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高温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高温的文章1:高温季节
文/东方笑笑笑
又到一年高温季节。除了坐在空调房间可以享受那份清凉之外,其它,尽是酷热。坐在房间,将风扇调到最高档也无济于事,依然汗水淋漓。清晨,太阳尚未升起,楼下租房而居的大妈们早已起床洗衣服了。甲对乙说:“这天真热死人哩!”乙说:“可不是么?睡觉真遭罪,倒不如早早起床,站在院子里还凉快些。”
我正站在楼上的阳台里,裸着上身,端着水杯刷牙。楼下的对话声清晰可辨,还有洗衣机的轰鸣声以及手洗衣服的刷刷声。虽然偶有清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带来一丝凉意,但更多的还是躁热,我的额上、胸前、背上全是汗珠。不想再去外面吃饭受罪,便自己做了蕃茄面来吃,热汤热面,连喝带嚼。虽坐在风扇下,但浑身之汗如水淌。吃完面,又到卫生间冲了凉,才套上汗衫长裤上班去。如此,骑着电瓶车而行,不断有风拂面,倒也清爽,真想就这么一路而行。
对于孩子们来说,大抵是一点也不在乎这高温季节的。每天,我都能看到邻家的两个六、七岁的男孩,其中一个大约是他们家新来的亲戚,他们天天都光着膀子在露天地里玩耍。衣服一次次汗透,但他们毫不在意,仍然大呼小叫,即便连午休时间也不放过,吵得我更加无法入睡了。忽而想起自己幼时,不也常常顶着烈日去捉蝉,去逮蜻蜓么?浑身长满了痱子,在阳光下晒久了便会惊了痱子,常常疼得满地打滚。但疼痛过去后,不还是照旧去玩耍,而且乐此不疲么?
在故乡,每到高温季节,乡亲们都很会避暑。或穿着宽大的薄衫,或光着膀子,三五成群坐在树荫下打牌、抽烟、聊天。渴了,去井边打一桶清凉的井水,“咕咚”、“咕咚”地猛灌一通,大呼过瘾!而最热闹的当数沟塘里游泳的孩子了。大家全光着身子,在水里或展示各种泳技,或玩一种类似于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或者爬上岸来浑身涂满污泥,上演“猪打汪”。之所以玩这游戏,大约还是一种孩子版的恶搞,因为故乡每到盛夏,都要给猪弄一个水坑供它翻滚消暑降温。每每看到七八个,或者更多的孩子,从头到脚全涂满淤泥,颇像现今之人体行为艺术,但那时看起来,十分有趣、搞笑、过瘾!
前些年,我的书店尚在营业,差不多全由妻子打理。虽然店里没安装空调,但因早晚晒不到阳光,且又非常通风,所以显得很阴凉。每到高温季节,我都喜欢在书店里避暑。躺在躺椅里,脚伸出老高,呈“一”字状横躺。尤其是午后那三四个小时,手捧一本喜欢的散文集,读到困倦为止,读到自然睡去为止。现在回想,因为美妙,所以怀念。
去年的高温季节,我和妻子、儿子每天下午都要去泉河游泳。我骑着电瓶车载着他们,妻子打着遮阳伞,虽然一路有风不止,但脸上的汗水仍不停流淌。儿子不会游泳,我们给他套上游泳圈、臂袖和跟屁虫,不需我们的帮助,儿子已能在水上漂游了。一个夏季过去,我们都晒得黑黑的,但每天都能在水里享受那份清凉,远胜冷藏在空调房里的木讷哩!
