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文章

请欣赏中学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中学的文章1:镇中厨工

文/束瑞祥

我在镇江中学工作多年,经常与厨工打交道,虽不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但也彼此熟悉,有了一份家人般的亲切感。

镇中厨工大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的人厨艺高超,或者说颇有特色。

首先是汪南波师傅。他是宿迁人,一口宿迁话,身材高大,浓眉大眼,负责蒸饭、烧粥。镇中文革前有二十四个班级,一千多名师生。除少数人回家吃饭外,大多在校用餐。每个班级一个蒸笼,木制,1.5米见方。学生和教师自己淘米、放水,将饭盒放入笼内,由每个班级的值日生抬到食堂,再由汪师傅和其他厨工抬到大蒸锅上。蒸好后由厨工再抬下来,放在厨房。上午第四节下课前,各班的值日生抬回放在自己教室的门口,由学生自己取饭盒。中午抬蒸笼成了镇中的特色一景。

镇中食堂的蒸锅,特别高大。上蒸笼要跨三个台阶,同时还要将蒸笼一个个摞起来。我记得因为蒸饭的人多,有20多个蒸笼,所以有两个大蒸锅,每个蒸锅上面摞的蒸笼有一人多高。单就是将蒸笼抬上抬下,这就是一个很重的体力活,更何况长年累月做这件事情,汪师傅一干就是几十年。

寒暑假厨房得有人值班。我因为家中姐姐都已出嫁,只有母亲一人。她年岁已高,平时勉强自理,而且居住面积小,我回家找个睡觉的地方都困难。所以,我假期大多在学校度过。我发现汪师傅假期值班的天数较多,除了蒸饭、煮粥,有时还要烧菜,供应住校的家属及单身教师。

我有一个怪毛病,就是用大号的铝饭盒,一次可以蒸八两米饭。中午吃一半,留一半晚上吃。汪师傅了解了我这个怪癖,每天午后将我的饭盒放入蒸笼,到晚餐时帮我取出。因温度极高,他总是拿块抹布,从高高的木笼中把饭盒取出来。我有时不好意思麻烦他,自己去取,他总是不让。有时,我做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过了晚餐的时间,其他厨工都已下班,唯有汪师傅还在等我,这令我十分感动。尽管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少,但我印象极深。为了这份深情,我离开镇中之后,特地买了点小礼物去看望他,以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之情。他呢,知恩图报,到城上问人,找到我家,送上他家乡的玉米、金针菜。

汪师傅的绝活是烧玉米粥。镇中寄宿生对玉米粥绝不陌生。每天早晨,盛玉米粥的木桶就放在餐桌上,学生自己盛。另外每人有两个馒头。我1959年暑假,在镇江中学参加高考。第一次吃到了木桶玉米粥,另有油条,馒头,觉得特别有味道。这粥还带点木桶的香气。后来才知道,这是汪师傅把家乡的味道带到了镇中。

汪师傅不仅对我好,对其他的老师学生也是一样热情。许多镇中的毕业生,对这位身材魁梧、浓眉大眼、一口宿迁话的师傅印象深刻。有些学生来拜访我,谈到学校生活,经常提到他。他也能记住许多学生的名字。

再说张德海师傅。他烧的菜是色香味俱全,很受欢迎。当时镇中教工食堂,不仅供应本校的教职员工,还有外单位的人来搭伙。例如七里甸小学的老师就在镇中就餐。张师傅在教工食堂烧菜,最拿手的是回锅肉、杂烩等。每年寒假之前的教师大会餐——将一年的伙食结余用完,可能还有些行政补贴。这时可以享受到张师傅高超的厨艺,如平时很少吃到的蛋松、烩蛋白等。

江金山师傅,丹徒人,精明能干,说话很快,做事利索。他是“白案”师傅,也就是做面食的师傅。镇中每天早晨供应的馒头大多出自他手。这对他来说,可是小菜一碟,有点屈才了。他做的包子,皮薄馅多,十分可口。我记得,1963年8月17日,我到镇江中学报到,当天晚上就吃了三个菜包子,十分解馋。

