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语文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本设计围绕“春天”这一主题,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热情,在自主合作体验、学习中培养学生读、思、说、想象等语文学习能力,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感受语文大课堂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在复习学过的生字词中,巩固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区别形近字。
2、在朗读词语、背诵古诗中,积累优美词句,培养良好的语感。
3、发挥想象,练习说话,发展思维。
4、在自主识字中,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1、巩固汉语拼音。
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发展思维,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诵谚语,引入新课引背本单元《谚语三则》。
师:春色多么美好,时光多么宝贵,让我们在这美好的时光中去积累与运用吧!
二、掌握字音,积累词语
1、完成第一题。
(1)自读词语。
小兔子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礼物,你能读准这些词语吗?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同桌互读,“试当播音员”。
“播音”要求:声音洪亮,字音准确,态度大方、自然。
(3)汇报检查,“现场播音”。
播音员们毛遂自荐,评出最佳播音员。
2、完成第二题。
(1)自读词语。
春天总会有新的变化,瞧,生字朋友走到一起又组成了新的词语,赶紧去和它们打打招呼!不会读的请教老师、同学。
(2)男女生分读词语。
(3)齐读。
3、完成第三题。
(1)辨析字形。
看看下面的几组字,你发现了什么?
(2)口头组词语。
(3)自由填写。
把你喜欢的词语漂亮地填写在书上。
三、说话练习,激活思维
1、齐读句子。
亮晶晶的星星像珍珠。
2、抽生回答,感悟体会。
亮晶晶的星星为什么像珍珠?
师总结:因为它们之间有相似的特点。
3、拓展想象。
(1)抓住月亮的特点,说说你观察到的月亮像什么。填写:弯弯的月亮像。
(2)你还发现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像什么?照样子说一说,细心的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说一说:像。
四、读背古诗,积累语言
1、自读古诗。
春天的脚步匆匆,它给我们带来一首古诗《惜时》。自己借助拼音读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感知大意。
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说说古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3、全班交流。
4、练习背诵,开展“背诵擂台”活动。
五、自主识字,培养识字兴趣
1、自主识字读字。
看啊,美丽的蝴蝶也赶来了,为美丽的春天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让我们一起去跟蝴蝶玩耍,看看你能和多少只蝴蝶交上朋友。
2、小组内互读。
展示你的才能,把你认识的字跟小组同学分享,在交流中学会更多的生字。
3、介绍方法,鼓励自主识字。
小组内推荐识字最多的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和途径。
师总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做个留心生活的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的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
德国风光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道去国外的一些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第一站德国(板书)。
2、播放课件:德国风光片。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是呀,德国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有神秘的黑森林是一个极富魅力的国家。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进一步感受德国的无穷魅力。板书课题。师述: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所作。
3、谁来读读课题?脑中产生了什么疑问?(自己的花为什么是让别人看的?为什么以此为题)
二、初读感知
1、问题提得不错。翻开书,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等会儿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你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2、这篇课文短小精美,咱们一起接力读读课文吧。(指名分节读文)
示词卡:莞尔一笑 莞尔一笑是怎样笑?
评议,正音。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二生答)
三、朗读感悟
1、作者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到文中找到语句说一说)
板书:奇丽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
2、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描写奇丽景色的句子读一读。(指答)
3、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咱们也在下面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生自由读)
你读出了什么?(花多)从哪读出来的?(任何、家家户户、都、花的海洋、应接不暇、花团锦簇) 生边说师边点击词语变红。
应接不暇这个词说明了什么?(一路风景优美,看都看不过来。现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来。)
还有谁从哪读出了什么?
来,通过你的朗读把花多的这种感受带给大家。
他读出了花多,你读出了什么?(花美)从哪读出来?(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说明什么?(颜色多、鲜艳)
示课件:看,这样鲜花汇集成团,各种花儿艳丽夺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称之为(示词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如没读好)再读一遍,想着词的意思,想着画面读。
这画面你还能用什么词语形容一下?(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繁花似锦、鲜花怒放、千姿百态、婀娜多姿、花的王国、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走过任何应接不暇)三生读,齐读。
能背吗?我们合作背一背:(师引背: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4、是啊,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走在街上的时候(引读后一句)
好一派奇丽的风光!
5、可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德国人种花有什么奇特之处?(指答)
你从哪知道的?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你们读出了什么?从哪读出来的?(1、家家户户德国人爱花;2、花栽窗外,花朝外开人人为他人着想,将花最美的一面给别人看。)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1、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提问水平。
2、 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父亲的两段话,体会落花生的品格。
3、 以“我想做苹果(或落花生)那样的人”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争辩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前准备]
1、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落花生有趣的特点。
2、 制作一幅落花生从落花到钻入土中结果的电脑软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重点学习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 落花生有什么有趣的特点呢?
2、作者许地山对落花生有着特殊的感情,并且把自己的笔名也叫作“落华生”,他为什么对落花生有这么浓厚的感情呢?等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教师提示:
1、 就词质疑。
“居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居然”不用“果然”呢?用“居然”一词说明了落花生是有什么特点?
2、 就句质疑。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父亲和我们一起吃饭应是经常的,为什么“很难得”呢?说明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1、 幻灯(或小黑板)也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2、 指名学生读这段话,同时思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
板书(或在出示的文字上用符号划出)
落花生:埋 矮矮 地里 一见就生……
苹果:挂 高高 枝头上 不能立刻分辨……
3、 从刚才的词句中你体会出落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板书: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不图虚名
4、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学习落花生的品格,引导学生开展讲座和争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
一、继续学习重点部分
1、 父亲仅仅是介绍花生的特点吗?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2、 “我”听了父亲的话领会到什么道理?
3、 出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体面”是什么意思?
②“讲体面”是什么意思?人要不要讲体面?
③“只讲体面”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不讲工作的人呢?请举例说明。
二、提供论题,发散讨论
1、 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估苹果、石榴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实话实说,各抒已见。
2、 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讨论、辩论,老师充当主持人角色。
三、完成练习
以“我想做 那样的人”为题写一两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
主板书 副板书 学会提问
①意思?
落花生 埋——挂 1、“居然” ②为什么?
③说明?
朴实无华 矮矮——高高 为什么?
不图虚名 地里——枝头 2、“实在很难得” 说明?
默默奉献 一见就生——不能立刻分辨
分辨
落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