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 篇1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这是但丁的一句名言。读完《居里夫人自传》后,我忽然明白,尊师就是一种美德。
1932年5月,华沙镭学研究所落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当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突然跑下台,把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妇女推上主席台,这位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居里夫人这种尊师的小事,的确令人赞叹。那时,居里夫人已享有科学家的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然而,她却依旧没有忘记培养自己的老师。
历史上许多的伟人都具有尊师的美德,我清楚地记得一位伟人的平凡场景:1957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委员长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正和周围的观众交谈。这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着向朱德走来。朱德看见了,急忙立正向老人敬礼。礼毕,又急忙握住老人的手,亲切地叫了声“叶老师”。然后,朱德又请老人入座,自己才坐下来。这位老人就是朱德早年在云南讲武堂学习的老师。
其实,尊师美德的故事数不胜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比如,同学见到老师后,立正,行少先队礼,说一声“老师好”!上课前,全部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这些都是尊师的表现。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要尊重老师,这是时代的呼声,是人类文明的强音,让我们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居里夫人等伟人为榜样,做一位尊师的好少年。
我呼吁:有德,从尊师做起!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 篇2
最近我读了一位传奇人物的自传——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居里,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人。可是,这样一位可敬的科学家,翻一下她的人生史册,你就会发现里面很不平坦;不仅父母双亡、姐姐过世,而且与她一起获得诺贝尔的丈夫也不幸逝世。可就是这样一个经历悲惨的夫人、就是这么一个坚强的女人,创下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20世纪与21世纪的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连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也对她表示赞扬。
这本书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一生经历。居里夫人小时候很聪明,甚至比她姐姐还要聪明,这使她顺利考上了大学。在小学期间,她就经历了姐姐与妈妈的去世;大学的居里夫人在巴黎做教师。后来她结婚了,并与居里先生一起研究科学,发现了钋与镭等新元素。他们在一间简陋的工作室里工作,当时一克镭就价值十几万美元。后来她的丈夫去世了,便开始了第一次美国之旅,并得到了美国人的一克镭。后来,居里夫人由于长时间镭射,最终逝世。
虽然居里夫人离我们很远,但她那种为职业而献身,为人类造福的精神,离我们很近,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人。
也许有人会问,呆在家里科学不一样发达吗?那么请你倒着想一下,你不学习,科技不会自己发达,肯定会有老一辈的人的心血、汗水与精神筑起起科学长城。如果你不努力、不造福未来,那么将来,你的子孙子们将会过的更辛苦。
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前提是先做好自己的事,也就是好好学习,只有一点点的积累,一点一点的复习,才能牢牢地掌握知识,将来造福人类,到那时的你已经成功了。当你回首一下你走向成功的脚步,你才会发现,你走出了连你自己都觉得不可思的光明大道!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 篇3
一拿到这本儿《居里夫人自传》,我就想起了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一开始我还并不太了解居里夫人,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对居里夫人十分敬佩,她是一位唯一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
小时候玛丽娅看到二姐那么艰难的阅读,觉得不可理喻,于是下意识的把姐姐的课本拿过来,非常流利的念起来,人们十分惊讶,没有人教过她阅读呀!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女孩儿对社会,对国家有着无限的贡献。
玛利娅几乎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从小大姐和母亲就去世了,而她没有被痛苦打倒,依然坚持学习,但好在家里人都十分热爱学习,给玛丽一个十分美好的学习环境。
“咱们俩不管谁先死,剩下的一个恐怕也活不下去了”。皮埃尔之死,给居里夫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居里夫人十分振作,没有放弃对镭的'探索。
居里夫人令我十分敬佩,她对科学十分热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无法放弃对镭的探索。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为祖国,为世界作出了贡献。
居里夫人是一个“梦想者”,是一个永恒奉献的人,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财富,不接受名望,在他心中,总有一个使命叫她完成一项又一项科学研究,让她不断探索崭新科学的远景,那是不知从何而来的坚定信念,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学习她坚强,勇敢,善良,乐于奉献。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一本关于居里夫人的传记,我的眼前浮现出居里夫人身穿破旧工作服、手执铁棒搅拌着锅炉里的矿渣的形象。她那种对科学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
掩上书本,我感慨万千。我既为居里夫人始终如一的坚韧意志所感动,更为她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而震撼。居里夫人终其一生,总是不知疲倦不畏艰苦地工作着,甚至因为长期从事放射性研究工作而伤害了自己身体,最后不幸患上白血病而逝世,可以说,她是为科学事业而献身。作为学生,我们要以居里夫人为榜样,把她那种刻苦努力的精神发扬在我们的学业上。爱因斯坦曾说过:“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惟一不为荣誉所腐蚀的人。”是的,她没有用她的成就去换取金钱地位,她只是用她的成就为人类造福,多么高尚纯洁的品质!居里夫人发明了镭的提纯方法后,完全可以申请专利,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获得经济利益,可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千辛万苦得到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她曾说过:“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而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她还在自传里说过:“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她不把科学事业的成功作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手段,而纯粹地醉心于科学研究,她所表现出来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对名利荣誉的淡泊态度,远远地超过许多的科学家,更是一般的人们所望尘莫及的。
我想,我们应该像居里夫人那样,积极努力地献身有益的工作,争取有所作为,而不是把金钱地位放在首位,只有为人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才算是活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