镇中的厨工,还是学校急需的“突击队”。记得1972年夏天发大水,十里长山山洪暴发。附近的农民,因为自家的菜地被淹了,推倒了镇中的围墙,让洪水借道,奔赴长江。洪水将校园化为一片泽国。我住的A字房也进水了,水漫到了床面。放在仓库里的几十包水泥,也泡了汤。眼看这些水泥就要凝固、报废,学校领导十分焦急,等下午洪水退去以后,组织厨工连夜突击,挑灯夜战,将这几十包水泥,铺成了一条水泥大道。

镇中的厨工,默默地为师生服务,让大家吃得卫生、健康、有营养,为这所百年老校增了光添了彩。

中学的文章2:我的中学

文/王木木

两千年,我踩着十二岁的尾巴升入镇上的中学,学校因镇名而得,叫“龙蚕中学”。

马路旁不到十米处即可进去学校,进门处在马路的一侧,但是就整个学校的布局以及没有闭合功能的这个门来看,这连侧门都谈不上。但是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那就是正儿八经的校门。

校门外的左侧一开始是公厕,右边是一栋三层的楼房,楼房的主人是学校的一个老师,第一学年我也和同学租住在这楼上。进入校门的左手边是长满树的不高的山崖,右手边是老师们一家一家的住宿楼,楼下的花坛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夜来香,那是晚自习后的特别记忆。后来有种过一棵很大的仙人掌,开了漂亮的红花。

在往里右手边的两层砖房就是领导的办公室,也是他们开会以及入学报名的场所。紧邻的就是一个四合院,两间大的教室,其余就是老师的住房。而后来学生都搬去新的教学楼,空出来的教室也改做了宿舍。进入四合院的门口挂了一个大大的铁环,上下课的时候会有一个大婶拿着铁棍敲响,老师们便以此来安排上下课。当时已经有喇叭和音响的,广播体操和开会都会使用,但是上下课没有使用,估计当时也是没有多余的人来做这一个工作。门口是一个高筑的平台,上面有一棵很大的洋槐,这里是学校活动表演的地方,算起来大小也是个舞台。从舞台往下走十来级楼梯往下便是操场。

四合院内除了排水沟,还有两个大的长方形花坛,里面种满了不知名的矮绿树,以及天暖的时候才开的月季。而曾经因为月季被摘而导致敲钟的大婶势必找到采花的学生加以惩罚,至于最后有没有破案无从得知。

前面说到的砖房与四合院呈L型接壤,四合院在右手边,而斜坡往下左手边是男生宿舍,宿舍靠近操场的那头是食堂。那时候的食堂都是学校老师的家属承包,场地有限,只是为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米蒸成饭,并不提供座位。早餐做一些包子稀饭卖,中午和晚上卖的是炒菜。一部分同学家里宽裕的就会每天花钱打菜吃,情况不太好的家庭就只能自己带一瓶炒菜或者咸菜做一周食用,但实际上量少得不够我们现在吃一餐饭。

操场的左右两侧都种了树,右侧多半是洋槐,而两侧与农家田地挨着,有小径可以出入。全校内唯一的公共厕就在操场的一角,那是半夜起床上厕所必须结伴才敢去的角落。

操场与教学楼的距离就是十几级台阶,台阶的左右两边空地外围种了树,修剪得平整,后来也有过大朵菊花开放。右手边是旗台,每一个全校开大会表彰的日子都会有升旗仪式,当然还有校长讲话以及清洁批评与表彰。

三层的教学楼贴了白色瓷砖,总共十二个教室,没有教学楼三个字,看起来很简洁。木质门窗,刷上浅黄色油漆,风吹日晒也有些剥落。窗户安装了透明的玻璃,没有窗帘,夏天太阳晒过来,同学们就用书本连接起来靠在玻璃上挡住强烈的日光。

