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

欢迎阅读大班语(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 篇1

活学目标:

1、理解“奇妙、小心翼翼、忽忽悠悠”等词语,分享阅读的快乐。

2、体验家的温馨气息,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之情。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难点)准备:

PPT课件

过程:

一、封面导入,初步感受家的温暖。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绘本故事。这是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这个“我”是谁?谁还在睡觉?少了谁?妈妈去哪儿了?

2、什么是“奇妙”?可能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3、他们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什么是“小心翼翼”?让我们和小猫们一起来小心翼翼地抱一抱云朵吧。

4、妈妈结果小猫们的云朵,会怎么做?我们看看妈妈是怎么做的?(播放面包制作过程图)

5、全家人都吃早饭了,爸爸怎么啦?望着爸爸急匆匆的身影,妈妈会怎么样?妈妈会说什么?(省略号的含义)

6、妈妈轻轻打开烤箱,猜一猜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7、猫哥哥和猫弟弟吃得多开心啊!这时,他们会想到谁?他们会说什么?

8、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找到爸爸了吗?

9、猫爸爸接过儿子递过来的面包,心情怎样?站在爸爸旁边的兔子阿姨、羊叔叔和够伯伯看见了,他们是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呢?

10、神奇的事又发生了!吃了云朵面包的爸爸竟然怎么啦?

11、爸爸迟到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完整阅读绘本

1、给故事取名。

2、介绍绘本作者

3、完整阅读绘本

四、体会故事温情

1、体会故事中家人间的爱,大胆表述对自己家人的爱。

2、再次看面包制作图,一起制作“云朵面包”和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1、拥有有趣的中心话题,把幼儿生活中的感受与故事环节穿插进行。

2、教师有较强的语言感染力,始终以爱的情感和提问创设了一个爱的氛围。

3、教师对故事绘本以及PPT进行了处理,使教学活动更加有趣、生动。

建议:

在环节的安排上,可以先让幼儿自主阅读,谈谈你最喜欢哪一页?看不懂哪一页?然后再回到教师带领下的故事讲述,最后再讨论爱、分享和关爱。最后的迁移,可以讨论:我们如果有云朵面包会给谁?为什么给他?摒弃问答式,让幼儿敞开来尽情地说、翻、看,零距离地接触到绘本。

大班语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乐园,是孩子温馨的“家”。让我们用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手法、孩子的材料来体现这个“家”的风格,让孩子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自由而快乐地成长。《我是面包师》这次活动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又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促进孩子的心理成长及情感发展,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迈进一步。

活动目标:

1、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2、发展幼儿动手及操作的能力。

重难点:

乐意动手制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小熊的吐司面包

师:今天我们小五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我们来请他出来吧!原来是小熊啊!我们一起来像小熊打个招呼把!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向小熊打招呼,并模仿小熊向幼儿介绍自己。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熊蛋糕师,我的本领可大了,我会做好多好吃的蛋糕、面包呢!瞧!我今天带了什么过来呢?

幼:吐司面包。

教师出示已经装好在盘子里的三角形与正方形的面包,并请幼儿说一说面包的形状

幼:有正方形的,还有三角形的。

师:今天,小熊就请我们小朋友们一起来和我一起做一做好吃的吐司面包,好吗?

二、小熊做吐司面包

1、 教师示范:先取出一片三角形/正方形的吐司面包,轻轻地放在手掌心,用小勺子舀出甜甜酱均匀的涂在手里的面包片上,涂好后再拿一片三角形/正方形的吐司面包,和我们的涂好酱的吐司面包,脸贴脸,头碰头贴在一起。

2、教师讲授注意要点:

(1)选自己喜欢的面包形状,选择时两片面包师需要贴在一起的,所以一定要形状是一样的才行。

(2)选择自己喜欢的酱料,一手拿一片面包一手拿小勺子,舀酱料的时候要在盘子边将多余的酱料弄掉,防止把衣服弄脏。每个酱料有属于它自己的勺子,不能乱舀。

三、我来做吐司面包

1、 提醒幼儿选择两片形状一样的吐司面包,来制作好吃的吐司面包。

2、 引导幼儿用小勺子轻轻地舀一点甜甜酱均匀地抹在面包片上,另一片面包一定要对好了贴上才行。注意幼儿是否将甜甜酱抹到了衣服上,并及时提醒。

3、 做好以后先将好朋友夹心面包放在盘子上,可以将自己制作好朋友夹心面包送给自己的

朋友,吃完以后将垃圾扔垃圾桶。

活动评析:

该教师的`语言很生动,十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活动的整个环节紧紧相扣,连接紧密,让幼儿时刻保持着新奇感,兴趣很高。教师在讲解吐司面包的制作过程中,讲解的十分详细,用十分形象的“头碰头,脸贴脸”来告诉幼儿,要把面包的角和面都一一对应的贴好。在幼儿的制作过程中,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够将教师所讲的步骤清楚的做出来,而且能够比较好的,比较快的做出来。对于在制作过程中还不是很清楚的幼儿,教师也会给予及时的提醒与个别的再次讲述。最后的分享过程中,因为教师在之前没有讲清楚规则,导致幼儿都离开了小椅子,秩序稍微有点乱,但是教师在教室及时的提醒下,幼儿还是能够马上的坐下来的。幼儿也很乐意与其他幼儿进行分享,这是非常成功的一点。

大班语 篇3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回忆故事情节。

师:你喜欢云朵面包吗?它有哪些神奇的力量?云朵面包师怎么做出来的呢?

(二)交流云朵面包的制作过程。

(三)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轻快地节奏。

听音乐后提问:听了音乐你想做什么?

(四)分段欣赏音乐,表现做面包的动作。

1. 摘云朵。

(1) 模仿摘云朵动作。

(2) 听音乐。分角色练习小猫从树上摘云朵的动作。

2. 揉面团。

(1) 模仿揉面团动作,面包的`变化动作,听音乐看图谱,练习揉面团与面包动作相结合。

(2) 尝试在圈上合作进行完整练习。

3. 烤面包:

(1) 两幼儿示范烤箱的动作。

(2) 观察课件演示,交流自己看懂了什么。了解圈上两个角色的动作变化。

(3) 模仿面包进烤箱,发酵由小变大。

(4) 练习圈上动作,听音乐进行烤箱开合和面包移位动作。

(五)完整欣赏音乐,回顾角色的动作。

(六)完整游戏,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1. 听音乐,回顾每种角儿在各个环节的动作变化。

2. 自主选择角色,在合作与交换游戏伙伴的过程中,展现云朵面包的制作过程没感受游戏的快乐。

大班语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制作过程。

2、通过模仿表演制作面包、念儿歌,知道面包来之不易。

3、对面包师傅的劳动产生感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动画片:制作比萨面包

2、图片:面包店,面包师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面包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你喜欢吃面包吗?

2、你知道面包是从哪里来的?面包师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通过图片,观察了解面包的制作过程。

1、观察面包房里的'环境布置。

面包房里各种各样的面包怎样摆放的呢?

(整整齐齐、分类摆放)

2、面包房里这么多面包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制作面包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谁做出了这么好吃又美观的面包呢?

3、教师当面包师傅介绍制作面包的原料。

三、怎样制作面包

1、观看动画片:好吃的比萨面包

让幼儿了解制作面包的步骤

和面——做面包——摆放面包——烤面包

2、我来当回面包师

教师:面包师是怎样做成面包的?我们来模仿一下做面包的动作好吗?

3、带领幼儿边念《面包歌》边模仿制作面包的动作。

在游戏中体验面包师的劳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