近段日子,高温又不止。我常于每天清晨煮一电饭锅绿豆汤,可供我们一家三口喝上一整天。有时放些白糖,有时啥也不放,不仅解渴,而且清热排毒,确是防暑降温之佳品。傍晚,我们骑电瓶车或步行去广场,去公园,享受这夜晚的清风,享受这独属于夜的虫吟蛙鸣,于我这劳苦之命的人来说,已很奢侈了。每每,我都很珍惜这每一分每一秒钟,平心静气,去感受这大自然的自然之美。
高温固然让人难以忍受,但若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避其锋芒,享其佳境,也不失为人生一种乐趣。
高温的文章2:高温下的坚守
文/尹书昊
最近天气酷热,出门时即便打防晒伞、穿防晒衣,也依旧无法抵抗太阳的烘烤。大家是否知道,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劳动者在这样的天气下,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今天中午,游泳培训班下课后,我和妈妈赶到14路公交站乘车,当时大概是12点半,太阳当空照,路面上热浪袭人。尽管车站里有遮阳棚,但人们什么都不做,身上也是汗流浃背。
这时,一辆垃圾清运车缓缓驶来,从车上下来一位身着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他的脸颊被太阳晒得黝黑,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在炎炎烈日下,他把垃圾桶一个个拖到车旁,把垃圾桶里的垃圾倒在垃圾车上。然后,他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脸上的汗,又急忙上车,驶向下一个地点……
回到家后,回想着刚才的情形,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不仅是环卫工人,还有许多劳动者在高温下默默坚守。他们是交警、电力工人、公交车司机……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城市才更加美丽、和谐;因为有了他们,在这样的日子,我们才能在家里享受着空调的凉爽,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幸福。
高温的文章3:爱在七月
文/春燕来
走进七月,难耐的高温无遮无拦的一浪高过一浪逼仄过来。寒在三九,热在三伏。七月初,进入了三伏中的第一伏,就让我领略了它那无与伦比的魅力。七月的地球是一个大蒸笼,看不到明火的烧烤,却让你感到丝丝的热气,缓慢的萦绕在你的周围飘,久久不愿散去。闷与热在每分每秒,痴痴的留恋着你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每一节骨头。在这个大蒸锅里你随时随地的感觉都像在发酵。
不知是上苍听到了大地的祈求,还是白云承载不了过多的负荷,一场接一场的夏雨延绵不断的从天而落。一扫而光的热气换之而为清凉舒爽的雨水。微雨,中雨,阵雨,携着雷电而来,捎着清风而过,一连几天的风和雨让暑气悄然而退,萧瑟的夏雨里又给我带来了另一个坏消息。
簌簌的雨是上天落下的泪,绵绵的雨是人间道不尽的悲戚。滴滴答答的雨声中,爸爸的一个电话告诉我一个至今都难以相信的消息。五十岁,在以前是知天命的年纪,在如今,也可以说还算得上壮年。谁知尚在壮年的叔叔却在一个雷雨之夜走了。叔叔是一个善良诚信之人,也是一个颇有能力之人,叔叔的诚挚,叔叔的担当,让叔叔在村中有了一个良好的威信,也让叔叔成了人人口中称赞的老好人。每每别人家的红白喜事都会看到叔叔操劳辛苦的背影。就在几天前的一个婚礼上,我还听到了叔叔黯哑的嗓音指挥着手下的大娘小伙按部就班的做好本职的工作,一个完美婚礼的谢幕,是众多乡亲对叔叔又一次的爱戴与称赞。夕阳的余晖里,叔叔满怀劳累的走回家,心里装满了是新人的甜蜜与别人的称誉。我不敢相信前几天还在我眼中高大的叔叔就这样走了,爸爸告诉我叔叔是太累了,就在他走的那天,他还在为了乡亲的一个婚礼操持着忙碌了整整一个白日。婚礼结束了,叔叔也累倒了,再也没有醒来。
我怀疑的再次问了爸爸,真的是叔叔走了吗?不是别人吗?得到的是一个悲伤却肯定的答案。叔叔真的走了,我以后再也听不到叔叔黯哑且大嗓门的喊声了,再也听不到叔叔爽朗开怀的笑声了。
或许是吴姓人氏天生的外向开朗,每一个吴姓的后辈都遗传了老祖宗的优良性格。活泼、爽朗、热情、幽默,是每一个姓吴之人的外在表现。至今还记得妈妈告诉我叔叔曾说过的一句话。那是叔叔刚结婚时,婶子的漂亮深深的把叔叔折服了,从此一生都沉醉在了婶子的石榴裙下,甘为做牛马。叔叔说:你们家的老婆值五分钱,我这个老婆值贰角。就为了这句话,就为了这贰角,叔叔一辈子心甘情愿的围绕在婶子周围,用他的爱呵护着这个家,用他的心守护着这个家。以前,一直觉得这是一句笑话,每次妈妈提起时,我们都会乐的睁不开眼,如今,却感到酸酸涩涩的,泪水止不住的打湿了满眼满脸。