教室里是水泥地,但灰尘很多。木质桌凳面上刷上黑色的漆,清扫教室的时候每个同学会先把凳子面朝桌面放好,打扫完桌面就落上厚厚的一层灰,拿下凳子桌面都会出现黑色一个长方形。每次打扫完都是先把凳子拿下来坐下,再撕一张作业本的纸擦拭桌面,现在看来那时候吸入的灰尘还真不少。

很多年过去了,龙蚕中学也早已经变了模样。四合院不复存在,洋槐也已经不在,只有那栋三层教学楼还和当年一样,楼前的阶梯也一如既往。那三年的时光里的青涩面庞刻在一张旧照片上,再次翻开,好多的笑脸和身影在那几年的记忆簿里,苏醒。

中学的文章3:猫脸花

文/肖复兴

四十七年前,我在一所中学里教书。那一年刚刚入夏,天就拼命下雨,而且,很奇怪,必是每天早晨下,中午停。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就看老师们陆续进办公室,大多都被雨淋湿,个个狼狈得很。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一位教化学的女老师骑自行车来晚了,因为她第一节有课,刚进办公室,就听她抱怨:这雨也太大了,把我裤衩都湿透了!大家知道她在为迟到开脱,开脱就开脱吧,犯不上说自己的裤衩,多少有点儿让人不好意思。

没有想到,第二天,就轮到我不好意思了,出门没多远,我的自行车车锁的锁条突然耷拉了下来,挡住了车条,骑不动了。雨下得实在太大,我拖着车,好不容易找到个自行车修理铺,修车师傅帮我修好车锁,我骑到学校,小半节课都过去了,学生看见的是淋成落汤鸡的我出现在教室的门口。

下午放学,骑上车没多远,车锁的锁条“当啷”一声,又耷拉了下来,又没法骑了。先去修车吧。修车铺离学校不远,修车的家伙什都放在屋子窗外的一个工作台上,屋里就是家。修车的是个二十多岁的胖乎乎的姑娘,比我教的学生大不了几岁,长得不大好看,一脸粉刺格外突出。我想,肯定是接她爸爸的班,也肯定是学习不怎么样,不得已才来修车。

不过,人不可貌相,小姑娘修车很认真仔细,见她拉开工作台上满是油腻和铁末的抽屉,一边找弹子,一边换车锁里坏的弹子,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她有些抱怨地对我说:“谁给您修的锁?拿个破弹子穷对付,全给弄坏了,真够修的!”话是这么说,说得跟老师傅数落徒弟似的,她却很有耐心地从抽屉里一次次找弹子,然后对准锁孔,把弹子装进去——不合适,再把弹子倒出来,重新装;就像往枪膛里一遍遍装子弹又一遍遍退出来一样,不厌其烦,也不亦乐乎。工作台上,一粒粒小小的银色弹子,头挨着头摆成一排,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开始,我心里在想,如果上学的时候有这份专心就不至于来修车了。后来,我对自己冒出来的这多少有些偏见甚至恶毒的想法而惭愧,因为她实在是太认真了,流出了一脑门的汗。为了这个倒霉的锁,耽误了她这么长时间,又挣不了几个钱。

其实,她完全可以对我说这个锁坏了,修不了啦,换一个新的吧。她的工作台旁,就放着各种样子的新锁。换新锁,可以多挣点儿钱。我开始有点儿替她感到委屈,有些不落忍地替她想。可她却依然较劲地修着我那个破锁。而且,她还像个小大人似的,以安慰的口吻对我说:“您别急,一会儿就好了!省得您过不了几天又去修,受二茬子罪!”

我站在那儿看她修,看得久了,无所事事,就四下里闲看,忽然看见她背后的窗台上摆着两盆花。是两盆草本的小花,我走过去细看。花开的颜色挺逗的,每一朵有着大小不一的紫、黄、白三种颜色,好像谁不留神把颜色洒在花瓣上面,染了上去,被夕阳映照得挺扎眼。我没话找话,问她:“这是你种的?什么花呀,挺好看的!”

