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综合教案

欢迎阅读幼儿园社会综合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社会综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

师:60秒又有多长呢?

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教师小结:秒针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幼儿园门口到农民公园)

●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

师:你们猜猜700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米?(幼儿园到葫芦岛)

●一分钟跳绳150下

师:猜猜这个人一分钟跳绳几下?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

(5)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环)。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4、再给你一分钟

我们用心的再来一次,这次你们可要好好珍惜者一分钟了啊!时间可不等人啊!

四、介绍一下名人一分钟内可以做的事情

跑步。明明经常练习跑步,一分钟可以跑200多米呢,他在运动会上还得了冠军呢?

穿衣服。红红小手可能干了,起床只要一分钟就能穿好衣服,冬天还不容易着凉。

口算。方方一分钟能做20多道算术题,做得又快又准确,是班级里的口算大王,大家都夸他真聪明。

五、讨论:只要我们珍惜时间,就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那我们怎样来珍惜时间呢?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6、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六、小结

做事专心,不拖拉,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都是珍惜时间的好方法。其实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浪费,让自己学习好、生活好,精彩度过每一分、每一天。

活动反思: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下载了课件时钟,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60秒的关系,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园社会综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①通过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②学习并尝试运用解决生气的方法。

③乐于向同伴分享解决生气的办法。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明白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合理对待这一现象,并积极寻找解决生气的途径。

活动难点: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较为清晰明白地分享自己生气的事情,以及解决

生气的途径。

活动准备

绘本PPT《我不想生气》

音乐(欢快的歌曲、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活动过程

●手指游戏,缓解陌生情绪。

——孩子们,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根据情况,简单几句引入手指游戏,拉进师生距离。)

●播放PPT,分段讲述故事,并根据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1、播放首页,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的表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今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

——奇怪,小兔子似乎有些怪怪的,它的表情是怎样的`?

——你从哪里看出来它是生气了呢?

2、播放第2—5页,通过画面了解小兔子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到底怎么了?

——原来小兔子真的生气了,你们有像小兔子一样生气过吗?生气时你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小兔子到底是为什么生气呢?

3、播放第6页,了解小兔子生气的原因。

——小兔子遇到了什么事情这么生气的?

——你们有什么特别生气的事情吗?

——那小兔子该怎么办呢?谁来帮帮它。

——我们来看看小兔子到底是怎么解决生气的问题。

4、播放第7-9页,引导幼儿学习小兔子解决生气的办法。

——小兔子运用哪些办法解决生气的?

——如果你们是小兔子,你们会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

——那小兔子用了这些方法,有解决生气吗?

5、播放第10页,引导幼儿知道生气是很正常的事情,及时寻求解决生气的办法。

——小兔子用了这些办法,还生气吗?

——小兔子生气过,你们也生过气,我也生过气,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气,生气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抓紧想办法解决生气,不能让小火球烫伤了自己。

●角色扮演,尝试运用解决生气的方法。

——你们学到了哪些小兔子解决生气的方法?我请几个小朋友和我一起来表演,看看你们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

——遇到这些问题,你们怎么解决?(根据孩子们的之前的回答问题情况,进行情景导入。)

●播放音乐,结束活动。

——你们今天的表现非常的棒,老师特别高兴认识你们,小兔子也特别高兴与你们交好朋友,它想邀请大家跳一支快乐的舞蹈。

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我特生气的事》,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生气的事情,根据绘画内容分享自己解决生气的办法。

活动反思

注意提问的简洁明确性,以及活动环节的有趣性。

幼儿园社会综合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后幼儿对京剧接触的较少,所以在这次活动中特以的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的传统艺术。以脸谱的精致、绚丽、独特、丰富的内涵来吸引孩子。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京剧脸谱、制作脸谱小挂件。

2、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征和简单含义。

3、知道京剧脸谱是我国的民族的瑰宝,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快乐家园教材、一段京剧视频、脸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说唱脸谱》,边欣赏边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不喜欢看动画片,请幼儿回答。

师:动画片可不是白看的哦,请小朋友看完告诉我,短片里放了什么,为幼儿观看视频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电视里放的是什么。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看到的大花脸,那小朋友知道你们看到的大花脸叫什么名字吗?

幼儿:脸谱。

师:我们都知道脸谱是画在唱京剧人的脸上,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才有,和我们国家的国宝大熊猫一样珍贵,唱京剧的人很特别,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他们身上穿的、戴的、后背背着的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他们脸上画的。我们说这叫什么?

