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尝一尝,摸一摸认识我们身体中的消化器官及消化流程。
2、懂得要如何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品尝花生米引出食物吃进人身体后去了哪里?
2、幼儿猜测食物会进入身体哪些地方。
3、边听老师讲边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人的消化流程。
4、看图片回忆花生经过人体哪些器官,遇到了哪个朋友,结果变成了什么样、并在自己身上找出相应的位置。
5、学习器官儿歌加深印象。
6、情景导入:小主人在冬天非要吃雪糕,咬一口,冻的牙齿打哆嗦,咽下去食道都快冻僵了,可他还要吃、胃也不舒服了,胃很生气决定和其他消化器官藏起来要罢工!
(1)你觉得这个小主人好不好?
(2)要是你是小主人,你会怎么办?
7、看图通过提示,找到相应的器官,并粘贴到原来位置。
活动延伸
我们帮小主人把消化器官们送回了家,但是小主人却不知道怎样保护它们就不会生气?小朋友们快帮小主人想一想,怎样保护它们就不会生气呐?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2
目标:
1.通过用身体遮挡不断折叠起来的布袋进行游戏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
2.体验与同伴间相互合作和共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准备:
1.布袋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一半。
2.铃鼓一个。
过程:
1.准备活动。
师生共同进行游戏:找朋友。
玩法:教师摇动铃鼓提醒幼儿找朋友,教师摇得快,幼儿就走(或跑)得快,教师摇得慢,幼儿就走(或跑)得慢,铃鼓声停止时,听教师口令:“两个好朋友”或“三个好朋友”,幼儿就两两拉手站在一起或三人拉手站在一起。
2.基本活动。
(1)教师出示布袋,请幼儿按要求尝试不同的玩法。
①教师将一条布袋铺在地上供幼儿观察。
教师:孙悟空和二郎神玩捉迷藏了。孙悟空变成了布袋,可是二郎神要是看见了,就会知道是孙悟空变的。谁来想个办法,把布袋挡起来,让二郎神看不见。
②幼儿自由创造出各种想法,并且进行大胆尝试。若幼儿想出“睡”的方法,就鼓励幼儿尝试,并且提醒幼儿不要睡到地上。若幼儿想不出,教师可以进行语言提示。(如果我们用身体把它挡起来,应该怎么做呢?)
(2)幼儿尝试合作进行多人遮挡布袋。
教师提醒幼儿如果两个人还挡不起来的话,可以再邀请其他好朋友,鼓励幼儿积极与他人交往。
(3)请幼儿2~3人一组用一条布袋合作游戏。
游戏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将布袋对折后再尝试将布袋遮挡起来。可以允许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游戏,但是要提醒幼儿注意不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落在地上。
(4)再次将布袋对折,请幼儿尝试。这种方法一直持续到幼儿最少能够两人合作在一个布袋上进行单脚独立,并保持平衡。
(5)在幼儿进行尝试活动时,教师注意观察,并及时将幼儿的好方法展现给其他幼儿,让大家有更多的创新,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6)教师: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布袋折得最小,站的'时间最长,这样二郎神就找不到孙悟空了。
(7)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交换朋友再次进行活动。
3、放松活动。
利用布袋进行“毛毛虫”游戏,教师当毛毛虫的头,幼儿两两一起,身体前屈并躲在布袋下面当毛毛虫的身体,做一条长长的毛毛虫,一个跟着一个去休息。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电梯,认识电梯里的标识。
2、学习电梯的乘坐方法,学会谦让,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行为。
3、初步了解乘坐电梯的急救措施。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事先和附近高层的保安联络,分组做电梯的安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出示楼梯图片给孩子认识。提问孩子这是什么(楼梯)我们从教室到操场就要走楼梯,那你们觉得走楼梯累不累。
2、出示第二张图片(高楼大厦)。提问这幢楼高不高,你觉得我们从一楼走上去累不累?
3、小结:人们想了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电梯。
二、认识电梯里的标志。
1、你们乘坐过电梯吗?