她告诉我,这叫猫脸花。她又告诉我,这是她爸爸帮她淘换来的药用花,把这花瓣揉碎了,泡水洗脸,可以治粉刺。然后,她冲我一笑:“说是偏方,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后来,锁修好了,再也没有坏,一直到这辆车被偷。

现在,我知道了,她说的猫脸花学名叫三色堇。其实,我读中学的时候,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好多地方写到了三色堇,觉得这个名字那么洋气,那么有文学味儿,让我对它充满想象。

前不久,看到巴乌斯托夫斯不吝修辞地形容它:“三色堇好像在开假面舞会。这不是花,而是一些戴着黑色天鹅绒假面具愉快而又狡黠的茨冈姑娘,是一些穿着色彩缤纷的舞衣的舞女——一会儿穿蓝的,一会儿穿淡紫的,一会儿又穿黄的。”我想起了那个满脸长粉刺的修车姑娘。当初,她告诉我它叫猫脸花。

中学的文章4:老师的微笑

文/韩丽秋

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老师为我们打开广阔的知识领域,教我们领悟人生的道理,带我们认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老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深深印记,而其中令我最难忘的是韩老师的微笑。

韩老师个子矮矮的,有一双小小的却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挺拔的鼻梁,时常漾起笑容的嘴角,总给我们阳光般的温暖。在课堂上,我们是师生。上韩老师的课是一件开心的事,因为在他的课上轻松愉快是必然的,那是充满阳光的课堂,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来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他还提倡大胆举手并大胆发言,不管答对还是答错,韩老师都不会怪我们。韩老师说:“你举手了,老师才知道你们在思考问题,不举手说明你们没有思考问题。把自己的胆子放大一些,积极地举手,一节课回答一次问题已经足够了,怕就怕一节课上完都不敢举手。”他亲切地说着,因为他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韩老师上课循循善诱。当我们陷入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时,他会耐心地、巧妙地一点一点地讲解给我们听。在讲解的过程中,当你不会时,他又会从头清清楚楚地再给你讲解一遍,一直讲到你听懂才停下来,还会微笑着问:“听懂了吗,这样的题其实并不难,只要多接触,多多练习,自然而然地就会做了。”你看,韩老师多么有耐心,一道题讲了多少遍,他都不觉得烦。其实,令我最感动的是韩老师的微笑,他跟我们讲题时始终保持着亲切的、甜甜的、欢快的微笑,从不感觉到烦,如果换成其他老师,肯定讲不上一题就不耐烦了,甚至还会说:“你看看你,讲了多少遍了,还不会,真是笨死了,自己去想。”但是韩老师就与众不同,他会用微笑促使你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欢快的笑声时常从我们教室里传出,每一位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

韩老师的课堂总是笑声不断,笑着笑着,同学们积累了知识;笑着笑着,我们的胆子放大了;笑着笑着,我们的难题也逐渐减少了。

中学的文章5:寒窗之光

文/柏红秀

刚进龙冈中学,我就被宿友们拉去看高考光荣榜,这是母校一项励志的优良传统。

榜是朱红色的,让人远远看去就心生欢喜。仔细看完大红榜以后,我的心却冷了一大截。那年,学校总共只考上三十名大学生,一个班平均也就五个。我暗自一算,发现依照这种状况,只有冲到班上前五名的,才有考上大学的希望。从此以后,考上班级前五名,便成了我最明确的目标。可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几乎难如登天!

同学基本上都是寒门子弟,都渴望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所以个个都成了“拼命三郎”,不是“夜猫子”,就是“百灵鸟”。要一直保持前五名,又谈何容易?

于是,失意成了家常便饭,年轻的我显然并没有强大到不为成绩排名所左右。就像黑云压着太阳,我的生命也布满着迷茫。成绩先是忽上忽下,接着又一落千丈。

高考前第三个月,父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参加家长会。此时,我已经从最初的第二名掉到了班上的三十二名。父亲报之以长久的沉默,并没有指责我一句话,这更让我万般内疚且无地自容。

一向不愿意向人倾诉的我,第一次向一位插班复读的学姐谈起了心中的忧愁。学姐个子不高,齐耳的短发,圆圆的脸,每天都示人以微笑。每次看到她平静甜蜜的样子,我都难以相信,她是经历过高考重创的人。

“你也就是数学弱点,并且仅限于几何。不要放弃,还有三个月呢。我们一起加油吧!”学姐的劝慰,让我顿觉轻松了很多。学姐不仅用温柔的言语鼓励我,还用切实的行动帮助我。那天促膝长谈以后,她每天晚自习前都会递一张自己出的数学试卷让我做,批阅并给我讲解。这一帮,就是三个月!

