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散文

请欣赏精彩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精彩散文1:一场精彩又激烈的“战斗”

文/陆徐可

新家好久没去住了,这不,我家最近竟然闹出鼠灾来了,真伤脑筋。这只老鼠是吃了豹子胆吗?竟如此胆大包天,每天都趁机潜入我家来大闹天宫,家里到处都是它脏脏的小脚印。最讨厌的是,这只老鼠整天半夜三更起来偷吃东西,“吱吱吱”让我们难以入眠,更何况地上也免不了它排出来的废物,这只老鼠简直太可恶了。

星期六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下定决心要逮住这只老鼠,不能让它再这样胡作非为下去了。半夜,爸爸一骨碌爬起来,蹑手蹑脚地来到了客厅,轻轻地关上所有的门和窗户,动作做得夸张极了,跟小偷进来偷东西没啥两样。我和妈妈也紧跟着起了床。就这样,精彩又激烈的捕鼠行动开始了。妈妈眼疾手快,把沙发推开,老鼠果真在里面,或许老鼠察觉到有动静,一溜烟逃走了,我顺手拿了个盒子,飞身向老鼠扑了上去,轻轻掀起来,“嗖”的一声,老鼠溜到了窗台上,“叽叽叽叽”,老鼠好像洋洋得意地说:“来抓我呀,抓不到!”爸爸气急败坏,不管三七二十一,“哐当”一声,不仅没抓住,反而额头撞上了窗户。“老鼠哪里逃!”我一瞧,“诺,钢琴底下。”爸爸扯过一张卫生纸,用力一夹,“哦呜”,老鼠呜咽着:“饶了我吧,下次再也不敢了!”就这样,精彩又激烈的战斗结束了。

精彩散文2:精彩的哑剧表演

文/辛凤姣

咦,教室里为何如此安静?原来是我们班要举行哑剧表演呢!

老师问我们谁想第一个来表演,李童大胆地把手举了起来。只见她从老师手里拿出一张纸条看了看,就开始表演了。她先在空中画了个正方形,接着手里又好像拿了个东西,在上面按了一下,然后又好像在看什么好看的。表演完了,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看懂了,就把手举了起来,这个说是在看电视,那个说是在看动画片入了迷。其实就是在看好看的电视节目。

第二个上去表演的是邓晶晶。她先从老师手里拿出一张纸条,又从门口跑到桌边,手里好像拿了一杯东西喝,可是她刚喝完,舌头就伸了出来,双手不停地扇动。同学们说她跑步跑得很累,喝了一杯水,还要再喝,其实真正的内容是“喝水喝到了烫水”。

第三个上去的是王沛良。他同样是从老师手中拿纸条看,可是这个题目好像很难,他想了好一会也没想到,老师说谁来帮帮他,我就对老师说:“我来!”我走上讲台,接过纸条一看,发现并不是很难。我先在空中画了一个长方形,用手在上面比划,突然,我停了下来,把手指放在太阳穴前面转了几个圈,同学们一下子就把手举了起来,一猜就猜对了——是做作业遇到了难题。

后来老师说:“你们觉得谁表演得最棒?”同学们用手一起指向了我,我心里美滋滋的。

怎么样,我们班的哑剧表演是不是很精彩呀!

精彩散文3:为山与海的精彩传移模写

文/雨兰

这几年,陆陆续续买了不少中国古代的典籍,买回来后就放在床头枕边,有点小时间就以读闲书的心态,漫不经心地阅读。因为是闲闲地读来,没有任何负担以及功利目的,倒觉得饶有意味,别有收获。有时想想,我们的老祖宗还真是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古典文化的瑰宝,随便扯出哪一本来,都会让一颗心惊喜不已,饱享文字的盛宴。

听说《山海经》这本书还是上小学时,从鲁迅先生的文章里知道有关《山海经》的一鳞半爪,也就是阿长所讲的精卫填海等故事。

本来在我的印象中,一直以为《山海经》是本讲奇谭怪传的书。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地理书!中学时学地理,学得眼花缭乱,觉得地理课本也枯燥无味,可是,《山海经》一本地理书也能写得这样精彩: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山海经》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人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里的文字大都简短可爱,干净利落,白描,有种朴素的大美,却又篇篇记述得引人入胜。所记述的,即使是现在仍然让我又向往又恐惧,恨不早生几千年,也能到此处彼处地游历一番。像《海外东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写得怪诞可爱。记述的内容荒诞不经,从另一个方面,正映现了古人的想象力之丰之奇之广阔。“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看看这文字,多么简洁而又秩序井然,诗味十足。读这样的文字,怎不悦目赏心,兴致盎然。