二、引导幼儿介绍自己京剧脸谱。

请幼儿在集体或同伴之间相互介绍自己京剧脸谱角色。

三、介绍京剧脸谱的特点:

待幼儿充分介绍后,引导幼儿讨论,发现京剧脸谱的是主要特点,脸谱的颜色代表人物性格,如:关羽的脸谱是红色,面色如红枣,性格耿直忠义,是典型的赤胆忠心。

窦尔敦的脸谱是蓝色的`,他是一个勇猛、刚强的武将。

典韦的脸谱是黄色的,代表凶悍和残暴。

曹操的脸谱是白色的,代表他狡猾奸诈。

张飞的脸谱是黑色的,代表他面色丑陋且性格猛直。

此外脸谱中的金银色、紫色、灰色等、代表一些面色奇异的鬼、怪、神、佛、仙的形象。

同时,引导幼儿欣赏京剧脸谱的独特之处,如:除了不同颜色表现不同的人物个性外,脸上的花纹和颜色具有对称性等。发现京剧脸谱所蕴含的对称美。

四、《快乐家园》的相关画页,小纸盒,制作脸谱挂饰。

幼儿园社会综合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拥抱能表达不同的情感,愿意用拥抱的方式表达爱。

2、体验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重点难点重点:

喜欢和老师、和小朋友拥抱,体验抱抱带来的快乐。

难点:知道拥抱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有关拥抱的视频。

2、音乐《抱一抱》。

3、爱心小贴纸。

活动过程

三、活动过程

1、视频导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一)出示幼儿和妈妈拥抱的视频。

师:咦,这是谁呀?

幼:妈妈和宝宝。

师:他们在干什么呀?

幼:在抱抱。

师:他们为什么要抱抱呀?

幼:因为喜欢妈妈……

师:那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抱抱呀?

幼:想妈妈的时候……

师:抱抱的时候你们都会说些什么话呀?

幼: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

师:和爸爸妈妈拥抱是什么感觉呀?你们喜欢抱抱吗?

幼:和爸爸妈妈抱抱的时候很温暖,很喜欢和爸爸妈妈抱抱。

师:那宝宝们抱一抱自己旁边的小朋友吧,体验一下和小朋友抱抱的亲近。

教师小结:原来呀,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和爸爸妈妈拥抱呢。和自己亲近的人拥抱感觉很好呢。抱抱呀,能表达我们的爱。

2、游戏:抱一抱,体验和老师、小朋友拥抱的亲切感。

师:老师也想抱一抱可爱的小朋友们,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是为什么呀?

幼:因为老师喜欢我们。

教师拥抱幼儿。

师:那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呀,让我们站起来,在好听的音乐中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抱一抱吧。

师:刚刚呀,我们和老师拥抱了,也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拥抱了,你们感觉怎么样呀?

幼:很开心。

师:那如果不认识的人想抱你们可以吗?

幼:不可以。

师:谁可以抱抱你们呀?

教师小结:抱抱很开心,和老师、小朋友抱抱感觉很温暖,很高兴,感觉真好。爸爸妈妈可以抱抱,老师可以抱抱,小朋友可以抱抱,陌生人不可以抱抱。

3、出示幼儿离园的视频。

师:幼儿园放学了,你们看到了什么?爸爸妈妈来接小朋友感觉怎么样啊?

幼:看到妈妈,爸爸来接小朋友了。爸爸妈妈抱着小朋友,他们脸上都笑眯眯的。

师:放学了,爸爸妈妈来接宝宝了,他们高兴地拥抱在了一起,拥抱呀,可以表达我们的高兴、开心。

4、出示孩子哭泣的视频。

师:接下来的这位小朋友怎么了呀?

幼:哭了,可能是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师:后来老师过来了,老师做了什么呀?

幼:老师抱了小朋友。

师:小朋友还在哭吗?

幼:没有哭了。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开心的时候想要抱抱,不开心了、哭的时候也想要抱抱。难过的时候我们可以抱一抱,开心的时候可以抱一抱,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样?(幼:抱一抱)对,我们可以把拥抱送给喜欢的人,那样他就会觉得很开心,喜欢抱抱的小朋友都是一个一个爱心小天使。

四、贴上爱心贴纸,在游戏《抱一抱》中结束活动。

幼儿在音乐声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和他们抱一抱,老师为孩子们贴上爱心贴纸。

活动延伸:

回家以后与家人抱一抱,对他们表达喜爱之情。

活动总结

小班社会活动是小班所有领域活动中比较难上的,它既需要幼儿调动已有经验进行情感的唤起,也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本班幼儿的具体实际情况、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等特点来做出恰当的`选材和设计,以此达到社会领域的发展要求。我们班幼儿是新生小班,因此存在较多的入园焦虑问题。哭闹,不理老师的问题很常见。于是在小班幼儿入园一个多月,在他们对幼儿园,对自己的老师有了基本的熟悉和信任之后,我设计了这个《抱抱》的活动。在活动中,我通过与幼儿相关的视频,和老师、和小朋友拥抱等过程,让幼儿很快的对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了唤起,通过抱抱这个简单而又充满温暖的动作,让幼儿体验到除了爸爸妈妈的抱抱以外,还有老师、小朋友的抱抱,让他们体验到开心需要抱抱,伤心也需要抱抱,抱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从而增进幼儿和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温馨的情谊,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由于我刚刚步入到工作岗位,在一些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上还缺乏相应的经验,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还要积极去改进,合理分配时间,认真打磨每一步,充分考虑预设情景,让教案不只是教案,而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切实促进幼儿发展的桥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