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欢迎阅读小学美术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制美术第八册中的第7课〈〈折折做做〉〉。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反复折叠方法,完成各种立体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手工制作技能,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

教学重点:纸工物体的造型设计与基本的折叠方法。

教学难点:纸工物体不同立体造型的设计与基本技法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参与资料、纸工作品等、各种材质的`纸材料、胶水、剪刀、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谁想谈谈,夏天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夏天非常的炎热。

师:在非常热的时候,你们怎样来降温呢?

生:用扇子扇,就凉快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扇子是我们夏天避暑最好的用具,同学们看,老师现在就把扇子给大家带来了,(出示一把小扇子),这把小扇子是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自己制作一把小扇子,现在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看看谁最先做出来。

二、学生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讲评学生的作品。

1、 学生介绍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小扇子。

2、 请一名学生示范小扇子的折法。

3、 教师提醒学生小扇子的装饰方法。

四、出示各种纸工作品请学生欣赏。(通过学生欣赏各种纸工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师:同学们看,这些小蝴蝶、小雨伞、小孔雀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它们都是用反复折、剪、扎、系等方法做成的,你们有没有信息来试一试。

生:有。

师:同学们看这张“巧手园地”还没有作品,现在老师向大家征集作品。

师:现在我们就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看谁制作的立体造型样式新颖,谁就是我们今天的智慧星。

五、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六、总结:展评学生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的意识

2、进一步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

3、用多种方法作画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揭示课题:有人和动物的风景

二、思考:怎样的环境是美丽的?

1、学生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3、总结

风景中增加了人和动物,幽静的画面会增添生气,美丽的大自然也会更加丰富。

三、学生大胆想象

师:你想怎么样表现人物、动物、风景的`有趣关系?

1、学生思考

2、交流发言

四、欣赏范画,指导创作

1、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及大师的画

A《热带景色》 享得.卢梭 德国

2、指导创作

(1)起稿

针对表现主题,对素材进行取舍,舍去与主题有关或影响表现主题的东西。

(2)着色

采用多种方法表现:

水粉、水彩、铅笔……

可以多种方法综合表现

五、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小组合作

六、作业评价

教后札记:

在创作时,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人物、动物及风景之间的关系,主题不突出。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是搞好黑板报、美化环境的好帮手,好的“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犹如一束小花,给文章和版面带来阵阵清香。一般来说,报头、题饰是墙报、黑板报等文字块面标题和装饰图案的组合;尾花是一种简洁小型的装饰纹样,一般点缀在文章结尾的空白处。本课是上两节内容的延续,都属于平面设计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教学的连贯性,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标

①了解和认识“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在板报中的作用。

②掌握报头、题饰和尾花的基本设计方法。

③利用所学过的'设计知识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和装饰。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材料:如彩色水笔、水粉或水彩颜料。

(二)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板报知识,引入课题。

●赏析:中外优秀作品,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讨论:尊重学生个人观点,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言论和独到见解。

●表现:一文章或几文章,结合设计一个“报头题饰和尾花”。

●展示:结合知识点进行多种形式的,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作业过程:采用“补充式”学习形式,注重课前材料的准备,作业过程。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板报设计知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自办小报比赛或积极参加校园小报活动。

三、学习建议:

●是否在课前准备了充分的材料。

●是否形象设计得简洁、别致、有创意,起到突出板报主题的作用。

●是否有集体合作。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一、教 材 分 析

堆沙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沙子具有造型表现的功能,且适合集体合作参与。

本课花儿遍地开通过大家一起玩沙,自由或小组堆雕有趣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体验。教学内容花儿遍地开侧重于对泥沙立体造型的浅显认知,花儿遍地开在玩中获取泥沙造型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花儿遍地开学习的材料沙子易堆易雕,又好玩,工具有成套的沙滩玩具(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等),可选择可替代的工具易准备,参与形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很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在教师有效地组织、合作、参与下,学生既能够尽情体验到堆沙造型活动的愉快,也能在活动中提升美术学习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 学 目 标

*体验一起堆沙和合作进行造型活动的愉悦,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了解和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游戏。

*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像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以参与体验为学习原则,注重在玩中学,将沙雕知识教学建构在快乐堆沙游戏的情境之中,从而把对沙雕造型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需要。

学习需要以参与、体验、发现为切入点,所以教学过程可考虑玩玩堆沙游戏——发现堆沙造型——选择方法尝试——沙雕造型表现——即兴述说表演等环节。

玩玩堆沙游戏可从“说说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入手,使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一般包括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等。

然后,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一看,由此设计出堆沙造型。在这个环节中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空间,从而引发对利用工具堆沙的思考。

选择方法尝试时,一方面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另一方面可给予适当的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同时对堆沙造型的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应作一定的指导。

沙雕造型表现时,一般可考虑分小组合作表现,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即兴述说表演,可让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先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后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可丰富作业评价的形式,传递艺术评价过程中可能萌生的再创造意图。

学生相互评价应渗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于帮助找到美术学习的闪光点并加以概括。

作业要求:大家一起玩堆沙游戏,看一看,想一想,雕一雕,在沙地上塑造出有趣的事物情景。

四、教 学 建 议

*在校内或校外找到一块有一定湿度的沙地是本课教学的前提,湿度不够可适度浇水,湿的沙便于堆雕造型。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能进行堆沙造型的一切工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传递玩得好与玩得巧的经验,注意在玩与学中启迪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思路也可考虑进行有主题性设计意义的沙雕造型,全班同学集体制作一个大的沙雕造型。在这个思路中,精心策划和细心安排及有序组织较为关键。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思路,但应防止低效的教学活动,为玩而玩,导致美术教学失去应有的作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