记得最后的三个月,我的心一扫先前的阴霾,如同雨后晴空般澄明。我每天都信心百般地规划,争分夺秒地学习。每天课程结束以后,我都会雷打不动地坐在林荫大道的梧桐树下背书,常常一抬头已是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回到宿舍时,总能见到月挂梢头,或是星辰璀璨的夜景。

要奔赴考场时,我无限深情地回望着苍穹之下的母校,内心起伏不定的唯有感恩之情。她不仅见证了我的寒窗之苦,还让我看到了寒窗之光。

这束寒窗之光,从此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底色,使我乐意与光明相伴,甘愿与读书为友。正因为它,多年以后,我仍然会深深地眷恋着这“黑色的七月”。

中学的文章6:爱你,让我在眼泪中学会了坚强

文/不语的蝴蝶

爱你,怎么忍的你痛。爱你,怎么忍心你不幸福。爱你,不如放了你。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太多的话语,一路陪伴我走来,让我在眼泪中学会了坚强。

无论怎样,我从来都不后悔认识你。既然我们走不到一起,我也会真心的祝福你。爱一个人也许只是一瞬间,但忘记一个人却是一辈子。

原谅我不能再爱你,因为懂得要让你幸福快乐,我必须要和你说再见!原谅我不在想你,我不想用疼痛的心情去回忆我们曾经的美丽!原谅我从此走出你的视线,我不想你因为我而困惑痴迷!

就让我这样静静的离开,让彼此心都能平静的接受现实,现实的残酷告诉我们,我们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注定今生只能擦肩而过。那么,就让我从此不在爱你,让彼此默默祝福彼此能幸福吉祥!

答应自己,不再为你而哭泣。曾以为你就是我生命的一切,我爱你而超过了爱自己。当我把全部的感情都给了你,我才知道我忽略了我自己。曾在乎你的一切,为你欢笑为你哭泣。

答应自己,从此把你忘记,忘记你曾那样真实的来过我的生命里。不要说我狠心离去,我只是不想再这样下去。为了你,为了我自己,我只能选择离去。

答应自己,从此以后不再爱你。从此真的要远离你,更要离开你。不忍对你说再见,怕自己忍不住分离。更怕自己舍不得离开你,而更刺痛我的心。

答应自己,从此不再想你。没有说再见的再见,只是不希望自己再一次为你哭泣。多少次骗自己,希望能够和你重新开始。可是,我们再也回不去。

既然如此,为何不放了你,也放了我自己。当我用键盘敲下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心很痛很痛。希望为我们的曾经的美好,留作一个回忆。

而我将要带着你曾经给我的美好,去踏上新的旅途,去寻找我新的幸福。曾因为你就是我的一切,我的生命不能没有你。没有了你,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呼吸,该如何生活下去。

当真的有一天,我选择了离去。其实,我是真的不忍心就这样离去。可是,为了彼此的幸福,我愿意放手。长痛不如短痛,早点忘记,也许我们都能够重新开始。

请原谅我的自私,原谅我就这样离去。没有任何言语,更没有任何哭泣。我轻轻的来,正如我轻轻的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我最后一次允许这样安静的想你,从此以后不再提起,也不愿再想起。我相信,时间会让我们相互爱上彼此,也会让我们淡忘彼此。

离开你,实在是很无奈。我真的没有更好的理由留下来,我知道我带给了你很多的干扰。在这里,我真诚的向你说一声对不起。

请原谅我,原谅我的自私与任性。我知道,从前都是我的错,是我放弃了你,没有去选择你。当我们再次从茫茫人海中相遇,我才知道我有多么的爱你。

多希望我们从来没有再次相遇过,也许我就不会知道我有这么爱你,有这么舍不得你。上天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放弃了你,居然让我再次见到你。