一个男人,一个敢作敢当的男人,一个爱家爱妻的男人,一个用心守护了自己爱了一生的女人,是一个值得大家尊敬的男人。叔叔的葬礼隆重肃穆,在缠绵不断萧瑟的雨中,叔叔用他的尊严,用他的人格写完了他完美短暂的一生。每一个来祭奠叔叔的人都说叔叔是一个好人,都在惋惜一个好人短暂的寿命。口碑极好的叔叔为他的葬礼赢得了大家公认的尊敬,却给亲人带来了无限的悲痛。表妹的哭声让我不忍去看她挂满泪珠凄凄切切的脸,婶子苍老的面孔上,那一条条深深的纹路都写满了对叔叔刻骨铭心的爱与伤。叔叔最爱的小孙子,墨儿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问着妈妈,爷爷怎么了?以后谁送我去幼儿园呀?幼小的心灵感知到了大人的悲伤却不知道悲伤来自何处?墨儿的问题,没人能够回答他,也没人肯告诉他,他不知道为什么爷爷不见了,为什么家里会有这么多人都在哭。叔叔的离世让这个完美的家缺失了一角,让爱他的亲人心里空了一个洞,一个再也填补不了的洞。
悲伤留在昨日,未来还要继续,不管明天的路好走或难走,我们都要接着走下去。如婶子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们的哭声能感动上天,能打动神灵,能够让叔叔在活一次,那我们就哭个昏天黑地,哭个无日无夜,可是泪水能管何用,叔叔是哭不醒的,是喊不来的。斯人已去,吾能奈何?还是活人为大吧。婶子无奈苍凉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人走了,我们只能认命,只能用一颗坚强的心来面对今天和将来各样的困难。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叔叔的身影越来越远了。雨,终于在淅沥了一段漫长的时间后画上了一个句号。多少日未见的太阳又开始挥发它难以阻挡的热力,晴朗的天空里是一望无际的蓝。一抹抹浅蓝,深蓝,淡蓝的颜色,浣静了眼中的忧郁,曾经浓重的色彩也在一点点的消失。一缕缕细白长条的云浅浅的从眼前飘过,它似乎早已忘了昨日那装载不了的泪水和悲痛,轻装便服的继续飘渺着他人的梦。
叔叔走了,爱却留了下来,人类的生生不息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了下去。叔叔的儿子,叔叔的女儿,叔叔的小孙儿会继续将爱传达到下一代,在下一代……
高温的文章4:生活不易
文/陆勇强
杭州连续20多天高温,40多摄氏度的气温夺冠全国,被称为“火炉”实至名归。
家里热得无法开炊,中午下楼去买快餐,阳光实在猖狂,像针一样扎在皮肤上,汗就细细密密地冒出来了。
母亲经常说:穷人怕冷,富人怕热。我说那是古时候,穷人买不起棉衣,穷人就会怕过冬。而现在,穷人既怕冷也怕热。
这段时间,杭州有一条新闻引起大家的围观。刚刚开通不久的地铁站,来了不少民工和市民,他们拿着席子、拖家带口到地铁里纳凉。这让地铁管理方“如临大敌”,他们放出话来:地铁站有可能采取关闭空调的方式,阻止市民到地铁站来纳凉。
富人自然不可能拖家带口跑到地铁站来,他们出行有小车,家里和上班场所都有空调,热对他们来说是“过眼烟云”。
我认识一家从江西来造纸厂打工的家庭,夫妻俩月收入5000元,房租费1100元,生活开支1500元,孩子明年中考,暑假里在补课,每月需要近千元……他一笔一笔给我算开支,算到后来是“入不敷出”。他家的空调是这个月买的,是为了儿子能休息好,现在一家三口人睡在一个房间。为了节省电费,他们晚上10点后才开空调,因为可以用“谷电”,电费就可以便宜一半。
“生活不易”四个字说起来轻飘飘的,但如果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里,他们不敢打开空调,而是等着晚上10点到来,你就会真正体会到什么才叫做“生活不易”。
许多时候,我很喜欢母亲这样社会底层的市民心态,那是最真实的,也是最让我感慨的。小市民总是以自己的判断和坚持,来证明自己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而且没有什么问题,甚至还觉得过得不错。就像那户家庭,这个瘦瘦的男主人说,等我儿子考上好学校,然后再考上大学,然后再找到工作,我们就熬出头了。
这样的普通民工家庭,没有什么财富,除了生存下来,也获取不了什么财富,除了梦想,还有什么呢?
我是一个新闻编辑,每天深夜下班,在这个“火炉”一样的城市里,只有深夜才会有一丝凉风。路边有不少大排档,他们总是与“鞭长莫及”的城管在玩游击战,城管来了,他们跑了;城管走了,他们出现了。这些大排档的主人是外来人口,照顾他们生意的也是外来人口。经常看到他们光着膀子围在一起,喝着最便宜的冰镇啤酒,说着听不太懂的地方方言。喝多了,他们还会吵成一团、扭在一块,甚至打成一片。
我一点也不鄙视他们。因为这个城市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如果他们在这座城市里,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能像我一样拥有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也不必在意空调什么时间段开启更省钱,那么,我想他们也不会出现在午夜的街头,而会像我一样,回家,享受空调的清凉,睡一个安安稳稳的觉。
高温的文章5:童年夏夜
文/孙建远
这几天连续高温,连我这个一向自诩“心定自然凉”的人,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打开空调。有时也会想想,那些年没有空调甚至没有电扇的夏夜不也照样过来了吗?可是,那是怎样的夏夜?