《山海经》里面也有一些后世流传广博、影响深远、脍炙人口的神话寓言故事,像《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羿射九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等,泽被深远,深得后人喜欢,也为中国的民间文学提供了流长的源远。“发鸠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狡。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这是精卫填海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也在民间口口相传下来,成了老祖母、老祖父讲给孙子孙女们的文学启蒙故事。

《山海经》里也记述了关于女性的故事,悲壮而惨烈,最广为人知的是《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写到巫尤其是女巫的也有一些,现在读来依然有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海外西经》)“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大荒西经》)难怪鲁迅先生说得如此透辟:“中华文化本姓巫。”

我爱《山海经》里那种原始情怀,那种活泼泼的生机。记得多年前,看李汝珍的《镜花缘》,里面有几章写奇花异草怪兽的文字,清丽脱俗,干净可喜,有一点点的怪诞,一点点的神秘,还有一点点的仙气,觉得他写的特别好看,看完一遍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欢,只好又看了一遍。现在私下揣想,这李汝珍肯定是看过《山海经》的,也一定是喜欢得不得了,于是自己在小说中禁不住地借鉴了《山海经》里面的传说,然后自己由此发挥了出去,写了那些可爱的文字。而《镜花缘》后面的一些篇章就写得俗气了,文字俗气,内容也俗气。

明人吴从先曾说过,“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而约缥缈之论。”这么一本美妙的书,读时确实应该有疏花瘦竹、冷石寒苔来做背景才相得益彰,心怡神旷,游思渺远。“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是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一诗,看来,渊明先生也是喜读、常读《山海经》的,他应该是在孟夏季节、草木扶疏的小院里,就着清爽的微风闲闲阅读的。可见,《山海经》的知音颇不少。

俗语所言,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以蛇想吞象来说人的贪婪。蛇能不能吞象,这样的壮观景象估计没人见到,但《山海经》里面有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山海经?海内南经》)。《山海经?海内经》: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蛇能吞象,即使所吞的是小象,那该是怎样的巨蛇?

“大地上有许多干涸的河流,它们只剩下躯干,而没有了血液;它们只留下了形貌,让我们追念昨天,想念当年的滔滔不息。”(张炜《古河之声》)想想,《山海经》里所记述的河流有多少现在也已没有了血液?甚至连形貌也没有留下。我也想念,想念当年的滔滔不息,想念当年的两岸草木丰美。看到一条微博,据国家统计局《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河流数量比20年前减少过半。中国已进入世界最缺水的十个国家之一。对生态的破坏,导致的将会是一个民族的毁灭。这也绝非是危言耸听吧。

谢赫六法中有“传移模写”,说的是关于中国画画家写生。画家用画笔传移模写,而作家是用文字进行“传移模写”,《山海经》这本古老的书,可谓是为古老的山与海进行了精彩的“传移模写”,让几千年后的我们能够有幸一睹那些山与海的风貌。

精彩散文4:战胜困难,活出精彩

文/韦东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本书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读的过程中,我曾为书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而伤心落泪,也正因为这样我更加坚信人的一生中有悲也有欢,老天不会眷顾任何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主人公海伦出生不久就被病魔所折磨,成为了一个聋哑人,因此她变得不再快乐,脾气也很暴躁。后来一位慈祥的老师出现了,她给海伦带来了光明,使海伦对生活有了希望。她不再自卑,不再逃避,而是勤奋刻苦地学习。学习了盲文,她的生活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了,变得多姿多彩。渐渐地,她变成了一个开朗的女生,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并在文学上有了大的成就。

读完这本书,我有很多的感触:人生就像一条在大海中扬帆起航的船。有能顶住风浪的万吨巨轮,也有经不起风吹浪涌的小舟。这就要看你如何去选择,是选择勇敢去面对艰辛的路程,还是选择退缩。我觉得,我们应该像海伦一样,不仅要去战胜困难,还要活出精彩。

精彩散文5:精彩的辩论会

文/郭昊源

我们班上举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会。“我宣布,五七班辩论现在开始。”在江老师一声洪亮而又清晰的声音落下后,辩论会正式开始了。

我方主辩手熊暄妍站起来说:“看书能增长我们的见识,不读书,人类就永远无法进步,所以我认为‘开卷有益’。”话音刚落,欢呼声、鼓掌声响彻云霄。可是反方一点儿也没有被这架势吓到。反方队员王子怡说道:“如果我们看了不健康的书,对我们是有害的,更何况我们说的是开卷未必有益,又不是说所有的书都没有好处。”龙盈嘉补充到:“我们说的是有些书,而你们说的是所有书都有好处。”我方辩手一下傻眼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关键时候可不能示弱,我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说:“有些带有血腥和恐怖的书籍也很好,比如说阿加莎的推理小说,写得非常好。”用这薄薄的盾牌,暂时挡住了对方尖锐的利剑。

经过几轮辩论后,辩论大会成了“抓字眼”大会,大家怒目相视,唇枪舌剑,现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就在这时,江老师发话了:“大家放松点,这又不是战场。在这次辩论中,没有谁对谁错,谁输谁赢,这是一场辩论会,只是就这两个观点来讨论。”

现在想来,这真是一场精彩的辩论会啊!