当我选择转身的离去,我却需要很大的勇气。就让曾经的美好,留作我们转身的那一刻,从此不会再回头。答应自己,从此不再想你。

我潇洒的离去,眼泪却留在了我们转身的那一刻。没有说分离,更没有任何言语。只有彼此看着彼此,能够感觉到彼此的心跳。

不要再说再见,更不要再说分离。我不想再让自己痛一次,于是开始骗自己。也许骗的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不要问我去哪里,无论我在哪里,我都会真心祝福你。原谅我,原谅我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去。不是不想告诉你,只是我怕我更舍不得离开你。

原谅我,这辈子不能够陪伴着你走向未来的人生。如果人生真的有来生,我希望我们结为夫妻。也许今生真的是有缘而无分,既然如此,我更该潇洒的离去。

原谅我,就这样离去。我离你而去,从你的生活中消失,我真的希望未来的你比现在快乐幸福。因为我给不了你幸福,只能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去。

只有你过的好,过的幸福,我才会把你忘记,才会不再爱你,更不再去想你。爱一个人容易,但放弃一个人却需要很大的勇气。

答应自己,不再爱你。放弃你正因为太爱你,所以选择了离去。当发现自己不能给你想要的幸福时,不如放了你,也解脱了自己。

答应自己,从此不再爱你。当爱变的不再美丽的时候,我该学着离去,更该学着洒脱。也许人的一生都在想起,却又要去忘记。无论怎样,都要做快乐幸福的自己。

真心真意的祝福你,希望未来的你幸福与快乐。不论我在哪里,我都会默默的祝福你,祝福你过的比我好,过的比我幸福,仅此而已。

原谅我,原谅我不能再爱你。答应自己,从此不再爱你。为了让你能够得到幸福,我选择了离去。我的离去,我的消失,就是想换取你以后的快乐与幸福,那样,我才有价值……

中学的文章7:草色青青

文/王艳梅

刘苏来到这所乡村中学已经两年了。

她还是那么柔弱的样子。她的头发有些黄,又有些薄,再加上她那不足八十斤的小身板,谁见了都忍不住要多看一眼:这不就是一个黄毛丫头吗?能管住学生吗?

刘苏任教的是初二三个班的音乐和历史。虽然,这与她的中文专业毫无关系,然而,有什么办法呢?她是一个没有背景又没有野心的人。她习惯了做好安排给她的分内的事情。

刘苏的逆来顺受,也给她添过不少麻烦。

这个学期刚开始不久,刘苏在校长室门口碰到一个年轻的男人,她礼貌性地对他笑了笑。没想到,那个男人从此就三天两头往学校跑,有事没事往她身边凑。一天晚上,那个男人给刘苏打电话,要请她吃饭。刘苏不愿去,结果,他硬是把一辆摩托车笔直地开进了她的宿舍,在她的房门上撞出一个大窟窿。后来,学校领导亲自出面,才解决了他们之间的“祸事”。

刘苏变得更加沉默。连走路的时候,她都习惯了低着头。她的这段“绯闻”让她在课堂上的威力又减小了许多。

这天晚上,刘苏有第二节的历史自习课。上课铃声刚落,她就赶到教室。教室里闹哄哄的。有人扎堆说话,也有人在座位间走来走去,上节数学课老师写的粉笔字还留在黑板上。

刘苏在教室门口迟疑片刻,终于大声喊道:“哪个同学把黑板擦一下?”谁知,她的话如泥牛入海,半点影响都没有。

刘苏无奈地抱着书本退到走廊上。她抬头看了看天,一弯上弦月正明晃晃地照着,对面的办公楼有一半都沉浸在那柔和的月色里。可是,她的心里却像是堵进了什么东西,她用力地往外吐着气。她感觉自己快被憋死了。

这时,刘苏听见教室里有一个清晰的男声在说话,那声音很高,盖过了所有的吵闹——

“你们别吵了!”