日头一落山,各家各户便忙起来了。我们兄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从井里打水往墙上泼、往地上浇,墙上滚烫,第一次浇上去的水一会儿就干了,得重复浇;地上见了水汽,也就显出些凉意。这个时候,隔壁的、对门的邻居一个个都出来泼水了,一路上走过去都是水汪,对于乘凉这件事来说,泼水浇地是戏刚刚拉开了大幕。
泼水过后,各家都是搬凳的搬凳、搭铺的搭铺,纷纷开始占领乘凉的一席之地了。我家只有四口人,动用的器具也不少,除了椅子,还要搬出些竹榻、藤椅等。我喜欢用家里一块约两米长一尺宽的柳桉板,门外有一个三十度的斜坡,板一头着地,一头搁个小凳,就是一张狭长的“床”了,躺在上面,真是很惬意。
当年的夏天,晚饭是在户外吃的。搬张方桌子到门口,几只小凳一围就吃开了。这是张老式杂木的方桌子,约两尺见方,大概比膝盖高一点,放个三五碗菜,就显得满桌是菜。夏天的菜大多是很清爽又经济的,如毛豆米炒茄丝、番茄冬瓜汤等。父亲劳累了一天,母亲总会为他备下一盅酒,弄个皮蛋或者咸鸭蛋什么的。父亲时常会分些给嘴馋的我们。
对于孩子们来说,纳凉时是游戏的大好时机。“官兵捉强盗”是我们一拨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最喜欢的游戏,指定一下身份,先让“强盗”跑,然后当官兵的就到处窜来窜去地找“强盗”。抓到了的,高声尖叫,抓不到的,汗水涔涔地一直东找西寻,最后弄得一身臭汗,回去被母亲们一顿臭骂,再洗一个澡歇歇。
天太热的时候,或者游戏玩腻了,也有安安静静坐下来的时候,这时往往是大人们给孩子们讲故事,唱儿歌。
偶尔会遇上电影放映队下乡放电影,每次得到消息,我们全家都会早早地吃好晚饭,自带凳子、蒲扇、手电筒等“不远万里”地前往各个大队的晒谷场占领最佳位置,这种露天电影当时很受欢迎,每逢此时,晒谷场上总会满满当当地坐着一片黑压压的人,各家大人寻找自家小孩的呼唤声此起彼伏,晚到没有位置的人甚至会爬上邻近的树梢上去看,正可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夏天避暑关键是一个“风”字。有风的夏夜蛮惬意的,睡到下半夜,大人往往还要把小孩再抱进屋去。但假如白天刮西南风,那么这个晚上就完了,“西风着夜尽”,到了傍晚树上的叶子竟是纹丝不动,只有知了一声声地聒噪。人们只好高高祭出一件传统法宝——扇子来。多是以蒲扇为主,用折扇的很少,那是肚皮里有点墨水的人用的。蒲扇经济实惠,我家几乎人手一把。小孩用扇不知道爱惜,为了耐用,母亲就用布给扇子的边沿绗一圈。蒲扇吃风面大,摇起来风大,很解热。不过天实在热的话,那扇子简直是不能停,一直摇到困得撑不住睡着。
实际上,那时候人们度过苦夏的真正的法宝是一字真经——忍。那时,人们搭张竹榻睡在室外,一直要到下半夜才能入睡,第二天一早还要去生产队上班挣工分,那时的夏天真是苦不堪言,回头想想真的要惊叹人的忍耐力惊人。
现在,这一切都过去了,回想那些曾经的夏夜,带给我们的不全是烦闷和痛苦;人和天、人和人的近距离接触较之现在各家各户自闭在空调房间里,自有其别一面的广泛的益处。
高温的文章6:人生@爱情
文/星星点灯
导语:连续几天的高温让我丝毫没有力气,我想午休,翻来覆去,仍然没能睡着。我懒懒的看着窗外,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稀少的行人在赶着路。屋里的那台电扇单调的旋转着,吹出的都是热风,我似乎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都说心静自然凉,我想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安静地享受酷热的天气。可是安静的时候,我仍然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绪。此时总结点可以让自己稍微感到凉意的东西,也算是不浪费生命了。
(一)人生如歌
再深的伤口总会愈合,无论它会留下多么丑陋的疤痕;再疼的伤痛终会过去,无论它曾经多么疼彻心扉;再大的劫难也一定可以度过,只要我们有勇气坚持走下去。
感情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的追寻并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圆满,也许留下一点遗憾,怀着一份留恋,带着一丝伤感,会让这份答案更隽永,也更久远。
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要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