精彩散文6:生命因奉献而精彩

文/徐小波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是为自己还是为了他人?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历久弥新、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无数人的渴望和心声。一心索取的人永远在追逐的道路上,而懂得奉献和给予的人,生命将变得无比精彩。奉献是不计报酬的,是散发的一束光芒、一分热量,是我为人人的精神。

来到新学校,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气息,一切是那样的朝气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校园中总有一群洋溢着青春活力默默为校园付出的同学,他们就是青年志愿者社团的学生。校园的清洁离不开他们,校园的重大活动离不开他们。每当放学后,总会看到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学院的周围,哪里有垃圾,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只要他们经过的地方,必定还原出干净整洁的环境。在校园中他们奉献的是自己的业余时间,换来的是校园优美的环境。他们付出的是汗水、是热情、是一颗无私的爱心,而收获的则是充实、丰富、精彩的生活。在这里,他们展现出了人生的风彩,体现了生命的价值!

鲁迅说:“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他用手中的笔,为人民作出了他的贡献。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

同学们,生活因奉献而快乐。让我们这群90后的年轻人,用自己青春的生命、火热的激情去帮助我们周围的人,去美化我们的环境。共同努力,让校园更美丽,让生命更精彩,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精彩散文7:精彩的踢毽子比赛

文/缪秋月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日里,我高高兴兴地来到了位于妙桥的外婆家,一想到我又能住在姐姐家,和她一起尽情地玩耍,别提有多开心。

一到姐姐家,我就迫不及待地邀请姐姐开始了一场精彩的踢毽子比赛。

“嘀……”在爸爸吹出的响亮哨声中,精彩的比赛开始了。第一次姐姐一连踢了20个,我心里就打鼓了,害怕踢不了几个被姐姐笑话。想着想着,我紧张得手心里全是汗。果然,我才踢了10个,爸爸笑着对我说:“你看,紧张了影响正常发挥了吧,加油!”我点点头,在第二局中,我毫不气馁,奋力直追,终于和姐姐打成了平手,我们都踢了15个。我暗暗对自己说:“努力一把,一定要在下一局中战胜姐姐!”第三局开始了,我深吸一口气,用手掂了掂五颜六色的毽子,轻轻往上一抛,彩色的毽子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随即从半空中落下,我用脚轻轻地一踢,它又飞上了半空,就这样反反复复,毽子像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我脚边翩翩起舞。这次我一下连踢了27个,胜过了姐姐25个的记录,终于赢了一局,我开心地一连转了好几个圈。

精彩的踢毽子比赛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更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我们。

精彩散文8:精彩的“阳光大课间”

文/蒙妍洁

时间走到了六月,无论有多不舍,距离我们离开母校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回首这五彩缤纷的六年校园生活,有很多精彩的片段,而让我最难忘的,要数我们的“阳光大课间”了。

记得刚入学的时候,还没有“阳光大课间”这个概念,每天上午的第二节下课,是例行的视力保健操和广播体操,同学们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大概是三年级的时候,忽然有一天,班主任老师兴奋地告诉我们以后大课间的形式换成更贴近小学生特点的韵律操了,还要在班上挑选几个代表去学习,然后回来教同学们跳。当时班上立马热闹起来,一个个手举得老高,争先恐后报名。

我们学会的第一支课间操是候高俊杰的《舞王子》。你能想象吗?一首同龄人唱的流行歌也能进校园,大家都很积极地学会了。每到大课间,欢快的旋律响起,操场上全是兴高采烈的学生们。我不得不承认,一直到现在,这依然是我最喜欢的课间操。

后来我们又学了一套太极操。全校几千名师生,整齐排列在操场上,随着舒缓的音乐,一招一式,一丝不苟,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又如丝丝洒落的春雨,润物悄无声息,那种感觉是一种古典的、传统的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们的“阳光大课间”真的十分精彩,以后老师们还会编排出新的大课间活动吧,我是多么舍不得离开母校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