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设计(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双腿夹物行进跳。

2、体验给妈妈送礼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宝宝们,今天请你们来做小兔子,我来做你们的兔妈妈,好吗?想不想和妈妈一起到草地上去玩?

2、小兔子锻炼身体。师:现在请你们跟着妈妈一起活动活动身体吧。

二、基本部分。

1、宝宝们,你们知道我们小兔子有一个什么本领?,今天妈妈要教给你们一个新本领:双脚夹物往前跳。

2、教师示范:妈妈把喜欢吃的`萝卜放在大腿中间,两脚膝盖并拢往前跳。

3、师:请你也来练习一下吧。幼儿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4、练习后集中讲评,师:你是怎么跳的?怎样才能跳得又快萝卜又不会掉下来呢?

5、请个别示范正确的动作。

6、幼儿再次练习。

三、游戏:送给妈妈的礼物。

1、师:现在,我们要跳到对面的菜地里,采一个妈妈喜欢吃的萝卜,然后把萝卜夹在大腿中间跳回家送给妈妈,好吗?

2、幼儿集体尝试去给妈妈采好吃的东西。

3、游戏:给妈妈送礼物。

分成四组进行比赛,哪一组先回家者为胜。提醒幼儿采到萝卜跳回家后将礼物放到规定的篮子里。

四、结束部分。

师:兔宝宝们我们玩累了,让我们回教室去休息一下吧!

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设计 篇2

设计意图:

本节课我以森林运动会情境贯穿始终,以生活化、游戏化渗透在每一环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孩子探索出点数方法,同时也拓宽了孩子的思维,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孩子在不同层次上有所发展,也体现了家园共育,让家长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教幼儿手口一致点数8以内的数,并会说出总数

2.技能目标:培养给孩子的的操作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以情境游戏化、生活化培养幼儿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活动重点:

手口一致不重复、不遗漏的点数方法.

活动难点:

能正确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教具森林运动会课件

2.学具小熊操作材料、妈妈的礼物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设计意图:以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孩子的兴趣)

1.创设情境,小猴要举办森林运动会,他邀请小朋友来观看,并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份送给妈妈的礼物,你们想不想要?谁表现好,能坐得住,它就把礼物送给谁2.引入活动:出示课件

二、探索发现:(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孩子的点数,引导幼儿探索出点数的方法)

1.请一名能力强的幼儿用学过的'方法点数参加接力赛的动物,别的小朋友认真观察、仔细听他是怎么点数的?最后一次数了几?请另一名能力弱的幼儿点数参加拔河比赛的动物有几只?让幼儿观察他错在哪里?

2.教师方法

3.集体点数拔河比赛的动物

三、实际应用(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幼儿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孩子设计不同层次的游戏,使他们在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同时也拓展了孩子的思维,使孩子不但会点数,还会摆不同的形状,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1.数一数你身边的人和物

2.师幼互动游戏

2.操作游戏:小猴让第一组小朋友请出6只小熊给接力赛当啦啦队,第二组小朋友请出7只小熊给拔河比赛当啦啦队,请出来的小熊让他们站成不同的队形,第三组小朋友把小猴的运动圈

套在手指上(要求:轻拿轻放)

四、赠送礼物(设计意图:体现了家园共育,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角色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小猴发礼物:这个礼物就是今天观看运动会时学到的点数图片,回家后送给妈妈(一定要说清几个?什么东西送给你)

2.合作交流:两个小朋友互换角色演一演

五、活动结束:伴着运动员进行曲回家给妈妈送礼物

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进一步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意义用勾画的方式表现礼物的外型

活动准备:

礼物卡片,统计表。数字1——7

活动过程:

我给妈妈送礼物——将礼物事先放在教室的周围桌子上——展示7种礼物卡,幼儿说出礼物卡上的内容,数数一共有几种礼物。——猜猜妈妈会喜欢那种礼物,并选择一种最想送给妈妈的礼物统计礼物的数量——手那相同礼物统计表的幼儿围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教师出示统计表,请每组派一名幼儿早统计表上画上相应数量的符号——数一数那组人数最多,那组人数最少,请个别幼儿分别用相应的数字表示我把礼物包起来——选择一件礼物,教师示范包礼物,即用彩笔根据礼物的`外形勾画轮廓——幼儿选择一张礼物卡包装礼物,边包装边说“妈妈我爱你”,最后说说一共包了几层。

《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后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课,没有纯粹的数学内容,每个课题都以一定的情景、游戏或故事等出现。

比如:《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的主体内容是让中班孩子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但是,却以《礼物送给好妈妈》作为课题。为什么呢?原因很多。

首先,跟主题有关系,因为主题是“我有多爱你”。

其次,让数学学习生活化,将数学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再则,让孩子的学习带着某种情感因素,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让孩子学得忘我。那么,在《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上,孩子的学习是否达到预设的效果呢?

《礼物送给好妈妈》中的妈妈是幼儿最亲近的人,送妈妈礼物也是孩子热衷于做的事,这些都没有问题。那就要看老师具体创设的情景是否引起孩子的强烈反应。老师在具体设计情节、导语、过渡语的时候是否让孩子觉得真实?是否让孩子感兴趣去做这件事?是否让孩子觉得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从而使孩子在课堂中始终带着一个目的、任务,有意识、饶有兴致地在做某件事?老师创设的情景只有让孩子深切感受到与自己的关系,觉得有意义,才会有所反应。

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复习3个物体按大小排序。

2、学唱《生日快乐歌》,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礼物、气球、糖果、彩泥蛋糕(大、中、小)

活动过程:

1、妈妈的生日:

创设情境,请一名教师扮演妈妈。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去买好东西给孩子们吃!”(妈妈退场)

“原来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在妈妈回来之前,我们好好准备一下,给妈妈开一个设庆祝会。”

2、准备礼物:

(1)摆礼物(幼儿每人一份大、中、小礼物)

“每个人都有礼物送给妈妈,请把礼物从小到大排排整齐,要从左向右排。”

教师观察幼儿摆放,引导幼儿发现从大到小的特征。

(2)分糖果(幼儿每人一份大、中、小糖果):

“庆祝会还要发糖,请你把糖果从小到大排整齐好吗?”教师观察指导。

(3)分蛋糕(幼儿每人一份大、中、小蛋糕)

“把生日蛋糕摆整齐好吗?”

请幼儿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排好后说出自己是怎样排的'。

(4)插蜡烛

“把蜡烛插在蛋糕上。”

3、庆祝生日:

妈妈:“我回来啦!呀,宝宝们为我准备了那么多礼物,我好高兴呀!”

妈妈为每个孩子分糖果,一边分一边点,一边唱数。

4、学唱歌曲:《生日快乐》,庆祝妈妈的生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