我们总认为生活中有太多的苦,其实只要你认真去咀嚼,甜蜜快乐的花絮也会漫天飞舞。我们总感觉心灵承受着太多的累,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放大了欲望,追逐了过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用单纯的眼看人生,你会少了许多莫名的烦恼;用幸福的脚印丈量生活,你就会步伐轻盈而洒脱。
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我们无须缅怀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认真地过好今天,说能说的话,做可做的事,走该走的路,见想见的人。唯有脚踏实地,不末世,不虚度,我们才能为明天的回忆增加光彩和亮色。
(二)人情世故
会读书不如会读人,会读人不如会识人,会识人不如会用人,会用人不如会做人;以力服人,时间短暂,功效浅,以德感人,时间久长,功效深;与其用力服人,不如以德感人;与其用力做事,不如用德做事;粗者与人斗力,愚者与人斗气,慧者与人斗智,贤者与人斗志。
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细无声,大爱无言;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幸福不是房子有多大,而是房里的笑声有多甜多真;幸福不是你能驾驶多豪华的车,而是你 踩着单车也能能安全到家;幸福不是银行有不菲的存款,而是你能靠自己的劳动换来家人的衣食无忧;幸福不是爱人多漂亮,而是爱你的人一辈子爱你;幸福不是在成功时喝彩有多热烈,而是失意时有个声音对你说----朋友别倒下;幸福不是听很多甜言蜜语,而是在你伤心时能有人说:没事,有我在。
有些人一直没机会见面,等有机会了,却又迟疑了;有些事一直没机会做,等有机会了,却不想做了;有些话埋藏心中好久,没机会说,等有机会说了,却说不出口;有些爱一直没机会爱,等有机会了,已经不爱了。
(三)情爱思语
有个懂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这个人,不一定十全十美,但他能读懂你,能走进你的心灵深处,能看懂你心里的一切。最懂你的人,总是会默默地守护你,心疼你,关爱你,不让你受半点委屈。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能做很多爱你的事。
日久生情,才是真的缘分。喜欢你的人,要你的现在;爱你的人,要你的未来。真正的爱情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真正的缘分,不是上天的安排,而是你的主动;真正的关心,不是你认为好的就要求他改变,而是他的改变你是第一个发现的;真正的矛盾,不是他不理你,而是你不宽容他。
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是什么你死我活,是习惯。一个女人习惯了一个男人的鼾声,从不适应到习惯,再到没有他的鼾声就睡不着觉,这就是爱;一个男人习惯了一个女人的任性撒娇,甚至无理取闹,这就是爱;一个人会为了另一个人去改变,去迁就,这就是爱。对爱人,包容了多少,就爱了多少。
爱,绝不是缺了就找,更不是累了就换。找一个能一起吃苦的,而不是一起奢华的;找一个能一起面对的,而不是一起逃避的;找一个对爱情忠诚的,而不是对爱情叛变的。 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人的努力,两个人的奋斗,两个人的精心经营。
高温的文章7:好一场大雨
文/吴衍诺
在这持续的高温天气里,连那些路边的花花草草都被晒蔫了,我想它们一定非常需要雨水的冲刷和滋润。不仅花草们这么想,我们人类也很盼望下一场雨。骄阳似火的天气,若是来一场倾盆大雨该多好啊!这些天,我一直盼望着。
这一天终于来了。在下雨前,我感到非常闷热。外面的天也阴沉下来。我断定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果然,不一会儿,瓢泼大雨就来了。那雨啊,大得就像从天上拉下一张巨大的雨帘,把天和地都连在了一起。狂风把树木吹得东倒西歪,它们像喝醉了酒似的。马路上的车辆艰难地行走着,人们都躲进了家里。不一会,闪电也出场了。我猜想如果在黑夜里来一道特大的闪电,一定会变得像白天一样亮。现在,在我眼前的这道闪电也算是大的了,它像一把利剑刺向大地,紧接着传来“隆隆”的雷声。那风声、雨声、雷声夹杂在一起,真像一场大自然的摇滚乐!
这场大雨过后,变得凉快多了,都不用开空调了,多舒服啊!再瞧外面的花草树木也都昂起了脑袋,挺直了腰板,变得神气多了!
啊!好爽的一场雨啊!
