批全面创新改革举措向全国推广。争取“天府科创贷”放贷1.5亿元,居全省前列;截至2021年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90.69亿元,科技型企业户数2304户,累计专利权质押融资7.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1%、13.33%,30%。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由于疫情影响,外出考察学习减少,面对面服务企业的次数减少,增加了线上视频服务、线上对接和电话沟通等内容。继续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指导和服务,合理科学编制预算。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无。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绩效自评抽查复核报告 篇3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公司受莒南县财政局委托,对《省级慢病示范县建设》等20个项目的绩效自评报告进行复核。

一、绩效自评抽查实施情况

20xx年5月10日启动对《省级慢病示范县建设》等20个项目的抽查复核,项目名单如表1所示。

项目组共收到自评报告20份,经过对自评报告进行审核,分别给出了部门绩效自评抽查分析报告。

二、抽查依据

(一)国家、省市县相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包括《财政部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xx〕10号)《中共莒南县委莒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莒南发〔20xx〕12号),以及《关于开展20xx年度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莒南财绩〔20xx〕1号)、《莒南县县级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工作规程》和《莒南县县级项目支出绩效财政评价和部门评价工作规程》的通知(莒南财预〔20xx〕20号)等。

(二)国家、省和县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三)国家、省和县区制定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四)县级预算部门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六)县级预算部门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

(七)县级预算部门预算申报的相关材料、依法批复的部门预算,转移支付资金的相关资料;

(八)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报告;

(九)其他相关材料。

三、抽查方法

1.审阅资料

收集与项目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查阅项目申报和批复文件、财务核算数据、档案管理资料、资金管理资料,与自评报告进行比对核实。具体为:①对实施单位上报的自评报告进行认真审阅,核实项目单位自评工作是否按要求完成,评价完成的效果和质量;②对项目实施单位填报的项目预算及批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表进行审阅,对资金使用通过实地调查、原始凭证查阅等进行核实;③收集与项目绩效的相关资料并结合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结果对项目绩效进行核实。

2.现场调研

按照自评报告的内容,通过现场调研核实该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组织管理情况、项目资金管理情况、项目实施及绩效目标申报和实现情况。

3.数据分析

将项目绩效目标与实施结果对比分析,判断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项目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核实项目预期效果和效益实现程度。

四、抽查内容

(一)绩效自评是否采取量化评分的形式,每个预算项目是否评出绩效分值,得分以百分制计算。

(二)项目绩效自评得分是否由各项指标得分加权汇总形成。

(三)二、三级指标所占权重是否根据指标重要程度、项目实施阶段等因素综合确定,准确反映预算项目的产出和效果。

(四)同类评价对象的指标权重设置是否基本一致,便于评价结果相互比较。

(五)绩效指标得分是否按规定方法评定:属于定量指标的,完成指标值,是否计算该指标所赋全部分值;未完成指标值,是否按照完成值与指标值的比例记分;对完成值高于指标值较多的,是否分析原因,按照偏离度适度调减分值。属于定性指标的,是否根据指标实现程度对应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相应赋予分值。

(六)年度预算执行完成后,是否及时组织本部门和所属单位全面收集、系统整理预算项目绩效完成信息,确认各项绩效指标实际完成值或实现程度。

(七)绩效自评打分是否将绩效指标实际完成值(实现程度)与年初设定的预期值相比较,逐项评定每项指标得分,汇总形成预算项目绩效自评得分。

(八)绩效自评表填写是否按照绩效自评表的格式和要求,逐项填写每项绩效指标得分、预算项目绩效自评得分,并简要分析绩效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九)绩效自评工作完成后,是否及时进行总结,形成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是否包括部门绩效自评组织开展情况,专项资金和具体预算支出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分析及评价结论,年初绩效目标设定质量对比倒查情况和下一步整改计划和具体措施等。对未完成绩效目标或偏离绩效目标较大的是否单独列明,并分析说明原因,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十)对预算执行率偏低、绩效自评结果较差的,是否单独说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属于延续性项目的,在预算编制时是否从严从紧安排,是否调整资金投向和分配方法,是否持续优化部门支出结构。

