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大暑教案

欢迎阅读24节气大暑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4节气大暑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大暑时节多吃水果有益于防暑

2、认识各种水果及其特点

3、增强逻辑观念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大暑时节可以吃水果避暑的习俗

大暑时节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多吃水果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2、认识水果

师:小朋友们,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大家喜欢吃什么水果呀?

幼:西瓜、桃子、香蕉……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水果呀,真棒!今天老师也请来了几位水果宝宝,小朋友们来看看它们是谁?教师依次展示水果,并请小朋友们说出名字,并至少说出一个特点。(如西瓜水分很多,香蕉是弯弯的)

3、水果寻宝

师:既然小朋友们都认识这些水果,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寻宝游戏吧,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水果。

教师作为宝物的守护人,可以提供线索,由宽泛到具体,如:

①不是长在地上的

②个头不是很大

③只有一个核

④表皮有绒毛

⑤是桃子。最多五个提示。

每个提示给出后可以请几位幼儿猜一猜,教师将水果给最先猜出正确答案的幼儿作为奖励。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大暑时节可以多吃水果来解暑,还认识了好几种水果,知道他们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我们进行了水果寻宝活动。小朋友们,夏天到了要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才能健康的度过夏天。

24节气大暑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大暑时节萤火虫出现

2、了解关于萤火虫的知识及萤火虫现在面临的挑战

3、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萤火虫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大暑三候之一“腐草为萤”

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一是萤火虫孵化;二是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三是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

世上萤火虫约有很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节,萤火虫卵化而出,恰好此时枯草受潮开始腐烂,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2、图片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萤火虫吗?(教师展示有萤火虫的美景。)

师:有萤火虫的景色好看吗?它像什么?现在萤火虫已经很少能见到了,如果你们见过那真是幸运。

3、教师介绍萤火虫的相关知识

(1)从古至今的人们都很喜欢萤火虫,古人给了它很多名字——流萤、耀夜、景天、熠熠、宵烛,都是很美的名字,可以看出古人对它的喜爱。

(2)萤火虫对人们的生活也有益处,属于益虫,它是蜗牛为数不多的天敌,是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对控制蜗牛数量有着很大作用。

(3)萤火虫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发光。古时候有个读书人叫车胤,他喜欢读书,但家里很穷,没有灯,于是他便抓了一袋子萤火虫来,把袋子挂在桌前当做灯来用,后来终于考取了功名,萤火虫可以说是一大功臣。它的腹部末端长有发光器,能发出黄绿色光芒。在萤火虫的聚居地能看到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夜晚时能照亮黑夜,如星光坠落,实在是很美的景象。

(4)但如今这样美丽的场景不多见了,因为萤火虫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而如今少有地方能满足这样高的条件了。城市里的萤火虫已经绝迹,乡村里的萤火虫也在日渐稀少。

4、扮演萤火虫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萤火虫,来体验一下萤火虫现在的生活吧。

将幼儿进行分四组,在教室中画恰好能站一组人数的大圈,请幼儿站在圈中,代表萤火从原本生活在栖息地中。老师宣布其中一个栖息地被污染,萤火虫无法再生活在这里,幼儿需要在限时时间内转移到其他栖息地,如果没能完成转移,或者在转移时间结束后不能站在圈内,则视为死亡,要躺在地上不能动。老师也可以扮演捕萤人,站在圈外伸手抓幼儿扮演的萤火虫,抓到也视为死亡。如此反复几次,至只剩最后一个栖息地。

教师给最后留下来的幼儿嘉奖。

师:小朋友们,萤火虫只有小小一只,十分脆弱,却要面对很大的挑战。要面对环境的.不断污染,栖息地的不断削减,还要警惕捕萤人的捕捉,你们看地上躺了多少没能留到最后的萤火虫啊,所以现在萤火虫少了,满山繁星的美景也不见了。