高温的文章8:高高的陶罐
文/章铜胜
陶罐是土抟胚,经高温炼制,有着制陶人的憨拙。
我非常佩服制陶人,那双粗糙的大手能制出那样器形规整的器物;我也去制陶作坊尝试亲手制作一只陶罐,但努力最终没有成功,看着那只尚未成形的丑丑的土块,我更加佩服制陶人灵巧的双手了。
印象中的陶罐总是放在高高的橱柜上面和深深的壁橱里,在小时候的我手够不到的地方。那些鼓腹陶罐好像总有满腹的心思要对我说似的,而我只能用目光千万遍地去抚摸它们。
一个涂满深黄色釉彩的陶罐是母亲的魔法罐。那个陶罐太大了,特别容易引人注意,我知道,那个陶罐的腹部和我一样,大多数时候是空空如也的。但只要母亲的手伸进去,就会像变魔法一样,总能从里面掏出点儿什么来。几颗糖果、一把花生之类的东西,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明媚。
奶奶的是黑色陶罐,里面装满各种各样的种子。清明前后,奶奶总在最合适的时候将陶罐取下来,拿出一包包瓜子交给爷爷;又将花种交给小姑,让她撒在门前的花池子里。
奶奶不认识字,不会在纸包上写下种子的名称,可她收藏的种子那么多,却从来没有弄错过。
我一直很好奇,奶奶说,易于区分的种子不需要做记号,花种和其他种子的包法不同,一眼就可以认出来。难以区分的瓜种,她就用笔在上面画瓜的形状,也就好认了。不过奶奶画的那些图形我永远分辨不清,可奶奶却从不会弄错。奶奶的陶罐里装着她的秘密,那是她对生活的理解和智慧。
秋天,我去看一位朋友,她在窗口放了一个古朴的陶罐,插了一大把野菊花,小小的花朵遮住了陶罐的口,蓬成一堆灿黄。罐口一侧,斜插一束用红绳扎起来的稻穗,竟是别有意味。
搬家的时候,我特意也选了个陶罐,深褐的颜色,底部未上釉彩的部分,呈现出泥土炼制后的赭红。我喜欢坐在沙发上仰视它,像在凝视仍藏在记忆中的陶罐。
高温的文章9:母亲的“梅干菜与扣肉”
文/东山峰人88
炙热的高温依然倔强的肆虐在夏末而迟迟不肯退却,昨夜风疏雨骤,浓睡后气温骤然降到26度,皮肤立刻嗅到了秋的味道,于是,情绪变得不再秃废起来。
人生,也许就是一场繁芜,一世轮回,一怀禅意,有的人只能擦肩而过,有的事却可以蓦然回首久久难以忘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其中的滋味,交错的光影,倒映我一生的缱绻年华,不论,是上山下乡、招工回城、或事业、情感、生活的琐碎,风起风落,虽然每一段行程也很无奈,但绕过幽曲的缠绕,我依在人生的流转处已自安好。并且坦然的做个有温度的素人。
今天,吃完中饭,微醉的我独自坐在宽敞的凉台上好不惬意地欣赏着自家种植的几十盆花卉,脑子里还在品砸着中餐那碗自己做的梅干菜蒸扣肉的滋味。满满一碗扣肉浸透着梅干菜的香味,梅干菜又被肉汁和油渗透着相互发挥它们最得意的精华,一碗梅干菜蒸扣肉蒸端上桌来,爱人就直呼;‘这肯定好恰’。它外形美观,油光平展、黑里透红,颜色鲜亮,油香扑鼻,我岳母娘吃得说;‘味道真好’不塞牙、不腻口,甚至连外孙女的小饭碗里也‘逮’完了两大块扣肉,最后吃得过碗底朝天,真可谓齿颊留香。能在中年里大家还会如此的对梅干菜蒸肉感兴趣,足见梅干菜蒸扣肉的魅力所在。
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物就是最好的感情表达。所以啊,食物从来都是最完美的人生譬喻。吃是汉语中最活跃的动词,也是最有抒情能力的词汇。
浸润于绵长岁月里的记忆与‘吃’总是常常的重叠。几十年了,我们都是在生活中寻找那些失去的记忆,一种走过,是无声岁月的真实痕迹。打开就是一副早已落下帷幕的物资匮乏的年代记忆,但记录的却是一帧历史的淡墨水彩的长卷,唯有哪些生活的酸楚和琐碎是缠绕心头的清幽辽远。惟愿不辜负,不蹉跎,只将光阴细细雕琢成清欢的模样。
梅干菜长沙又叫酸干菜,过去商场菜店里都有买,小时候我们都叫做‘唯一干菜笋’。它是一包包的,分大包小包,可做汤,可蒸肉吃,吃来吃去它的味道我总感觉还是没有母亲自己做的梅干菜好吃。
那个年代,想要吃肉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母亲才会让一本梅干菜蒸肉的菜谱来唤醒我们姊妹那沉睡的胃。生活的矛盾就在于此。尽管意识里特别想要吃肉,但是,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不是你想吃就能有肉吃的。但是、身体和嘴却很诚实,当胃缺油水时,肚子里‘叽咕叽咕’的叫声会使你有种饿得发慌、发昏的感觉,‘过苦日子’‘知青’年代就是饥饿照耀下的人生百态。
在少年、青年直至二十岁以前,我的胃口遭遇了缺食少肉少油水的人生滑铁卢!不敢去触碰那一片属于自己胃口的视觉盛筵!而将肚皮推进绝望饥饿的深渊。