2、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同的电梯图片,出示图片升降梯(这种一般是在建筑工地上用的,扶梯,观光电梯,一般电梯,孩子们说说坐过哪些电梯,都在哪里坐过)
3、看来小朋友们都坐过电梯。那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电梯里有一些标志,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下这些标志。
出示图片,认识电梯里的标志,说说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
三、学坐电梯。
我们接下来看看视频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来坐电梯的,看时候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待会老师有几个问题,看看哪个小耳朵听得最仔细。
1、播放视频。
2、提问:视屏中的小朋友要犯了那几个错误:
①用身体挡住电梯门;
②乱按电梯按钮,这样做会怎么样?
③在电梯里又蹦又跳,这样会碰到别人,让电梯发生故障,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教师小结:乘电梯既要注意安全,也要相互谦让。
四、学习急救措施。
1、如果电梯出故障了应该怎么办,看看我们的急救超人是怎么做的?
2、播放视频。
3、你们来说说看应该怎么做。
4、教师总结:首先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慌。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报警铃。打119,或者脱下鞋拍打电梯门,向外面的人求助。如果我们发现电梯运行突然加快时,我们要迅速按下每一层楼的按键,做好自我保护的动作。
活动反思
1.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 莱辛说过这样一句话:“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与动力。每每发现,幼儿在上高楼时,总喜欢去乘电梯,进了电梯都想自己去按按钮,即使够不到,也希望家长把他抱起后自己操作。他们对电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走楼梯比较后也初步感受到了电梯的速度和奇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商场里、医院里、超市里、各大广场里、各小区里、图书馆里……到处都有电梯,因此孩子对电梯有生活经验。选定了电梯这一大方向,又可以围绕它选择哪些有价值的内容呢?基于活动的开展是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把内容的重点放在学乘电梯,让幼儿掌握一些真实的生活技能。这样的选材才是有效的。
2.合理利用家庭、社会资源,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家庭是幼儿园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幼儿社会化的首任教师。新《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合作能力。社会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三课堂,教育要培养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就必须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充分利用幼儿周围的人力资源、物质环境等,拓展幼儿学习的空间。组织活动前,我给每位孩子准备了一张有关电梯的调查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了解幼儿对乘电梯到底有多少经验,并鼓励大家去试着乘坐电梯,发现不同的电梯类型等。这对活动目标的制定和环节的设计都有很大的帮助,活动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情境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组织这个活动,教师去医院拍了真实的电梯视频,包括乘坐的过程。并用一个去医院看望生病小朋友的情境把这个上下电梯的过程串联起来,使幼儿感受整个真实的情境,从而自主地参与,投入在活动中。在这个社会情境中还创设了问题情境,迁移幼儿的经验,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电梯的问题,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社会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可缺的环节与步骤,也是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当然,孩子的社会发展并不会通过一个社会活动就有所成就,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老师进行社会活动的设计时,如果只是纸上谈兵、说教,没有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去操作,去解决生活问题的话,是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的。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制定合理的活动环节,采取互动的活动方式等,使社会活动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从而使孩子能更好地走入“社会”。
小百科: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会根据班级区域活动的需要选择2~3个区域。
2、尝试在小组内分工,并共同为某一个区域指定规则。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学会制定活动区的规则,并制作简单的标志表示。
解决难点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丰富各个区角的材料,鼓励家长参与到规定的制定和标志的制作。
活动准备:
1、建筑区,生活区,美工区等照片。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 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的活动室美吗?你们最喜欢在我们的活动室哪些地方玩呢?出处!小结:我们的活动室有许多内容丰富的活动区,有的在活动室里,有的在活动室外,在这些活动区里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每一个人玩的既开心又能学到本领呢?
2. 讨论为那些活动区制定规则。
我们要在活动区活动得好,应该怎么办?有那些区域需要制定规则?为什么?“在绘画区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规则?”“在图书阅读区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
3. 我们怎样为区域制定规则并分工合作。
(1) 我们怎么样为活动区制定规则呢?
(2) 幼儿选择喜欢的区域,自然分成3~4组。
(3) 幼儿分组讨论,分工绘画。画好后将标志贴在相应活动合适的地方。
4. 交流反馈:
1)分组介绍自己组制定的规则。
2)讨论:这些规则制定得是不是合理。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为各个活动区制定了规则并制作了标志,如果大家都同意,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标志贴到区域里去了。有了这些规则和标志,我们在活动 区就可以玩得开心又有秩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