(十一)自评结果是否与绩效目标偏离度较大,目标指标设定是否不科学、不合理。

(十二)其他需要抽查的指标和资料。

五、抽查情况分析

(一)项目累计资金安排与使用情况。

项目组共收到自评报告20份,经过审核,20个自评资金数据填报准确,数据来源客观可靠。

(二)项目立项依据。

审核的20个项目中有2个项目未提供项目立项材料,经现场和电话核实,项目立项依据充分。

(三)项目绩效目标和指标设定情况。

1.项目立项时,绩效目标设定是否具体明确、科学合理

16个项目绩效目标设定具体明确、科学合理,2个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不够具体明确,2个项目绩效目标不明确,不能反映项目的内容。

2.项目立项时,绩效指标设定是否细化、量化、可衡量、可评价

11个项目的绩效指标设定不够细化量化,尤其是项目的效益指标,有2个项目未设置效益指标;有7个项目的绩效指标设定细化、量化、可评价。

3.项目评价时,评价指标设定是否规范、全面,政策评价是否按照“3E”体系

项目组审核发现,评价指标设定时,普遍存在欠规范的问题,不能兼顾投入的经济性、产出的效率性和影响的有效性。

4.项目评价时,评价指标及标准设定是否细化、量化、可衡量、可评价

12个项目设置了细化、量化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能够科学衡量和评价项目的产出和效益;8个项目的评价指标设置不够量化细化,或不能全面衡量项目的产出和效果。

(四)项目执行效率。

1.预期产出实现程度

13个项目预期产出全部实现,2个项目实现了85%以上,3个项目实现60-85%,2个项目实现60%以下。

2.项目执行产出情况是否真实、准确,评价数据来源是否客观、可靠

经多种途径的调研和走访,项目执行产出情况较为真实、准确。

(五)项目实施效果情况

1.预期效果实现程度

13个项目预期产出全部实现,3个项目实现了85%以上,2个项目实现60-85%,2个项目实现60%以下。

2.项目实施效果的佐证依据是否真实、准确,来源是否客观、可靠

经多种途径的调研,项目实施效果较为真实、准确。

综合来看,20xx年莒南县级绩效自评抽查项目绩效实施与自评开展情况如表2所示。

六、自评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财政支出评价对象涉及行业多,项目之间差异性大,目前虽然中央及省市已经发布共性指标,但真正能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由于设置难度较大,还不能满足目前工作开展需要。多数项目申报的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不够清晰、没有细化、不便于衡量,不能完全反映考核项目绩效目标情况。导致项目自评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导致评价内容不够全面,不具有针对性,实际操作能力低,难以满足不同层面和不同性质的绩效评价需求。

(二)预算部门重支出轻效益的情况普遍存在。

部门重产出轻效益,事前和事后对项目效益性调研和分析较少。绩效目标中效益指标过于粗糙,量化指标少,评价指标体系中效益指标设置不合理,自评时普遍为定性的效益指标赋满分。

(三)项目管理欠规范。

在自评审核中发现,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很多材料部门无法提供,深入了解发现,很多部门没有档案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档案管理知识缺乏或责任心不强,造成档案管理混乱,很多材料未规范入档;很多项目没有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项目管理制度。

七、对自评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汇总梳理以前年度制定的指标,将符合当前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和行业管理特点的个性指标汇编成库;二是搜集整理先进省市制定出台的指标,进一步充实完善个性指标;三是建立指标更新机制,将新制定的指标及时纳入指标库,做到随时更新、完善。

有必要加强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应用、落实,避免绩效评价搞形式走过场。项目在立项申报、审批时就应明确项目的预期绩效目标以及能体现绩效目标的具体绩效指标,且绩效指标尽量细化和量化。财政部门也应制定专门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连同拨款一起下达,使绩效评价结果更加贴近项目,真正评价出项目的绩效。将预算绩效目标填报与预算安排下达挂钩,从深层次地解决绩效目标填报不认真、流于形式的问题,全面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在规范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加强调研、分析,结合各预算单位的职能职责和工作要求,全面梳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在准确定位该单位工作目标的基础上,除对各项考评项目的绩效目标、资金分配、财务管理、使用绩效、社会效益等涉及的指标体系进行逐项完善外,还增加部分个性化的考评指标,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指标评价体系。