饥饿之下,一个月才半斤油,几两肉。日常生活所需的票证就更加多了;什么粮票、布票、肉票等数不清的票证,五花八门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当胃口恋上梅干菜扣肉时,香浓的爱意便沉浸在扣肉的丝滑里,一切却又因那种年代而被命运阻隔。它藏着那一代人的酸甜苦辣,少了一份年少的几许甜腻,断了馋性千娇中的美味佳肴里最后几丝人间烟火。
梅干菜扣肉诱惑的风暴,最早是从母亲一手厨艺中吹来的。片段是从后面厨房锅碗瓢盆、案板上切肉的声音开始,力道由重到轻,以致后来像一首催眠曲,催来了童年,催来了少年的味蕾,我的过往便开始在味觉里熠熠生辉。
我还是瞧见了母亲对它的制作方法;一块约八两重长方形五花肉,放入锅中,加入葱,姜,干辣椒,八角,香叶,料酒煮20分钟,用筷子能戳进肉皮后捞起,然后,晾干,再后把煮熟的肉整个摸上甜酒汁、酱油放置油中锅烹炸,至肉皮起酥后又放回锅中再煮,至肉皮鼓起一层层泡便可。
然后捞起,将半成品肉切成粗片扣在碗底,少许放点盐,再把泡发好的梅干菜撒满肉上放入锅中蒸到肉质软烂,出锅后用盘碟接住菜碗反倒入盘碟上,一碗香喷喷的干菜扣肉出锅了。它色泽红亮,肉质酥烂,轻轻咬上一口,又脆又嫩,肥而不腻,满口留香,别有一番味道,横扫了我的五脏六腑,令我口水直流三千尺。
其实,人一生中,吃就是命,吃也是天,吃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歌可泣的行为。所以一切胃都不怕平凡,而且味蕾的欲望更不能平凡,因为胃口会扫荡任何美食来延长自己生命的永恒寄托。
冬去春来,没有一本菜谱,能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那个年代,能大快朵颐母亲做的‘梅干菜扣肉’是可想而不可求的事,而恰恰是想吃‘肉’的愿望却回肠荡气的折磨了我整个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的胃。
母亲从民国走来,美貌却从未输给过时光。但母爱万能的神话却在现实社会的陷阱中常常败给了物资生活的匮乏。儿时的虚构中,妈妈应该是‘超人’总会想方设法摆弄珍馐美味的食品,来满足儿女们的胃口。因此,她不得不想尽办法从商店、菜摊上,各个渠道里,
在饮食与菜谱的赛道上奔跑。
为填饱儿女们的胃和嘴巴,母亲被召唤到生活的第一线。平衡着子女生活的美食遐想,然而在现实中‘巧妇难为’的食材供应,也就隔断了许多家庭餐桌上油水与肉的臆想。一两个小菜或者腌菜、泡菜、酱菜就重复地体现在每个家庭的餐桌上了。为此,梅干菜与扣肉,不是你现在做出的秘密料理和现在大厨拍的照片之间的距离,而是那个年代每个家庭真正的理想,以及现实。也没有哪个时代‘家’和‘国’的日常命运如此紧密地捆绑着。因此,所谓时代矛盾其实就是把各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曾经记得,那时候,从每家的厨房中飘出来的味道,不管是浓厚的梅干菜蒸肉,还是少油的粗茶淡饭,已经成为你很难说清楚这段记忆是好是坏了。那些大雪里在国营商店前排队的场景,哪些凭票证供应的一切物资,那些每天晚上打开冰箱细细摆在盘胃的这份一往情深,也总是和好记性相关。尤其是现在逢年过节家庭聚会,长辈们总是会对如今食物有诸多的‘挑剔’:现在的饭怎么都没有米香味了、现在的肉好像也没有小时候好吃了……然后滔滔不绝地回忆起那个还在用粮票的年代,他们的少年时代。
现在,我每天的晚餐,都是为了一个时代、一段历史挥之不去的回忆。并且还从餐桌上透出那个时代的特征来。每到母亲做梅干菜蒸扣肉吃时你就会被干菜肉香撩拨得忍无可忍,饭点也就到了,开锅盖端出那一大碗干菜蒸肉,用筷子把底下的菜和肉翻上来,肉已被蒸化了,油脂把干菜浸润得软硬适中,嚼口合宜,适当的糖味,既能把干菜的咸味中和掉,又能激发出菜的鲜甜滋味,并且把蒸汽中的水分和肉皮里的油脂充分融合成浓浓的晶亮的卤汁,盛一碗白米饭,挟两筷干菜一块扣肉,倏忽就干掉一碗,忍不住要再添第二碗、第三碗,那天那顿饭吃的很开心,虽然很远,却也一直在思绪里留念回味。
真的,现在想起来,吃梅干菜蒸扣肉就是美食带来的一种情怀,一段回忆,一片乡愁,一种人生。还是感受妈妈的味道。感受家的味道,感受那个年代的味道。
梅干菜一直伴随我童年、少年和青年直至中年的岁月。想当初,每当母亲从坛子中抠出那乌黑发亮的梅干菜来时,一种梅干菜别有的香味立刻扑鼻而来,勾起了儿时肚子里的谗虫。就酸光闻不吃,也能把人给谗倒,令人胃口大开!于是,我眼睛直钩钩的盯着它,母亲马上明白着我的意思,旋即揪出一小扎梅干菜替给我,我跑到一边津津有味的吃起来了,那不咸不淡和特有的香味使我终身难忘。
