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读后感

多美网

2025-08-20读后感

欢迎阅读爱的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的读后感 篇1

夜,静悄悄的。我捧着《爱的教育》,静静地想象着书中的一幕幕情景,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洋溢着爱。这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所创作的,他以日记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平凡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爱:有对国家、对民族的爱,有父母师友的爱,甚至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的爱。这部作品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书中的一个故事使我至今记忆犹新:主人公安利柯因事来到了女子学校,在学校对面的街上,有一个扫烟囱的小孩工人,他今天已经赚了很多钱了,但是这些钱从他那破了的衣服口袋中漏了出来。几个女孩子就帮这个小孩子凑足了钱。啊!这些女孩子虽然与那个扫烟囱的孩子素不相识,但她们仍然倾囊相助,这是多么可贵,多么难得的爱啊!读完这篇故事,我的心不由得为之一颤,联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

我记起了开学初时,老师动员我们给在灾区贫困家庭中的孩子们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积极参与了,看着我们捐出的钱,我们的一份爱心送往灾区,我的心一下子热了起来。

让我们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吧!正如那歌词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请让我们牢记这句话吧!

爱的读后感 篇2

仅仅用了三百四十余字,张爱玲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千回百转的爱情故事。

春天的晚上,盛开的桃树,月白的衫子,羞涩的姑娘,种种意象表明这是一个世俗但是不庸俗的爱情故事。美丽的邂逅,相知的问候,站立,注视……但,“就这样就完了”。美好的初恋戛然而止。

又是区区几十字,女人一生的悲苦被作者一笔带过。岁月老去,风华不再,衰老的女人却还记得那晚的一切。几十年的风霜都可以轻轻地抹去,唯独那短暂的相遇倒成了永恒。

有人看来,这活脱脱一处爱情悲剧,我却不这么认为。

这篇散文贯穿了张爱玲一生的生命体悟——无常。无常,常使人有无力之感,徒增悲伤,但正是无常造就了这种缘分和独特感受。

爱发生的无常。文章没有交代男人和女人的前事,相遇没有前奏,亦没有尾声。“于千万人之中”“于千万年之间”,恰巧遇上,不早不晚。这种情感的萌发源于人最天然的本性,不受外在污染和控制,正因为它的不可控制,这份初恋的情感不含杂质,最是纯粹,世间难求。

爱延续的无常。男人和女人仅有一面之缘,没有通常文学作品中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双方都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和勇气,无所谓遗憾和痛苦,只在心底留下了爱的感受,有句诗很著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两人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正因了这句话,古今无数文学作品中无法比翼双飞的爱情悲剧赚足了人们的叹息和眼泪,这其实是人对爱情的一种美好向往罢了。所以,人们总在祈求美的事物天长地久,但现实告诉我们,天长地久只会让情在爱不在,很多时候还会情、爱两空。爱的真谛不应是占有,它只是一刹那的感受,一辈子的回味。只要曾经拥有,又何必在乎天长地久?没有拿起,无所谓放下,男人和女人正是因了这些无常的命运,无常的磨难,使爱得到了永恒的延续。

张爱玲是个始终活在现在的人,没有瞻前,也不会顾后,所以她说“出名要趁早”,就是因为一切都难以预料,人无法把握未来,只有做好现在。爱情的悲剧往往是人的欲望造成的,得到了爱情的滋润就奢望一辈子将其占有,做精神到肉体的胜利者。钱钟书先生早就有言:“婚姻是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爱情的未来不必是结合,只要心存感念,爱就能够长久。相反若是一味强求,爱情的感觉终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再,这难道不更加悲哀吗?

散文《爱》是初恋的浪漫速写,张爱玲用最简练的笔法描绘了一种超越了世俗的爱情观。因为无常感贯穿人生命的始终,爱情既然“在劫难逃”,索性享受爱情。女孩生命的历程也许不是出喜剧,但是因为有了这一点点爱的滋润,她的生命就比平常人精彩许多倍。

《爱》不是悲剧,相反,它是人性光辉散发到极致的结果,爱在《爱》中达到了永恒。

爱的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爱的教育》,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很沉重。

这本书的作者叫恩利科,年仅12岁,意大利北部邱林小学四年级学生,在父母的慈爱培育下,秉性淳朴仁厚,极富有同情心。

这本书里最令我感动的一篇故事是《达达的看护人》。这篇故事讲一位少年受了伤还惦记着自己的亲人。在医生的安慰下,少年的心理平静了下来。这位少年的举动太可贵了,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医生。

孝顺父母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做儿女应该尽到的职责,在现实生活中让父母开心一点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如:在学校学习、纪律表现突出,让父母少操心也可以说是给父母很大的安慰。

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你的父母,让他们不感到寂寞和孤单,少让父母操心就能减少他们额头上的皱纹。

泰戈尔曾今说过: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你定睛望着风暴却互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酒的酒杯。

我爱读《爱的教育》这本书,因为它让我受益无穷。书里的故事令我终生难忘。

爱的读后感 篇4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的艾得蒙多 ·德·亚米契斯写的,这本书主要写了小学生安利柯写的简短日记和老师讲的每月故事、以及他爸爸妈妈给他的教导。这些日记虽然简短,但它们体现了一种精神——爱。这种爱表现在了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他们身上都散发着一种爱的精神。

书中的卡罗纳虽然人高马大,但与那些又瘦又小的孩子能和睦相处,小孩子都喜欢他,如果你要向他借什么,他什么都肯借,甚至全部送给你;而德罗西不能不令人佩服,他天生聪慧,总是班级第一名;柯莱蒂没他们聪明,但他很好学,每天一边帮父亲干活,一边做功课……这些人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和一颗爱心。

在这本书中,最使我感动的是当残疾孩子科罗西受到同学们的嘲弄时,他忍不住将一瓶墨水摔了出去,却意外砸到老师,老师追查是谁干的,卡罗纳却挺身而出替科罗西承担责任,因为卡罗纳有一颗爱心,他能感受到科罗西所受的侮辱,他同情科罗西,勇敢地保护他,我要向他们一样有爱心,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读完这本书,使我懂得了爱的意义,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爱和爱别人。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爱护,互相关心。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