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欢迎阅读小学语文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小朋友们还记得吗?

2、开火车认读5个前鼻韵母。

3、强调前鼻韵母一定要读准“”的另外一种读音。

二、学习新课:

1、导入:

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叫做后鼻韵母,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做后鼻韵母吗?

我们来看看今天要学的后鼻韵母和前鼻韵母有什么区别呢?(出示“”和“”)

要学好后鼻韵母首先要发好“”的音。

2、学习“”

①学会了后鼻韵母的发音要领之后呢,我们来看看这四幅图,(出示图片)。先请小朋友来说说图上的内容。

②出示ang,“羊”的韵母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一个后鼻韵母,先请小朋友注意把“”发准确,在把“”带上去。

③练习“”的发音,正音。

④“”的四声:请小朋友给“”带上声调小帽子,自己试着读一读。老师抽读检查。

⑤给后鼻韵母“”找几个朋友,两拼音示范,三拼音师范。

⑥随机抽一写小朋友来练习音节(拓展)

3、学习“”

①后鼻韵母“”呢就是我们看到的图上的“灯”当中的韵母了。小朋友记得后鼻韵母发音的秘诀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②再次强调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先发“”再发“”。

③小组比赛读,正音。

④学习“”的四声。

⑤音节拼读,说词语练习,巩固。

4、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 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 感情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结合)。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朗读,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神奇而壮观的自然现象,如果你能仔细观察,一定会被它迷人、秀美的景象所陶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黄山“云海日出”的美景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0课(板书:云海日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1990年12月被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主峰莲花峰海拨1864.8米。黄山常年雨量充沛、林木茂盛、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幻莫测。黄山可以说是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也有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来高度赞美它。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方瑞华的笔触,走进黄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2)、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色?

(三)分析课文,真切感悟

(1)课文从大体上看,可以分为“云海”和“日出”两部分,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云海的,而哪些自然段又是写日出的呢?(课文3、4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云海的景象,5-7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日出的景象。)

2、学习“云海”

(1) 云海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读第3、4自然段。(评价)

(2) 根据刚才我们同学所读的内容,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云海的神奇,它 们分别说出了云海的哪些特点?

a我们看见北面山谷中明晃晃、光闪闪的一片,似乎是放在深山空谷中的亮闪闪的大镜子,又如无边无涯的白茫茫的水面。那就是云海。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b师拿镜子演示,与图片对比,说说共同特点?(平、静、大) c这就是作者对云海日出的静态描写,突出云海的静态美(师板书静态描写:平稳光洁、漫无边际)。

d老师在这就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词,谁发现了?(明晃晃、光闪闪、亮闪闪、白茫茫),指导朗读这一句。

3、“山峰时隐时现,变幻无穷,云朗上下翻滚着,一会儿像万马奔腾,一会儿又似帆樯林立,光怪陆离,景象万千,把黄山点染得有几分仙气。”

a 云海的景象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b请生回答(云由静态变得动起来了)。 c这一句出现了哪种修辞(比喻) 师问:在这里作者把云海的景象比喻成棉絮、轻纱,万马奔腾、帆樯林立,这些又表现了云海的哪些特点呢?(质地轻盈、光怪陆离、景象万千)这样的美景让我们看得出了神,忽然梦幻之中。”(置身梦幻)

4、刚刚欣赏完云海,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美丽、神奇等) 4学习“日出”

(1)师读第5自然段。

(2)叠音词的家族可真多,在这里我们又和它们碰面了,是哪些词呢? (清风习习,云烟袅袅,松涛阵阵、人语轻轻)

(3)等着等着,一会儿,朝霞出来了,呈现在人们眼前是她的新装: “橙红艳丽,缤纷灿烂,像一幅悬挂在天边的织锦。”

(4)同学们,如果此时,一轮红日冲出云雾,霞光瑞气照彻天际,那又将是一番怎样奇异的景象呢?齐读第7自然段。这一段,作者从哪两方面描写日出的变化的?

生:从颜色和形状来描写太阳的变化。

生:形状的变化:红色光点---圆弧---半圆-----大半圆——一轮玛瑙盘;颜色 变化:红色---胭脂色---鲜红欲滴——金碧辉煌。

师:真是美丽壮观啊。那么日出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生:速度快,我是从“蓦地、一瞬间、很快、一眨眼.......”看出来的。

师:颜色形状变化的快,让人眼花缭乱。 师:由此看出作者为我们描摹了日出时的瞬息万变。

(5)看到太阳后,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黄山云海日出的神奇与壮美,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组云海日出图,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六、板书设计

云海日出

云海: 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日出:光点→圆弧→半圆→大半圆→玛瑙盘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2、演讲时语言要准确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举止要落落大方,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3、通过讲述六年小学学习生活中的感人事例,使学生更加珍惜童年美好时光,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4、演讲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演讲时语言要准确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举止要落落大方,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2、通过讲述故事,使学生更加珍惜童年美好时光,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教学方法: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教学准备:

演讲稿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忆童年美好时光。板书课题。

二、 引导学生读懂教材,明确本次演讲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六年里,你经历了失败的痛苦,也尝到过成功的喜悦,和老师、同学结下了身后的情谊,在即将分别是,你一定有许多感受,很多话要说,准备演讲稿,参加演讲。

2、要求:选材要真实感人,详略得当,演讲时要感情真实,做到声情并茂。

三、 学生演讲。

1、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者参加演讲。

2、优秀者演讲比赛。

四、师生评价。

1、学生评出优点、缺点,并提出建议。

2、教师总结:

通过这次演讲,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也提高你们的评价鉴赏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的友情。希望你们能珍惜这份感情。

五、作业:小练笔《记一件感人的事》。

六、板书: 演 讲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课题

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了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

二、揭示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多音字和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先学后教流程

(一)字词学习

1.自学导航:A、自由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a.学生自由读b.小组合作读

3.反馈点拨

a.抽读生字卡片。

b、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c.口头组词、扩词。

(二)初读课文

1.自学导航

A、自由读课文三遍,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漏字。

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

(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b、师生比赛读课文

(三)生字教学

1.自学导航

读一读,认一认,想一想,下列生字(寒,还,尽,挨,片)该怎么记住,怎样写才好看。

(时间3分钟,完成任务不说话请举手。)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5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四)学习小结(对照目标)

四、当堂训练(本课重点巩固,可以使用配套练习册相关题)

1、组词。

空() 不() 尺()

寒() 还() 尽()

2、说话。

用“欢乐”说一句话。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