从小看着母亲做制作梅干菜的方法,耳濡目染,那年那月,梅干菜的制做工艺我却还历历在目。干菜的做法大多由新鲜蔬菜经日光晒后而成,如萝卜干、黄菜、茄子干、南瓜干、干豆角、雪里蕻。干菜最有名的是五台山的台蘑、中条山的猴头、大同的黄花菜和管涔山的银盘蘑。其中,梅干菜又以绍兴最为有名;绍兴的霉干菜油光乌黑,香味醇厚,耐贮藏。可分为白菜干、油菜干和芥菜干三种,味道鲜美要数芥菜干。芥菜干又以“百脑芥菜”的品种腌晒干菜为上乘。据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来绍兴时都要品尝用贡菜做的菜肴和菜汤。
梅干菜是享誉海内外的一种客家乡土菜。以广东惠州产的最有名。也是芥菜制成的。风味与绍兴霉干菜相同。宁波的霉干菜有股特别的咸香,经冬更显甘香,里面还有好多笋,别看这点笋,它可让肉味香更上一筹。
凡此种种的梅干菜,我还是喜欢母亲做的梅干菜。母亲做的梅干菜主要是以青菜和排菜为主,制作程序如下;
1.将刚采摘买回来的青菜或排菜进行整株修整,削去根部,除去老叶和枯叶,在日光下晒1天,中途可以翻动一下。
2.晒瘪的青菜或排菜堆放在一起,让它受热后更快地变黄!这个称堆黄。
3.把晒干了、堆黄了的青菜和排菜洗干净,这个一般需要1-2天,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晒过后的菜更容易洗干净~)
4.将菜梗、菜叶一起用手放盐揉成青绿色放入陶缸中,撒入少许盐,压结实。放在荫凉处存放,待卤汁回落,成熟后取出。大致腌制4-5天。(这个时候盐不要撒的过多,接下来还要反复的晒和蒸,会更入味。)
5.取出腌制后的干菜,继续晒干,一般要晒1-2天,太阳好的话1天就够了。晒干后蒸熟,蒸熟后继续在太阳下晒,这样反复蒸晒多次,直至色泽红亮,香气扑鼻,干菜就大功制成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当心情孤独的时候,习惯于一个人静静的回味,放空情绪,想起以前的种种,在纺织厂六年的食堂工作,那些炊烟、那些沾着油烟的气息,有种‘扎心凉’的感觉。对于身处各种不确定状况的青春来说,换一个工作是最抚慰人心的存在。后来,成熟了,不再为厨师工作而苦恼,一间小小厨房里,不起眼,却是城市里难得令人舒服的一隅。如今,搞一桌或几桌酒席早已不在话下了。厨艺是告慰我真实生活的一种的慰藉。
坐在中年的堤岸上,听水响,闻花香,掌心一枚字轻盈飘落,隔着风尘,静静聆听,心灵与时光的对白。季节的枝头,岁月打磨着一路走来的平仄,任滂沱穿过所有喧嚣,不改的是心的初衷和对儿时的那些回忆。现在物资生活丰富了,偶尔我也自己动手做些梅干菜,但现在做梅干菜的程序比以前简单多了,不一定要放进坛子里,用塑料食品袋装好扎紧放在冰箱里隔几天再拿出来翻嗮、蒸,反复几番就大功告成了。今天中午的梅干菜蒸扣肉就是我自己做的,它丝毫也不亚于儿时的那个味道,这就是母亲的那个味道。
其实,生命就是一次探寻的旅程,只有先读懂了生活、读懂了自己,才会明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的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对于老百姓来说,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吃喝。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一种享受。读《红楼梦》许多人厌恶里面老写吃饭宴会,实际上这不仅就是贵族生活的本身,也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即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产生无尽的乐趣。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经历了与母亲和外婆、娭毑的共同生活过程,目睹了她们艰辛与能干,欣赏了她们传承人类几千年的生存和智慧,做梅干菜,做泡坛子菜,红薯丝煮饭,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廉价的蔬菜,冬瓜皮、萝卜皮、苚菜梗、包菜、黄瓜等,切块切片,盐腌、曝晒、封浸,咸中带甜,咸中带辣,这是最低级也是最高级的人生。一帮女性们就是在腌菜中建立起她们的食品艺术王国?
如今,这些腌菜、泡菜、酱菜甚至都能登上‘大雅之堂’,酒楼的宴席上依然能常见到它们的踪迹。所以,美,蕴藏在每个人的内心;美,流淌于每个人的生活。
传承与现实就是生活的本质,它使我懂的了平凡与不俗的统一,这就是朴实的人生,也是厚重而辉煌的人生。那些生活中原来的东西只要你认真去体会、琢磨,足以让你心情绽放。
2017.9.10晚草于