“今天谁值日?赶紧把黑板擦了!”

说也奇怪,这话音刚落,教室竟然安静下来了。

刘苏走进教室,她看到了说话的男孩,是阳林。

刘苏的心里顿时充满了感激。这个男孩的个子比她还高。他已经不止一次充当了她的保护神。每次月考后讲评考卷的时候,她都要在黑板上抄写答案,这是一个既辛苦又无趣的工作。刘苏说请一个同学上来帮忙板书答案的时候,成绩好的女生在这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娇气,她们要么低着头玩“隐形”,要么上来写不了几行字就说手痛。每次,都是阳林帮着刘苏把苦差干完。

今天,又是阳林救了她。刘苏看见他坐在那里,就像刚刚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他的上嘴唇上有一个小小的缺口,可能是先天性兔唇经过手术之后留下的疤痕。奇怪的是,这样的缺陷丝毫没有影响到他身上初见成效的男子汉气息。即使是刘苏,每次站到他的身边,都会有一种备受保护的愉悦。

这天,刘苏下了第四节课,稍微磨叽了一下,再去食堂时,饭菜都没了。刘苏只好去小商店里拿方便面。就在刘苏与老板娘闲聊的时候,有个个子小小面目清秀的女生进来买零食,她冲刘苏打招呼:老师好!她买了一包零食就急忙走了。

老板娘见了就问:“这是你班上的?”

“是啊,她叫占菲,怎么了?”

“这个女孩家里有钱,她爸爸在镇上开着最大的南杂店。你不知道吧,她对你班上的阳林好得不得了。每次阳林到商店里来,她都要给他买东西,还经常给他买方便面,不是给添个卤蛋,就是加根香肠。”

刘苏对老板娘的八卦新闻没怎么放在心上。在她看来,现在的中学生即便是早恋,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自己在中学时就喜欢过自己的班长,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在很多年以后再回想起来都是蛮甜蜜的。

当天晚上,刘苏下了晚自习,又在教室里批了几本作业。学生都走光了。她习惯性地从左边的楼梯下楼,走到楼梯口,才想起这一边楼道的灯坏了。她拿出手机照明,这时,她看到二楼转角的地方有两个人几乎重叠在一起。一听到脚步声,两个人影飞快地分开,然后往楼下跑去。刘苏注意到,男孩在飞跑时还紧紧拉着女孩的手,她看到那个高高个子的男孩就是阳林。

这两个人,胆子也太大了!刘苏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她知道,校规是明令禁止学生恋爱的。

没过几天,刘苏路过阳林的班主任尹老师的办公室时,就看到了让她糟心的一幕:阳林和占菲站在里面。占菲旁边还站着一个中年妇女,估计是她的妈妈。

尹老师正义正辞严:“听宿管老师说,你们周六都在学校逗留,不知道学校的校规吗?一个初中生就整天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将来怎么办?我们166班的风气现在越来越差,我看,你们两个的功劳最大。”

这时,尹老师盯着阳林问:“让你叫你爸爸来学校,怎么没来?”

阳林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尹老师的头顶上方,好像他从来没有学会低头看人。

“我爸爸不在家。”他不紧不慢地说。

尹老师有那么几秒钟的语塞,可能他也不习惯教育这样一个似乎相当有主见的学生。他发了狠话:“好,你爸要么找个时间来学校签个保证书,要么把你从学校领走。否则,你在学校弄出什么事来,谁来担责任?”

旁边占菲的妈妈一听,急了:“老师,我占菲一向听话的。以后老师帮我管严一些。我保证她不敢再犯错。”她说完就自顾自地教训起自己的女儿来。

刘苏很不习惯看到这样受刑般的场面。她仿佛看见一块才冒出青色的草地,在一群人的践踏之后,变得一片狼籍。

刘苏去办公室签了到,返回宿舍的时候,迎面又碰见了从尹老师办公室出来的占菲和她的妈妈。这个在老师那里受了气的妈妈正在向女儿撒气:“你不知道阳林是什么人吗?***妈是个疯子。他爸爸早就没管他们了。什么人不好凑?你偏和他凑到一起!告诉你,你不听话,以后就别在这里读书了。给我丢人!”

