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演讲稿

多美网

2025-07-28演讲稿

欢迎阅读励志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励志演讲稿 篇1

打开自己、保持好奇、拥抱世界

剑桥大学有一位颇有成就的华人,在剑桥大学工作十几年,当上了院士,很不容易。但我发现他与学院内其他英国同事缺少交流。我去学习三个月,就与英国老师们很熟了,进入了他们的圈子,见面都会熟悉地打招呼。这位华人院士很奇怪,问我怎么会与大家这么熟悉,说他自己这么多年在剑桥,与这些英国老师没有多少交往。这位院士为什么难以进入英国老师们的圈子?我想,是因为华人院士的中国胃。华人院士不吃西餐,每顿饭都要回家吃中餐。英国老师们多在俱乐部吃饭,吃饭时就是交流聊天的时候,有时一顿晚饭会吃到晚上10点。吃饭就是思想和情感交流最好的时候。我每到一个新国家新地方,都坚持吃当地的食物。想拥抱世界,要有一个拥抱世界的胃。拥抱世界的胃,帮我很快融入了剑桥大学的教师圈子。

坚守一个习惯,就等于向世界关上了一扇门。开放自己,接纳新事物,就是融入新世界。对外部世界保持好奇,乐于交流、分享、连接,力求去理解、接纳对自己来说是新鲜的事物,海纳百川,纳入外部的新知识、新感受、新资源和新力量。华人院士的一个中国胃,就使他错过了诸多与同事朋友交流分享连接的机会。

不会理性思考,你就不是人

在哈佛学习期间,我体会到哈佛的自由与奔放。刚到剑桥,感到剑桥太传统,一个有八百多年历史积累的学校,清规戒律多,等级色彩重。担心适应不了。随着深入其中,慢慢体会到,这些清规戒律中表现出来的等级森严,不是行政和人格的等级制,而是一种学术等级,对知识的尊重。例如,只有院士才有停车位,只有院士才有资格在草坪上踏草行走。正式集会场合,从穿着打扮就能看出不同人在知识成就上的等级。这些传统,有些是正式制度,有的是约定俗成的。剑桥的等级制,是学术等级制,是对知识贡献者的尊重。剑桥大学里对知识贡献高度敬重的氛围,有一种特别的文化力量。

“我思故我在”,按笛卡尔对人的定义,理性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当人不在理性思考之中时,这人就不是人。理性思考的结果,就表现为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知识的发现与创造,使人成其为人,使人类拥有了与动物世界不同的文明的演进。

一个社会之中,什么成就是最受大家尊重的?从寻常人的回答可看出这个社会的文明层次。当“这个孩子有官相,长大要当官”成为赞美之辞时,当学校的最高权威是行政领导而非专家教授时,这就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官员拥有权力和资源,受大众羡慕。官员是财富分配者和秩序维护者,官员并非知识、财富的创造者,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不会是知识持续突破的社会,也不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之社会。带来新知识者,带来新财富者,这两者被尊崇,则人心智的力量就流向了知识创新和经济创新了。未来的制度变革,其实本质就是重新调整社会的价值制度,尊重什么否定什么,以此引导资源的新配置。

从野蛮生长到专业生长

在剑桥,有种做梦的感觉,似乎现在仍沉浸在梦中。我喜欢划赛艇,在波士顿参加过比赛,在日本参赛还得过奖。一天,院长对我说,听说你喜欢划赛艇,你在剑桥当访问学者期间,愿不愿参加赛艇俱乐部?我说好啊。院长就进行了安排,告诉我何时何地去找谁训练。我按照院长的指示去了,没有让我下水划,而是先接受训练。教练训练了我1个半小时,那个累!长期没有这样累过,腿都抽筋了!训练完后,我推着自行车,一拐一拐回宿舍,嘴里哼着歌。是哼着歌回去!那个舒畅!我从来没有被这样训练过!这训练方法太好了!我跟人说起这事,人说,剑桥有30几个俱乐部,你查一下那个俱乐部的情况。我就上网查了一下,这是“剑桥大学赛艇俱乐部”,有百年历史,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艇队,是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俱乐部。你说,这是不是做梦?

还有,一位老师训练我讲英文。我说,我学的是美国英语,不熟悉英国英语,这老师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语,英国英语的说法是错误的。”那训练办法之独特有效,让我想起《国王的演讲》电影中的办法。从来没有人这样训练过我,我也从来没学得这么快过!

走过一个学院,那是“三一学院”,那是牛顿走过、停留过、在苹果树下休息被掉下来的苹果启发出伟大思想的地方!我现在还在梦中,还没有从梦中缓过劲来!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持续积累,是人类文明最宝贵财富。从野蛮生长到专业生长,中国正面临大关。

还有以下这些,餐桌上随手记下的王石说的句子。

你不抛弃自己,没有人能抛弃你。

追求完美,允许残缺。

人生60,才是开始。52岁时,我登完珠峰下来说:五十岁是一个成功男人的开始。现在63岁,我感到现在才是一个开始。

人活着为什么?长寿很重要,但你只要活得精彩,长寿不长寿就不重要了。

过去,我的心态是全方位拥抱西方世界。到哈佛学习,我关心的是“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开始关心中国文化,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我们是从这传统中来的。选了中国传统哲学课,对一切,要自我更新,重新认识。

到哈佛之后,体会到登知识的山峰,比登珠峰难得多。决定放弃原计划的再登珠峰,要集中时间和精力登知识的山峰。

哈佛学习,真辛苦!经常在早上3点才做完作业,还睡不着,还得按时去上课,真怕得抑郁症。考试的时候,20分钟就有人做完走了,到50分钟时,教室只剩我一个人,还没做完,急着要做完。也想过放弃,但最后还是逼自己,死记硬背,不放弃。