师:小朋友们,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保护环境,保护这美丽的生命。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大暑三候”之一——腐草为萤。了解了萤火虫的相关知识,还扮演了一回萤火虫,体验萤火虫面对环境污染的困境。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有幸见到了萤火虫,你可以欣赏它的美丽,但不要捕捉它,让它们自由的生活在大自然中吧。

24节气大暑教案 篇3

一、活动主题:

二十四节气——大暑

二、活动目的:

1.知道二十四节气——大暑,这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第十二个,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表示天气炎热,有的地方进入雷雨最多的`时节。

2.了解大暑的简单知识及习俗,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感受力。

3.积极参与大暑相关的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xx年7月6日前后

四、活动地点:

家庭、户外

五、活动参与人员:

老师、小朋友、家长。

六、活动流程:

(一)集体活动:

1.搜集大暑知识图片,拍和大暑有关的活动照片(布置班级主题墙)。

2.有关大暑古诗诵读

(二)特色活动:

1.阅读活动:有关大暑的绘本小故事等。

2音乐表演活动:打击乐《大雨小雨》、《小荷花》。

3.美术活动:以绘画、图文等形式记录天气情况,感受大暑节气前后的气候特征。

4.手工活动:粘贴画(泥工)冰激凌、荷花、西瓜、饺子等

5.科学探索活动:寻找蛐蛐、天牛。

6.亲子制作、品尝活动:吃鳝鱼、吃藕、食新、吃荷花、水果捞、吃饺子等。

7.亲子户外活动:感受徐州特色—伏羊节,晒书、晒衣服,捉蛐蛐。

24节气大暑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观察过大暑节气的景色的变化,让幼儿对大暑节气的天气特征有所了解、以及各种动植物的变化。

通过总结、对比,感受儿歌中优美的画面,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

材料准备

大暑节气景象的图片、字卡、配乐曲子。

活动流程

1、了解大暑节气的景象及天气特征。

让幼儿自由表述大暑节气的特征。教师指导语: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有什么感觉?小动物、植物和天气又会是什么样子?

2、欣赏图片。

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A、树上有什么在叫?告诉小朋友大暑节气来到了。

B、小树上长满了叶子,像撑着一把什么?

C、小朋友为什么戴着凉草帽?

D、太阳公公看着小朋友,脸上怎么样?

3、教师总结图片上的`内容,并朗诵儿歌让幼儿欣赏。

4、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朗诵儿歌2遍。

5、教师教幼儿手指点读,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

6、认识儿歌中的:我、草、大暑节气、小树、太阳。

7、男孩、女孩读儿歌。

8、配乐朗诵。

活动延伸

渗透给孩子们:大暑节气是多姿多彩的,可以吃好吃的冰淇淋,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子,可以尽情玩水、游泳、打水仗,可以聆听大暑节气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和荷塘中美妙的奏鸣曲。

24节气大暑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了解与大暑有关的习俗,感受大暑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2.了解关于大暑的诗词和相关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了解相关习俗,感受文化情趣。

2.积累关于大暑的谚语及诗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二、大暑简介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古语说:“大暑乃炎热之极也”。“暑”是炎热,“大”是说炎热的程度。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高达35度以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古代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盛夏时节的萤火虫,因产卵于枯草上,孵化以后从枯草中飞出,被古人误会为是腐草变成的,即为“一候腐草为萤”;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是为“二候土润溽暑”;自入伏以来,风雷暴雨时而大作,大暑时节更加肆掠,然而到大暑后期,每一场雷雨之后,大地的燥热似乎都会悄然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此为“三候大雨时行”。

三、大暑的习俗

大暑期间是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的收获季节。讲究怡情健身的'中国人在每年的这个节气里,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在火热的日子里调养身心。

1、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2、喝暑羊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3、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4、吃荔枝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5、晒伏姜

山西,河南等地,大暑时节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6、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7、过”半年节”

在台湾,大暑前后民众还要过“半年节”。大暑期间适逢农历六月十五,是全年的一半,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四、大暑谚语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大暑热,秋后凉。

五、学习新诗(根据学生年龄和班级实际情况,教师自定诗词内容和数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