刘苏看着母女二人远去,心里又打了一个大大的结。

第二天刘苏再去教室的时候,她看到阳林的座位被搬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占菲依然坐在教室左边的第二排。她注意到一前一后的他们偶尔还会有短暂的对视。只是那么几秒或者十几秒,他们便飞快地脱离了纠缠,像两只备受惊吓的兔子。

没有等到期末,占菲就转学了。阳林在第二个学期也去了一所电脑培训学校。据说,他想要学到一技之长,然后早点找到工作。

刘苏还是在这所简陋的只有将近400学生的乡村中学里继续工作,看上去依然是那样柔弱。她对每一个学生依然极度温和,甚至很多老师都觉得她依然是那个震不住学生的黄毛丫头。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喜欢保留着自己的本性。比如,她酷爱学校足球场里的那一整块的青草地,每次,看到草们抽出嫩嫩的新叶,她都会满心欢喜。

中学的文章8:德钦中学赋

文/金戈戈

德钦中学赋

云南迪庆州德钦中学 钱永国

升平重镇,迪庆名校,东临白马雪山,西接梅里雪山,北倚巍巍大山,南望浩浩三江;山似驼峰,有虎母守望,龙王相迎,地灵而人杰,逸韵而流芳。乡人歌曰:山川形胜,乃读书治学之胜景;学风淳朴,为修身养性之佳地。

壮哉德中,精神永续。肇始于公元一九五八年,草创于土改年代。办学伊始,国力维艰,建砖瓦房舍于坟地之间,劈简易操场于荒坡之上。历史喜翻新页,教育欣逢春天,步履虽艰,气象一新,民以助学为荣,政以兴教为先,社会贤达鼎力相助,历届师生协力同心,义务建校,自备工具,叩石垦壤,劈山崖、砌石岸;削山地,填山坳。自此校园风貌一新:楼房林立,俨然有序,其路林阴片片,其地芳草萋萋,行人无不驻足侧目,叹为观止。

美哉德中,形胜画廊。校园盛大气象,神清气朗;高楼错落,松樟映掩。春则杜鹃焕彩,杨柳拂面;夏则香樟溢芬,众芳争妍;秋则金桂沁馥,枫叶流丹;冬则翠柏挺姿,红梅斗艳。曲径通幽处,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前,花拥翠廊。霞光初起,窗明几净,书声琅琅迎朝阳;夜幕降临,星灯辉映,繁星点点开心智。美哉,学生乐土;秀哉,教师怡园。

伟哉德中,名师辈出。广纳贤才,延聘名师,乃德中传统;扶持新秀,培训精英,乃校长胸襟;诚毅求是,勤勉知至,乃德中理念。团结勤奋,传承中华文明之精髓;求实创新,探索科学育人之真谛。启智求真,擘划参与式教学;绛帐春风,践行教育新理念。大德至爱而博学精深,砥砺清节而红烛常明。高山仰止兮桃李遍天下;风云际会兮才俊满人间。

盛哉德中,桃李芬芳。莘莘学子,慕名而至,勤学好问,善思笃行,含英咀华而意气风发;执经问义,志存高远,桃李绽放而扶摇竞春。生化实验,认知微观世界之精妙;物理量,探寻声光电力之秘奥;算筹勾股,领略数字盈亏之奇巧;求知哲理,感悟逻辑思维之周到。身处山乡,心系拿云,自觉自律又自主,成器成才且成名。村野孩童虎步龙骧,数千学子跻身神州学校;少年俊彦展翅翱翔,数十精英扬名华夏各业。忆往昔,校友风流,初林已新旧林色;看今朝,学子奋发,雏凤更清老凤声。

大哉德中,教育整合。今日新德中,人才星罗,名师云集;栋梁蔚起,辉煌卓异;事业锦绣,盛名日驰。赞曰:文脉昌盛学府地,别样风采展斯园;弦歌不辍颂前贤,薪火相传续辉煌!

2012月3月12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