总有一些心理暗示,老了,不用再辛苦动脑子。成功了,不用再这么辛苦了。经过哈佛和剑桥,强烈感到,脑子回到了20年前。

剑桥有名的中国人,一个是徐志摩,他写了诗,一想到剑桥,中国人就会想到徐志摩。其实,在剑桥这种人类知识殿堂中,几首诗排不上位子。一个是金庸。金庸82岁到剑桥来读书,读完了硕士和博士,都是硬梆梆拿下来的。

励志演讲稿 篇2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

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趁着年轻,大胆地走出去,去迎接风霜雨雪的洗礼,练就一颗忍耐、豁达、睿智的心,幸福才会来。

人只能活一次!千万别活得太累!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做平常事,做平凡人,保持健康的心态,保持平衡的心理,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最美好的心情来对待每一天,那每一天都会充满阳光,洋溢着希望。

很多你觉得天大的事情,当你急切地向别人倾诉时,在别人眼中也是个小事,他最多不痛不痒呵呵地应和着。因为他不是你,他无法感知你那种激烈的情绪。直到有一天你觉得无需再向别人提起,甚至觉得向别人提起这事就怪可笑的。你就已经挽救了你自己。

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谁可以真正帮到你。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励志演讲稿 篇3

不论哪一门科目,想要学好它兴趣是最重要的。生物也不例外。而且,我个人认为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想要培养兴趣是很简单的。(台下有人喊:“胡说!”……)

先不说这门科目中有许多内容是我们这个年龄段想要和需要了解的(台下会心地鼓掌),从另一方面说,我们是生活在生物圈中的,每天要接触到无数的生物,所以我们有必要去了解我们身边的植物与动物。如果我们了解了那些植物与动物,我们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这个和谐的生物圈中。另外我们也有必要了解我们自身,了解我们身体的各个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又有人起哄),也就是说,我觉得学好生物其实应该算是人的一种本能。(台下感叹、鼓掌)

我们现在不是正在学习遗传病吗?就举这个例子,当我们学好了这一章,我们就了解了遗传病的发病原理,自然也就知道了怎样避免遗传病。这样,当我们长大了,结了婚(台下:“噫!”……),我们就可以运用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来避免生出病孩儿……(台下爆炸,鼓掌、起哄,演讲被迫中断,我也第一次抬头,正好看到前排老师皱眉,我赶紧又低头接着看桌子等场面恢复……)

如果人人都不生病孩了,那也是对地球、对生物圈的一种贡献(听到台下有人喊:“我不能忍了!”……)。现在知道为什么说学好生物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学习起重要作用了吧。

当我们人人都这样想,那肯定人人都会对生物产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这个时候如果再配合上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一定会将生物学好的。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呢?……(这个问题是我自己不小心给自己挖了个坑,由于说得太high了,说这句的时候完全没过大脑,说出来才发现自己完了——我哪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啊!完了……我没词了……拼命才想出来一句……)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是……是因人而异的!(呼~不错不错)但又是大同小异的(台下有人:“说啥了这是……?”),优秀的学习方法总有一些共同之处,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这些共同点……

首先要上课认真听讲,这一点很重要,它是我们掌握知识的第一步。然后更重要的是做笔记,不管记到哪里,一定要把老师的板书全都抄下来,那些都是老师为了我们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还有就是要多做题,很重要的哦!

励志演讲稿 篇4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一名汽车驾驶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奔驰在青春之路》。

今天能站在这里进行演讲,我感到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局党委及机关团支部为我提供了这次机会,紧张的是我第一次站在台上,面对这么多的领导和同事。我今年24岁,自从毕业参加工作就当上了小车司机,成为一名专业汽车驾驶员。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司机,争取做到政治合格、技术过硬,几年来,我也是一直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做的。要想开好车,必须做到安全开车。作为一名司机,谁都不能保证没有出过事故,要做这到这一点,无非是“一心、一提高”而已,也就是说,只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提高驾驶水平,到哪儿都能开安全车。

常言说,吃一堑,长一智,可作为一个司机,要是非得“吃一堑”才能“长一智”,那代价可是太大了,我在日常的工作中的办法就是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在出行的路上,我凡是碰到的事故,都要仔细琢磨,是雨天路滑?超速行驶?还是机件失灵?对于发生的每一起事故,对我来说都是一本安全行车教材。

几年下来,我对司机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光靠过硬的行车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在刚参加工作不久,局里只有我一个专职司机,既要给领导开车,还要担任办公室的临时司机。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跑过三次北京,而且每天的出车里程都是相当远的。当时我的岁数也小,性子有些急,真的想过要退出司机这个队伍。但是,看到其他科室同事的工作也很累,而且经常加班,有时和他们聊天谈心,慢慢的我这种想法打消了。我意识到,作为一个青年人,最大的劣势就是浮燥,吃不了苦,如果这种劣势长久存在下去,那将来一辈子受苦的就会是自己。

现如今,我充分认识了自己,体现到了青春的价值,无论做什么事,干什么职业,都是一种奉献,奉献是不分岗位的,只是责任的不同而已,社会分工存在的差异罢了。

由于我的原始学历是中专,在周围青年人的带动下,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开始进行理论学习,参加了中央党校的大专班。在政治理论方面,我身为一名群众,要向周围的党团员看齐。在今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党员的无私奉献和为人民服务精神感染了我,我也从内心深处敬佩他们。从下半年起,我也渐渐关心政治了,主要是想更深入的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朝一日能加入到党组织。

我作为一名司机,每天都是在马路上行驶,但我是一名青年,是一名有着志向的年轻人,我在把好方向盘的同时,也让我的青春在马路上奔驰。

谢谢大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