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会用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读题和收集信息、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练习课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
一、激发兴趣
1.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猫吗?原来,小猫家族有一个美丽的城堡,今天,老师将要带着小朋友们到城堡里游玩。想不想去?
在城堡里有很多数学问题等着考验大家,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多媒体出示小猫城堡图)
2.小朋友们准备的怎么样了?看!小猫已经带着问题来迎接我们了。(出示课本第15页第4题)
13-5=19-10=11-3=
17-8=13-7=16-8=
15-6=10-2=14-5=
11-4=18-9=12-8=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二、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第15页第3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出示课本第15页第1题。
学生先说一说算是的意义,再在对应图上圈一圈,最后将得数填入方框中。
3.出示课本第15页第2题。
学生小组合作画一画,填一填。
4.出示课本第15页第5题。(课件出示第5题图)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把椅子配1张桌子,还缺几张桌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请和你的同桌一起合作完成这道题。
谁来把他们的做题方法和一下?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5.出示课本第15页第6题。
比一比,看谁写得快。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6.出示课本第15页第8题。(课件出示第8题图)
从图上你能找出哪些有关的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信息?请你提出两个数学信息。
你会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观察,列式计算,教师再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三、拓展思维。
出示课本第16页第9题。小组比赛,看谁说的最多。补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3-5=819-10=911-3=8
17-8=913-7=616-8=8
15-6=910-2=814-5=9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的、能动的、有意义的建构,动手操作、自我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材的呈现方式应该适应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时,首先创设了情境,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以有的加法概念,让学生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再主动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选择各自的计算方法,创造了学生算法多样化的氛围与环境,在互评、互补的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活用知识于生活实际中。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交流,激情引趣
1、这两天我们又认识什么数?你能说出几个整十数吗?观察50、60、90这几个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都是0且都是两位数把这样的数叫整十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整十数相关的一些计算。
3、谈话:星期天到了,松鼠和小熊到街上去玩。街上的人很多,卖东西的也很多。小朋友们看!松鼠和小熊他们买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理解题意,提问。
①松鼠和小熊各拿了几个糖葫芦?怎样知道的?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几串糖葫芦?一共有多少个糖球?松鼠比小熊多多少个?小熊比松鼠少多少个?)
师说:松鼠比小熊多多少个?小熊比松鼠少多少个?我们以后学。
②要求计算出松鼠和小熊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怎样列式?
(板书:30十20=)
(2)计算“30+20”
①30+20怎样算呢?请小朋友自己想办法算一算。
②组织学生交流算法,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谈话:你想怎样算?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同座的同学讨论,然后全班同学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十个十个地数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3+2=5
30,40,50。是50。 30+20=50
③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30+20”并说给同桌同学听听。
2、教学“试一试”。
板书;50—20=
提问:这一题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会说因为5=2=3
所以50—20=30还能说5个十减2个十个,就是30)
3、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那你能用这三个数再说一些算式吗?从这四个算式中你能概括一下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样的计算吗?(小结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像这样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式你能出几道让大家试试吗?(从中选几道让学生说算理)
四、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继续用你们观察发现的小眼睛来完成第一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口算3+2 4+5 6—4 7—3
30+2040+5060—4070—30
(打乱顺序出示学生口算,口算后问你能将这些算式分分类吗?(按加数的位数分、按得数特点分、按加减法分)谈话:刚才小朋友们算得好说的更好,你们不仅会算更能从简单的问题中去发现去分析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3、下面让我们动笔来算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完成第5题(学生做完后同座互改)
4、发展应用
(看来小朋友掌握的还不错,继续带上我们发现的小眼睛到生活中去看看。)
出示信息玩具店部分玩具价格:皮球10元、洋娃娃30元、遥控赛车60元、书包30元,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用今天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
4、机动:100—()=30 20○40○30=30()○()=40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8页。
教后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计算的'兴趣,我们采用了说一说、算一算、填一填、画一画、找一找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为了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具体的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而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练习更适合低年级孩子。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开始情境的观察提问、口算后的分类、再到生活情境的提问交流。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 篇3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 篇4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能力教学点: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德育教学点: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口算
9-4 7-2 8 +1 5-2 6+2
3+5 7+4 1+6 8-4 9-2
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 、合作探索
1、40 + 20
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探索60-10
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试一试
50+30 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