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

欢迎阅读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标记将物体树叶分类摆放。

2、能用身体动作表示大小,初步体验大小符号特征的意义。

教具准备:

1.大小标记卡。

2.大树和小树各一棵学具准备:哭脸和笑脸各二份,大小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树叶,说树叶大小。

1.比较树叶大小出示一片大树叶。

师:瞧,今天我们班里谁来了?

再出示一片小树叶, 师:又来了谁?

师:我给树叶送标记,给大树叶送大标记,给小树叶送小标记。

2.认识大小标记出示大标记,师:有一个大大的人,而且两臂张开,两脚分开。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样子。(幼儿按照标记上大人的样子做动作)。再出示小标记。师:小标记上人的样子,两手向下伸出,两脚并拢。(幼儿按照小标记上人的样子做动作)。

(二)找树妈妈"分树叶"

1.游戏"分树叶"师:树叶怎么到我们教室里来的呢? (让幼儿自由回答)

师:噢!原来呀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得变黄了,从树上一片片掉落下来,小朋友们利用星期天去捡的,然后把它带到了教室里。但这些树叶宝宝感到高兴吗?瞧:(教师反过来出示哭的大树叶和小树叶) 树叶宝宝怎么啦?

师:为什么哭呢?

师:对呀!树叶宝宝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离开了它们的好朋友就要哭了呀!那我们来做个有爱心的人,帮助他们找妈妈好吗?

(1)看标记:

出示两棵树妈妈(一大一小,并且贴有大小标记)。

师:那谁是小树叶的妈妈呢?他们有标记吗?

(2) 复习大小标记。

(3) 送树叶回家:

A、 教师示范送小树叶到有小标记的树妈妈那里。

问:大树叶我送它到哪里呢?

B、 师:瞧,树妈妈还在哭呢?原来它还有许多的.孩子没找到家呢, 我们来帮帮忙吧!

音乐播放,幼儿集体活动。(为大小树叶找妈妈)

2. 找出错的地方:

师:来帮树妈妈找找看,有没有孩子找错了妈妈。

请个别幼儿帮助纠正。同时教师变树妈妈的脸为变成笑脸。

(三)送圆形宝宝回家

教师出示许多大大小小圆形图片,请幼儿每人拿一个按大小标记将它们送回"家"。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区域中投入各种大小的图片,请幼儿根据标记继续进行分类活动。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 篇2

(一)数学活动:

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二)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三)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四)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

①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欢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②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戏: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儿送礼物

要求: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①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②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③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 篇3

一、活动设计背景

亲子活动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衔接,为了鼓励家长参与活动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区分两个形状物体的大小、会根据物体配对。

2、让家长学会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

3、让家长学会在家里教孩子掌握大小的方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家长对孩子游戏的.关注程度。

2、孩子对物体大小的认知水平。

四、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套环、水果玩具、帽子。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家长带幼儿面向老师席地围坐成半圆形,家长在孩子后面老师放音乐,家长和孩子一起拍手做音乐游戏。

2、老师和家长手牵手拉成一个圆圈,玩吹泡泡游戏,让孩子感受大小的变化。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辨别大小。老师先将套环按大小从左往右在地上排成一排,点着最大的,边点边说这是最大的,这是最小的,进行比较。

2、老师把套环打乱,从中找到最大的套环,依次找出剩余中最大的套环取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3、家长带幼儿沿场地坐,老师在中间介绍水果名称,引导幼儿认识大水果、小水果。

4、玩喂动物吃水果游戏,每名幼儿选一个水果,大水果送大动物的嘴巴里,小水果送小动物的嘴巴里。

(三)结束部分:

放音乐,老师拿出大小不同的帽子,让幼儿找一找把大帽子给爸爸妈妈戴上,小帽子给自己戴上。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在视觉上能感知物体的大小,在本次活动中很开心快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家长只是配合,家长没有真正体验、没有对活动进行一些指导语,另外没有设计家庭延伸环节,没有做到培养孩子,教育教育家长的作用。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认识大小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的大小。

通过送礼物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大小,能区分物体的大小。

难点: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大小并进行分类。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大小的.差异。

游戏教学法:以送礼物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操作法: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对大小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礼物盒子若干,如大盒子和小盒子各若干个。

大小不同的玩具若干,如大球、小球,大玩偶、小玩偶等。

欢快的音乐。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欢快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律动,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拿出一个大盒子和一个小盒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盒子,你们说一说哪个盒子大,哪个盒子小呢?”引导幼儿说出大盒子和小盒子。

认识大小

(1)教师再次拿出大小不同的玩具,如大球和小球、大玩偶和小玩偶等,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2)请幼儿上来摸一摸、比一比这些玩具,感受大小的差异。

(3)教师总结:“小朋友们,我们看到了大球比小球大,大玩偶比小玩偶大。像这样,我们可以说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大,或者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小。”

送礼物游戏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站在教室的两边。

(2)教师拿出一些大小不同的礼物盒子和玩具,放在教室中间。

(3)教师说:“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送礼物的游戏。小朋友们要把大的礼物送到大盒子里,小的礼物送到小盒子里。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送得又快又准确。”

(4)游戏开始,幼儿们纷纷上前挑选礼物,并将礼物送到相应的盒子里。教师在旁边观察并指导。

(5)游戏结束后,教师检查两组幼儿送的礼物是否正确,并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巩固练习

(1)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些大小不同的卡片,让幼儿自己判断卡片上的物体是大还是小。

(2)请幼儿将大卡片放在一起,小卡片放在一起。教师检查幼儿的分类是否正确。

总结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认识了大小,学会了区分物体的大小。

(2)教师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比较物体的大小。

六、教学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更多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幼儿继续进行大小分类的活动。

让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哪些东西是大的,哪些东西是小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