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美术教师工作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师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本学期工作计划为指导,深入学习《美术新美术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美术教育研究,培养美术书法特长生,进一步完善科组建设,形成学校鲜明的美术、书法特色。
二.工作要点:
1、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以学生为本,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强调学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形成、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学趣的激发,让学生在"看看、想想、画画、玩玩"中轻松掌握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
2.加强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美术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组织外出听课学习,提高科组教师的业务素质,组织组内公开课,开展新教材教学研究及观摩交流活动。
3. 培养特长生,继续开展美术、书法兴趣小组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学生硬笔书法训练,组织学生参加书画比赛,继续做好小书法家协会会员吸收工作及书法级别评定工作,继续选拔优秀作品向有关报刊寄发,新开学校油画兴趣小组。
4. 继续开展美术教学研究,搞好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教学与课堂教学实践模式》的课题研究,重视教学论文的撰写与教学经验的总结,组织进行论文交流。
5. 搞好艺术长廊,定期更换美术书法作品。
6. 精心筹备学校艺术节暨师生美术书法作品展,展示我校特色教育的成果,并结集出版学校美术书法作品集。
三、学校美术工作大事
时间 工作大事
9月 设计制作学校版报完善美术书法长廊美术、书法兴趣小组报名培训,新开油画兴趣小组
10月 参加区教师素质大赛
11月 小书法家协会会员吸收工作筹备艺术节书画展览,编印作品集
12月 组织优秀学生参加镇小学生书法大赛筹备艺术节师生书画展
1月 艺术节师生书画展学期总结活动,兴趣小组考核
小学美术组
二○XX年九月五日
美术教师工作计划 篇2
一、 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素描是美术专业学习的基础课,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通过素描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上掌握基本的造型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绘画观察方法,使学生拥有好的绘画技巧和独立的艺术创作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顺利升入美术类高等院校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通过课程理论讲授、教师示范技法演示及个别指导训练,要求三个月内学生掌握素描的方法与步骤:石膏、人物写生、表现出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体感感、空间感、光感,最终能够独立完成素描艺术创作。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静物结构素描、静物全因素调子素描、石膏、人物头像、人物半身带手,人物全身
二、 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建议表
(二)考试方式:
考试方法:根据开设课程每月测试一次
成绩构成:构图30% 形体40% 塑造30%
三、 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静物结构素描(7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透视关系对画面的影响:线条对画面虚实关系的作用。
(2)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构图的基础知识,能严谨的运用透视理论,空间表达手法来处理物体的结构、虚实、质感。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构图、结构、质感、虚实空间的线条表现。
(2)、教学难点: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形(曲线)透视)
(3)、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程讲授、示范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3、
教学主要内容:
(1)透视的原理认识与应用 a、平行透视 b、成角透视 c、曲线(圆形)透视
(2)内结构与外结构
(3)结合几何形体的表现
(4)构图学基础知识
(5)线条与空间的关系
(6)曲线形体的表现
4、作业练习:几何组合形体训练5张、曲线组合形体训练10张。
(二)静物全因素调子素描(4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光影在画面中的作用,调子在画面中的作用,以及怎样运用调子表达画面虚实关系。
(2)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构图的基础知识,能准确运用构图、画面黑白灰处理手法、透视理论、空间表达手法来处理物体的光感,体感,质感,虚实等气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光影在三维空间转换为画面二维空间的运用。
(2)教学难点:从结构素面到全因素调子素描的转化,及线条的与调子的统一处理。
3、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堂讲授、示范与实例训练相结合。
4、教学内容
(1)三大面、五调子的构成与应用 (2)结构线与明暗交界线 (3)观察能力训练 a、整体观察 b、局部观察 c、立体观察 (4)调子与形的关系(5)画面的深入刻画
5、作业练习:
几何组合结合形体明暗调子训练8张、曲线组合形体明暗调子训练8张,蔬菜水果等常见静物组合临摹加写生40张,静物组合默写20张。
(三)石膏(21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石膏像的结构及调子分布,整体概括处理对象。
(2)要求:学生根据构图的基础知识,造型能力,形象生动的表现出石膏头像。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石膏头像的抓形与形体关系的训练。
(2)教学难点:石膏头像的外形与内结构的统一。
3、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堂讲授,示范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4、教学内容:
(1)头骨结构(额节结、眉弓、颧骨、上颌骨、下颌骨、下颌节结)
(2)石膏眼、嘴、鼻、耳的立体框架分析与表现
(3)石膏头像绘画步骤
(4)石膏胸像训练(明暗,空间,质感)
(5)石膏头像头,颈,肩,的动态关系
5、作业要求:石膏五官临摹加写生,石膏头像的临摹加写生,石膏胸像临摹加写生。
(四)人物头像(4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让学生掌握人物骨骼与肌肉的关系,五官之间的结构及其关系。
(2)要求:学生能造型准确、形象生动的进行头像写生和默写。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整体形象与五官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根据人物特征气质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3、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堂讲授,示范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4、教学内容:
(1)真人头骨与肌肉的关系。
(2)真人的五官结构和明暗局部训练。
(3)真人头、颈、肩、凶的关系(脖子的透视关系,衣领与脖子肩膀的关系和表现)
(4)头发的表现训练(头发与头骨的关系,头发的概括与表现)
(5)真人头像调子表现和五官塑造
(6)人物特征与表现手法(造型、特征、结构、整体感的综合训练)
(7)男女青年特征区别与刻画
5、作业要求:头像五官临摹、头像临摹、头像写生、头像默写
(四)人物头像(4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让学生掌握半身带手,全身的结构衣服纹样的搭配关系,手的刻画与表现。
(2)要求:学生能造型准确、形象生动的进行人物半身带手写生和默写。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人物各局部比例关系的掌握及刻画。
(2)教学难点:人物比例与透视的应用及其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
3、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堂讲授,示范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4、教学内容:
(1)头、颈、;肩、胸、腰、臀、手、腿之间的关系。
(2)构图组合关系小图训练。
(3)衣服纹样的
概括处理与表现
5、作业要求:人物半身带手临摹、默写、人物全身写生、默写 四、课程设计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准备教案,准备多媒体教学的图片,范图,按照 循序渐进 、 因材施教的原则,努力让你的每一个学生都能逐步提高,学有所长!
美术教师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担任二、四、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周课时每班两节课。我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工艺、手工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的传统教学和画画的技法、方法、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
1、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自学、勤练、寻找自身的不足,要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2、课堂教学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
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针对于学生在心理上渐渐成熟的特点,针对于对知识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研究的心理,我在课堂上将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有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
3、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我在教学中改变过去的评价观念,应关注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表现-----兴趣、投入、积极、对探讨问题的贡献、对问题反应的敏感程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主动探究,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汲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形成个人观点,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效果和对自己观点的自圆其说,以及的体验和对学习方法的领悟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用语也要改变。过去教师习惯的“选出谁画得最好”、“那张最差”之类的语言,应改为“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强调个性审美取向;“你能改进他的创造吗?-----启发创造思维,完善他人创造的语言。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一年级可以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习。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五、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自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
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会简单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本学期的科研小课题------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
美术教师工作计划 篇4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由于年龄较小,所以还处于儿童涂鸦期,大部分学生的绘画简单稚拙,构图单纯。尽管这样,每个学生对美术都抱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向老师学习绘画知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对缺乏学好的信心,学习美术的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给予帮助教育。
教学的目的任务
绘画:
1、学习记忆画、想象画的画法,用这些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体会表现的喜悦。
2、用硬笔线描的方法,绘制简单动植物。
3、继续学习以平涂为主的硬笔着色方法。
工艺:
1、学习简单的纸工、泥工、拼贴、拓印等技法。
2、用撕、折、拼贴等方法,制作以纸工为主的简单图形。
3、用团、搓、压、捏、拉、接等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欣赏:
1、观赏有趣的动、植物。
2、欣赏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3、欣赏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
教材重难点
重点:
1、用水彩笔或蜡笔的形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摩、记忆、想象中的动植物,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2、学习用费材料进行简单纸工制作练习。
3、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优秀儿童美术作品。
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以及创造性。
2、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表达能力,培养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
3、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个人教研专题
完成任务的措施
1、 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工作计划
2、 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6、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运用多种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