(二)加强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

对预算项目支出实行绩效管理,应由过去关注项目资金使用向关注项目可行性和项目效益性转变。加强调研、分析,结合各预算单位的职能职责和工作要求,全面梳理工作任务,对效益指标进行完善。

(三)规范项目管理过程。

部门的绩效管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做到提供数据准确、精确,能真实完整的反应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整改工作方案,并积极落实各项整改工作。针对档案混乱的问题,项目组应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的管理,并加强档案管理技能,装订档案资料,填写正确的档案盒目录。

绩效自评抽查复核报告 篇4

一、主管部门自评情况

(一)主管部门自评基本情况。风正乡主管的8个部门,对部门整体绩效目标,26项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和26项预算项目绩效目标,涉及资金2168.6333万元进行了自评。

(二)部门自评结果。涉及资金2168.6333万元,涉及项目26个,未完成绩效目标的项目有0个,涉及资金0万元;完成情况与年初目标差距较大的项目无。具体情况见后附汇总表。(冀财农【2019】147号2020年农村综合改革资金45万元和邯财农【2020】53号2020年农村综合改革资金5万元;冀财预[2019]66号东六方至张屯庄道路硬化82.5212万元,冀财预[2019]66号东六方至张屯庄道路硬化27.2717万元;环保所经费5万元;县乡财政体制工作经费120.6万元、工作经费307万元、绩效预算工作经费28万;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12.206万元;六方湖周边护栏和湖面治理26.7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75万元;2020年春季绿化奖补资金260万元;2019年乡村道路拓宽占地及附属物补偿17.3942万元,失地农民补助789万元,广府旅游专线及18年乡村道路拓宽附属物补偿6.1954万元,民兵训练基地附属物补偿4.3万元,六方湖北地块附属物补偿44.9万元,引水渠附属物补偿35.688万元,污水处理厂用地补贴1.35万元;风正乡廖庄美丽乡村工程45.2637万元;东北庄美丽乡村项目二期134.0484万元;西刘庄美丽乡村打造工程61.4952万元)。具体情况见后附汇总表。

二、绩效自评工作组织开展情况

根据省市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及《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现就做好2020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具体开展情况如下:

(一)评价工作准备情况

一是明确绩效工作的内容和范围。确定四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此次绩效评价的范围。

二是研究评价指标体系。

三是召开座谈会,对方案进行反复讨论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意见。

四是确定了部门项目预算评价方法。

(二)评价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1、成立预算绩效评价组。为保证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由我乡成立了专门绩效评价小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

2、组织部门自评。预算按照要求整理相关数据和资料,对部门综合绩效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填报《2020年度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自评表》并《2020年度部门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3、组织开展绩效重点评价工作。重点绩效评价小组对自评和复核情况进行重点评价。

我部门对项目资金执行封闭管理,专账核算。具体支出由业务科室进行把关,科室负责人、主管领导、财务负责人进行集体会签,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及时高效。

三、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我乡为了会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按照县财政局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2020年度部门项目预算情况及绩效进行综合评价,2020年部门项目预算安排2168.6333万元,项目决算支出2168.6333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万元。综合绩效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目标设定质量情况

从绩效自评结果来看,部门年初绩效目标设定质量不够好,不够清晰准确,有些粗犷且存在一定片面性。具体的绩效指标设定不够全面完整、科学合理,可操作性不强。

五、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细化部门项目指标,提高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做到详细可操作,更加合理地安排预算资金,减少预算调整事项。

制定如下整改措施:一是加强预算执行的计划性,提高部门支出进度的均衡程度;二是加强对项目预算资金支出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三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及时了解单位存在的问题,有疑问事项及时与财政等部门沟通解决,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四是加强项目资金和绩效目标指标的动态管理,持续改进。加大对单位预算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及时了解项目情况,推进各预算单位工作任务的及时完成。

借助这次项目评价,进一步加强对我部门预算的工作活动工作效果绩效考核工作,督促积极落实绩效目标,积极推动我部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